普洱茶為什麼可以越放越好喝,而綠茶越來越難喝?


首先,糾正一個概念,普洱茶和綠茶一樣,都屬於食品,所以不能不加前提條件,就說「普洱茶越放越好喝,可以一直放上個幾十一百年」的,這不嚴謹,也不科學。我們可以說,由於原料不同,普洱茶比綠茶耐存放,在一定條件下的存放過程中,借著微生物的幫忙,還有可能越放越好喝。只是這種「好喝的變化」應該是有一個時間區間的,不會無限制地持續下去。因為,茶葉畢竟還是食品啊!

那麼,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的保存條件下,為什麼普洱茶越放越好喝,而綠茶就不是呢?這要從它們的鮮葉選擇說起。

普洱茶的毛茶是用雲南大葉種的鮮葉來製作的,採制標準有一芽一葉、一芽兩三葉到三四葉,做成毛茶後,蒸壓成型之前還要進行拼配,就是老嫩不同的毛茶按比例拼在一起,這樣才能保證普洱茶特有的風味。也就是說,普洱茶不追求越嫩越好,而是老嫩合理搭配,再加上其大葉種的葉片內容物質豐富,所以才比較耐存放。存放的時候,一些滋味濃強刺激的物質,比如茶多酚,會轉化成不那麼苦澀的物質,還有一些甜味或香氣物質會生成,於是就越放越好喝。

綠茶的製作,中小葉種的嫩芽嫩葉居多,而且原料越嫩,成品茶葉的等級越高。高嫩度的原料,茶氨酸和咖啡鹼的含量高,茶多酚和茶多糖含量較低,造成成品茶鮮香有餘,而濃度不足,如果存放下去,即便保存條件再好,茶氨酸等風味物質也會越來越少,造成茶湯就越來越寡淡,原先鮮美的風味也沒有了,還有可能出現一些不好的氣味和滋味。

所以,普洱茶可以通過存放體會它的變化,而綠茶還是趁新鮮喝掉吧!


越放越好喝不過是不良商家廣告詞而已,要不然雲南茶廠春天就不做綠茶賣了,(事實普洱茶銷量不足綠茶零頭)。咱們在看看普洱茶廣告為什麼要把吃的東西和不能吃的古董來做比喻?古董不是越陳越貴嗎?(吃的和不能吃的有可比性嗎?古董能再生嗎?)他怎麼不和同樣的綠色食品做比較?比如新鮮蔬菜只能存放一兩天,而鹹菜、梅乾菜、酸菜反而能存放更久?難道新鮮蔬菜營養成分不如鹹菜、梅乾菜?歡迎評論指正,


決定普洱茶能夠越放越香的先決條件就是普洱茶的工藝,普洱茶的定義是:釆用雲南大葉種茶葉曬青工藝製成的毛料(即是生茶),用生茶人為渥堆發酵後的叫熟茶。才叫普洱茶。正因為是釆用曬青的工藝,使得普洱茶能成為後發酵茶,也就是說普洱茶製成茶後。隨著存放時間,普洱茶無論生茶,熟茶還都在自然發酵中。何謂曬青?根據普洱茶工藝分為:萎凋(自然晾乾鮮葉水份),殺青(炒茶),揉條(加工成條狀),就到曬青了。簡單地說,炒後的茶揉條後放在太陽下曬到干為止,就算完成毛料(生茶)加工。而其它類茶種大多數採用烘青工藝。也就是揉條後用碳,或電烘乾後成茶。綠茶也是烘青工藝。曬青工藝就使茶香及茶的主要成份還保留在茶葉中。包括微生物,益生菌,等後發酵所需要的因素與條件。所以普洱茶是聞不到濃香與茶味。綠茶使用高溫烘青。高溫能把茶香與茶氣迫於茶的表面。微生物,益生菌也不存在了。就失去了後發酵的條件,所以鮮綠茶能聞到茶的高香,不管用什麼方法保存最佳飲用期通常為兩年。


個人覺得普洱茶是經過炒制發酵的,越放那種煙味越淡,發酵後的香味越來越濃。而綠茶沒經過發酵,喝得是個鮮味,時間長了,鮮味沒了,自然不好喝了。個人見識,不知是否有理。


問題不要誤導人了!

不管什麼茶,好喝基於以下三點:好原料、好工藝、好倉儲。

也就是說,不是所有普洱茶都是越放越好喝的。同理,也不是所有綠茶越放越難喝。


因為普洱都是緊壓茶包裝 時間長了會去除大葉茶的刺激味道 淳厚


推薦閱讀:

TAG:綠茶 | 文化 | 普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