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之後就沒有,像李靖,韓信這種能滅國的將軍了,也沒有特別出名的軍事統帥?
你指的這個唐朝之後,是特指兩宋還是泛指唐朝以後所有的朝代呢?
兩宋時期,沒有特別厲害的軍事統帥是因為北宋開朝就是武將擁有兵權黃袍加身,所以趙匡胤當上皇帝以後,害怕有人會和他一樣,或者說害怕他百年以後,也會有人想他一樣這樣直接欺辱他的子孫謀取他的趙家天下,因此杯酒釋兵權
因此,整個兩宋,對武將的壓制是十分厲害的,在朝堂之上幾乎都沒有武將的話語權。兩宋自打開過就是仰文抑武,也因此而積弱。
而且,宋自打開朝都不是很強,河套地區來來回回打了多少次仗,都沒有拿回來。
但是宋元以後,明朝軍事名將很多啊,常遇春,徐達,藍玉,傅友德,李文忠,朱文正等等開國名將,朱元璋也很能打,一個乞丐能做到馬上奪天下,下馬可治天下的雄主,卻被很多影視劇小說寫成一個只會心狠手辣濫殺無辜的人。還有陳友諒,這些都是元末十分能打的 軍事統帥。
明末,也有很多能打的軍事統帥的,李成梁,孫傳庭,孫承宗,熊廷弼,俞大猷,盧象升,李定國等等。要不是崇禎這個小白,明末那麼好的牌面真的不一定會滿盤皆輸。
清朝其實沒有特別能打的軍事將領吧,多爾袞算一個,洪承疇這個明朝叛徒也算一個,其他沒幾個吧。清朝從一開始軍事力量不算太強,當年清朝本身也沒有想過可以氣吞山河的,真的是機緣巧合。
再後來就是近現代了,這就不用多提了,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的彭德懷,賀龍,葉挺,葉劍英,林彪等等十大元帥。
以上,謝謝閱讀。
這個問題不成立,唐朝以後,著名軍事統帥很多,也不乏那些滅國的將軍,所以,這個問題並不成立,唐朝後面有北宋,宋軍先後滅掉十個國家,雖然這些都是地方性爭權,但韓信滅趙,滅齊,滅楚,也是地方政權,但也可稱為國,李靖滅的蕭銑,也是地方政權,但也可稱為國。
如果拋開地方政權,單說少數民族政權,韓信缺少這樣的記錄,李靖則有滅東突厥,滅吐谷渾的記錄。
所以,如果地方政權也算是國家的話,唐朝以後滅國並不少數,而滅國將領如潘美,曹彬也是滅國之將。
如果說不算地方政權的話,那麼韓信也沒有滅國的記錄,因為他滅齊,滅趙,滅楚,卻沒有滅亡少數民族政權的記錄。仔細想來,這個問題禁不起推敲。
我簡單說一下唐以後比較著名的滅國例子,比如北宋曹彬滅南唐,滅蜀,潘美滅北漢,南宋孟拱滅金(當然,主要功勞還是蒙古)元朝滅南宋,大理,吐蕃,明朝滅元,滅安南,滅北元,清朝滅明,滅准葛爾,也出現了如曹彬,潘美,孟拱,郭侃,宋弘范,藍玉,張輔,岳仲琪,這些滅國將領。
也出現很多著名軍事統帥,比如北宋有楊業,韓綺,范仲淹,狄青。南宋有岳飛,韓世忠,虞允文,吳階。明朝有徐達,常遇春,藍玉,戚繼光,譚倫,胡宗憲,孫承宗,袁崇煥,孫傳庭,曹文釗。可以說歷朝歷代都有名留史書的名將。
後來我又想,問這個問題,很可能是要得到唐朝以後,變得重文輕武,歷朝歷代變得保守,沒了開放強勢之心。但從歷朝歷代的史實上看,的確有趨於保守以至於明清時期出現了閉關自守。但這種趨勢並不意味著沒有滅國將軍和著名軍事統帥。
自古以來不缺大將之材,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位雄才偉略領導者,一位能賞識人才,唯才任用,武將得以施展拳腳,叱吒風雲,從貫古今,宋至清朝,只恭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從不納貢,從不和親,有血性,有尊嚴的朝代,宋朝不能比之,元朝,胡無百年運,非我族群,亦不能守以長久,不習我漢家文化不能得以久安,清朝,喪權辱國,海禁致使失去與西歐交流發展機會,跟不上時代洪流,洋務運動,有所努力,但還是抵禦不住被毀滅的步劃,清朝,誤我華夏三百年,不是漢族,不得天下大統,不得以長治久安。
唐朝以後,宋朝偏安一隅,只圖享樂,沒有奮進的精神,更重文輕武,沒有什麼武將出名之地,元朝倒是很強大,很出名,只是歷史把元朝給封存一些,到了明朝只有太監當朝,忠良被害,到了清朝也出了不少明將悍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