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武松是怎麼死的?


說到真實的武松,就不得不提到這個「假武松」,也不能稱之為假,就是《水滸傳》中的武松,這書裡面的武松可是個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上了酒桌能喝酒,下了酒桌能打虎。(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面對金蓮挑逗面不改色心不跳,遇到袒露半乳的孫二年就上手,何時進、何時出,分寸拿捏,爐火純青,簡直就是撩妹小能手,對小少婦的心態把握,堪稱婦女之友級別!

這樣一個武松,簡直就是很多男人心目中的奮鬥榜樣,女人眼中的對象男神,話說回來這麼優秀的一個男人,有歷史原型嗎?也就是說歷史上真的有這麼一號人嗎?

還真的有,歷史中真實的武松倒也活的快意恩仇,不過遠沒有《水滸傳》中的「武松」那般跌宕起伏,書里的人物設計太過複雜,放在活人身上都得撓腦袋了,為什麼?

太累,一會這一會那,還跨界,本來只是仇殺、結果還弄出來調情的戲碼,搞得英雄不像英雄,狗熊不像狗熊!

活人按書裡面活,沒有一個會幸福,好在真實的武松除了練武就是賣藝,在賣藝的過程中被杭州知府發掘,弄到了身邊當提督,像武松這種的自然不算體制內的差事,能不能吃上伙食主要看杭州知府的官運。

偏偏宦海浮沉,誰也沒個正准,誰也不敢打包票自己可以萬年長青,結果這杭州知府也沉了下去,自然舊有的伙夫役卒,都需要舊貌換新顏,武松也在舊貌之中,自然也需要被換掉!

不過這時候武松的江湖豪氣就出來了,這也許正是武松被施耐庵看上並寫進《水滸傳》的原因吧,新開的杭州知府魚肉百姓,惡名遠揚,最後被武松刺殺,武松來不及逃跑,被抓後受酷刑而死。

近代杭州的武松墓,是上海灘流氓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以及張嘯林根據發掘的武松遺骸,收斂骸骨之後建造的!


提到武松,可謂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打虎英雄。

人們對武松行俠仗義、抱打不平、除暴安良的故事,都是來源於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的《水滸傳》,武松是其中主要人物之一,在作者筆下虎虎生威,被塑造成了高大威猛,武藝超群的英雄好漢影像,名揚天下,萬古流芳。

而且水滸中的武松,最後結局是,在梁山安身,後來成為清忠祖師,得享天年,壽命達八十歲高齡。

但其實這只是作者施耐庵先生為了實現民眾理想心愿而做的藝術處理,換言之,都是作者虛構出來的。

那麼,在我國歷史上,真實的武松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在回答問題前,首先簡單了解下真實武松的基本情況。

據史料記載,真實的武松,生於北宋末年的戰亂時期,曾拜在當時鼎鼎有名的武林高手、少林派武師譚工芳的門下,是他最年輕的弟子。後來又拜陝西鐵臂膀大俠周侗為師,練得一身好武藝。

武藝學成後的武松,來到杭州,經常在涌金門外,以賣藝為生。後來被杭州知府高權看到了,非常欣賞他高強的武藝,於是就招收武松到衙門裡當都頭。武松當上都頭後,因為辦事能力強,工作一絲不苟,秉公執法,立了不少功,所以工作沒多久,就被提拔為提轄。

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多長時間,杭州知府高權因得罪權貴被奸臣陷害而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不僅失去公職,而且還被趕出衙門。

之後隨著世道的變化,也給武松帶來了厄運。

下面就來講述真實武松的真正死因。

一、奸臣當道是導火索。

北宋末年的官府,變得越來越昏庸腐敗,奸臣當道。知府高權被迫罷官後,杭州就徹底被「陰霾」籠罩了,因為接任的新知府是當時朝廷大奸臣蔡京的兒子,蔡鋆。

他上任後,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虐政殃民,秉性惡劣,作惡多端,欺壓百姓。老百姓怨聲載道。

因此又被百姓起了「蔡虎」的綽號。武松非常憎恨他,實在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於是決心拼上性命也要為民除害。

二、勇除「蔡虎」被捕入獄。

話說一天,武松在身上藏了一把堅忍的匕首,藏在蔡府前面,趁蔡鋆被前呼後擁走過來,沒有防備之時,像離玄的箭一般衝上去,速度快,下手准,力度狠,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向蔡鋆猛刺數刀,蔡鋆當即畢命。

隨即武松就被官兵圍攻起來,最終因寡不敵眾被捕獲,並被蔡鋆的父親蔡京關進官府大牢。

三、受盡折磨慘死獄中。

「蔡虎」被武松暗殺,蔡京懷恨在心,為了給兒子報仇,手段陰狠毒辣,心如蛇蠍,慘無人道,喪盡天良。

對武松用盡各種酷刑折磨,武松最終因受重型到極限而慘死在獄中。

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這位義士,將武松的屍體葬於杭州西湖橋畔。後人還為他立下墓碑,並刻上「宋義士武松之墓」。

這才是歷史上真實武松的死因。真實武松的故事雖然簡短,但足以體現出他的英勇果敢、大義凜然,不惜用犧牲生命來換得百姓的安寧,這才是被人們世代敬仰的真英雄。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水滸傳》中,武松在征方臘過程中失去左臂,功成後拒絕朝廷封賞,到杭州六和寺出家,一直活到80歲高齡病逝,是水滸好漢中為數不多善終的。

《水滸傳》是演義小說,但書中故事和很多人物都有歷史原型,武松也不例外。

《水滸傳》中的武松不但是打虎英雄,而且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好漢,該出手時就出手,出手從來不手軟,而且殺人後總有人保,不用償命,血濺鴛鴦樓就是他的「血腥傑作」。

在小說中快意恩仇當然可以,真實生活中就不能這麼任性了。

據《浙江通志》、《臨安縣誌》、《杭州府志》等地方史料記載,北宋徽宗年間,浙江杭州卻有一個為民除害的好漢,就叫武松。

這個武松籍貫不詳,是一個走江湖的藝人,長的身材偉岸,相貌堂堂,不知何時來到杭州,在涌金門一帶舞槍弄棒,賺點錢維持生計。

當時的杭州知府是一個叫高權的人,一日他偶然看到武松表演,頓時被武松的武藝所吸引,再派人一打聽,發現武松品行也不錯,就起了愛才之心,讓他做了手下的一名都頭。

北宋時期的都頭不是官,而是小吏,相當於花錢雇來的保安隊長。

後來,杭州換了一個新知府,正是當朝北宋大奸臣——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

蔡鋆上任後,倚仗老爹的權勢,在杭州虐政殃民,胡作非為,禍害一方,當地百姓怨聲載道,對蔡鋆恨之入骨,卻不敢反抗,私下裡給他取了一個外號"蔡虎"。

一向正直勇敢的武松看到蔡鋆的所作所為,決心為民除害,於是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附近,等候刺殺的機會。

一天,蔡鋆帶領奴僕走出府門,武松抓住機會,箭一般衝上前去,趁對方錯愕不備,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場結果了狗官性命,卻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

武松拯救一方百姓,卻無人可以救他,最終在獄中慘遭酷刑折磨而死。

杭州百姓為了紀念武松為民除害的義舉,出資為其建墳立碑。如今位於杭州西泠橋畔的武松墓就是紀念這位義士,墓碑上記載的事迹與《水滸傳》中的武松事迹完全不同。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在創作武松這個形象時,很可能借鑒了真實武松的事迹,連名字都沒改,武松打虎的故事原型就是武松除掉"蔡虎"的事迹。

我是專註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為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真實的武松、文學作品中的武松及其原型,各自的故事與結局。

武松之死

1. 歷史上真實的武松:

宋朝徽宗年間,太師蔡京的侄孫蔡鋆,依仗權勢,在杭州橫行不法,當地有位義士名叫武松,將其打死,後被捕,因饑寒交迫而死在獄中,杭州百姓將其埋葬。

清朝光緒年間,武松的棺木在涌金門被發現,並被移到西泠橋畔重新安葬。

民國初年,光復會、同盟會會員,曾任浙江都督府財政司司長的高爾登為其樹碑。

民國十三年,上海青幫三大亨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為其重修墳墓。

註:傳說蔡鋆在杭州惡貫滿盈,有「蔡虎」之稱,武松打虎的典故,可能就是出於此。

2. 有學者認為,《水滸傳》中武松的藍本取材自元末張士誠起義的部將卞元亨:

卞元亨,是施耐庵的表弟,曾以經商為生,但精通詩詞音律,也曾作過卞倉一帶的武舉,曾經一腳踢死過一隻老虎。元惠宗至正十三年(1353年),販賣私鹽的張士誠起兵反元,卞元亨從之,並邀請施耐庵作了張士誠的軍師。張士誠攻佔蘇州後,由於意見不合,施耐庵離開義軍,帶著門人羅貫中四處遊學。

明朝初年,卞元亨被謫戍遼東咸平,後於明朝永樂元年被赦歸故里。死於1419年,享年90歲。

附:卞元亨的《遼海集》中詠牡丹詩(七絕二首)

其一

牡丹本是親手栽,十度春風九不開。

多少繁華零落盡,一枝猶待主人來。

其二

草堂松菊晚凋殘,獨有西園舊牡丹。

自是枯枝存勁節,依依唯戀故人還。

3. 文藝作品中的武松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

武松在征討方臘的戰鬥中,被包道乙操控的玄天混元劍凌空斬斷一臂當場劇痛昏死,成為廢人的武松戰力全失,退居幕後療養至戰事結束。討伐完方臘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與魯智深一起在六和寺出家並照顧病入膏肓的林沖,之後魯智深與林沖在半年內相繼死去。朝廷因武松軍功而封其為靖忠祖師,並賜錢十萬貫,享年八十善終。

《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

潘金蓮與西門慶毒死了武大郎。武松為報仇,欲殺西門慶卻誤殺了李皂隸,因此被流放孟州。及後回來,西門慶已病死,武松便以迎娶潘金蓮為名,誘殺了她和王婆,丟下親侄女,也就是武大郎的女兒迎兒,自行投奔梁山。

註:這個武松形象,絕對是侮辱了打虎英雄,實在是敗筆。

《蕩寇志》(又名《結水滸傳》),作者:俞萬春

武松與宋將聞達、龐毅、唐猛三人展開車輪大戰而不敗,最後力竭而亡。

只見三個探子一齊叫道:「奇了!武頭領為何還是這般坐在這裡?」宋江一看,只見他挺棍怒目,威風凜凜。宋江叫他幾聲,只是不應,近前向他臉上一按,冷如凝冰,方知他早已亡了。宋江放聲大哭,眾人都痛哭了一場,就近市棺盛殮,就於拔松山掘土安葬。—— (第一百二十八回 水攻計朱軍師就擒,車輪戰武行者力盡)

附:鍾毓龍等著作原文:

鍾毓龍(1880-1970),字郁雲,號庸翁。清朝的最後一科舉人,他在《說杭州》中寫道:

「武松墓在西泠橋畔。武松乃施耐庵小說《水滸傳》中人物。景陽岡武松打虎故事,數百年來家喻戶曉。又有武松與魯智深曾住六和塔之傳說。然則武松是否確有其人?西泠之墓是否確為其冢?為何葬此?據清康熙時杭人陸次雲《湖堧雜記》,杭州江干曾有人掘地得一石碣,曰『武松之墓』。又商務印書館叢刊某卷曾載,宋徽宗時杭州有武松者,以才武見賞於太守蔡某,蔡乃太師蔡京之侄。後太守去任,其子橫行不法,欺壓百姓。武松見而不平,毆斃之。遂被執,瘐斃獄中。杭人義之,為營葬焉。然葬於何處則不詳。余友吳劍飛,吳興人,國文教師。曾告余。幼時(清光緒十九年,1893)隨其父在杭。一日去三雅園啜茗,時正修涌金門城牆,見掘出一棺,暗紅色,甚完好,和頭上有金漆『武松之柩』四字。劍飛言之鑿鑿,諒非虛語。其後,西泠橋西乃有土冢,碑曰『武松之墓』,殆慕其大名而將此柩移葬於此也。民初,雙陳巷高爾登子白為之書碑曰『宋義士武松之墓』。民國十三年,上海幫會巨魁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重修此墓,於墓門上署三人之名。立石坊,額『嶔奇瑰偉』四字。楹聯曰『失意且伍豪客,得時亦一英公』,仍為高子白撰書。歷來人多以此墓為好事者所謂之虛冢。」

民國時周潤寰在《游西湖的伴侶》一書中寫道:

「《水滸傳》所載之武松,本江湖賣解者流,非盜也。貌奇偉,嘗使技於涌金門外,被知州高權所見,悅其藝,招之為部頭,遂漸以功擢提轄。後高以被劾去職,武亦辭事隨之。未幾,蔡京子蔡鋆繼任知州,藉父勢,蹂躪杭民,上峰不能言,松獨怒形於色,挾刃俟諸途,狙殺之。卒以眾寡不敵被捕,數日死獄中。杭民感其德,乃集資為營葬於西泠橋畔,題曰『宋義士武松墓』。」

【關注歷史,堅持原創,我是夜未央】


在《臨安縣誌》、《杭州府志》中均記載了武松這個人物,真實的武松依舊是個行俠仗義,敢作敢為的真漢子。武松出生於河北邢台清河縣,他從小便酷愛習武,所以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不過武松並沒有像小說里那樣世間聞名,他只是一個流浪江湖的賣藝之人

當時的杭州知府看到武松的武藝高強,人才出眾,就邀請他來知府當督頭。不就之後,因為表現良好,被升為提轄,成為知府的得力助手。後來,知府因為得罪人了,被人誣陷而罷官,武松也因此被牽連,被趕出了衙門。

不久之後,新知府上任,這位新知府有一個無惡不作的兒子,名叫「蔡虎」。蔡虎儀仗父親的勢力,處處欺壓百姓,當地百姓們擔心受到蔡虎報復,只能處處忍氣吞聲。武松得知蔡虎的行徑後,對他百般厭惡。一天,武松決定要為民除害,只要能殺掉蔡虎,自己願意犧牲性命。不久之後,武松藉機剷除了蔡虎這個惡霸,但是武松也遭到官府通緝入獄。隨後,武松被判了很重的刑罰,最終在獄中去世。

當時杭州白百姓,感念武松的勇氣與恩德,便將武松葬在了西冷橋畔,並立有「義士武松之墓」的碑。


歷史上,武松、武大郎、潘金蓮,確有其人,並且有歷史記載。

武松是個武者,或可稱之為俠客,因蔡京的兒子蔡虎胡作非為,努而殺之,不幸的是護衛太多而被抓。

武松死後被百姓立碑傳頌,施耐庵把他作為水滸中武松的原型加以塑造,只是把蔡虎變成了真虎。

武大郎不認識武松,但潘金蓮的確是武大郎(武植)的妻子,只是潘金蓮紅杏出牆之說完全是編出來的。

歷史上真實的武松也是個大英雄。

武植卻是被冤的角色,他既不是「三寸釘」,也不是賣炊餅的,而是一個縣令。據說因得罪了某個讀書人,那人就編了個讓他不得善終的故事。偏偏這個故事傳開了!


武松自小在今為河北邢台的清河縣長大,拜當時鼎鼎有名的武林高手少林派武師譚工芳為師,是其門下最年輕的弟子。後又拜陝西鐵臂膀大俠周侗為師,練的一身好武藝,如果算起來,武松應是同出師門岳飛的師兄,岳飛是周侗的弟子,只不過周侗年事已高。

行者在學得本領之後認識同為武林高手的宋江,雖然《水滸傳》里談到宋江會平庸功夫,不突出,但宋江並非等閑之輩,他武藝高強,智謀過人,其中有介紹到「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後被朝廷招安,宋江和圓通法師同研子午門,天地人氣融會貫通,在子時午時練習而得名,適合山東大漢研習,拳腳大開大合,突擊勇猛,不久,武松就學會子午門功夫,成為子午門第一代掌門人,宋江圓通法師為子午門始祖。

隨後,武松來到今為杭州的地方,在涌金門外賣藝,被知府高權看重,收為都頭,因其工作勤勉,數次立功,被提為提轄,但天有不測之風雲,在朝廷黑暗鬥爭中,高權罷官,武松受牽連被逐出衙門,新任知府為當代大奸臣蔡京之子,百姓對其怨聲載道。

於是武松決定除掉蔡虎,手持利刃斜刺衝上前去,蔡虎當場斃命,但因寡不敵眾,被蔡虎護衛人員拿下,最後慘死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將其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立碑提名:「宋義士武松之墓」。


武松可以說是《水滸傳》中著墨最多的人物之一。從景陽岡打虎,再到斗殺西門慶、血濺鴛鴦樓等等,施耐庵對武松的描繪刻畫細緻入微。同樣武松的結局在書中也有明確的交代。

梁山招安之後,武松參與了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戰爭。在這個過程中,武松戰功卓著,不過在最終征討方臘時被包道乙暗算失去左臂。平定方臘起義後,梁山英雄班師回朝,此時武松看破世間恩怨紛爭,選擇留在了在六和寺出家,成為梁山英雄中少有得以善終的人物,一直活到了80歲。

武松文學形象斐然,同樣歷史上真實的武松也極具正義感,成為了一方百姓口中的正義英雄。

武松在《臨安縣誌》《浙江通志》中都有記載。他本為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縣人,從小酷愛武術,所以習得一身的好本領,為人嫉惡如仇,非常好打抱不平。唯一與小說中不同的是他並沒有聞名全國,反而只是一個流浪江湖的賣藝人員。

當時武松流浪於全國各地賣藝,一次偶然的機會到了杭州涌金門一帶,恰好碰到了當時的杭州知府高權巡視此地。等到武松表演完畢,高權覺得武松是個人才,所以便留下了武松在府衙當差。

武松面對知府的提攜,所以盡心儘力的為高權辦事,不久便升為都頭,後來又因功升為提轄,成為了高權的心腹。但好景不長,高權因為過於正直而得罪了朝廷權貴,所以被罷免了官職。武松也因此重新流浪街頭,靠著賣藝討生活。

杭州當時非常富庶,所以北宋的奸相蔡京便派遣了自己的兒子蔡鋆[yún]繼任杭州知府。蔡鋆來到杭州後,依靠蔡京的權勢橫徵暴斂,無惡不作,杭州百姓因此怨聲載道,給蔡鋆起名「蔡虎」。

武松得知蔡鋆危害如猛虎一般,所以對其恨之入骨。公憤私仇交加在一起,武松暗下決心為民除害,於是每天在府衙前蹲點守候,也因此摸清楚了蔡鋆每天的行程規律。

終於有一天,武松藏匿兇器來到杭州府衙前,乘衙役不注意,突然上前,拿住了蔡鋆便在他的肚子和胸口上連刺數刀。等到衙役們反應過來,蔡鋆已經當場死亡。於是衙役們一擁而上與武松打鬥在一起,武松畢竟不是小說中以一敵百的人物,最終因寡不敵眾被衙役擒獲,關押獄中。後來武松也在牢獄之中被虐待而死。

杭州百姓知道了武松為百姓除「虎」的壯舉後,非常感動,所以紛紛慷慨解囊為其殮葬。將其葬於西泠橋畔,並且立碑文,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


謝邀!歷史上,真實的武松是怎麼死的?據史料記載,1932年出版的《陽谷縣誌》《臨安縣誌》《杭州府知》《浙江通志》等史籍都有記載。武松在景陽崗打死過老虎,有史料印證。武松這個人,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縣。從小拜陝西大俠鐵臂膀周同為師,而周桐是少林派武師譚正芳的徒弟。武松後來又浪跡江湖,成為了江湖賣藝藝人。他來到了杭州獻藝,被杭州知府高權收留當過督頭。因高權被罷官,武松失勢仍浪跡江湖,後來武松與朝廷蔡京的親黨蔡虎拼殺,因寡不敵眾,入獄慘死。葬於杭州西冷橋畔,後人立碑為,宋義士武松之墓。武松在浪跡江湖之中也不排除結識過《水滸傳》中的宋江。但是,從上述歷史史料中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如果有流傳的話,也是野史或為文學作品而己。


大家都知道《水滸傳》是一本小說,那麼裡面是人物也多都是虛構的,但武松一角確實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水滸傳》也是以此為原型寫出武松這一角色的,那麼歷史上的武松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武松,出生於河北省清河縣,根據《浙江通志》記載,武松原來是在涌金門附近賣藝的流浪漢,後來杭州知府高權有一天從哪裡經過,看著街上賣藝的武松武藝出眾,於是就把他招進了巡府裡面做事,說著武松在裡面乾的還不錯,不久後就升到了都頭,後來又因功升到了提督,成了高權的心腹。話說這高權對著武松也有知遇提拔之恩,武松也因此在知府府里也混的風生水起,前半生也過得逍遙快活。

但這好景不長,根據《臨安縣誌》所記載,後來這高權因為得罪了權貴而被罷了官,身為心腹的武松也被一腳踢出來了衙門。

說這繼任杭州知府的是一個叫做蔡鋆的人,這蔡鋆是誰?這就有點兒硬了,他是京城太師蔡京之子。根據史書記載,這蔡鋆在任官期間 ,虐政殃民,杭州百姓是民怨沸騰,但這些百姓也不敢惹這位知府大人,只能背地裡偷著罵幾句,蔡鋆也被百姓稱為「蔡虎」,有「苟政猛於虎」之意,也有蔡鋆像只虎暴虐無道的意思。

這蔡鋆每日橫行霸道,武松是看不下去了,這武松也是性情中人,怎能容忍這惡官污吏在自己的地方為非作歹,加上之前被衙門裡趕出來的怨氣,結果這怨氣是越積越多,終於蹦不住了。

一天,武松早早的藏到了蔡府的門口,等著蔡鋆進出的時候將他刺死。這武松也是有耐心,在這蔡府門口蹲了小半天都不見人出來,但皇天不負,終於還是出來了,武松見其顯身,拿著刀直接就沖了上去,這武松也是練過的,蹭到一下就到了蔡鋆的身邊,照著肚子就是捅了好幾刀,這時蔡鋆身旁的護衛才反應過來,但已經完了,蔡鋆已經當場死在了這裡,護衛們這可急了,蔡鋆死了,這要是太師怪罪下來他們都得嗝屁,只有將這殺人的武松抓起來,說不定還有一條生路。這幾個護衛一個個都紅了眼,拔起刀就砍向武松。武松雖然武藝高超,但歷史不是拍電影,終究是獨虎架不住群狼,被圍上來護衛抓了起來,被關進了牢房,在牢獄裡面死了。

當時的杭州百姓是無不為武松叫好,到處傳滿了武松的事迹,為了感謝武松除掉了蔡鋆,除掉了杭州之一「虎」,百姓們自掏腰包為其殮葬,將他的墳墓建於墓於西泠橋畔,後人為其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現還存於世。

武松打死「蔡虎」的事迹被世人廣為傳頌,明朝的小說家施耐庵(也有人說《水滸傳》的作者為羅貫中)將其為原型在《水滸傳》中創作出武松一角,景陽岡打虎也因此而來。

歡迎關注頭條號「馬庸詩詞」,用最平凡的語言講述歷史文化故事


推薦閱讀:

TAG:武松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