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長得並不出眾,囂張跋扈,為何能俘獲咸豐皇帝的心呢?
慈禧獲得咸豐帝的寵幸,由多重因素的綜合效應所致。她天生麗姿,容貌出眾,據德齡在《慈禧太后私生活實錄》中所記,古稀之年的慈禧「還是一個很美麗動人的女性」,一雙手「不僅白膩,而且是極柔嫩,決不在我們年輕人之下」,由此可以推想,五十年前豆蔻年華之時的慈禧該是多麼嬌美出眾。英雄愛美人,皇帝愛美女,自古皆然。加之她又是那麼聰明伶俐,善解人意,使得咸豐帝「初幸慈禧,頗有惑溺之象,《長恨歌》中所謂『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者,彷彿似之」。
對此,慈禧曾得意地對人說道:「宮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為我所制。」此語不僅道出了貌美遭人嫉妒之事,更反映出慈禧工於心計,極有手腕,其他宮女根本不是她的對手。此後她將這種手段用於官場政治,就更其老辣遊刃有餘了。
慈禧既懂滿語,又通漢文,入宮前便具有一定的「國學」基礎,並非某些宣傳品所說的那樣不學無術,全然愚昧無知。從她留下的一份親自草寫的早期詔書中那不少的錯別字,可知其文化水平不是太高,但她對書本有著一種異乎尋常的迷信,入宮後仍長期讀校古書、臨書作畫不已。
她特別愛讀《紅樓夢》,幾乎到了略能背誦的程度,並常以賈太君自居。據《慈禧寫照記》所載,太后「能為詩詞,出筆清新,非同凡響。又能為古文辭,得大宗氣派」,「獨能振筆疾書,洋洋千言不窮,斯真稀有之才」,又說她「最富記憶力……彼於古名家之詩文詞,能滔滔背誦,如數家珍」。
咸豐帝懶於國事寄情聲色,不少奏章便讓慈禧代閱。因她書法不錯,有「端腴」丰采,又「常命其代筆批答奏章」。慈禧於權力似乎有著一種本能的興趣與敏感,她津津有味地做著這一切,還相機參與政事,為咸豐出謀劃策。日子一長,就對最高權力機構的一套運轉模式了解得一清二楚,為日後的垂簾聽政提供了便捷與基礎。可以想見的是,沒有這段執掌清廷政權的實習與鍛煉,對政事一無所知,此後的垂簾聽政便無法施行。
艷麗的外貌、機敏的性格、端腴的書法、恰當的進言和惟一的皇子,這一切就構成了那拉氏得寵的原因。實質上,她的角色已經成為後宮第一位了。
當年的慈禧容貌雖然不出眾,但也談得上聰慧美貌,在眾多的妃嬪中脫穎而出,肯定有她天賜的自然機緣,但也不能否認從某種角度講,這獨造的人為因素正是天賜的自然機緣的前提。在妃子如林、宮女如雲的宮廷內部,一個年輕的妃子要想儘快超升,只有獲得皇帝的青睞和寵幸。
慈禧太后聰慧過人,且善解人意,是咸豐帝的一朵解語花。《滿清外史》記道:「少而慧黠。」《清稗類鈔》記道:「有機智,遇事輒先意承旨,深嬖之。」《慈禧外紀》記道:「以己之聰明智慧,遂蒙帝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