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性惡說」的是誰,他主張的觀點在當時產生了什麼影響?
歷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性惡論的,是儒家大師荀子。
荀子認為,正因為人性本惡,所以必須化性起偽,去惡從善。這更體現了教育的重要性。 荀子的人性本惡論和孟子的人性本善論,都符合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思想,都是教人去惡從善,都強調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說是異曲同工。
韓非子繼承了荀子的性惡論:群臣皆有陽虎之心,隨時準備謀反。國君立太子後,夫人和太子便希望國君早死。韓非認為,國君的老婆,兒子,父兄,在旁,群臣皆是國君的死敵。所以國君必須牢牢掌握刑法——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殺之柄。刑不避大夫,近愛必誅。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皇族和大臣屠戮殆盡。就是法家思想之下的必然結果。
韓非認為君臣關係是敵奴臣,即群臣是國君的死敵和奴才。韓非的性惡論,為君主奴役人民提供了理論依據。大臣是:『從主之法,順主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人民是『寡聞從令。』踏踏實實做君主的狗奴才。
荀子的性惡論是精華,被韓非子繼承後,卻成為糟粕,為君主奴役臣民提供了理論依據。 韓非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邪惡主張。就源自其性惡論。
「性惡」的版權屬荀子無疑。
實事求是地看,「性惡」比「性善」更加積極。荀子的人性,其本質是無所謂善惡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轉化為惡的可能,也有發展為善的機會。而「性善」的提出者則可能過於片面,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性相近,習相遠」之說。
性惡論以人性有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對後世人性學說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也是中華文化極大包容性的體現之一。
他提出「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性」和「偽」兩部分,性(本性)是惡的動物本能,偽(人為)是善的禮樂教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
無獨有偶,荀子的「性惡」與基督教的「原罪」又頗有幾分相似。不過基督教講究皈依上帝方能救贖;而荀子強調後天的道德教化,卻又有天壤之別。
荀子的「性惡說」影響了他的兩個學生,一個是韓非子,另一個李斯。韓非子著作很多,言辭非常銳利,將六國的是是非非一一道白。秦始皇非常喜歡他,可惜他口吃,不善言語。但是他敏於行,而吶於言。李斯是秦國的丞相,但是他的倉鼠和廁鼠理論深深地影響了他一輩子。據說他年輕時去廁所,看見茅坑裡的老鼠吃人糞便,又瘦又小,看見人就馬上跑開。又有一次,李斯去糧倉,看見老鼠吃糧食,又肥又大,看見人不跑開,並且吱吱地叫,威脅人不要靠近。從此以後,李斯就準備做倉鼠,不做廁鼠。李斯做了秦國的丞相,看見韓非子的才能要超過他,儘管師出同門,但是他還是想辦法將韓非子幹掉了。可是,他的倉鼠廁鼠理論也害了他,秦始皇死後,本來根據秦始皇的遺囑是要請扶蘇回來接班的,他為了繼續做倉鼠,聽信趙高的鬼話,將扶蘇弄死,最後自己倉鼠也做不到了,全家都被推上刑場砍頭了。這也是荀子的「性惡說」的結局。
三字經里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實際上就是將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加以詮釋吧。實際上,在我們生活中,從我們的小學到現在工作,無不是好人就是好人,壞人永遠是壞人,根本沒有辦法改變的。從小學時,應該是性本善的,但是有些小朋友從小就開始騙錢、打人、惡作劇、自私等等,又沒有人教他,他是與身共體的,到了長大了,他也沒有改變,反而變得越來越壞了。老古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二千年前的荀子說的「性惡說」,一點也不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