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界如何評價陳景潤?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存在最久的未解問題之一。1742年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表述是: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這個猜想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任何進展,目前最好的結果是陳景潤在1973年發表的陳氏定理(也被稱為「1+2」)。他的研究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他所發表的成果也被世界數學界公認為是「陳氏定理」。陳景潤在世界數學領域的貢獻可見一斑。
事實上,不僅僅在哥德巴赫猜想領域,陳景潤涉獵的領域並沒有局限性,他在數論中高斯圓內格點問題、球內格點問題、塔里問題、華林問題等的研究方面也有很多重大突破,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79年,陳景潤去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作短期的研究訪問工作時,僅僅用了五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這個數學成果在當時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陳景潤在於1978年和1982年兩次收到國際數學家大會請他作45分鐘報告的邀請。這在世界數學領域也是不多見的榮譽。
對於陳景潤的貢獻,中國的數學家們有過這樣一句表述:陳景潤是在挑戰解析數論領域250年來全世界智力極限的總和。我們可以從中窺見陳景潤在中國數學界的崇高地位。
很多人不知道,雖然陳景潤已經去世多年了,但是一直到今天,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方面科學成就依然在世界上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公開評價陳景潤的巨大貢獻:「像陳景潤這樣的科學家,中國有一千個就了不得」。
另外,我覺得陳景潤的事迹和科學精神對於中國數學界和科學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精神動力,徐遲的長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出版後,紅遍大江南北,陳景潤的感人故事讓全中國為之動容,大量的年輕人受到陳景潤精神的鼓舞和激勵,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景潤的數學成就是沒有被過分誇大的,你 可以去國外看看數學圈內的評價,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很少,陳氏定理是其中一個,這裡陳氏就是說的是陳景潤,這個定理的大致內容是:一個大的偶數,總可以表達為一個素數與另外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其中後面的「另外兩個素數」的這2個素數中,如果其中一個素數等於1,那麼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在這裡為了表述方便,我定義1也是素數)。
很明顯,從單個數學定理來說,陳景潤的數學成就是高於華羅庚的,當然了,沒有華羅庚就不太可能有陳景潤的數學成就,畢竟是名師出高徒呀。
當然了,華羅庚與王元的數學成就也非常高,有所謂的華王方法。
接下來說陳景潤對數學的影響,這個影響是有限的,為什麼?因為陳景潤的數學成就是在解析數論,但他的方法其實也是篩法,目前已經發展不下去了,張益唐的成就已經是最高成就,在這個方面目前看不出有什麼新的希望。所以,陳景潤的數學成就不像陳省身,陳省身的微分幾何與纖維叢理論,不但在數學上有用,而且主要還是在物理上有用,規範場論本身就是纖維叢上的截面,而陳類還可以用到凝聚態物理學中,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拓撲物態,這裡刻畫拓撲的不變數其實就是陳類。
所以,要論華人對數學的貢獻,陳省身高過陳景潤,但這兩位陳先生都是登峰造極的人物,都可以代表中國人的形象,其中陳省身是菩薩,陳景潤是修行者——如果陳景潤的生活條件好一些,能在國外做研究,也許也會成長為菩薩。
陳景潤雖然做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目前最佳結果(1+2),但他幾乎沒有提出任何新的方法,沒有開創新的領域,而且哥德巴赫猜想本身就是一個孤立問題,在數學界的價值非常有限,和黎曼猜想,龐加萊猜想,費爾馬大定理這類「下金蛋的雞」有雲泥之別。
在國內研究過哥德巴赫猜想的人里,華羅庚甚至王元提出的有意思的東西恐怕都比陳景潤要多。
在國際數學界陳景潤坦率說沒多少地位,不如華羅庚,不如吳文俊,甚至不如張益唐,更不如丘成桐陶哲軒,更別說和開創了影響力波及面都巨大的纖維從理論的微分幾何大師陳省身相提並論。
陳景潤的名氣主要是國內媒體拔高的,當年是被當做一個「政治宣傳」的結果,當然陳景潤這個人非常純粹,是值得尊敬的。
中國文化不注重開創性,反而過度關注「結果排名」,陳景潤做哥德巴赫猜想就像古代祖沖之把π求到小數點7位,其實這只是一個缺乏創新的蠻力計算結果,在數學史上,在π的求值史上祖沖之的貢獻是遠遠無法和更早的劉徽相比的(祖用的割圓法就是劉徽發明的),更別說更早的阿基米德的雙向逼近理論。
科學上關注的是開創性,抽象性和普遍性,不是做習題。
華羅庚曾把數學家的貢獻分成四個層次,最高的就是開創學派(如陳省身),最低的就是做習題(如陳景潤)。
又比如陶哲軒最近評價望月伸一的工作(無人能懂備受爭議的abc猜想的證明)時提及:佩雷爾曼和張益唐的工作,即便不考慮其解決的具體問題,僅過程的一些貢獻就足以輻射許多其他數學領域。
請記住伽羅華在遺言里說的,讓高斯和傅里葉評價其(抽象代數)工作的「深遠意義」,而不必評價他工作的具體結論,即使這些結論實際上完全解決了五次以上方程求根公式的存在性問題,並順手解決了困擾數學界兩千年的古希臘三大尺規作圖問題中的兩個半。
謝邀!
真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一群凡夫俗子如何有資格評價一位泰斗級大師?!
謝謝你的問題。
我不是數學家,即使是數學家也不一定對陳先生所研究的領域特別熟知,所以不敢妄議陳先生在數學界的地位。
但有一點想說的是,評價這個詞本身就有許多不確定的特點:
1.誰來評價?
不同的人不同的評價結果: 專家與門外漢有不同的結論;專家還分不同領域,跨領域的評價,其結論有多少參考性值得商榷;評價人數範圍大小,一個人和一百個人的結論肯定不一樣;專家本身的學識,認知,個人主觀因素等也會決定不同的結論。
2.評價依據?
這個應該沒有統一的根據。大家根據自己的知識,理解,感受,心情等做出評價,彈性太大太大了。
3.評價的時點?
100年前評價牛頓和現在評價他,以及100年後對牛頓的評價都會不同。科學的發展可能會讓我們否定一些前人以及他們的成果結論,但也不排除再過一段時間又重新認識曾批判過的科學家極其結論。這在科學發展史上太多了。
大家看,這麼稍微一分析,對一個人或者對於一個數學家地位評價基本變成非常個人的事情。
所以,你們大家所有的結論我都尊重。同時,也邀請大家對一位已故數學家給予必要的尊重,他至少是一位做出過貢獻的學者,比我輩凡人要偉大的很多。
哥德巴赫猜想被定義為數學皇冠上的明珠,這個話我估計不是徐遲編造出來的,對於在哥德巴赫猜想求證路上辛勤攀登的數學家,無疑都是獲得了業界人士的讚美和好評,陳景潤也不例外!
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後明珠還沒有被完全求證,即1+1的求證才是最終的求證,陳景潤只是在這個求證攀登過程中的一個最接近頂峰的攀登者,為後來的登頂者開創道路,他起碼證明了1+2是可以證明的,最起碼他達到了那個前人曾經可望不可及的高度!他就是一個值得全體科技工作者學習和仰慕的謙謙君子,因為,他去證明1+2的時候,他並沒有這個任務,他也不是要靠這個去出名當網紅,他純粹就是熱愛!
另一方面,陳景潤不僅在數學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他就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面豐碑,而徐遲就是立這豐碑的人,這面豐碑激勵千千萬萬年輕的中國人奮發圖強,頑強拼搏,對當今中國主流科技人才的世界觀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從這個方面來看,陳景潤在當今中國科技界的地位也是毋容置疑的!
楊春華先生是一位物理學家,對物理學的貢獻主要是統一場論,簡單的說就是用牛頓力學體系統一了物理學,把牛頓力學體系推向了科學的巔峰。
楊春華先生學過的數學有數學分析,線性代數,複變函數。數學的分支中都有大量的定理。楊春華先生認為,能為數學貢獻一個定理的人就可以稱為數學家了。如果你在數學中占不到一個定理,你只能是教授或者學者。因為對數學的貢獻都是別人的,你只是拿來應用。在數學中你的定理數量越多,你就是越大的數學家,陳景潤先生在數學史上是一般般的數學家。
要想成為大數學家,你的事業必須是開創性的。如,歐幾里得,牛頓,萊布尼茨。楊春華先生有一個疑問,高斯與傅里葉誰的貢獻大呢,請大家給評評。
對數學感興趣,但是我並不會記得哪位明人。我學的都是應用數學的,也是中國不出愛因斯坦這類的通病原因。
陳景潤是偉大數學家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其實他就是個數學痴,除了數學別的都不會,連自己照顧自己生活吃飯都不會,後來組織上給他安排了個老婆照顧他。別問我為啥知道,我小時候就住陳景潤同一棟樓。
春華先生是一位物理學家,對物理學的貢獻主要是統一場論,簡單的說就是用牛頓力學體系統一了物理學,把牛頓力學體系推向了科學的巔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