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可以橫掃歐亞大陸,為何忽必烈兩次征伐日本全以失敗告終?


蒙古能夠橫掃大陸,但並不意味著忽必烈可以征服日本。

從鐵木真1206年一統蒙古,到1260年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蒙古人和他們的僕從征服了西起美索不達米亞和俄羅斯草原,東到鄂霍茨克海與太平洋的廣大地域。在這些年頭裡,蒙古的統治者們陷入過一次又一次的內鬥和叛亂,但最終都得到了和平解決,從而一致對外。

然而,1259年8月11日,正在和宋國作戰的大汗蒙哥死於一場戰鬥。隨後,他的死訊傳到了帝國的四面八方。

他的弟弟忽必烈,正在南方與宋作戰,在謀臣們的建議下,忽必烈搶得蒙哥的遺體,匆匆與宋和談便回到了北方。此時此刻,另一位兄弟阿里不哥也得到了諸多勢力的支持。在雙方你來我往的大戰中,朮赤系,窩闊台系,察合台系的王子們野心勃勃,他們都不滿這個要在漢地做中原天子的同族兄弟。雖然忽必烈最終擊敗了阿里不哥,但他陷入了和諸汗國長期的戰爭中,從而導致大元在西北草原的勢力始終有限,造成了嚴重的惡果——大元的蒙古人太少了!!!

鐵木真征戰沙場,依靠的是蒙古遊子組成的強大騎射手以及貴族酋長,依附者的重甲騎兵。然而,由於大元的蒙古人數量一直不多,元朝的騎兵力量比起鐵木真時代遠遠不如。這意味著元朝只能從征服地區的百姓中組建軍隊。

舊金地區的契丹,女真人,南方北方的漢人才是元朝武裝力量的大部分。他們善於步戰和弓弩,在水戰,造船上也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這也是忽必烈能夠征日本,伐占城的依障。

1273年,高麗正式臣服元朝,元朝以高麗為基地,展開了對日作戰的準備。

但是兩次作戰都以元朝的失敗告終。終其原因,並不是因為元朝的士兵不善戰鬥,也並不全賴颱風和大浪。

日本並不是一個容易征服的國家。13世紀的日本,已經步入鎌倉幕府中期,當時執政日本的,是執權北條時宗。源賴朝開創鎌倉幕府後不久,幕府將軍就成為執權北條氏的傀儡。如果說幕府將軍是軍委主席,那麼執權北條家就是總參謀長。

第一次元日戰爭中,日本並沒有做好準備,面對集團作戰的元朝士兵,日本一度居於劣勢。但是日軍在壹岐,九州的頑強抵抗卻給元軍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於副帥劉復亨在進攻太宰府的戰鬥中被一箭射中,劉復亨方寸大亂,乘機草草撤兵。從中可見此次征日軍的士氣和戰鬥意志是多麼薄弱。

等到元軍第二次征日,集結十幾萬大軍,打算在日本屯墾打持久戰的元軍面對的,早已不是毫無準備的日本。

鎌倉幕府下達了動員令,西國,南海道,京畿的御家人(幕府直屬武士,可以理解為大諸侯)早已集結在北九州,防長的海岸上,幾乎西日本的武士都已經上了戰場,人數達到了二十萬人。幕府還命令關東,陸奧的武士隨時做好打大仗的準備。元軍一到,便發現這次面對的不是以往的沙灘,而是幕府修築的堡壘和城牆。在進攻的途中,元軍受挫,還不斷受到小股部隊的偷襲。沒打幾天就已經士氣下降,將士們多有怨言。於是大軍只好撤回船上觀望局勢。

沒想到很快就來了一陣颱風讓元軍被吹的七零八落。日軍趁機痛打落水狗,駕駛著落後小船的日本武士四面出擊,最終葬送了這支東征大軍。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元軍失敗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海上的戰鬥,而是颱風和登陸戰的受挫。日軍堅強的意志和戰鬥素養大家想像的那樣低下。在崇尚武力,慣於廝殺的日本武士面前,元軍也並非不可戰勝的敵人。

由於對日戰爭是一場長途跋涉,耗費頗多的大戰,元軍處於外線作戰,難以獲得補充,這就導致了元軍利於速戰,所以面對日軍的堅守和阻擊,元軍便漸漸低落了士氣,一天不如一天。

其實,要為戰敗負大責任的還是忽必烈。忽必烈好大喜功的東征,使得國家葬送精兵,導致事後江南,高麗怨聲載道。在對日本實力不明不白的情況下出擊,作為最高決策者,忽必烈要背這個鍋。


忽必烈征日本為何失敗?神風是日本人自嗨嗎?

元朝建立後,元世祖忽必烈先後發動過兩次入侵日本的戰爭,但當時在歐亞大陸難逢敵手的蒙古大軍,兩次征日卻都以慘敗告終。還在日本留下了神風助戰的傳說,這是為什麼呢?

神風幫日本戰勝元軍?也是也不是

其實細說起來,忽必烈這兩次征日的動機都很可疑。因為公元13世紀時,人類尚未進入航海時代,海島國家並無太大經濟和政治價值,對陸地上的人們並沒有什麼吸引力。所以中原王朝在元朝之前和之後從來也沒有對進攻日本有過任何興趣。即使是喜歡征伐四方的唐朝,在佔領朝鮮半島之後,曾大敗想趁亂入侵朝鮮半島的日本艦隊,但之後也並沒有乘勝越過窄窄的對馬海峽,染指日本本土。至於後來,唐朝向西一路發展到今天的伊朗境內,也沒有對東邊這個海島鄰居產生過什麼興趣。究其原因,其實是中國農耕文明的基本性質決定的,日本列島多火山地震,氣候惡劣,可耕地很少,其實對中國王朝是沒有任何吸引力的。

但到元朝時,忽必烈似乎突然對日本產生了莫名的興趣。有人或許會說因為蒙古人嗜戰成性,看見哪不服不打就難受。但當時的蒙古人雖然好戰,卻也不是沒有任何理性的。他們好戰是因為那個時代正好是草原騎兵的黃金時代,各種因素共同作用,使蒙古騎兵在當時的歐亞大陸擁有了最強的戰鬥力,所以他們確實可以不付出太大代價就佔領廣大領土。

可是去侵略日本就不是這麼回事了。蒙古騎兵在海上戰鬥力等於零,即使登陸,日本沿海的地形也沒有可供騎兵施展戰鬥力的開闊平原。元朝在滅宋最後幾年其實早已佔據了幾乎所有陸地領土,只是南宋殘存的一點海軍在沿海打游擊都讓元朝非常頭痛,最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崖山得勝。當時的這種海軍戰鬥力,入侵日本根本沒有勝算,甚至可以說是必敗的。

襄陽之戰後,呂文煥招降了大量南宋軍隊

但忽必烈還是兩次讓自己的軍隊去送死,這是為什麼?其實這兩次入侵,恐怕還是和元朝滅南宋期間的兩個重要事件在很大關係。元朝兩次入侵日本分別是公元1274年和1281年。而在此之前一年和兩年,在宋蒙戰爭中分別發生了兩個重大轉折,即襄陽之圍結束和崖山之戰。這兩個事件除了元朝勝利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有大量宋軍投降。其中襄陽之圍經過六年苦戰,以襄陽守將呂文煥率部投降告終。而之後呂文煥為元廷所用,作為元軍先鋒,為元廷招降了自己的老部下及其部屬,對元軍能夠迅速在襄陽之戰後佔領南宋首都臨安打下了堅實基礎。而崖山之戰前後,元朝也收服了大量南宋軍隊。

崖山之戰前後,也有大量宋軍投降

了解歷史的都知道,大規模戰爭之後,如何處理戰爭遺留的軍隊和將領都是很大的問題。中國歷史上秦軍坑殺趙軍,朱元璋殺功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等等都是與此有關的事件。元滅宋是一場規模超大的戰爭,期間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大量南宋降軍如何安置。這時候忽必烈就想出了這個損招,讓他們去打仗,但不是打陸地上的敵人,而是跨越作戰,去打日本。

我們只要看看兩次侵日的兵力構成就可以了解這一點。第一次侵日,3.2萬元軍中,漢軍佔了2萬人,佔比超過60%,而且另外還有5000軍隊是高麗人,一樣是忽必烈希望消耗的力量。而第二次侵日光南宋降軍就有十萬人,其它軍隊則寥寥無幾。看到這個兵力構成,忽必烈打的什麼算盤恐怕就非常明顯了。其實他完全知道憑當時的海戰能力,想跨海擊敗日本這樣多年尚武,並且有完整政權體系的國家根本不可能。但他仍然兩次這樣做,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消耗襄陽之戰後和崖山之戰後收編的大量南宋降軍。

當然當時的日本人未必能夠明白忽必烈的意圖,而且無論忽必烈的目的如何,日本人看到的就是大量元軍來襲,那就只能是死戰了。結果正好海風就給元軍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但其實這種海風恐怕並不罕見,當時船隻的跨海能力本身就極弱,大規模軍隊跨海航行不遇到海風襲擊才是罕見的情況。但既然是海風的作用,就當是天神幫忙吧,正好還有利於統治,所以平常的海風才成了日本的千年傳奇。


感謝邀請。這段研究不多,胡謅點印象里的吧。

因為日本的地理環境。

首先有海。蒙古沒有海軍,當時都是靠著南宋降軍海戰與運輸。而且剛開始打的日本是節節敗退。雖然日本天皇嘴硬,但是其實當時日本是很心虛的。

沒做過船的人想像不到下船後的感覺。日本本島平原面積小,人員城鎮又分散。幾百人規模都是大戰。所以蒙古分兵。結果可想而知,幾百匹馬跟上萬匹馬衝鋒能一個效果么?被日本人利用地形打蒙了。加上神風。就此敗退。


首先,成績是並沒有橫掃歐亞大陸。他只是掃蕩了亞洲北部,以及歐洲的東邊一點點而已。

其次,歐亞大陸地域遼闊,本身適合蒙古騎兵發揮高機動的戰略,相反,日本列島是典型的海島地形,蒙古兵被迫在島嶼上和日本軍隊正面對抗,屬於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還有,日本武士的單兵戰鬥力,實際上是超過同時代歐亞大部分國家的。

最後,蒙古人恰好又遭遇了颱風襲擊,也算天時地利人和全不佔了。


總結兩次征伐失敗,不外乎三點原因:

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

元帝國兩次征伐日本的史實,第一次是在公元1274年,日本稱之「文永之役」,第二次是在公元1281年,日本稱之為「弘安之役」,起因是日本不肯屈服稱臣納貢,甚至第二次直接斬了元使!

大元予日本國書


一、天不時——日本神風?

 第一次的風暴襲擊來自1274年,元軍撤退返回朝鮮的路上,此次元軍雖然遭受了一些損失,但大多數船隻都安全回國。可以說,日本神風此時只是馬後炮,並未在正面戰場給予日本軍隊任何幫助。

第二次則在1281年,至元十八年8月1日,在太平洋上突然颳起了猛烈的颶風,這次的強度遠超上次。風暴持續四天,導致元軍南方艦隊基本被毀,北方艦隊也損失大半。待5日風停,元軍統帥范文虎等諸將「自擇堅好船乘之,棄士卒十餘萬于山下。」日軍乘機進攻,「盡死,餘二三萬,為其虜去。」此次大戰,南方艦隊全軍覆沒,「十萬之眾,得還者三人耳。」蒙古軍隊的第二次遠征亦宣告失敗。

元軍兩次征伐日本路線,藍色箭頭為太平洋颶風

日本兩次從蒙古大軍的攻擊下死裡逃生,因此日本人將此歸功歸於天佑日本的「神風」。然而最新的考古發現卻表明,蒙古軍隊使用的「豆腐渣」戰船才是戰爭逆轉的關鍵。

中日兩國的史料,都記載了當年這場颶風。然而根據現存資料,人們並無法判斷出具體強度,以及風暴與蒙古艦隊的沉沒究竟有多大關係。倒是那些蒙古戰艦的遺骸為人們提供了研究這場戰爭的證據。

美國得克薩斯州農業機械大學的考古學家蘭德爾·佐佐木在對1981年從高島附近海底打撈上來的700多塊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和分析後表示,戰艦設計上的缺陷,拙劣的做工以及所用的劣質材料有可能才是蒙古艦隊覆滅的原因。

佐佐木說:「很多蒙古戰艦龍骨上的鉚釘過於密集;甚至有時在同一個地方有五六個鉚釘。這說明,這些肋材在造船時曾反覆使用,而且很多龍骨本身質量就很低劣。」


二、地不利——狹小島國?

蒙古軍隊素以閃電精騎聞名世界,也因此蒙古帝國得以橫掃歐亞大陸,蒙古軍隊戰法特彆強調的就是部隊的機動性,以遠距離的包抄迂迴、分進合擊為主要戰術特徵。所以,蒙古人的遠距離機動性達到了歷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但是,元朝部隊進攻的日本國地形另其戰術優勢全失。

第一次1274年,登陸地點是博多灣、攻佔了馬島和壹歧島,最後到達我們熟悉的長崎島,而戰鬥過程中,蒙古軍的遠距離騎射根本無法在島上縱橫開來,最後被日本軍隊貼身近戰,導致慘敗,而後只能被動防守最後撤軍。 第二次1281年,登陸地點九龍山,這次日軍以狹窄地形為依託築城一道長長的石牆,不但擊退多次進攻,甚至還反擊衝鋒,蒙古軍僵持一個月損失過三分之一,卻還未突破石牆,久攻不下補給已然耗盡,只能撤退。之後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颶風,只有少數將領逃離,滯留了十萬元軍。


三、人不和——聯合部隊?

第一次的遠征軍共計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派出這個陣容一部分是由於當時元帝國與四大汗國正在處理內部矛盾,也顯示了元朝對小日本的不上心。而在日本看來,漢人與高麗人簡直就是標準的魚腩部隊,貪生怕死,士氣尤為低落。

第二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此次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但最終還是慘遭失敗。

最後,借用一句很好的話:「馬上民族是一種讚譽,同時亦是一種限制」


成吉思汗領導的蒙古鐵騎,主要擅長騎兵兵團作戰,尤其是在平原和草原優勢明顯,因此在平原佔大部分面積的歐洲,和不善騎射的中原發揮了重要作用。蒙古人之所以能征服中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正巧趕上中華四分五裂,而宋王朝有重文輕武,若成吉思汗碰到漢帝國估計會敗北。忽必烈兩次都是本失敗,最主要原因是,蒙古軍人不擅長海戰,還有一個原因是,日本準備充分,和當時剛好遇到颱風了,即天災的影響。要不早就滅了日本。


海路上不好征討,後勤和兵源都是問題,加上日本的軍隊不是慫貨,不是那種一嚇唬一衝鋒就跑的烏合之眾,在武家封建主義的浸透下,日本軍隊跟元的戰士不落下風,甚至可以有效的壓制蒙古的進攻,第二次蒙古征日本甚至不能進入日本的內地一直被壓制在海邊上,最後,蒙古的弓箭和火炮被耗盡,蒙古那沒有來得及跑的遠征軍成了俎上之肉,任由日本軍隊宰割,蒙古人等全部被砍頭,被俘漢軍則成為了賤民!


蒙古大軍離開了馬背,就不會打仗了,從來沒見過船,還漂洋過海去打日本,沒輸才怪,你怕是全能的大唐軍和大明軍嘛?能入主中原,都拜大宋重文輕武所賜,如果是時逢尚武的唐軍,他們只有被滅的份。


推薦閱讀:

TAG:成吉思汗 | 忽必烈 | 日本 | 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