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離婚,哪些話是父母不應該給孩子說的呢?


如果要離婚,父母不應該在孩子面前詆毀對方,說對方的壞話。

我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留言,她是一位單身母親,前夫與她爭奪財產,還不想支付贍養費。最終,為了孩子,她選擇了凈身出戶,同時,還不讓家人在孩子面前說前夫的不是。很多人都替她感到惋惜,覺得不值,便宜了渣男前夫。

我贊同大家的觀點,女方不能為了要孩子就犧牲了自己的個人利益,因為後面還要一個人撫養孩子,需要物質基礎。現在很多渣男就是利用女方要孩子這一點,百般刁難,要麼要孩子,要麼要房子。

這位單身母親給我和其他人上了一課:所謂的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無非是成年人把氣撒在了孩子身上,讓孩子替自己背負痛苦。作為一個成年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就行,所有艱辛和苦難,讓媽媽一個人承擔。因為愛自己的孩子,只要對孩子好的事,都無條件接受。

當外婆在孩子面前說爸爸不要你了,孩子哭鬧著替爸爸辯解,外婆想說「你爸爸錢都不給,談什麼愛你呢?就是不想要你了」,被孩子媽媽制止了,是的,外婆一句話就可以揭露孩子爸爸——前夫的醜惡嘴臉,可是這樣做,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離婚是大人的事情,孩子不應該承受太多。

現在每個周末,孩子都與爸爸在一起開心的渡過,父母離婚對他並沒有造成很大的影響。在孩子的媽媽看來,等孩子將來長大了,該知道的都會知道,現在就讓孩子享受快樂童年吧。

這位媽媽的做法就值得肯定。

@擦亮星星,愛生活愛旅行愛學習。歡迎訪問我的頭條號「擦亮星星」,瀏覽更多文章。


離婚對孩子來說,如果沒有處理好的確是一種傷害。我想對孩子而言,不應該說的話首先就是不要去詆毀對方。離婚是因為夫妻彼此對對方已經失望,裡面夾雜著很多的負面情緒,在這種情緒下,很容易在孩子面前把離婚的責任推向對方,告訴孩子自己怎樣的付出,而對方是如何的不負責任等等,這種不理性的話會深深傷害孩子。通常,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對孩子有一份深深的愛。在孩子心目中,父母都是無可替代的高大形象,並且這種形象會深入地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性格發展。如果因為離婚,就去摧毀對方的形象,我想這是非常不理智的,會加深對孩子的傷害,我想這也是每個父母不願看到的吧。

其次就是不要綁架孩子的情感,拉上孩子做同盟,夫妻關係雖然破裂,但還是讓雙方的親子關係保持平衡。要是一方親子關係糾纏卻與另一方疏離甚至衝突,這會形成孩子成長的印記,這種習得,從而可能會影響到孩子長大後自己的婚姻家庭模式。所以,不要因為離婚,就限制對方行使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甚至要鼓勵孩子與沒有監護權的那方接觸,避免因為不能過多陪伴帶來的疏遠。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雖然父母分開了,但是依舊都是愛他的,始終不會遠離。

其三不要讓孩子認為父母離婚是因為他的錯。成人之間的行為責任要自己去承擔,看到也有因為離婚,就把這種憤懣的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去責怪孩子,甚至暴力去傷害孩子,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內疚自責感,這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緣聚緣散,本來緣分是種非常美好的感受,即便離開也要保留一份美好的記憶在那。不要因愛生恨,更不要傷害到孩子。哪怕是一種無意識的,我們也儘可能避免。


離婚時不應該對孩子說的話:

1.你爸爸(媽媽)是個壞人。孩子源自父母,孩子的身上既有父親的一部分,也有母親的一部分。當父母堅持要告訴孩子,你的本源有一部分是有毒的,孩子很難做到喜歡自己。每一個射向配偶的箭,都必須要先射穿孩子。當然,如果孩子遭遇性侵,虐待,不堪重負,向他澄清他是好的,那個迫害者是錯誤的,是可以的。但如果主要是父母間矛盾,就不要讓孩子承擔,也不要讓孩子充當間諜,在兩邊彙報。

2.以後媽媽(爸爸)就只有你了。離異後,有些人選擇了把全部希望放在孩子身上。這對孩子壓力也很大。本來孩子有孩子的空間,但有些界限不清的父母,因為無法承受離異的痛苦,自己個性過於依賴,就會打著愛孩子的旗號,把生活重心放到孩子身上,甚至讓孩子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表現為,對孩子干涉太多,對孩子有過多期望,常常對孩子訴苦或者讓孩子保證將來不會背叛媽媽(或爸爸)等等。

離婚時千萬不要對孩子說的話:

1.都是因為你不乖。有時父母沒有給孩子任何解釋,孩子都會自己把責任攬過去,他們會以為,是自己不夠好,爸媽才會離婚。如果父母有一方真的說出這種話,就會證實他們內心的猜測。因為孩子通常看不到全貌,他們大多還停留在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中,會以為這個世界上很多發生的事情跟自己有關。所以即使是父母無意中嘆息,說,要是你乖一點,爸媽也不用為你吵架。也許孩子就會相信是自己的問題,他會被巨大的負罪感籠罩著,也許一輩子都出不來。所以,父母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孩子,是因為爸爸媽媽沒有學會和平相處的方式,或者其它原因才選擇了分手,即使爸媽的確會因為你的某些表現有爭執,但那只是說明我們的溝通方式有分歧,那不是你的責任。

2.你爸爸(或媽媽)不要你了。這句話對孩子很有殺傷力。本來離婚就意味著孩子失去和另一方父母更多連接的機會,當拿到撫養權的那一方拋出這句話時,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我不夠好,所以爸媽不要我了。而且孩子知道,如果我還留戀不在這裡的那個人,就意味著背叛唯一肯收留我的人。如果放棄撫養權的那一方跟孩子在過去有過一些歡樂時光,那對孩子來說傷害更大,讓孩子在將來都不敢擁有快樂。因為在他大腦里,快樂和喪失連到了一起。每一份快樂都提醒他那一份喪失帶來的刺痛。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我們「青音約」的頭條號,閱讀並收聽更多情感心理困惑解答


有兩句話一定要說,而且要說得明確明白:

第一句:孩子,爸爸媽媽分開了,不是你不乖造成的,跟你沒有關係,是爸爸媽媽共同決定的。(孩子天生自戀,以為好事壞事都是自己造成的,這句不說,孩子以為是自己不乖不好,才造成了父母不在一起。)

第二句:我們永遠是你的爸爸媽媽,我們會永遠愛你的。」

而有損孩子自尊、自信、自我評價的話,都不說。

一,不要說有可憐孩子意味的話。離婚只是意味著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並不意味著孩子失去了爸爸或者媽媽。

被可憐,也是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你比別人家的孩子不幸福,你是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

如果雙方都心智成熟,只是大人不再住一起,但依然可以是孩子的好爸爸、好媽媽。如果另一方靠不住,也請把自己定義為獨立撫養人,有你好好的愛孩子,孩子不可憐。

二,絕不說前伴侶的壞話。你說了,孩子一定願意聽你的,但同時那個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孩子的認同感永遠都在的,這樣孩子你內心會很分裂,很痛苦。如果講的多了,徹底的如你所願憎恨了另一方,則會影響到他/她日後的親密關係。

三,絕不把離異生活後可能遇到的艱難,歸結於孩子身上。「 為了你,我才過成這樣〞或者「 因為你,我才不能那樣」。這是最傷孩子的話,孩子會終身處在內疚、羞愧的狀態中,用他的一生來試圖彌補,但身為孩子實際上永遠都彌補不了。為人父母,怎麼會願意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呢,只是不知道這話的負面威力而已。

父母心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深知家庭養育的核心是人格養育,關注《父母心法》知人才能育人


這個有些時候要看孩子的歲數以及孩子的性格來說了,不過有些話,還是能不說盡量不要說吧。比如:

我們離婚就是因為你的緣故,你不乖,你不聽話,你不懂事之類的(哪怕確實是因為孩子的原因,最好也不要說吧,我是這麼認為的)。

離婚後雖然夫妻雙方已經沒有了關係,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你倆永遠是她的爸爸和媽媽,在孩子心中都是重要的。所以不要和孩子說對方的壞話,更不要為了孩子和對方不親而去詆毀對方。

萬一離婚後生活過的不如意,千萬不要和孩子說或者讓孩子覺得,你是認為目前生活的不容易是帶了孩子造成的,如果當初把孩子留給對方就不會有眼前的困難了。

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他很可憐,爸爸或者媽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

......暫時只想到這些,個人看法,不一定正確和全面


謝謝邀請,孩子雖小,但也很明白。也許他沒有健全的心智和充分的理解力,但是他有先天的感知力,所以離婚給孩子帶來的,是一份摸不去的陰影。

1、爸爸和媽媽要離婚了,以後永遠都不在一起了,你願意跟著誰呢?

2、沒了爸爸(媽媽)以後,你要學會乖巧,因為以後就沒人寵你了,不要讓人覺得討厭,那樣會沒人喜歡你的。

3、爸爸媽媽已經沒了感情,~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你要好好的,受了委屈跟媽媽說,媽媽帶你走。

沒有了完整的家庭,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狀態。既然選擇了拋開,那就讓她自己成長。不要留有依賴,不要留下分歧。


婚姻是成年人世界裡的關係,無論離婚與否,爸爸還是爸爸,媽媽還是媽媽。從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來看,父母要做的是避免關係變化帶給孩子的心理波折和傷害。當然,這需要很深的涵養和放下的心態。

現實當中,出於情緒宣洩、利益、自我陣營擴大等方面的原因,在婚姻破裂時,夫妻關係中的一方會拿孩子作為「傾訴」的對象。「你爸爸不要我們了」「你媽跟人跑了」「你爸簡直是個混蛋。「……充滿抱怨、怨恨、指責的語言背後,有著渴望孩子站在自己一邊的原始動因。此時,如果孩子年幼,看到父母的情緒失控,大概最本能的反應是恐懼,沒有安全感。如果年齡稍大,懂得一些成人世界的事情,在同理心的基礎上會站在弱勢的一方,但心理上弱勢的地位依然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為日後留下心理陰影。弱勢可憐獲得同情的模式會不會在孩子身上循環也是個未知數。

這裡,推薦一本繪本——《我的爸爸叫焦尼》,已經不在一起的父母,父親要來探望孩子。母親始終是個隱性的存在,把孩子送到約定地點,到了時間接孩子走。孩子在跟父親見面的一天里,獲得了滿滿的幸福和快樂,並期待著下次的見面。父母破裂的關係里,孩子依然得到了完整的愛。推薦!


父母離婚,不管如何有愛有智慧有技巧的處理,仍然是對孩子的傷害最大,孩子天生愛父母,身體里流著父母各一半的血,離開誰都會讓孩子痛苦,所以,離婚的父母為了不要再給孩子的傷口上撒鹽,說一些更讓孩子受傷的話。

你的爸爸(媽媽)不要你、不愛你了

本來父母離婚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這時候,如果在給孩子說這樣的話,讓孩子深信不疑,感覺到爸爸(媽媽)棄他而去、拋棄了他。

指責、抱怨、否定孩子的爸爸(媽媽)

你的爸爸(媽媽)不是人,沒有責任心。

你的爸爸(媽媽)和別人又要結婚了,拋棄了我們,都是她的錯。

他是酒鬼、賭徒……

讓孩子仇恨、否定自己的父母,一直生活在不快樂和不幸福的負面生活中。

都是因為你,我才如何如何

有些父母離婚,不能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把自己的怒氣撒在孩子身上,經常口不擇言,說一些傷害的話。

都是為了你,我才不能再婚、才如何如何……

從讓孩子有內疚和自責的心理,大人的錯誤不能去孩子承擔。


父母既然選擇離婚,那麼在與孩子溝通時,這些話不應該跟孩子說:

1、把導致夫妻離婚的原因全部推到另一方身上

跟孩子抱怨父母沒法一起維持一個完整的家,都是你爸/你媽的原因。「不能給你一個完整的家,都是因為你爸/你媽……」這會讓孩子對另一方存有偏見或不知如何應對。

2、強迫孩子做出選擇

離婚前,父母不停誘導、強迫孩子做出選擇,是選爸爸還是媽媽?這會讓孩子倍感壓力,無所適從。

3、為了孩子的撫養權、家產分配等意見不合經常吵鬧,利用孩子讓另一方妥協

本來父母感情不和鬧離婚給孩子內心帶來不少衝擊,可是有些父母因為離婚前孩子撫養權、家產分配等問題總是不停利用孩子讓另一方做出讓步,這會讓孩子內心受到更大傷害。

4、離婚期間總拿孩子撒氣

一個和睦歡樂的家庭走到散夥的地步,父母雙方都不好受,特別是不大想離婚、心有不甘的一方。拿孩子撒氣:「就是因為你……」本來夫妻感情出現問題沒孩子啥事,可是離婚期間這樣說孩子會讓孩子以為父母離婚都是他的錯,很有負罪感。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一個由王志文,徐帆和藍盈瑩主演的電視劇《一樹桃花開》。電視劇里里,王志文和徐帆離婚,徐帆要求他的三個孩子在家裡不能提爸爸這個人,不要理爸爸,要記得他當初是怎麼拋棄我們的。等孩子長大,父親回來時,三個孩子恨父親,想靠近父親但又不敢靠近,最後發現父親依舊愛他們的時候,才和父親和解。

我覺得徐帆告訴孩子,父親拋棄了你們,你們要永遠恨他,不要理他,不要原諒他。對孩子傷害挺大的,類似還有這樣的一些話:

1.你爸爸不要你了,他不喜歡你了,也不愛你了,他找別的女人了。我還愛你,你以後要好好愛媽媽。

2.爸爸不是好男人,以後不要像他一樣,也不要找他這樣的男人。

3.爸爸整天喝酒抽煙不著家,對這個家沒有責任感,一點也不照顧我們,你要記得他怎麼對你的,以後不要理他。

4.爸爸忘恩負義,我們一起創業成功,現在有錢了,就不要我了。有錢的人都不是好人。你要恨他一輩子,讓他後悔拋棄了我們。

5.婚姻太難了,以後寧願只談戀愛也不要結婚。不要相信婚姻。婚姻就是墳墓。

6.都是因為你,因為你不是兒子,所以爸爸不要我們了。都是因為你,因為你不乖,所以爸爸離開我們了。所以,你以後要努力,努力讓我高興。

7.他和我只能選擇一個,理他就不要再來找我。

總結下,就是離婚的一方不要把自己的一些非理性信念當做真理,告訴孩子。尤其醜化爸爸,抹殺爸爸對孩子的愛,自己對婚姻,對男人的偏見,這些都無形中加強孩子的羞愧感和罪責感,也為影響他以後的婚姻家庭觀。

離婚是一種選擇,離婚不代表孩子沒資格得到爸爸和媽媽的愛。離婚也是大人的決定,自己要為自己負責。婚姻里過得艱難,離婚是快樂的。如果無法調整情緒,可以請專業人士幫忙。

離婚是一個開始,離婚帶孩子也會有很多困難要面對,希望離婚的人越來越自在,越來越快樂。

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TAG:婚姻 | 育兒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