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歷史上的大人物都有爭議?


多謝網友Nazi128845548邀請,這個問題很大,竊以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大人物本身既做過好事,也做過壞事。有句話說,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事很難,其實一個人一輩子盡做壞事一件好事都不做也難。人性本身是複雜的,用中國人的話來說是善惡一體,按西方人的說法,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沒有純粹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以戚繼光為例,他率軍抗倭,此乃為國為民的大好事,說他是民族英雄完全沒問題。但同時,他也向張居正行賄,禮物包括美女和大補品海狗腎等,甚至有人說就是補得太厲害導致張居正得了痔瘡無法醫治而死。戚繼光做的後一件事,顯然有損其形象。

第二,對大人物的宣傳存在兩種不同的極端傾向,造成爭議。過去,對人物的宣傳往往存在「非此即彼」的片面之嫌,要麼全好,要麼全壞。以袁世凱為例,長期以來被貼上「竊國大盜」和「保守反動」等標籤,是個不合則不扣的壞人。但近期對他的評價幾乎倒了個個兒,說他在推翻清王朝、探索君主立憲制、抵制日本侵略、維護全國統一等方面等方面功不可沒,完全成了正面形象。對大人物的評價,如果陷入絕對,往往就有問題。兩種極端評價經過激烈交鋒碰撞,對大人物的評價也許才能回歸客觀理性。

第三,立場不同也會導致評價不同。以李鴻章為例,他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如果站在農民的立場,自然是反動的。但如果站在國家的立場,李鴻章做這些事又是正當的。他簽訂《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站在愛國者的立場,自然認為李鴻章是不折不扣的賣國賊,但站在政府的立場,李鴻章則是危難關頭敢擔當的肱股之臣,比那些只會罵人不會做事的人強太多。所以說李鴻章是「名滿天下,謗滿天下」。

其實,一個大人物得到什麼評價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理清他究竟做過什麼事兒,而不是根據觀點肢解和曲解事實。原因種種,對大人物的評價會發生變化,但事實始終只有一個。


這要看你怎麼對大人物定義了。或者說是哪個領域的大人物。

首先如果你指的是政治場上的大人物。確實,在官場的政治中,從古至今,說的上來的大人物,幾乎沒有完人。典型的如「依法治國」的大改革家商鞅,是個大人物吧,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但是最後被五馬分屍,其中不得不說,是他的法治理念得罪了很多人。大秦的律令是很嚴苛的,也是不爭的事實。

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變法,也是在損害既得利益者的基礎上推行的,這些既得利益者被王安石整得慘兮兮的,你說他們會說他的好嗎?明著罵他?不可能的!怎麼辦,暗地裡詆毀他咯。沒有私德問題,不好詆毀又怎麼辦?說他惡政酷刑咯,跟商鞅一樣。你說能怎麼辦?往往改革都是很痛苦的,從古至今。

再說個例子,張居正,大明朝的大人物吧。為人極為通達,為了推行新政,「勾結」大太監馮保,將高拱鬥爭了下去,自己成為了首輔,這是其一。其二,任人唯賢方面,他做的也不「夠格」,比如海瑞這種大清官得不到重用,也是因為他。這怎麼說?要想做出成績,里外都討好,根本是行不通的。怎麼辦?只能像張居正這麼通達點咯。可張居正最後落得什麼下場,死後立馬被抄了家。一心為國,卻落得身死名裂的下場。

這就是官場,有人捧你,就會有人罵你。捧你的人向別人誇耀你的時候最多也只能實話實話。而罵你的人,背後潑的髒水來自哪個方向都不一定知道。似是而非。

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大人物,承受非議是必須做好準備的一項功課。

除了在政治場中,還有兩個領域的大人物,戰場和商場。這兩個領域裡的大人物,商場類似於政治場,處處涉及利益,處處涉及階級鬥爭,所以商場的大人物遭受的非議也頗多。

而反觀戰場里的大人物,你會發現,總有那麼幾個人,還是可以稱之為完人的。比如張良,比如霍去病,比如岳飛,比如關羽等。那是因為這些人不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切身利益,一般很少牽扯到階級鬥爭。他們的功名榮辱都是與國家掛鉤的。所以在現在的國人看來他們遭受的非議自然要少的多。當然,在他們自己的年代那就不好說了,因為總是會有從後面「潑髒水」的人的。


大人物有爭議很正常,但凡在歷史上曾經很出名的人物,一定是做過一些足以讓他們名留青史的事情,所以才能夠留下名來。但是我們卻很多時候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中國歷史上的大人物幾乎每一個都不是完美的,在其身後都是充滿爭議的。

首先,小編想說的是,中國歷史上的許多記載是不可靠的,因為官方是可以操縱歷史敘述的,我們所熟悉的《二十四史》都是官修史書,而史官的任命又是掌握在官府的手中的,因此,正史當中留下的大多是對當朝皇帝的溢美之詞。但是,中國古代的皇帝因為身處最高權力中心,又是一個完全人治的社會,所以難免會犯錯誤,漢武帝晚年還會信巫蠱,唐太宗晚年也迷信長生不老葯等等,而這些記載許多時候是可以通過民間的記載流傳下來的,因此隨著歷史研究的深入和新資料的出現,對於古代的一些高大上的人物的評價就會越來越顯得多元化,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些年來許多大人物的爭議越來越多。

其次,如果說中國古代的大人物的許多爭議都是靠野史或者一些私家記載流傳下來的話,那麼近代中國的許多大人物的爭議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因為隔的時間太近,資料也是非常豐富的。比如慈禧太后,之前的評價都是非常負面的,但是隨著資料的不斷挖掘,慈禧太后的形象越來越多元化,甚至有人認為沒有慈禧太后就沒有中國近代化的開始,當然這種說法或許是太過了。比如像李鴻章,過去我們總認為李鴻章是賣國賊,但是隨著李鴻章研究的深入,我們才發現處在李鴻章的位置是一件多麼尷尬的事情。

所以,歷史上大人物有爭議很正常,沒有緋聞與爭議的大人物也許就算不上真正的大人物。


過去記載歷史的資料多不詳細,沒有影像資料,完全依賴少數文人的一支筆。文人往往帶有主觀情緒,又往往具有歷史局限性,不可能從歷史辯證法的角度如實記述。此外,一些官方編纂的史書,都是有政治傾向性的,都會依據需要對歷史人物的事迹做一些修改。遠的古代歷史人物不說,就是近代的歷史人物,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客觀公正的記述。比如,軍事家林小虎,因為在政治上的失敗,被貶低的一錢不值。20世紀80年代初,修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的時候,林小虎的詞條被寫的一塌糊塗,沒有一句好話,全部是貶低他的話。當時,黃誠實看見林老虎的詞條被這樣寫,就很生氣,召集了百科全書的編寫人員到他的辦公室開會。黃誠實說,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林小虎在建設和發展我們的軍隊上,是有過貢獻的,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他的貢獻是最大的。他對我們佔據東北有至關重要的貢獻。如果你們沒有如實記載,以後就會留下很多解釋不清的東西。後來,關於林小虎的記載,越來越偏向於客觀中立,林小虎還被評選為36位軍事家之一。話說回來,歷史大人物有爭議,那是非常正常的。沒有人是聖人,完人,都是有缺點,或者有局限性的。他們無論自己修養多麼高,歷史貢獻多麼大,都是為某一個方面服務的。比如,曾國蕃是一個「立功,立言,立德」的儒家聖人,你既可以站在儒家的角度說曾國蕃是偉人,也可以站在民族主義者的角度說曾國蕃是鎮壓太平軍的「曾剃頭」。看人的角度不同,結論就不一樣。其實,我們可以用一個更基礎,更客觀標準來判斷人物的價值,那就是,這個人有沒有提高社會生產力,有沒有增加人民福祉。


大人物,首先Ta是一個人。作為一個人,性格和做事就會有很多面。尤其是大人物,每做一件事,就會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而人多了,就一定會有不同的訴求和需要,所謂眾口難調。因此必定就有叫好的,也必定有咒罵的。此外,每個歷史階段的大人物,都有歷史局限性,後人評價他們時,會帶有後人所處時代的特色,這更加容易產生不同看法和認識。就像我們不能強迫秦始皇重視現代電子商務一樣,我們應該把每個歷史大人物的所作所為所思,放回到他們所處時代來認識。舉個例子,岳飛對宋王朝,絕對是民族英雄。但是到了現在,卻又出現了各種否認他民族英雄身份的聲音,這種否定,歸根結底是有些人在偷換概念,在做事後諸葛亮,把這些人放回宋朝,他們還會這麼說嗎?


大人物都是能夠創造了歷史,改變了歷史的人物,即然是創造,即然是改變,那就意味著對當時社會制度和環境的部分乃至全面的否定和改變,就意味著另一部分人和階層會因此而受益獲利,這就必然會引起那些因此而失去特權和利益的人們和階層的仇恨和反對,於是爭議就出現了,就產生了。


推薦閱讀:

TAG:大人物 | 中國歷史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