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路遙的《人生》?


關於《人生》,我最早只是聽說裡邊有個「負心漢」高加林。

上大學時,在影視課上看過吳天明導演的電影《人生》,感覺高加林真不是個好東西,巧珍簡直太可憐了。

前年,從同學那裡借來了小說《人生》,一天一口氣讀完。感覺全變了,巧珍是可憐,但最可憐,最痛苦的人是高加林。

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大學擴招後第一屆學生,知道家裡供給上學不易,便人認真真讀完了四年大學。

畢業後,自己來到大城市找工作,沒錢,沒背景,表面上看著選擇很多,其實根本就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為了省錢,只能住城中村,一住就是七年。最開始找工作,路遠一天只吃兩頓飯。

結果三個禮拜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來時帶的1000塊錢,除去路費和兩個月房租及其他開銷,只剩下了300塊。想著即便是很快找到工作,也得一個月才能發工資,就省著花吧!

後來,工作找到了,我硬是用300塊錢撐了一個半月。

我說這些不是在博取同情,而是想說,農村孩子走向城市,向上攀登的願望很強烈,而且每向上走一步的代價都很大,背後的心酸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到。

他們也想過上好生活,也想出人頭地,活出個人樣,但他們無背景可靠,更無錢可創業,他們只能靠自己雙手去拼搏,這一過程,很苦、很累、很艱辛。

所以,也會像高加林一樣犯些或大或小,或輕或重的錯誤,或遭人唾棄,或有情可原。

這或者就是成長的代價。


《人生》無疑是一部經典的作品,影響了一代人。馬雲曾稱,《人生》這部作品的勵志精神促使他開始創業,也有太多人說讀完《人生》後不再迷茫。對於這一本經典的作品,居於現代的我們,也難免湧起心中的無限波瀾,今天我們就探究一下這一本書的成功點,同時敬仰平凡的作家路遙。

真實的年代寫照:

這本書的年代應該是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時期,大約在1978年左右開始的。揭示了農村知識分子,欲圖進入城市發展,卻捲入了許多走後門、憑關係的事件之中,體現了沒有地位的農村讀書人動蕩和不確定的命運。也體現出當時社會不良風氣,雖然這種走後門的風氣現在仍然存在,但是對於一個農村讀書人來說,實在是比較殘酷。當時也體現出了農村人民的純樸和城市人和幹部群體之間的勾心鬥角,體現某革命只後殘存的風氣。同時結合時代政策,真實流露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人民公社」的特色,非常真實,令人能體會到那個年代的味道。

現實與夢想的矛盾:

誰也說不準究竟夢想變成了現實,還是現實變成了夢想。或許希望總是在不經意之間。高加林在農村結識了有地位的生意人的女兒劉巧珍,原來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只可以,狗仗人勢的縣委為了巴結高加林有權勢的軍人叔父,給他走後門到縣城去當了記者。可以說人的野心是限的,人一旦有了見識,就有了更大的夢想。他厭倦農村單調的生活,嚮往誠實的燈火通明。然而此時他又遇見了幼時的紅顏知己黃亞萍,考慮到自己的前程與歸宿,他狠心和巧珍斷絕了關係,準備和黃亞萍遠走高飛。然而此刻他被黃亞萍的前男友的母親揭發了走後門當記者的事。身敗名裂的高加林只能再回到農村,和黃亞萍斷絕一切。然而此刻命運給他開了個巨大的玩笑,劉巧珍此刻已經嫁給了別人。高加林似乎無時不刻都在想著夢想,從而脫離了現實。然而在現實之中,又總有火花點燃他空洞的夢想。人生的矛盾正像是無所不在的上帝,似乎沒有人能逃的出去。或許我們也應該思考,是否要一直追求夢想而放下愉悅的生活呢?

愛情與生活的矛盾:

從小說裡面看出,高加林認為自己是比較有文化的人,所以有一點看不起一天沒念過書的劉巧珍,但是他還是比較喜歡巧珍的。後來他遇到了有背景的黃亞萍,又覺得黃亞萍也很有文化,自己考慮到未來發展,最終選擇了黃亞萍。後來他落馬以後,他又發現他經受不住城市的洗禮,也經受不住城市愛情觀的多變。在愛情與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只選擇其一,《人生》正是揭示了這樣的一個現實存在的矛盾。只要愛情不要生活,那可能終究默默無聞。選擇生活,而捨棄了真正的愛情,可能會一無所有。其實很多人認為高加林是一個負心人,其實最最可悲的人恰恰是他,這並非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正是命運的不確定性,使得他一次又一次迷茫。命運總是未知的,或許我們要像蘇軾一樣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或許才能活出更加真實的人生。


路遙的《人生》觀後感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主人公高加林的一段人生經歷了起起伏伏,從民辦教師到樸素的農民,遇到「機遇」成為縣報社記者,因為政策再一次回到農村。兩段所嚮往的美好愛情,最終也划上了不太完美的結局。

高玉德的憨厚樸實,高明樓的「精明強幹」,劉立本的「機智過人」,德順爺的歷事情懷。這幾位鄉村的老者共同演繹了在那個時期,中國農村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而農村的年輕人,不甘平庸的知識分子高加林,嚮往美好未來愛情的劉巧珍,城裡公幹子弟張克南,對未來幸福生活嚮往的黃亞萍,共同演繹了年輕人在未來的道路上,對於工作與愛情之間所做出的艱難抉擇。

也許,人生原本就是這樣,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有時,又掌握在上帝的手中,到頭來,無非是一場虛幻的夢境。正如高加林所看到的那座橋,最終只不過是一座彩虹橋,過程美好而短暫。但人總要回到現實中,現實又往往是殘酷的,但無論結局如何,人還是要善良並且堅強的走下去。

在愛情方面,年輕人選擇似乎太過於莽撞,往往感情用事,如果高加林與劉巧珍,張克南與黃亞萍一直走下去,也許,就不會發生後面艱難的抉擇,一切都會回到正規。但世事無常,人總是嚮往高處,年輕人總是樂觀的期待美好的生活。

最終,高加林經歷了大城市的風風雨雨,又回到了他曾經不相容的農村,這時的他,才覺得這裡的生活是多麼美好。也許,只有失去的東西,才懂得應該如何去珍惜,但為時已晚,好在年輕人依舊充滿生機,還可以爬起來繼續走向未來。德順爺對加林說的那段話,詮釋了什麼才叫做真正的幸福,在平凡的世界裡不平庸的活著,依然保持自己的初衷,這就是不平凡。雖然話語樸實無華,但句句都激勵年輕人勇敢的走下去。

嚴峻的現實生活最能教育人,年輕人不能抱怨當下的生活,一切都是當初自己的選擇決定的,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生活的原則。如果加林選擇了巧珍,也許未來的生活會更好,但理想的愛情沒有那麼圓滿,道路總是充滿了曲折,拋棄了巧珍,選擇了亞萍,但社會生活所迫,讓加林清楚意識到自己真正愛著的是巧珍,但當他反應過來時,巧珍已嫁為人妻。這是一段凄涼的愛情故事,但也許,這就是真正的人生,總是充滿不確定,命運有時不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塑造。

讀《人生》讀的不只是表面的文字,更多的是改變生活的那種情懷。人生路雖然漫長,但如果走好要緊的那幾步,那你對未來的生活就會充滿信心。重要的則是與志同道合的人,攜手一同走向未來。

2018.08.01

宋晨聲

寫於上海

心所嚮往的方向,就是我要到達的地方!


《人生》是著名作家路遙苦戰21個晝夜寫成的一部13萬字的中篇小說,也是其成名作,該作品還獲得過1981-1982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小說一經發表,就在讀者群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吳天明導演將其拍成電影搬上屏幕後,更是轟動一時。

要評價《人生》這部作品,我們可以將其與路遙先生所處的環境與其苦難的人生經歷聯繫起來思考、探討!路遙先生與共和國同歲,他經歷了新中國初期的各種社會變革,也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因為家庭貧窮,不得已在七歲被過繼給大伯。從小直到他上延安大學,路遙的成長歲月里充滿太多的苦難,他親身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饑寒日子,這給他留下苦難記憶的同時也磨礪了他的意志。作為一個從黃土地里走出的貧苦人家的孩子,路遙從小有一種「走出大山,將命運踩在腳下」的夢想,他不甘於庸庸碌碌。所以,他將自己對於生活的各種嚮往與對於命運的探討都寄托在他的作品中。

以《人生》為例,生活在「城鄉交叉地帶」的高加林從農村到城市再返回農村,這是路遙對於命運的思考,青年走出農村以後怎樣?他們要幹什麼去?要追求什麼樣的東西?所以,主要的不是要走出農村,而是走出之後要面對的!

《人生》在發表前,路遙擬定的書名叫《你得到了什麼》,這個我們可以以兩種視角來分析。第一,作為農民的高加林因為機緣進了城,拋棄了巧珍,和城市姑娘黃亞萍戀愛,最終因為「走後門」又被遣返農村,而他「從感情上更愛的巧珍」已嫁作人妻,他繞了一圈,什麼也沒有得到!第二,作為「市民」的高加林,竭力擺脫農村的習氣,幻想著和黃亞萍結合後去更加遙遠的南方,去「施展才華、大有作為」。然而,城鄉固有的現實矛盾並沒有讓他如願,所以,「市民」高加林進城之後,實際上什麼也沒有得到,並且他丟失了農民的本真!最後,他回歸到黃土地,只是暫時的一種退讓,路遙先生在結尾篇寫到「並非結局」,這就意味著,以高加林的心氣,他最終還是要往出走,至於出走後要幹什麼,他自己是不知道的。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他也不知道去城裡要幹什麼,但是知道要出去,他不想在農村刨挖一生,於是他走進城市後是開始做了攬工漢!即使自己有多大的夢想,但是基本的生存必須要有保障。這跟《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樣,他返回農村只是要填飽肚子,並不是對於「命運」的屈服,他的夢想永遠不會在黃土地里,他不可能用「鋤頭在土地上寫下無數的詩行」!

因此我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它告誡青年不要安於現狀,鼓勵青年要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青年要規劃好自己的未來,用柳青《創業史》中的話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是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人年輕的時候。一言以蔽之,世界是平凡的,但是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人生》這部路遙作品,我還是在一個偶然時間裡「認識」的,那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一個早晨,我們一幫同一天參加工作的知青下了早班不睡覺,居然相約去看電影,正巧電影院放彩色故事片《人生》,從此我就喜歡上路遙作品了,相互傳閱原著,摘抄優美哲句,其熱烈不亞於當年下鄉時傳閱手抄本之痴迷。

電影《人生》由周里京和吳玉芳主演,講述了一對回鄉青年高加林和巧珍追求事業與愛情的傷痕歲月,故事讓我們回味青春,也讓我們在曾經追尋夢想中去撥動那根琴線,似曾相識的那個特定故事真叫人難以平靜和蕩氣迴腸,由於我們與主人公歲月里或多或少地有著難忘共性往事,也有著美麗的渴望和憧憬,更讓我們在風雨後去感嘆與思考,去梳理歲月,珍惜中去熱愛今天生活。

《人生》片中插曲更是讓人難忘傷感,當我們看著加林與巧珍分別於大山裡那個小木橋時,回首往事,心裡如同五味瓶打翻似的,在攪拌在撕裂在揉碎,在嚮往更是在思索,這也許就是搏弈青春與自我撞擊迸出的火花吧。那首歌好愁好痛好傷心,我至今沒忘:「上河裡的鴨子下河裡的鵝,一對對毛眼眼照哥哥,煮了那個錢錢喲下了那個米,大路上摟柴瞭一瞭你,青水水的玻璃隔著窗子照,滿口口白牙對著哥哥笑,雙扇扇的門來呀單扇扇地開,叫一聲哥哥呀你快回來。。。。。。」

今天我同樣拜讀了各位老師們的佳作和感悟體會,受益匪淺。以此紀念名著,路遙雖已逝,但路遙仍在。。。。。。

(註:圖片選至網友作品,致謝。)


路遙的《人生》在當年出版不久就被拍成電影,在當時頗有點轟動效應。

出生於農村的高加林卻不安於一輩子就在農村生活,希望能在城市裡找到自己的發展機會,為此,他甚至於和農村的女友巧珍分手,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他的努力卻最終沒有成功,他只好又回到農村...而巧珍也嫁了人...

當時雖然很多人認為高加林希望有更好的人生髮展的願意可以理解,但絕大部分人對他『拋棄』農村女友的做法是批評態度的,甚至於將他與司湯達《紅與黑》中的於連相比...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怎麼來看《人生》呢?

站在今天回頭看,我們會發現高加林身上的悲劇意味更強了,因為如果不是由於時代的局限,他完全可以達成自己的人生願望,如今城市與鄉村之間不再是天塹;甚至,即使在農村他也會有更多的機會。

其實每個人生下來,隨著年歲既長,就會發現他的人生軌道已經在那兒了,由他的出生環境(父母,父母的教育程度、經濟條件,大環境、大時代..) 所決定的他的人生軌道已經在那兒了,如果他希望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無疑地,他個人必須付出努力,但能否成功,卻很大程度上要看周圍環境,而我個人認為,一個開放的、公平的文明的社會的標誌之一就是,至少它不試圖卻阻撓這種努力。

但是三十年前的中國並不是這樣,有各種有形、無形、有意、無意的障礙,正是這種障礙造成了高加林的悲劇,當一個人正常的追求受到環境的阻礙而不得時,這就是悲劇,雖然那年代這樣的悲劇太普遍。

再說回高加林的感情,他與巧珍分手其實並沒有太多可指責之處,無疑,巧珍是個好女孩,但在感情交流上,的確她是除了『豬又生仔了』這樣的話題之外並無更多可與高加林溝通之處,高加林對於婚姻其實有更高的精神層面的要求,如果,他為了所謂的道德一直與巧珍在一起的話,對於兩個人其實都無快樂可言。

當然, 這並不是說,他與黃亞平在一起就無可指責,因為他與亞平在一起除了對方能與他『談得來』之外,他是有企圖心的。

但無論如何,今天的高加林應該有更多的選擇與機會。


在小說《人生》扉頁,寫著這樣一段話: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每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這出自於柳青的《創業史》。作為陝西文壇教父的柳青,對路遙的影響很大。《人生》這部中篇以及百萬字長篇《平凡的世界》都可看到路遙對其精神導師致敬的文字。

路遙1982年發表的小說《人生》,描寫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的人生追求,曲折的愛情經歷,引起巨大的反響,這也是路遙成名作。該小說改編成同名電影后,更轟動了全國。(元元依然記得,長輩們大罵男主負心漢時,咬牙切齒的情形)

面對代表城市文明亞萍,高加林沒有勇氣拒絕其誘惑,他放棄了漂亮質樸但沒文化的巧珍。當高加林最終被城市拒絕回到農村,昔日的心上人已嫁做人婦,他回到農村,但生活再也回不到過去了。他並不嫌棄農村人,但選擇後者,則意味著一輩子困在黃土地,他沒有做一輩子農民的思想準備。

路遙並沒有交代高加林的結局,《人生》出版以後,有很多人表示要續寫《人生》,但路遙曾在訪談中提到,高加林後來到底怎麼樣了,他也不知道,這應該讓生活來回答,是一個完全開放式的結局。

高加林內心的矛盾,是特定時期高加林們無法立足於土地,也沒有能力在城市安身立命,一種普遍的人生困境。今天的年青人也存在"生活是我養的一條狗,/更多時候,/我是生活的一條狗"相似的困境,什麼時代出人頭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據說因為讀報看到,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登上太空的新聞,路遙興奮的徹夜難眠。後來創作《人生》時路遙認定,主角應該叫加林。而作家本人的人生,似乎也投射到了小說的情節。

路遙的初戀林紅,一位容貌異常姣好的北京知青。然而她因招工離開了陝北。1969年丟官又失了戀的路遙,回山溝溝當了民辦教師。失意的他和北京知青林達相愛兩年後結為伴侶,可惜在1992年,路遙逝世3個月前兩人離婚。

可以設想一下,路遙即使找到一個「巧珍」那樣的女子,也無法解決現實生活的難題,擁有長久幸福。家族性肝病,貧窮家人的負擔,一個瘋狂寫作,甩手掌柜似的丈夫,林達終於又回北京去了。

路遙熱愛著家鄉的黃土地,"為什麼我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路遙曾講到:有人認為我,是不是在在農村就過到過巧珍?我回答說,不是,因為這個人我可以說,她就是整個陝北勞動婦女的一種形象,陝北的勞動婦女就是這樣。

多少人感嘆造化弄人,世事不公,而英年早逝的作家,曾在兄弟工作的煤礦體驗生活後說到:

凡是下過井的人,生活在太陽底下就應該知足了。


《人生》發表在《收穫》1982年第3期上,影響很大,曾獲得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路遙在《人生》這部中篇小說中試圖塑造出一個接受現代教育和現代文明、追逐人生夢想的文學典型人物——高加林。

我們來看小說《人生》,在這部作品中,作者路遙對鄉土人生深情留戀和呼喚,閃爍著他的理光芒。我們都知道,路遙有著苦難的童年,當他走出那片留給他苦難的土地,接受現代理性時,內心又更依戀著那片土地。

路遙一次次地試圖衝破傳統,讓年輕人去追求城市文明和現代理性,把理性地光芒帶到深受傳統思想禁錮的農村農民之中。但他的那份戀土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內心,並一次次地讓他在走出去的同時又回歸鄉土,紮根鄉土。這種矛盾性一直充斥在《人生》文本中,作者也始終在傳統與理性之間徘徊,突圍出去,又最終又回歸。

事實上,路遙希望千千萬萬的高加林們走出去,改變祖輩們世代的生活方式;但在情感上他又極力地使這些青年們回歸鄉土,回歸傳統美好的人性、人情之中。鄉土是路遙的「根」,同樣也是高加林們的「根」。

劉巧珍,一個善良、純樸、勤勞、美麗的農村姑娘。可惜高加林丟棄了劉巧珍。在路遙筆下,為我們譜寫了一段愛情悲歌,雖然劉巧珍的愛情最後失敗了,但是她的意識與與情操勝利了。

黃亞萍,一個具現代文明為一身的女性代表,也是一位「第三者」的形象。 由於種種原因,她對文明的接受和嚮往最終也是以悲劇而告終。

《人生》從高加林回村、進城、又回村的圓形軌跡中,揭露了城鄉交叉地帶的農村青年在邁向人格解放的人生課題時,也揭示出了路遙社會制度改革的深沉呼喚。

可以說,《人生》是路遙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當代文學的一部重要作品。


其實《人生》是路遙的一個夢想,在他困窮孤獨的生活中,很希望有一個像劉巧珍那樣的姑娘來愛他,真心實意的愛他,不求任何條件的愛他。路遙在愛情上是很不幸的,先被愛戀的女知青拋棄,後又被後來妻子強制離婚,路遙的感情很是不幸。


推薦閱讀:

TAG:路遙 | 人生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