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拒金」與「子路受牛」體現的是孔子的什麼思想?
子貢拒金:春秋時期,魯國法律規定:如果魯國人在外國看見同胞被賣為奴婢,只要他們肯出錢把人贖回來,那麼回到魯國後,就可以從國庫領取報酬和獎金。這道法律執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鄉的魯國人因此得救,得以重返故國。後來,孔子的學生子貢,他從國外贖回來了魯國人,但卻拒絕了國家的報酬和獎金,孔子批評他說:「賜啊,你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
子路受牛:孔子的子路,救了一個落水者。落水者送了一頭牛給子路作為報答,子路接受了。孔子卻稱讚子路說:「從此以後,魯國人必定會去就落水者。」
這兩個故事反應孔子什麼思想呢?
1.大仁大義。子貢有錢,自以為不要魯國的獎賞是仁義,結果害了其它相對錢少的人不去施救。因為施救魯人之後,拿獎賞會被人說做不仁義。子貢做了一個錯誤的表率。而子路卻做了一個正確的表率。
2.考慮後果。子貢拒金時,只考慮自己(有錢),沒有考慮其他人(錢少),也即是沒有考慮這樣做的後果。而孔子考慮問題是很周到的。比如孔子說過君子有九思,其中有一個為「忿思難」,也就是憤怒要想到是否有後患,有什麼不良的後果?
3.仁重於義。子路受牛,看似貪財,不義,但是考慮到這樣做的後果對大部分人有好處,也就是仁,這點不義,反倒是大義了。
這個故事出自《呂氏春秋》,可信度稍存疑。先放原文上來。
呂氏春秋覽部 第十六卷 第六篇 察微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故事大意是講孔子兩個弟子,子貢願意自己出錢幫助同鄉而不要國庫報銷,子路則救出落水人後接受人家謝禮。孔子肯定了子路的做法,認為這種能帶來實際利益的好事,會有更多人願意去效仿,從而在更大層面上幫助到更多人。
《呂氏春秋》是法家的著作,法家是講究務實、以法治國而非以德治國的。所以與其問這個故事反映了孔子什麼思想,這故事孔子或者孔門儒生自己承認么……不如問寫故事的呂不韋門客是怎麼想的。很簡單直接,作者反對道德綁架,反對刻奇,認為由實際利益驅使人類行為才是宇宙間唯一的真理。
那麼相對於對人民進行「德育」「教化」,提倡鼓吹純精神化享受,作者更傾向於制度設計來保證「好人有好報」。這個在一定程度上當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也不能絕對化。如果完全否認德育的作用,那是又走到另一頭的極端了。
手機回答,沒辦法引用原文,請諒解。大致情況是這樣的。子貢是春秋時期有名的富豪,受到孔子仁者愛人思想的影響,特別喜歡做好事。有一次,他從齊國贖了一批奴隸回到魯國。按照規定,子貢可以去國庫報銷,但子貢沒有去,覺得自己做了好事,後來,孔子知道了,狠狠地罵了他一頓。
子路是孔子弟子中比較窮的一位。有一次,他救了一個落水的人。人家感謝他,送了子路一頭牛,子路泰然自若就把牛牽走了。孔子聽了後,狠狠地誇讚了子路。
同樣是做好事,為什麼得到截然不同的評價。後來,孔子解釋說,一種社會道德,他的要求不可以太高,如果要在全社會被接受和推廣的話,應該貼近百姓,是百姓力所能及所做的事情。子貢是大富豪,可以做好事,但是他不收報酬的行為,卻無法推廣。子路做好事,收了人家報酬,這樣的行為反倒是容易學習,容易推廣。孔子是從社會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的,這也體現了一個哲學家的整體思維和睿智的思考。
這兩個典故體現了孔子主張儒家以德教化的思想。
每個人心中都有道德觀念、道德底線,不要刻意把自己的道德水準強加於別人身上。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俯視別人,符合普通大眾的道德標準就能夠規範社會,教化百姓,無故拔高道德水準,只會讓道德陷入尷尬的境地,結果就是人人都不講道德。
通過這兩個典故的對比,儒家主張務實的道德教化,個人修養的不斷提高的同時,應該引領社會風氣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達到更高的水平。
典故: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的,回國後就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國外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不接受國家賠償金。孔子說:你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再願意為在外的同胞贖身了。你如果接受了國家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別人就不肯再贖人了。又有一次,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為了感謝他就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說:「這下子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故事梗概不再來來回回反芻了直接回答。
個人讀書不多,說不出太深遠的大道理請別見笑。
子所要表達的的意思很直接。子說的意思「老夫鼓勵人們做好事,更鼓勵仁人志士能為國家或者家庭做多一點貢獻,但是,老夫覺得做了好事已然足以傳頌美德啦,周圍事實上已經獲得有效收益,為何做好事的人不能也獲得較為相應的報酬嘛,如果他能因此獲得好處,自己美噠噠別人也羨慕啊,這樣也能鼓勵更多的人再參加進來大家一起鼓搗,豈不美哉樂哉……」。
子所說實在具有穿越時空的進步意義。國家獎勵有社會貢獻的科學家和道德模範以及見義勇為的行為,不就是子在兩千多前的意思嗎?個人也覺得這樣的做法,是絕對符合人性的,在某種意義上講,大到國家小到企業這個道理是通用的道理。企業有合理的獎勵制度才能調動智慧之樹發芽,並還可以星火燎原共同進步共同溫暖……。扯得雖遠也是事實,這個世界金子有了是,智慧和眼力才是最稀缺的資源。
美,是一種觀察的角度。
子貢拒金與子路受牛體現的是孔子對社會公德示範帶動作用的思想。
子貢是出身富豪之家,具有仗義疏財積善好德的品質。魯國是孔子的家鄉。魯國有一個法律規定,如果有人發現魯國人在其他的國家做奴隸。能夠用重金贖回並送回魯國。魯國會回贈他贖金。子貢作為孔子的弟子,以老師之心為我心。在外見到魯國的奴隸都要贖回。但卻從不到魯國去領取贖金。孔子知道這件事情後。並不贊同子貢的作為。感嘆的說,從此以後沒有人在贖魯國的奴隸了。
仔細想來,這是一個社會公德示範作用。子貢贖人不受金,對於自己來說是一件美德。而且家資豐厚又能夠承受。這種行為把贖人不受金推至了道德的極高點。使眾人望塵莫及,贖人不受金,自己經濟上承受不了。只好不再贖人。
子路作為孔子的弟子,見義勇為救起落水的人,被救的家人為了感恩子路的救命之恩,送給他一頭牛。子路高高興興的牽著牛回家了。這件是孔子對此大加讚賞。眾人不解,做好事還要報酬?
這同樣是一個社會公德的示範作用。見義勇為,扶弱濟貧。是和諧社會所要倡導的。見義勇為者能得到相應的報酬。會激發眾人努力去見義勇為。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我們當下遇到摔倒的老人,路人不敢去扶。不知大家會有何感想?
有人說,孔夫子迂腐,我看,孔子是天下第一等的智者,他不僅能懂君子的心思,能懂小人的心思,更能懂平常人的心思。
所以,孔子面對子貢拒金和子路受牛這樣同類的問題,自覺的站到了子路一邊,以此來告誡子貢和世人,這是最妥當的。
原來子貢拒金,雖然高風亮節,卻不過傳揚自己一個人的德行。
相反,子路受牛,雖然看似有失品德,卻在成全天下的大德。
由此觀之,孔子之心懷不在個人,而在天下。是故聖人行事,多著眼於芸芸眾生,而非個人謗譽。
如有興趣,可在下方評論或關注本人共同探討。 只要你願意,贊成也行,反對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當看客也行,當作師長也行。總而言之,都行。
這老頭子很社會我孔哥啊!雖然後來有稱他為腐儒之祖的,也泯滅不了孔學入世務實的一面。畢竟聖人的冠冕不是靠捧上去的。聖,也決非不食人間煙火者。
可惜,號稱儒學一脈傳承的中國,很多它的糟粕發揚光大,一些精華卻泯然了。
美德的傳承,不是靠個別人品格的高尚,它是一個社會公共參與的系統,這也是孔孟之道「民為重,君為輕」思想的體現,即不依賴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倚重全體民眾。因此,應制定相應律規來保證民眾正當利益的實現,來引導民眾與社會之間的互動,以美德為契引,形成良性循環。而不是空喊美德口號,空建美德樓閣。
為什麼我們看到「拒金」挨罵,「受牛」得贊的事,一聽就覺得欣喜而且新鮮?
因為我們總去指責做了好事而受事主財物的人品行不端。
因為我們總去讚揚做好事不留名者道德高尚而自己卻又不願去干。
社會層面上的「助人獎」,才剛設立起來,連同個人的若有「牛」謝,做完好事的你也笑納了吧,不納,有破壞社會美德傳承系統之罪,孔子也會把你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