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運河始於春秋戰國,隋朝把它擴修相連,元朝重建,明清疏通,而人們只記得隋朝?


根據題目描述,我們要理清春秋運河與大運河的區別。首先春秋時期運河的開鑿是中國運河的開始,這個時期的運河規模很小,可以稱為運河,而不能叫做大運河。其次「大運河」是特指,隋唐時期所開通的運河叫做「南北大運河」,元代以後疏通的運河叫做「京杭大運河」。

關於運河最早開鑿的具體年代還沒有定論,《水經注》所載徐偃王所修陳、蔡之間的運河被視為我國第一條人工運河,但這條運河沒有後續記載,清代全祖望認為這條運河就是後來的鴻溝。春秋開鑿併流傳下來的第一條運河為邗溝。

春秋時期開鑿的運河有:荊漢運河、巢肥運河、堰瀆、青浦、百尺瀆、古江南河、邗溝、菏水。其中荊漢運河、巢肥運河為晉楚爭霸時期,楚國所開鑿。堰瀆、青浦、百尺瀆、古江南河、邗溝、菏水為吳國為爭霸中原所開鑿。

上圖為荊漢運河,圖片來自王育民先生《先秦時期的運河考略》一文。

戰國時期開鑿的運河主要是臨淄運河和鴻溝。春秋戰國時期開鑿的運河基本上是出於軍事征伐和爭霸的目的。秦國統一天下後為征服南越開鑿了靈渠,西漢為了給長安通漕運開鑿了關中漕渠、東漢曹操在河北開鑿了白溝。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南北分裂,運河的發展有一定後退。

這一時期的運河有這樣幾個特點:1、缺乏統一規劃,開鑿都以溝通局部地區為目的。2、為某事為開鑿,事後易廢棄。3、運河開鑿的區域已經分布很廣范了,已經奠定了全國的水運交通網的基礎。

開鑿大運河就需要有一個大一統的政權,隋代恰逢其時,從開皇四年到大業六年26年的時間裡隋政府開鑿、疏浚的運河,西抵長安、北達琢郡、南至餘杭,。總長二千餘公里的南北大運河,溝通了河、海、江、淮、錢塘江五大水系,流經今八個省市,形成了以政治中心長安、洛陽為軸心,向東北、東南扇形輻射的水運網。規劃嚴密、布局合理,在世界水運史上是一件偉大的工程。此後元明清不斷完善的運河也沒有超越隋唐大運河的框架,因此大運河的開鑿隋朝貢獻最大。

另外秦漢大一統時期沒有大規模興建運河的原因有,北方為經濟重心,南方開發極其有限,國家不管是漕糧供給還是軍事征伐都以關中為基地,間歇性調關東(還是北方)糧食。其次,秦國的國事重心還沒有顧及到全國性水運網上就亡了。漢朝一直奉行黃老之道,雖然興水利,但沒有做開鑿大運河的國家工程。漢之後的朝代更迭頻繁,沒有為大運河的貫通提供歷史機遇。


題目本身就有問題,將運河與大運河的名字混淆了。運河始於春秋戰國,而不是大運河始於春秋戰國。大運河一般特指隋朝修的南北大運河,另外元代以後疏通的運河叫做「京杭大運河」,兩個大運河是有區別的。

春秋主要開鑿了荊漢運河、巢肥運河、堰瀆、青浦、百尺瀆、古江南河、邗溝、菏水等,戰國主要開鑿了臨淄運河和鴻溝兩條運河,秦朝為了征服南越開鑿了靈渠,西漢為給長安通漕運開鑿了關中漕渠,漢末三國曹操在河北開鑿了白溝。也就是說,從春秋戰國到漢末三國,運河的開鑿一直未斷,不過都是為了某事為目的,缺乏統一規劃,並不是全國範圍的事件。而且開鑿完後,事後很可能廢棄。

隋朝是大運河的始肇始者。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形成了全國大一統的盛世王朝,疏通運河,溝通南北,於是擺上了隋文帝和隋煬帝的議事日程。大運河是和長城一樣的巨大工程,西抵長安、北達琢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餘公里,用時二十六年,溝通了河、海、江、淮、錢塘江五大水系。雖然後世元代與明清都對運河修修補補,但大運河隋朝的功績最大,所以後世對將修建大運河的功勛記在了隋朝身上。

不過,人們只是對隋朝大運河印象深刻,並不是只記得隋朝大運河。對於元朝的重建大運河、明清的疏通大運河,人們照樣記得,題目出的本身有問題。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長城也是始於春秋戰國,秦朝把它擴建連通,明朝又大修一段。為什麼人們只記得秦始皇修長城?

因為所有的事都是影響越大,人們越能記得它。

秦始皇因為修長城發動了近百萬人,隋朝因為修河而亡。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記得它。


推薦閱讀:

TAG:隋朝 | 文化 | 春秋戰國 | 元朝 | 京杭大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