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這樣領土面積大的國家不發展製造業?
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都在大力發展製造業,只不過製造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不一樣。
這三個國家有一個特點,就是地廣人稀,人力資源太少,所以不能像中國那樣製造業部門比較齊全,必須有所重點突出。
比如加拿大的飛機製造、高鐵製造、航空航天、核反應堆、石油、晶元、鋁業等工業部門都非常的發達;
俄羅斯的軍事工業、航天工業、核工業、石油化工、機械等非常發達。
澳大利亞的製造業、礦業也都非常發達,尤其是醫藥研發,很多藥物都是澳大利亞研發出來的。
所以限制這些國家發展的,不是領土面積,而是人口數量不足,俄羅斯鼓勵生育,加拿大、澳大利亞通過吸收移民來增加人口。
而且還有一個「荷蘭病」的問題。「荷蘭病」就是因為老天爺賞飯吃,導致人均收入太高,發展不了普通製造業。比如加拿大的石油、木材,澳大利亞的鐵礦、煤礦、羊毛,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這些資源都是老天爺賞的,於是導致從事這些行業收入很高,人們就不願意去從事又苦又累的普通製造業。
和中國類似,俄羅斯(1707萬平方公里)、加拿大(997萬平方公里)和澳大利亞(77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的確很大,但成為中國那樣的「世界工廠」並沒有那麼容易。
1. 歷史原因——沒機會發展製造業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現在雖然已經獨立,但依然是英聯邦國家,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殖民地的職能就是為英國本土提供資源和市場的,英國從一開始沒打算讓這兩個地方獨立發展製造業(澳大利亞甚至還成了英國流放囚犯的地方),所以他們並沒有發展製造業的基礎。
俄羅斯在歷史上雖然沒做過殖民地,但在蘇聯解體後實力已經大不如前。過去,美國能造的東西、蘇聯差不多都能造,但是如今的俄羅斯很多東西都要靠進口;況且俄羅斯雖然繼承了蘇聯的衣缽,但蘇聯是一個重工業和輕工業比例嚴重失調的國家,俄羅斯靠吃老本也好不到哪裡去。
2. 資源豐富——不需要發展製造業這三個國家都是地大物博的典型,依靠出口自然資源就能過得很好,幹嘛還要辛辛苦苦地發展製造業呢?俄羅斯已經探明的資源儲量約佔世界資源總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 石油、天然氣、木材、金礦、鑽石......這些自然資源的總價值約為300萬億美元,而全球的GDP總量也不過74萬億美元。
加拿大的自然資源也不逞多讓,礦產、淡水、森林等資源比中國還多。而且,加拿大的原油儲量高居世界第二位,已探明的油砂原油儲量為1732億桶,佔全球探明油砂儲量的81%。
澳大利亞更不用說了,這個「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黃金、煤、鐵、鋰、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都在世界前列,而且礦石品質都很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鐵礦石,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大約8成的鐵礦石都被中國買走。
3. 人口稀少——缺了發展製造業的「土壤」發展製造業最關鍵的一個因素是人,一些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更是如此。中國就是憑著「人口紅利」帶來的大量勞動人口和極低的成本優勢,成為了世界工廠和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中國的總人口數已經接近14億,每年能夠增加1000萬左右勞動力人口,而且薪資水平比美國等發達國家低得多。
相比之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俄羅斯都不具備這一優勢。2016年的數據顯示,國土面積世界第二的加拿大只有3628萬人口;澳大利亞就更少了,總人口才2413萬左右;俄羅斯的人口雖然達到了1.44億,但考慮到它的國土面積,依然稱得上是「地廣人稀」。
當初的中國正是具備了這些優勢,並抓住發達國家向國外轉移製造業的契機,實現了產業轉型和升級。所以,俄羅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儘管國土很大,但想發展製造業可能還不如越南和菲律賓合適。
其他國家不是過於了解,就先聊聊澳洲吧。一提起澳洲,很多人都會想到羊毛、奶粉、礦石。但是仔細想想,在日常中你用過澳洲的工業品嗎?除了之前霍頓工廠生產汽車和部分澳洲自有品牌的保健品外,辦公用品、攝影用品乃是至日常使用的水杯都很少是made in Australia。而去年霍頓工廠也關閉了,澳洲製造業應該更難發展起來了。於是很多人也因此疑問,為啥澳洲資源豐富,製造業卻不發達呢。先從國情分析吧,澳洲在建國初期正處於地廣人稀的階段。可以說澳洲社會最先是靠農產品和礦業發展起來的。澳洲資源十分豐富,建國初期的澳洲靠賣資源,就已經能撐起一個國家的GDP了,這就是地廣。而人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僱傭工人的費用高,澳洲與其他人口大國不同,勞動力並不廉價,不適合發展勞動密集的製造業。因此澳洲也因其製造業成本過高而沒有向這方向發展。再一個就是澳洲雖然鐵礦石和煤礦資源豐富,但是分布並不均勻。鐵礦基本上分布在西澳,煤礦基本分布在新州和昆州。其它州與這相差幾千公里,想想運輸成本,也就自然理解澳洲製造業為什麼不發達了。最後,眾所周知的就是澳洲是個移民國家,最初只是英國殖民的地方,所以建國初期的澳洲在某種程度上還生活在英國的庇護之下,既沒有足夠的財力人力發展製造業,更沒有英國那樣發達的技術。靠賣資源進口就可以,自然也就沒有發展製造業的野心了。而步入到近現代,澳洲又依靠其第三產業和高人均GDP而躋身發達國家之列。以上僅為答主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以上。:-D
對於這個問題,「大正」就要逐個國家具體分析。
首先說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這些領土大國不是不想發展自己的製造業體系,都知道擁有獨立自主的製造業體系是強國的必經通道,看中國這個坐標就知道了,但由於歷史和自身一些原因,導致沒有發展起來。
加拿大的製造業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
1、長期作為別國的附庸,產業也是別國附庸。
都知道加拿大長期作為英國殖民地,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加拿大才真正完全脫離英國獨立,現在依然是英聯邦國家,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
加拿大長期作為英國的附屬地,職能就是為了英國本土提供資源和市場的,加拿大不需要發展,乖乖聽英國的話就行了。當年的美國就是不聽英國的話,打了獨立戰爭,脫離英國獨立了,為的就是擺脫英國對於美國的資源和市場的定位,美國需要獨立發展自己的工業體系。
相比美國來說,加拿大就是個聽話的寶寶,結果是聽話的寶寶加拿大即使今天獨立了,以前作為英國提供資源和市場附屬地,今天成為美國的產業配套的附屬地,大部分的加拿大人都生活在美加邊境,為美國的產業發展打工,形不成獨立的工業體系,天然的被美國龐大工業體系所融合。
加拿大最終還是沒有擺脫做別人附屬地命運,但日子過得還不錯,對於加拿大來說,這個國家雖然沒有大紅大紫過,但歷史上一直順風順水的過日子,而且早已經是世界發達國家,已經比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幸福了。
2、加拿大人口限制。
但凡製造業需要大量的產業人口,加拿大雖然面積是世界第二大國家(近1000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3500萬人,這點人口發展強大製造業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加上旁邊還有一個三億人口的產業大國美國,與美國競爭簡直是找死,還不如融入美國產業體系中,分享美國產業紅利,是最好的選擇。
俄羅斯的製造業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
1、蘇聯後遺症。
今天俄羅斯繼承了蘇聯衣缽,當然也把蘇聯的產業體系一併繼承過來了,蘇聯是一個典型的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比例嚴重失調的國家,國家大部分力量都發展軍事重工業,為了和美國爭霸世界。
俄羅斯也是這個狀況,沿著蘇聯這條路走,產業轉型非常不成功,而且一直吃老本,現在已經吃的差不多了。
2、上個世紀90年代的俄羅斯經濟大崩潰。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過於相信西方經濟專家,出台一系列糟糕經濟改革政策,直接導致俄羅斯經濟崩潰,貨幣貶值上萬倍,數十萬億美元國民財富化為烏有,人才流失嚴重,國內產業幾乎被摧毀。
最後普京總統上台後,經過數年才穩住俄羅斯這個爛攤子,但產業轉型的最佳時期已經過去,早已經無力回天了。
澳大利亞的製造業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
1、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一樣,長期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職能就是為英國提供資源和市場,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英國流放囚犯的最佳場所。
2、澳大利亞天生富二代的命,不需要那麼拼。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769萬平方公里,人口2300萬人,和台灣省、上海市的人口差不多;鐵礦、鋁土礦等金屬礦產資源位居世界第一,很大一部分鐵礦都出口到了中國,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型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和力拓都是澳大利亞的公司;國內有大片的農場和牧場,遍地牛羊,生產世界上最多的羊毛,自然條件非常優越。
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亞基本情況是國土面積大、人口少、礦產資源多、農場和牧場多,綜合起來看,澳大利亞人雖然是英國囚犯的後代,但天生富二代的命。富二代怎麼會像屌絲一樣天天搬磚,不需要這麼拼也能過上好生活。
發展製造業太累了,需要的人也多,澳大利亞人稍微賣點資源就會過上優越的生活。
——————————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製造業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的具體剖析,不足之處,請大家補充。
從地理上看,原因很簡單:俄羅斯主體國土太靠北了,製造業競爭力先天不足,而製造業是經濟基礎。在正常的全球競爭中,俄羅斯就是個天生的資源供應國——工農業發展條件太差,沒競爭力。不誇張地說,世界所有主要製造業強國,都在溫帶附近:美,中,日,德等等,這不是沒有必然原因的。北方國家太冷,南方國家太熱,市場競爭的環境下,大規模製造業搞不過溫帶國家。
就算西方七國最後一名的加拿大,經濟重心也在南邊美國邊上——要知道俄國在緯度上,基本就是個大號加拿大而已。斯大林時代俄國搞出世界第二強大的製造業,純粹是逆天行事:脫離全球競爭,自己內循環。以發展工業為目標,這才能成事。一旦俄羅斯選擇接受自由主義信念,參與全球競爭,那大規模製造業必然完蛋,回歸它作為北方資源供應國的常態。
為什麼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這樣領土面積大的國家不發展製造業的疑問,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原因的大問題。
上述三國的領土面積大,礦產資源多,這是發展製造業的前提,德國的魯爾區,中國的東北也都是礦產資源多的地方,都分別有過製造業的輝煌,都曾經分別是德國和中國的工業基地。那麼,上述三國又怎麼會不發展製造業呢?
據筆者了解:礦產資源開發後,冶煉技術必須跟上,以鐵礦為例,鐵礦石採集成功後,必須加以精選,選取含鐵量高的礦石送往鍊鋼爐,鍊鋼時必須使用焦碳,而焦碳又是從煤礦里取得(一般是用無煙煤)礦石後先行冶煉所得,鋼廠用焦碳僅能煉出粗鋼,如果要煉出製造業所需材料還需進一步進行加工,……冶煉廠把黑色金屬或有色金屬製成成品後就由機械工業進行分門別類的深加工處理。
機械工業的本身發展首先是機床廠工具廠,這是機械工業的工作母機,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人口小國要發展至機械工業這一條產業鏈就顯得人力資源不足,俄羅斯是蘇聯繼承國,蘇聯是機械工業大國,(我國曾按蘇聯模式搞了八個機械工業部),蘇聯的機械工業是其軍事工業,航天技術,交通運輸,農業機械的基礎行業。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針對蘇聯增長率低的短板曾經大力支持發展機械工業,如果在那個時候能夠及時利用機械工業的己有資源及時產業轉型,當今俄羅斯是能夠把製造業發展起的。
對應題目的疑問,筆者認為,製造業是牽涉到一條其他產業的下游產業,其發展的過程牽涉的產業鏈非常長,除了自然資源外還涉及了人力資源,技術力量水平,資金來源的充裕問題。德國的魯爾區曾經輝煌正是德國人力資源的力量,德國在1870年後就大力發展了教育事業,德國教育既能提供能工巧匠也能提供研發人員,而且德國還具有有力的資金支持。同理中國的製造業發展也是一樣。題目中的三個國家之所以不發展製造業,應該就是沒有德國或者中國類似的條件。
謹此謝謝邀請
這三個國家不是不發展製造業,而是很重視製造業。只不過時代環境以及自身條件的制約,使得他們的製造業顯得不那麼出色或者萎縮罷了。
俄羅斯在蘇聯時期就大力發展製造業,但因為惡劣的國家環境,蘇聯將資源和人力投在了重化工業上,以保證軍事所需。蘇聯在鋼鐵、航空、造船等等都是很強大的。二戰時期蘇聯能夠生產出那麼的坦克、大炮和飛機,足見其軍工製造業之發達。但是蘇聯的民用製造業很差,有很多分析認為這是蘇聯不重視。其實,這只是一方面原因,關鍵在於技術、資金和市場的缺乏。蘇聯是個後起之秀,資源雖多,但是技術與歐美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民用產品又不像軍工產品那樣把主要性能做好就行,還有很多其他方面,比如舒適性。資金方面,蘇聯更是緊缺,大量資金要優先保證軍工領域,自然沒有多少錢投入到民用產品的研發上面。市場方面,西方壟斷了全球市場,蘇聯的東西造出來賣不出去,本國以及東歐市場又很小,這在很大程度上擠壓了蘇聯民用產品的生存空間。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面臨的情況更糟,原先盼望的技術、資金、市場一樣都沒來,自身的工業布局還被拆的七零八落,結果就是元氣大傷,一直恢復不過來,更別提發展。
澳大利亞的製造業在於「荷蘭病」。資源出口型經濟有資本密集的屬性,勞動力主要集中在服務業,不斷推高澳大利亞勞動力成本;礦產出口的高額貿易盈餘,又使得外匯往往幣值走高波動也大,進一步壓縮營收。兩頭擠壓下,製造業死亡是幾乎不可避免的結局。雖然澳大利亞不斷強調發展製造業,比如採購軍品都要求別人提供技術,但是自身的固有疾病使得澳大利亞的製造業不斷萎縮。例如在澳大利亞開設的四家汽車廠——豐田、三菱、通用霍頓和福特,現在只剩下豐田還在苦苦支撐,未來關門也是必然。澳大利亞人口少,國內市場小得可憐,出口吧又沒有多少競爭力。製造業於是就陷入了「需求小、成本高;成本高,需求進一步減小」的惡性循環。這個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根本無解。
加拿大的製造業情況要比澳大利亞和俄羅斯好得多,製造業門類比較齊全,製造業在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我國商務部給出的資料,製造業是加拿大經濟中最重要的創造財富的產業。2014年,加拿大製造業總值為1734.38億加元,佔GDP的10.6%;就業人數148.5萬人,佔全國勞動力的10.5%,僅2014年即新增11.5萬就業崗位。2015年,加拿大製造業進出口總額達到8204億加元,佔加外貿總額的77.4%,同比增長8.2%,其中製造業出口3492億加元,佔加出口總額的2/3,進口4712億加元。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阿爾伯塔省等經濟大省是加拿大製造業較為集中地區。但是,來自全球化、人口變遷、技術快速發展以及其他國家製造業發展的影響,使得加拿大的製造業出現萎縮或者發展乏力的問題。(S)
製造業是按照社會的發展需求進行對資源進行生產利用的一個行業,可以將一些看似用途不大或者是能用度較小的材料改造成對人類對社會有幫助的產品。而且製造業也是一個國家在生產力方面的一種體現,可以間接的看出一個國家最為基礎的生產力水平如何。因此,哪怕是現如今的服務業大肆發展,仍然無法掩蓋製造業的重要性。
但是,在一些比如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國家,其雖然佔據的國土面積也比較的大,卻基本上不發展這個產業。一般的情況下,其主要的一些物資都是靠著從各國進行進口的,自己國家一般不進行生產。
造成這樣的一個局面,這其中的原因涵蓋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這些國家一般不需要製造業來帶動經濟,因為在這些國家內部,一些自然資源十分的豐富。如俄羅斯,其國家的內部已經有探明的一些自然資源就佔據了世界資源的五分之一。加拿大則是原油儲量在全球排名前三,澳大利亞則是高產鐵礦石。依靠著這些自然資源,就足以帶動整個國家的經濟,其自然也就不怎麼發展製造業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口多少的問題了。要知道製造業是一個急需大量勞動力的一個產業,人口越多勞動力越廉價,製造業的發展也就會越好越快,而這幾個國家恰恰都是那種地廣人稀的,想發展也不會太好。
題主提這個問題前,應該先調查一下是否偽命題。
至少俄羅斯和加拿大製造業佔比非常高,俄羅斯有非常強大的機械工業,雖然比前蘇聯時期衰退不少,但今天的機械製造業依然非常強大,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工業,基礎是機械製造業。
同樣,加拿大的製造業也非常強大,我們熟悉的美國著名跨國公司,比如通用汽車、通用電氣、普惠等等,它們的加拿大分部都很強大,此外,加拿大還有很多本土製造企業。澳大利亞也有發達的製造業,採礦業就不用說了,曾經還有發達的汽車製造業,但由於澳洲是孤立的大陸,人口少,市場狹小,面向本土的汽車製造業成本高昂,缺乏成本競爭力,漸漸被淘汰了,但澳洲很多優勢產業,比如農牧業,也大多數在本地經過製造業,變成工業品出口的。怎麼能說俄羅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製造業不行呢?
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這三國發展製造業?我首先想問,是和美國一樣掌握產業鏈的製造大國,還是和目前的中國一樣是個生產大國?如果和美國一樣掌握產業鏈的製造大國,很難,而且有很多競爭對手,比如歐洲,中國,日本等,而且美國不可能允許再出現製造業大國。那就只能和中國一樣先成為生產大國再成為製造業大國。講到這裡肯定很多人有意見了,中國不是製造業大國嗎?
美國還是目前世界上製造業大國。
首先我們中國不是製造業大國,而只是生產大國。一個產品從設計研發,原料採購,生產製造,倉儲物流,批發零售這五個環節到消費者手中,只有利潤最薄弱的生產製造在中國手裡,其它四個環節都在歐美國家手中,這4個環節才是最賺錢的,並且一個產品的技術,渠道都掌握在這些國家手裡,然後把最不賺錢的生產製造給了中國,然而這個生產製造浪費我們的土地資源,剝削青年勞工,破壞自然環境。展現了今天我們中國製造業繁榮的樣子。令人欣喜的是,現在中國的製造業有了不少成績,自己的技術,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渠道,比如華為、海爾、格力等,已經有邁向掌握產業鏈的趨勢了。
澳大利亞的農業非常發達,全球前三。
但是成為和中國一樣的生產大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卻實現不了,因為這三個國家地理環境決定了一切。澳大利亞有99%的領土是沙漠,而且澳大利亞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人都不夠用哪來的土地發展製造業,另外人口也只有區區2000萬,相當於我們上海市人口,而且大量聚居在沿海少數幾個城市,所以可以利用的土地非常有限,人也少。加拿大也是一樣,加拿大環境非常優美,但是氣候非常惡劣,每年有大半年是冬天,根本無法從事生產勞動,人口也只有3000多萬,情況和澳大利亞差不多,但是加拿大是跟著美國混的,過得還不錯。
俄羅斯倒是最有可能把製造業發展起來的,雖然俄羅斯也有大片的無人區,人口少,1個多億,目前的俄羅斯製造業可能還不如韓國,但是俄羅斯有資源,有工業基礎,給俄羅斯點時間,人口增長起來了,俄羅斯是很有希望把製造業發展起來的,只是目前需要時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