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生的考試作文經常看起來「假大空」?


孩子寫的作文總是「假大空」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①沒有真實體會和情感。

這個很好理解,假如孩子今天需要寫「我最難忘的一件事」,然後他的腦海里根本沒什麼難忘的事情,每天都在上學放學中度過他自然沒有什麼情感體會,寫不出真實感。

除此之外,可能明明帶著孩子去很多地方玩過,為什麼他就是寫不出自己當時的體會。這個問題可能出在家長身上,帶孩子去玩不是完任務,去過就算完事兒。孩子在很多時候悟性還不高,你需要提醒他去思考。假如,我們去了植物園,不是單純去看花看草,你要去提醒他,這個花好看嗎?顏色什麼樣,你為什麼喜歡/不喜歡,它什麼品種,這些植物都在哪裡等等諸如此類問題,去激發孩子討論。

這樣有助於孩子培養思考的習慣,這樣長期堅持以後,你會發現他對很多東西都有疑問和獨有的體會,這些情感就是他寫作文的基礎。

②套路學的太多,不願動腦,思路被動。

很多教輔都有優秀作文可以學習和背誦,平常學習的名人名言來來回回的用,就失去了新意。孩子根本沒有自己思考的習慣,一看到作文,想到的就還是自己看過的優秀作文。跳不出這個套路。

所以,可以平常多給孩子讀一些課外書籍,不要局限於課本和教輔,也不要強行要求孩子去照著優秀作文學習。最好的方式是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去寫,然後家長輔助去修改。

孩子的作文是基於一定的語文基礎的,語文成績是一個綜合呈現,想要提高作文,一定不能忽略孩子在閱讀和辭彙上的積累。

最後一點,家長的配合不能少,家長需要在情感上多給予孩子啟發和鼓勵。多陪著孩子一起去研究題目,給孩子多一點啟發,你會發現其實他的思維和角度可能會非常優秀。


謝邀。我們都知道,有了真情實感,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好文章來。但是,考試作文是命題作文,寫什麼主題,圍繞著什麼內容來寫,往往是已經規定好的了。如果這個主題恰好是學生熟悉的,那麼,他寫起來自然有感而發,得心應手,但是如果作文的主題學生不熟悉,甚至完全不了解,那麼就只好憑空想像、閉門造車了。

所以,考試作文能不能寫好,寫出來不「假大空」,需要具備兩方面條件。

一是學生在平時要多讀書,多出門體驗生活,增加自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閱歷,通過博覽群書來涉獵廣泛的知識,這樣,考試的時候,不管是什麼命題的作文,寫起來都會有話可說了。

二是考試作文畢竟不是文學創作,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或許因為主題的不熟悉,你不能做到言辭懇切情真意長,但是,只要牢牢掌握好作文的幾大要素,將最基本的作文格式寫對,字寫整齊好看,然後注意開頭、結尾的相互呼應,再加強一下內容,即便是不太熟悉的題材,也能夠做到侃侃而談,得到高分。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所謂的假大空是什麼意思?

所謂假是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內容假比如李世明大戰慈禧之類的亂入歷史,情感假,為了寫篇文章把自己編的家破人亡。

所謂大就是所表現的思想高,高到聖人的境界。

所謂空就是指作文無理無據,無病呻吟。

假大空的原因

一、應試教育的影響

現在學生寫作文是幹嘛呢?為了考試拿分數,那麼改卷老師要在兩三分鐘內批改一份作文,基本都是只看開頭和結尾,在看看正文有沒有離題,然後再看下字寫的漂亮不漂亮。

如果真的慢條斯理有理有據,讓讀者去品味文章的哲理反倒不容易被改卷老師捕捉到文章的亮點。所以學生基本去背故事,背模板,編文章,這樣才可以拿高分。

二、文以載道的影響

文章有文以載道的功能,為了宣傳思想而寫文章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課文中之前會選上比如:

「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比如扶了老奶奶過馬路後)

「我叫紅領巾」

這樣的金句,不反對文以載道,但是學生的文以載道多是假大空的道理,看起來矯揉造作的大道理,他們試圖用大道理去硬套文章。

三、個人體驗不足

現在的學生基本都是在學校和家裡兩個地方度過。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學生有沒很多的實踐經驗,對事物的理解並不是很透徹。他們接觸事物大多是通過媒體、書本和報紙。所以他們寫的東西基本也是人云亦云,所以就拿不了高分,與其這樣還不如編了。

四、學生沒有練成課外遷移能力

課本中多是選擇了過去的事的文章,社會在進步思想在進步,學生文章沒有跟上現代的思潮,老師講課也只是傳授知識。所以寫出來的文章還是和以前一樣的思想很多時候看起來就覺得假大空。

五、其他方面

當然還有跟有的學生本身文筆差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很多學生本身不愛看課外書,寫起作文自然不會很好。

綜上所述,學生文章假大空是由於很多因素綜合形成的。


學生作文看起來「假大空」這種現象,我覺得是現在的孩子太缺乏生活體驗,在寫作時無法聯繫現實生活,來寫出自己的感受。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或者寫出來的作文空洞,哪怕是寫的優質的作文,也顯得內容不那麼真實,就是所謂的「假大空」。

那麼要避免孩子作文出現腳踏空現象。我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讓孩子多一些生活體驗。周末的時間,帶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參加各種戶外活動,讓孩子在接受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多一些感悟,多一些親身體驗。

二,那還是孩子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在學習或者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每一天我們的身邊或者孩子的身邊都發生了很多事,可以讓孩子及時記錄下來。不必要求孩子寫得多麼的優秀,但一定要寫出真情實感。

三、學會用言語表達。年齡稍小的孩子,從小就可以養成讓孩子說,家長聽或者家長幫助的習慣。讓孩子及時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學生的考試作文大多數是套路因為在作文應試培訓(對不起,不能叫應試教育,因為應試教育終究還是教育,並無過多錯)中更著重講的是應試技巧和套路,而非真正的作文。

然而真正的寫作能力絕對是在多閱讀多體驗多練筆的基礎而得來的,絕非單純的應試培訓可以獲得。

真正的寫作能力的獲得,是需要時間的,三年五年,八年十年都不一定。看學習者的悟性和閱讀的質量的積累。段時間的培訓去應試,學生並無自己的體驗與思考,自然就假大空了!

再有,或許有人會說,學生在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不也讀了那麼多年書了嗎?然而,實際上,這麼多年分給學生的閱讀時間能有多少?單純的課本閱讀,質與量顯然也是不夠的,作文是厚積薄發的人文情懷,並非熟記公式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而在學校的這些年,學生究竟做了多少高質量的閱讀?


謝邀。這個問題很簡單,對比小學生和中學生的作文就知道了。年級越高,假大空的現象越普遍。

小學生因為不會寫作文,開始的時候,一般任其自由發揮,所以我們會看到許多令人捧腹的作文,但這是真實的表達。

就跟做人一樣,有個詞叫童言無忌,越長大越世故,說話越有顧慮。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們學到了太多的社會經驗,也琢磨出了不少技巧,但這些不是誰都能學的好的。

體現在作文上就是如此,學得不紮實,非要照貓畫虎,最後只能得到一個假大空的評價。

對於這些,沒有必要苛責,誰都要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沒有誰一開始就能把作文學好的。慢慢練筆,總會好起來的。

另外,考場作文更容易假大空,那是因為學生也想得高分啊。

這都是患得患失又範文看多了的緣故,不用大驚小怪。


第一,平常生活中沒有養成深入細緻的觀察習慣。

第二,閱讀量少 ,沒有積累足夠多的寫作素材。

第三,平常寫作練習少,沒有掌握良好的寫作方法。

第四,平常思維訓練少,寫作時不會應用聯想豐富寫作內容。

其實這幾個問題我在輔導孩子們寫作文時經常遇到,但只要給孩子們正確的輔導與訓練,小學生寫作文其實也可以變得很簡單,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雲梯中小學微課堂


這個現象普遍存在,原因是現在的教育體制及教學方法,要麼是滿堂灌,要麼是做不完的作業,要麼是課外補習,整天搞得學生頭暈眼花,有的甚至在做題,吃飯時都會睡著,而語文這門課程普及面廣,底蘊深厚,要想寫好一編作文,要有全面的知識,如歷史,地理,政治,軍事以及民風,民俗和風土人情,但這些知識不是單純坐在教室所能學到的,李白一生做了多少首千古流傳的好詩,也都是遊歷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才能有感而作。而現在的學生被置身在考高份的泥潭中,哪還有時間走向社會去感受生活?而作文本來就是有感而發,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學生們整天坐在四四方方的房子里,所以作起作文來只能苦思冪想,寫出的文章來就不免"假大空:了。


我覺得這個主要就是孩子太缺少生活經歷了,好文章應該是生活情景的再現和提煉,對於生活經歷少的孩子來說,寫作的時候更多的是憑空的想像,這樣的作文看起來才會「假大空」。

怎麼才能讓學生的作文生動、細膩,充滿生活的氣息呢?

一,積累生活經歷。

現在的孩子被家長捧在手裡,除了學習之外,生活經歷太少了。例如做菜,很少有家長能放開手讓孩子去做一道菜的,哪怕是最簡單的西紅柿炒蛋,其實家長完全可以站在旁邊指導,讓孩子動手去完成。在實踐的過程中,孩子可以觀察雞蛋的變化:打在碗里的蛋什麼樣?在油鍋里的雞蛋什麼樣?當油鍋里的油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時,你的心裡是怎麼想的?當菜出鍋的時候你的心裡又是怎麼想的?……這樣一次簡單的經歷,孩子可以寫出很多篇作文《第一次做菜》《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有實際經歷的孩子,寫作的時候,對人物動作、語言、心理……才能真實細膩地表達出來。

二,給孩子一定的玩樂時間。

現在的孩子學習任務太重了,我們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玩樂時間,最好是創造條件,讓他們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孩子們之間可以相互學習。


因為沒有真情實感!如果有了自己的親身體驗或思想,必然是好文章!比如最近網上熱傳的中學生作文《孟婆湯》,不僅僅的是一篇好文,更是愛的記述!


推薦閱讀:

TAG:讀書 | 教育 | 文化 | 高中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