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事變中,李世民與兄弟兵刃相向,唐高祖李淵卻在划船。這是不是說明李淵非常窩囊?


大唐帝國的首任皇帝李淵,絕非泛泛之輩,否則的話他如何能在隋末天下大亂時期脫穎而出,定都長安,建立大唐王朝。只是在許多的影視劇中,把唐高祖李淵描繪成了一個資質平庸,任由兒子左右,似乎他的帝國是順手撿來的一樣,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李淵也是歷經千辛萬苦,在血雨腥風中拼殺出來的。

在大唐帝國建立的初期,天下並未一統,各地依然有許多割據勢力,例如王世充,竇建德等等,為此李淵開始大力啟用和培養自家的子侄做平亂先鋒,為大唐帝國建立不世之功。然而隨著各地割據勢力的一一覆滅,參與平亂的李氏子侄也都形成了自己的個人勢力集團。在無形中成為了大唐帝國的首要隱患,而且為了權利,這種隱患隨時都會爆發。

其中以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間的矛盾尤為尖銳,已經發展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也就是說他們兄弟倆必須要有一個人先死,對此作為父親兼皇帝的李淵是很清楚的,可有無力改變,因為他的這兩個兒子都不是吃素的,都有經天緯地之才,這是李家大幸,但也是他李淵的不幸,他奪了楊氏的江山,卻要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斗得你死我活。

李氏兩兄弟的權利之爭,以626年玄武門之變宣告結束,秦王李世民勝出,太子李建成被殺,面對這個結局,李淵是非常痛心的,可是在權利面前,血脈親情真的一文不值嘛,由於李世民已經騎虎難下,無奈只能逼迫其父李淵退位,否則他李世民就是判亂,名不正言不順,李淵在無奈之下,只好退位做了太上皇。


小編層認真閱讀過春秋,戰國,三國,隋唐,五代十國,以及文革的部分書籍。也做了部分回答。點擊關注小編頭條號,獲取更多諮詢。

真實歷史中的李淵,才是胸懷天下君主。有包羅萬有的胸襟,否則早就死翹翹了。

通過三個事情可以說明李淵不僅不窩囊,反而是個非常厲害的主。

說到李淵首先要說的是他的表弟楊廣。這個楊廣本就非等閑之輩,好不好,把他哥哥的皇位於五行之中就奪到手。李淵的表弟隋煬帝繼承了王位之後,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業(當然,事實上也確實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運河)。因為步子邁得太大扯著蛋了,所以熱的天下民怨沸騰。

而在四處狼煙之前,有大臣跟隋煬帝提及說李淵有不臣之心。說如果隋煬帝召見李淵,如果李淵敢覲見則說明沒事,若不來則說明其心可誅。隋煬帝將信將疑,但還是召見了李淵。李淵不僅覲見,而且一場苦情戲化解了危機,並用去晉陽平叛為理由去了異地。然後晉陽就變成了李氏發跡之地。

再說第二件事,李淵雖然奪了表弟的位置。但是各地叛亂未平。做為秦王的李世民在外各處征戰心裡卻惦記著他爹的位置。於是密派尉遲恭回京,以保護皇帝的理由把李淵軟禁起來。

大家可以想一想,皇位受到威脅的皇帝心裡得有多苦。但是李淵沒有表現出來,若無其事並且在玄武門之變後,不得已封李世民為太子,並且又不得已提前做了太上皇。

做太上皇的李淵心裡是憋屈的。但是,這位有包羅萬象胸襟的風雲人物沒有表現出來。歷史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裡,李淵為了犒賞李世民的征戰功勞,想送他一個宮殿,叫太極宮。結果,李世民奪得王位之後,將該宮殿給了李淵。李淵太想說老子心裡苦啊,可是面上卻做的很享受。這也就是他到病死,那一位被歷史美化了的腹黑皇帝李世民,都沒有特別苛刻他的原因。

關於李淵的風雲事迹大多都被李世民抹去。畢竟,歷史的話語權更多時候屈居在權利之下。。。

參考《隋亡唐興70載》


玄武門事變發生在公元626年,李淵出生於公元566年,也就是說在玄武門事變爆發這一年,李淵已60歲了。最終於公元635年死去,享年70歲。

在玄武門事變之前,建國大業還沒有完成,各地還有許多零星的割據政權,甚至還會爆發一些反叛。在戰鬥中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已快速的成長起來了,各自擁有自己的軍隊和大臣班底。

從三國開始,到魏晉南北朝,就一直是強者立足的動蕩時期。在李淵的兒子中,唯一有可能守住這份家業的,也只有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了。

李建成是太子,佔了天時上的優勢;而李世民則手下文臣武將多,佔據實力上的優勢。兩個人在爭奪皇位的問題上,本來就有衝突,但這還並不是玄武門事變爆發的根本原因。

在現在企業中,如果企業規模比較小,老闆是可以控制局勢的。如果公司規模大,老闆基本上是控制不了的,也就會出現管理層推動企業的現象。管理層希望企業能持續增長,個人能得到更好的利益回報和名望。如果老闆不能推動企業的快速成長,這中間一些聰明的有能力的人就會出走加盟競爭對手,或自己創業。

在李世民的隊伍中,就有不少這樣的人。李世民在奪權的問題上,一開始並不是非常堅定的。畢竟在大唐政治格局中,勢力最大的一支是李淵,李淵的態度才是最主要的。

事實上李淵一直在支持李建成,李世民是沒有太多辦法的,因此李世民並不是很願意用軍事政變的方式來奪權,因為這樣成功的概率並不高,幾千年都是如此。

但李世民手上的文臣武將都希望李世民能當皇帝。也只有李世民當了皇帝,他們的前程才能更進一步發展,才更有保證。李世民的勢力強大,但這時候他如果不能給手下的兄弟一個美好的前程,就有可能萬劫不復。手下的這些失望了的文臣武將會投入到李建成的陣營,這已經是大概率事件。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只能奮力一博,風險大,收益也大,最終李世民成功了。

當玄武門事變爆發後,李世民入宮彙報給李淵,李淵也無能為力,更無力回天。

閣主前邊說了,在當時的局勢下,最好的接班人只能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換了其它人極有可能被其它勢力推翻。

現在太子李建成已經領盒飯去了,作為成熟的政治家李淵只能選擇李世民當接班人,雖然不情願,但只能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大唐政治控制在李氏手中。

雖然當時李淵的勢力最強大,不怕李世民,但人性是不可控的。

就象現實生活中快要退休的老領導和快要上位的新領導一樣,有好多聰明人會提前站隊支持新領導的。因為新領導才代表將來,才能給自己贏得一個將來。

也就是說,李淵的勢力雖大,但隨時可能嘩變,投向李世民一邊。李淵的勢力並不鞏固,作為一個老人,他沒有必要冒太大的風險,退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不是啊。後來的史書說李淵是個窩囊的人。這都是李世民為自己編造的借口。為了掩飾他在玄武門乾的錯事。

當時天下大亂,各路英雄輪番上場。為什麼李家最後得了天下。史書記載,李世民天賦異稟。是他從頭到尾創造的奇蹟。可是剛開始,李家在起兵的時候,他只有十幾歲。在那個亂世,要想獲得成功。不光需要懂得軍事,政治。還要會各方面權衡。這不是一個十幾歲孩子,所以能擁有的本事。所以這結論就是。李淵才是最背後最大的操盤手。


推薦閱讀:

TAG:唐太宗 | 唐高宗 | 中國古代史 | 唐朝 | 李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