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如今「網路寫手」很多,能稱為作家的卻很少?


為什麼如今「網路寫手」很多,「作家」卻很少?這是個很好的問題。

首先,和現在的媒介形式和閱讀習慣有關。傳統的書籍閱讀形式已經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除了學習需要,寫論文需要,做研究需要,大家更喜歡網路閱讀的這一形式。地鐵上,公交上,飛機上隨時隨地可以用手機或者pad看小說,不用拿著厚厚的書了。所以網路文學越來越流行。

其次,這和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有關。大家更愛看一些輕鬆,愉快,瑪麗蘇的或者各種風格的網路小說,讓自己在煩勞的工作學習之餘可以得到放鬆。很多人為了迎合大家的喜好,去寫網路小說。

而且網路小說的門檻相對較低,可以一章一章更新,寫的時候可以放飛想像力,不用太在意邏輯性。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各種網路閱讀小說的App的出現,網路小說的寫作者可以有一個或者多個很好的平台,隨時可以發布自己寫的內容。

而成為作家是要有很深厚的積澱的,而且作品要有一定的文學性,還要有一定的思考和意義。有些還要諷刺社會亂相。不像網路小說那樣可以語言輕鬆自由,甚至用很多網路流行語或者符號。直白的說不一定會讓人看了很開心,很放鬆(比如穆斯林的葬禮)。

這樣的文學作品相對於輕鬆搞笑的很多網路小說來說,市場還是相對較小的。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去寫網路小說了,相比十年磨一劍成為作家(還要冒著作品沒人欣賞的風險),寫網路小說寫作相對輕鬆,賺錢來的更快。

這就是為什麼網路寫手越來越多,能成為作家的卻越來越少了。


感謝邀請。這是個不錯的話題。我們先看看」網路寫手 」和」作家 」的區別。

網路寫手,大部分是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單純為了寫作能夠獲取額外的收入而寫故事,寫段子,在一些網路平台上發表以獲取流量的人。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人做的很成功,比如唐家三少等等,就像現在很火的《歡樂頌 》的作者阿耐,起初也是在網路上發表作品,而逐漸的獲得認可,最終出版,拍成電視劇的。這也是非常典型的網路Ip轉成影視Ip的例子,還有就是像《楚喬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琅琊榜 》等,也都是網文轉化成影視的過程,尤其是琅琊榜和楚喬傳,都轉換的相對成功。

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作品不管是轉成電視還是電影,轉換的再成功,它們的文學價值卻難以得到肯定,或者得到肯定的不多。當然,像阿耐《大江東去 》這樣的作品,既有內容又有事件的,還真是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是,很多文學作家,尤其是叫得上名字的文學大家,他們要麼是有自己興趣,並且在整個領域一直深耕,學習理論和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寫作技巧和知識。尤其是現在,有採風啊,有培訓班啊,有各種各樣的交流會啊,會讓作家的寫作水平提升。而網路平台幾乎沒有這樣的機會,而做網路文學的寫手們水平層次不齊,有時候又單純為了完成人物拿到一定的獎勵,而去敲打字數,不去深究作品本身的技巧和價值,所以認可度也就不高了。

綜上,說明我的觀點。

更多精彩回答,請關注我的頭條號。


寫作是個技術活,但能進行文章寫作的人卻不一定都是個稱職的作家。

作家包括任何一種職業,都是技術和情懷的結合體。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工作的能力,還需要發自內心的認可自己所做的工作。

當然,這種情懷的東西在不同的工作上表現出來的強弱不同。比如對於朝九晚五的勞動者來說,情懷就沒多大用處,或著可能不那麼明顯。

但對於作家、攝影和自媒體作者來說,情懷的東西可能就會多一些,這種情懷的東西從我們選擇入駐領域便開始體現出來,一直到我們在各式各樣的工作中沉澱下來,情懷在其中都處在舉足輕重的地位。

網路寫手那麼多,作家卻少的問題,就如同凡人多,神仙少是一個問題,任何社會都是一個「金字塔」形狀,「橄欖型」的中間大,兩端小的社會結構作為一種理想形態,雖然被很多社會學家提到,但真正落到實處的全世界拔不出來幾個。

因此,要說「網路作家」多,「作家」少,再正常不過了嘛!沒必要大驚小怪的,金字塔頂端就那麼幾個人,也就能裝的下那麼幾個人,都是精英的社會,那是「白日」的「夢想」!


因為一是平台很多形成競爭關係給網路寫手以一定空間和發展的希望;二是很多人僅以盈利為目的來寫文章,把寫作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自然難免有無病呻吟、拼湊應付之弊病;三是很多平台的推薦機制不完善有的完全被利益體系所主導,使很多低質量的文章充斥封面,而真正有思想、有文筆、有意境的文章卻被冷落,大大地挫傷了他們的創作激情。


時間是區分作家和網路寫手的唯一標準。

網路寫手的文字迎合現代人需求,你喜歡看什麼就寫什麼,容易形成爆款,但也很快稍縱即逝,不斷推成出新,隨著時代在更替內容。

而作家的作品,更考驗功力,不以迎合人的需求而寫,創作時間長,立意更深刻,更能表達作者思想,反映社會,是社會形態的記錄方式,隨著時間沉澱,形成經典,永遠流傳。


每個行業內能夠能稱為「家」的都是最出類拔萃的一部分人,作家就是能夠深刻領悟文學精髓,並且用文字表達自我思想,從而能夠引起讀者共鳴以及認可的那部分人,既然能夠稱為家,那麼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思想性一定要深刻,宣揚的必須是正義,三觀必須正確,符合社會,時代,道德,法律等代表人類文明的正確方向,用文字表達正確的思想,並且作品擁有足夠的影響力,這些作者都可以稱為作家。

網路文學作者大部分都只是文學愛好者,有的是單純的愛好,有的是單純為了掙錢,為了刻意迎合年輕讀者而寫許多暴力怪異的情節,思想和三觀並不十分正確,這就導致作品的嚴肅性大打折扣,禁不起時間和讀者的檢驗,很快就回被讀者遺忘,並沒有文化價值。

所以網路文學不容易出作家,只能算是一種快餐似的文學現象!


唉,這就不是個問題。「寫手」顧名思義,就是有點文字功底,闡述自己的心得的,都可以稱作「寫手」。既沒有寫作規範的考量,也沒有讀者群認可的考量。作家就不一樣了。但凡能稱之為「作家」的,第一得有專業團體專家的認可,同時,又有一定讀者群的認可。第二,有一定作品數量為自己的能力佐證。總之,「寫手」沒有質量的界定。但是,能稱為「作者」的,不是自己能說了算的。


物以稀為貴,東西一多就不值錢了


寫手是作家的基礎,經常參與問答,和發表自己的文章。有助於寫作能力的提高。如果要說網路寫手多而作家少。原因是寫手只是參與,而作家是心中有目標,長期努力的結果。


現在能打鍵盤的不是作家就是編劇,能用手機的不是攝影師就是大v,只要能在視頻頭前不要臉的不是演員就是網紅,只要拍個片子,哪怕是x光的,都是導演。你說什麼職業少?承認自己是工人農民的越來越少是真的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唐家三少頭條微訪談 | 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