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有宮頸囊腫要注意什麼?


在婦科門診,更多的宮頸囊腫是盆腔B超發現的,發現自己長了「宮頸囊腫」,大多女性會擔心。

宮頸囊腫到底是什麼東東?宮頸囊腫是如何形成的?

各位小主需要放心的就是,子宮頸囊腫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子宮頸的生理性變化。

花開花落,子宮頸上皮在女性的一生中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化,青春期、妊娠期和絕經期尤為明顯,並且受外源性女性甾體激素的影響,隨著循環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增高,陰道微環境的酸性相對更強,造成宮頸外翻,暴露出宮頸管柱狀上皮末端,導致翻轉及原始柱狀上皮暴露增加,此現象也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在我們肉眼的表現就是「宮頸糜爛」,檢查見宮頸表面呈紅色粘膜狀,是鱗狀上皮脫落,為柱狀上皮所代替,上皮下血管顯露的結果。柱狀上皮與鱗狀上皮有清楚的界限,因此並非真正的「糜爛」,可自行消失。

反過來,如果柱狀上皮被鱗狀上皮取而代之呢?子宮頸轉化區鱗狀上皮取代柱狀上皮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子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導致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瀦留就會形成了「囊腫」。子宮頸局部損傷或子宮頸慢性炎症使腺管口堵塞,也可導致子宮頸腺囊腫形成。

肉眼觀察,宮頸囊腫到底是什麼樣子?

淺部的子宮頸囊腫肉眼檢查可見到宮頸表面突出單個或多個青白色小囊泡,囊腫一般小而分散,可突出於子宮頸表面,小的僅有小米粒大,大的可達玉米粒大,常見於表面光滑的子宮頸,容易診斷。

發現了宮頸囊腫,腫么辦?

沒有不舒服的表現,做宮頸防癌篩查TCT聯合或不聯合HPV檢查結果正常,宮頸囊腫通常不需處理。日常的生活也無特殊注意。


宮頸囊腫在臨床上沒有太大的意義,一般不用處理。但是宮頸的常規篩查還是需要定期做,如果合併其他問題,也要處理。

宮頸囊腫怎麼回事?

宮頸是子宮的一部分,在子宮的下部與陰道相連。這部分組織上有納氏腺體,數目不少,會產生粘液,平時是構成白帶的主要成分,還可潤滑陰道。

有性生活的女性,多數合併宮頸慢性炎症,就可能造成腺體的開口被堵塞,腺體分泌的粘液排不出,時間久了,局部形成囊性結構。如果在宮頸表面,可以在陰道檢查時候發現,比較大的,也可以在做b超時看到。這就是宮頸納氏囊腫的來源。

當然,其他類型的宮頸囊腫也不是沒有,只是極其罕見。通常說的宮頸囊腫就是納氏囊腫。

即使部分納氏腺體形成囊性,仍然還有可以正常分泌粘液的腺體存在。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所謂的宮頸囊腫,不影響健康,也不需要治療。

常規的宮頸篩查必須定期做

單純的宮頸囊腫不用管它,但是如何證明宮頸上只有囊腫沒有其他毛病?就需要做一些檢查了。

我們常說的宮頸篩查就是宮頸癌的篩查,因為我們怕的是宮頸癌。一般情況下做TCT或LCT,必要時HPV,就夠了。有其他情況,再進一步檢查。

如果合併其他問題,需要治療

如果白帶多,同房後出血,或者有息肉,篩查出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治療。

單純宮頸囊腫不需要治療,然而宮頸囊腫可能不是獨立存在的,這就需要做一些檢查,有合併其他問題,還是需要處理,當然是處理合併的問題。


在婦科檢查的過程中,宮頸囊腫非常常見。很多人一看報告,發現有囊腫,就很緊張,然後追著醫生問「這個囊腫是怎麼回事啊?嚴重不嚴重啊?要怎麼治療啊?」

宮頸囊腫也稱為宮頸納氏囊腫,常常發生在宮頸炎症自我癒合的過程中,一般認為,是宮頸炎自我癒合時的一種表現。

宮頸柱狀上皮正常情況下,位於宮頸管內。當受到激素水平變化或者炎症刺激時,會外移到宮頸表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宮頸糜爛」。當鱗狀上皮重新覆蓋到宮頸表面時,可能會阻塞宮頸腺的腺口或者伸入到腺管,導致腺管口堵塞。此時,宮頸腺體分泌的液體無法流出,積聚在腺管內,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水泡樣的結構,被稱為宮頸腺體囊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宮頸納氏囊腫。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宮頸長期受到慢性炎症的刺激,導致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或者疤痕形成,壓迫腺管,也可以導致宮頸納氏囊腫形成。

這種囊腫一般比較小,裡面的液體會慢慢被吸收,可以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療。宮頸納氏囊腫也不是癌前病變,發現宮頸納氏囊腫並不預示著會發生宮頸癌變。

如果宮頸的納氏囊腫比較大或者比較多,導致宮頸肥大,引起分泌物增多,或者合併感染,可以使用針刺、電灼、激光甚至LEEP刀的方法將囊腫刺破。

另外需要提醒的一點,宮頸納氏囊腫雖然與宮頸癌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宮頸納氏囊腫可能提示有長期宮頸慢性炎症的存在。為了保障健康,建議還是每年需要做一次宮頸癌的細胞學篩查。


在做婦科檢查時,您可能會聽到說您有宮頸囊腫,一聽囊腫就被嚇一跳,會問怎麼會長囊腫,應該注意點什麼?

宮頸囊腫又稱宮頸納氏囊腫(簡稱納囊),在臨床中非常常見,一般認為它與兩方面原因有關。第一,位於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外移,會產生宮頸糜爛,反之,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向宮頸管移位,代替柱狀上皮,導致宮頸管腺口堵塞,分泌的液體無法排出,出現類似水泡樣的囊性結構,即為宮頸納囊。第二,納囊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由於炎症的長期刺激出現腺管周圍結締組織增生,導致腺管被壓迫變窄,液體無法排出,出現納囊。

宮頸納囊就像我們臉上起的青春痘一樣可以自行消退,所以臨床中一般不予處理。但是需要在宮頸沒有病變的前提下,這就需要做宮頸細胞學(TCT)與宮頸人乳頭瘤病毒(HPV)的聯合篩查,無異常則不用處理,有問題需要再看具體情況予以處理。如果納囊過大,出現觸碰性出血,需要處理,可以採取針刺、激光等方法將其刺破引流。對於因慢性宮頸炎引起的納囊患者,需要對症治療宮頸炎,在飲食上需要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加重炎症,適量的性行為減少炎症刺激。

在臨床中,大多說宮頸納囊都不需要治療,也許第一次檢查有,下一次再檢查也就消退了,所以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保持良好的心情,適量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讓身體處於一個健康的狀態就可以了。

本期答主:王靜寧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識!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婦科 | 宮頸糜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