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面提到的拖刀計,實施起來到底是怎樣的?


《三國演義》里多處提到拖刀計。我們複習一下。

53回:雲長也退軍,離城十里下寨,心中暗討:「老將黃忠,名不虛傳,斗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

12回:一將步行出戰,頭裹黃巾,身披綠襖,手提鐵棒,大叫:「我乃截天夜叉何曼也!誰敢與我廝鬥?」曹洪見了,大喝一聲,飛身下馬,提刀步出。兩下向陣前廝殺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曹洪詐敗而走,何曼趕來。洪用拖刀背砍計,轉身一踅,砍中何曼,再復一刀殺死。

67回:楊任自挺槍出馬,與淵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淵佯敗而走,任從後追來,被淵用拖刀計斬於馬下。

74回:(龐德關公)二將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斗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關公隨後追趕。關平恐有疏失,亦隨後趕去。關公口中大罵:「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卻把刀就鞍鞽掛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將來。關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叫:「賊將休放冷箭!」關公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關平馬到,救父回營。

由上可見,拖刀計是使刀武將的一個招法,就像使槍武將都練過回馬槍一樣。拖刀計的特點是就是詐敗(佯敗),敵人上當,然後背砍贏之。一般對付菜鳥不用拖刀計,通常大戰一場不能取勝才會使用。曹洪、夏侯淵都是大戰四五十回合後,用拖刀計背砍殺敵。關羽也是大戰黃忠百回合後,才想用拖刀計。龐德大戰關羽,龐德拖刀詐敗,關羽關平都認為龐德要用拖刀計。應該說拖刀計對武將而言是常識。

需要說明的是,拖刀計不是馬上作戰的專利,步戰也能用拖刀計,曹洪步戰就成功使用了拖刀計。

習武之人都知道有拖刀計,那為何還能用絕招拖刀計?拖刀計的前提是詐敗,詐敗要讓對方以為是真敗,必須是大戰幾十回合後,對方以為能勝從而追擊。想想也是,對付菜鳥直接斬殺,不需要拖刀計,就是詐敗準備用拖刀計,菜鳥也不會追擊。所以說,拖刀計利用了對手的求勝心理和輕敵大意,佯裝敗走伺機反擊。而使刀者敗走的樣子就是拖刀而逃,無論是騎馬還是步行。

在《三國演義》中,拖刀敗走是使刀者敗逃的標準動作。估拖刀比扛刀省力氣,有利於逃跑速度。例如:109回,戰不數合,化拖刀敗走;83回,戰不數合,璋拖刀而走;第6回,操上馬,洪脫去衣甲,拖刀跟馬而走。這裡的「走」是「跑」的意思,看來拖刀真的好逃跑。難怪,使刀者詐敗反勝叫拖刀計。


《三國演義》多次提及拖刀計,尤其是關羽多次使用,個人觀點,其實多屬虛構,不必太當真。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處於明朝市井文化盛行之時,評書表演喜歡在內容中增加杜撰的武器和招式,以增加精彩程度,但大多在歷史上並不存在。

比如拖刀計,現實的戰場決鬥,馬速和實況並不可估計,拖刀詐敗必然影響速度,往往弄巧成拙,得不償失,並不能成為戰鬥的主要技巧,所以本人對拖刀計的真實性存疑。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拖刀計,各類小說演義多有提到,但具體實施細節,很難臆測。書中常有『』拖刀便走『』的說法,應是騎在馬上單手拿刀,刀頭著地方為『』拖『』。而《水滸》中唯一略有描述拖刀計的是關勝使轉神威,用刀背去單廷珪背上一拍,(應是一夯),將其打下馬來。由此聯貫起來,『』拖刀計『』應是拖著刀轉向跑,誘敵來追,假意讓其追上,待敵近,單手持刀翻身突砍,『』拖『』實際上是為後續實施砍殺的預伏。《三國演義》中也有夏侯淵翻身背砍將敵砍殺之說。若是雙手持刀,不可能從刀頭著地的『』拖『』中達到快速,突然和麻痹敵人,使敵措手不及的效果,反為敵人提供破綻傷到已方。


謝謝邀請。

拖刀計是關羽的絕技,佯裝拖刀敗走,引敵將來追,等到敵將追到身後趁敵人得意洋洋之際忽然回身,以自身為軸,揮舞大刀做360度圓周運動的橫劈。由下往上劈在拖刀計中也有,但是很少,因為成功幾率很小。大多數拖刀計都是橫劈,因為武將都是騎在馬上,根本無法閃躲,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手中的兵器格擋(在敵方武將沒放鬆警惕的情況下。),但是結果只有兩種,一是武器被砍成兩端,身體就不用說了;二是武器成功格擋,但是身體會從馬上摔下(估計好不到哪兒去),原因可以參考大刀的重量以及使用者的力量(想像一下掄圓了一耳光抽人臉上會咋樣?更別說打仗時用的大刀了!)。拖刀計可以說人追殺人佛追殺佛。

拖刀計即是詐敗,拖刀奔走以示敗績,待對方輕敵時回刀猛砍之。

《三國演義》七十四回 龐德VS關羽

兩陣對圓,二將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斗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關公隨後追趕。關平恐有疏失,亦隨後趕去。關公口中大罵:「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卻把刀就鞍鞽掛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將來。關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叫:「賊將休放冷箭!」關公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

所以,拖刀計有兩個關鍵點。

一是刀要好,如果刀被對手的兵器格斷那就尷尬了。

二是速度要快,殺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嘛。


拖刀計是關羽的絕招,並不是關羽不敵對手才 用的計謀,關羽單挑敵將都是速戰速決的,從不拖泥滯水,使用絕招是為了節省作戰的時間。再說關羽絕對是力量型的猛將,手持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大刀,用拖刀計轉身猛砍能增加成倍的力量,大刀如泰山壓頂般地朝敵將砍殺下去,敵將幾乎無生還的可能。關羽單挑超一流的大將,每次都將其快速斬殺,戰後回帳喝酒,酒還是熱的,試問一下?在三國演義中有哪位將軍能夠做到?除了關羽,還真找不出能與他比肩的人物。(關羽)武聖之名天下無雙。


拖刀計要做到控馬,反轉,近身,三要素配合到位方可見效,馬要控三蹄,必須能讓敵將追上,敵軍若在身後用刀劈和槍刺,要側身內閃躲開敵刃,單手控馬後身內翻形成馬頭對馬頭,大刀單手傾角斜劈,當然一定要做到馬翻身,外壓敵將兵器刀頭斜劈一氣呵成,敵將必落馬。如果是步戰只要一手拖刀讓開敵刃翻身入懷,刀桿纏腰,借勢橫掃就可以腰斬敵將了。以上觀點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意外


拖刀計和回車槍比較相似,具體實施起來就是兩人在陣前決戰,裝作力怯不是對方的對手,假意敗陣,敗陣時放慢坐下馬的速度,誘敵方來追趕,當敵方到達身後馬頭趕馬尾的位置後,突出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其不意地轉身把敵方一刀斬於馬下。


關羽的拖刀計,應該是他平時練習的一個奇招。拖刀的時候這個刀尾擺放角度應該有技巧,比如可以當尺量一下後面追上來對手的距離,對手來到的瞬間把刀來個360度的大輪轉,80斤的大刀一輪下去速度快下砍的力量非常大,一般人想架起扛一下都是很難扛的住,都被砍番下馬。一,是令對手防不勝防,出其不意。二,利用旋轉力量原理。平常的一刀砍下來有可能架的起扛住,這麼一輪起來的力量大很多倍。會用棍的都懂這個理。


推薦閱讀:

TAG:三國 | 三國演義 | 文化 | 生活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