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為什麼會成為儒字千古難解之謎?它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格物致知」這四個字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學》是重要的儒家經典,四書之一,而「格物致知」是《大學》中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因此受到儒家學者的重視。但是《大學》並未對「格物致知」進行解釋,而先秦其他典籍中也未出現這種說法。因此「格物致知」到底指什麼,竟成為了後世學者爭論不休的千古謎題。後來的很多思想家都通過解釋「格物致知」來闡發自己的思想,以朱熹與王陽明最有代表性。所以我們不必管它本來的意思是什麼,只要看後人是如何解釋的就可以了。
一、朱熹的格物致知
朱熹的格物致知,以他的「理」概念為基礎。朱熹認為,理是宇宙的本體,世界的本原,萬物的規律。比如莊稼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這是理;做皇帝為什麼要仁,做兒子為什麼要孝,這也是理。事物的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這些具體的理都是宇宙本體之理(這是最高的理)的體現,而學者的任務,就是認識最高的理,這樣任何具體的理都在掌握之中了。
那麼怎麼認識最高的理呢?朱熹認為,既然具體事物的理體現了最高的理,因此學者要研究身邊的事事物物,窮盡事物中的理,這叫做「格物窮理」,格就是窮盡的意思。學者研究得多了,終有一天會豁然開朗,認識達到極致,也就是認識到了最高的理,這叫做「致知」,「致」是擴充的意思,致知就是擴充自己的認識,使之達到極致。
清末,物理學傳入中國時,被翻譯為「格致學」,就是借用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說,意思是研究事物認識它的規律。當然物理學研究的是具體的規律,而朱熹要研究的是形而上的理。
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
明代,朱熹的學說佔據著統治地位,王陽明一開始也相信朱熹的理論,所以他和朋友相約去格竹子中的理。結果他格了幾天幾夜,啥都沒格出來,還大病了一場,這就是「亭前格竹」的典故。王陽明從此開始懷疑朱熹的學說。
後來王陽明經過龍場悟道,豁然開朗,原來事物的自然規律與社會的倫理道德並不是一回事,倫理道德就存在於人的本心之中,不需要向外在事物中去尋求,這叫做「心即理」。
在此基礎上,王陽明發展了自己的格物致知說。他認為,這個「知」不是一般的認知,而是良知。每個人天生就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就是良知。比如每個人見到一個小孩快要掉到井裡去了,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拉住他,這就是良知。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比如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等等,都來自人的良知。
每個人都有良知,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會做壞事呢?王陽明認為這是由於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由於物慾的牽引,使很多人迷失了本心,良知被遮蔽了,就像一面鏡子,沾滿了灰塵銹跡,變得昏暗不堪。所以有人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那麼人如何才能使良知回復清明呢?王陽明說,這就需要格物致知的功夫。所謂格,就是使之正的意思,你在日常中看見什麼事情不正確,不符合自己的良知,就要去端正它。比如看見小偷偷錢包,你知道這是不對的,就要上前制止他。你發現自己對父母不夠孝敬,感到這是不對的,就要誠心誠意地孝敬父母。這些就是格物。格物的過程,也是「存天理去人慾」的過程,久而久之你心中的物慾就被去除了,良知達到了極致的光明,這就是致知。合起來就叫做「格物致知」。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士常齋」,閱讀更多有趣文章。
要探討「格物致知」的意義,咱們先了解一下「格物致知」的來源。
"格物致知」最早源自於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但是《大學》只提及「格物致知」,卻沒有作任何解釋,而且任何先秦古籍也沒有使用過「格物」與「致知」,以供後人參照理解其意義。這樣,就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而且,歷代學者圍繞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難以得到共識。
咱們再看看歷史上一些學者對「格物致知」的解釋。
最早的註解是東漢鄭玄所提出的,他說:「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這種解釋,把「致知」放到「格物」之前。先要知道善或惡,然後善事或惡事就會跟著你的喜好而來到。因為他把「致知」放在「格物」之前,所以他的註解缺乏說服力,他的「格物致知說」難以成立。北宋理學家程頤認為,「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間,皆是理。」「物,猶事也。凡事上窮其理,則無不通。「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他的意思很明白: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窮其理。 南宋大儒朱熹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他說,知在我,理在物。「格物」就是研究窮盡事物的道理。由格物到致知,有一個從積累有漸到豁然貫通的過程。「要貫通,必須花工夫,格一物、理會一事都要窮盡,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由粗到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節次第,重重而入,層層而進」,「窮理須窮究得盡,得其皮膚是表也,見得深奧是里也」。 明朝心學大家王陽明認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致知,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他的意思是:格物致知,就是要在一切事情上以我的良心所知的善惡(良知)來端正自己,規範自己。「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從最早為《大學》作注的東漢鄭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爭論了一千多年,至今仍無定論。明末學者劉宗周就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而從劉宗周至今,又過了幾百年,更增加了許多不同的見解。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現代漢語詞典》是怎麼解釋「格物致知」的吧:「探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這個解釋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言簡義賅,卻很有道理。 如果按此解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格即探究;物即事物;致即求得;知即知識(事物的原理、規律)。感謝邀約!
才疏學淺,不敢對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妄加評論,只能把自己的一點點粗淺認識和大家交流,所言對錯,均為一己偏見!
大多時候,人們會把"虛一而靜"這四個字放在"格物致知"的前面,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人的"知"乃結果,"格"是方法,"虛"為開始,"靜"是過程,也就是說沒有"虛一而靜"的開始和過程,很難達到"格物致知"的程度。個人認為,"虛"其實就是虛化自我,達到"忘我"才能稱為"虛",而"忘我"並不是忘記自己的存在,而是忘記自己的欲求,最少要忘到"一"的成度,因為"一"僅僅比"無"顯性一點兒,老子說:"道生一","一"其實就是"道"的下一個階段,那麼"道"又是什麼呢,老子既然把"道"放在"一"的前面,那麼"道"就是混沌未開之前就存在的天地秩序,是最早、最原始客觀規律的樸素表達,後來人們才把"道"引申為社會的人文初律及被社會認同的"德"、"理"、"儀"……的裝裱辭彙,常見的有諸如"天道"、"孝道"、"茶道"、"劍道"……等等,都是把對一個經域的認知誇張到"道"的程度以表"初真"和"虔誠",就以"孝道"說,三字經中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父母對你很好,你孝敬父母不能稱為"孝",只能稱為"報答",父母對你不好,甚至很不好,你孝敬父母才能稱為"孝道",才把"孝"認識到了"道"的程度,因此"道"法自然是說既然是"道",就一定是自然的約束和規律,和自身的感知沒有關係,你的感知好壞都不影響"道"的存在;在"道"的基礎上才有了人的初始,就是"一","虛一而靜"就是這樣提醒人們,只有虛化自我,回歸初始,忘記一切感知,才能回到"虛"的層面,才能不受塵倫左右,真正的達到"靜"的狀態,這種狀態是非常難於達到的,佛家講究靜坐參禪就是追求達到虛化自我的"靜"的狀態!達摩祖師為達到這一境界曾面壁十年,所以說,達到"虛一而靜"是理解、達到"格物致知"的前置修為,這樣講,就能明白"格物致知"是一個什麼樣的修為標準了!
再說"格物致知",翻譯成白話文,"格物致知"大致可以譯成:只有打破一切,才能獲得真的智慧!"格"在甲骨文中的原義是"打破"的意思!"物"是人能夠看到和想到的所有,也就是你"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等觀點的基因成份,如果你能夠把這些基因元素都打破,才能夠具備"致"的資格,資格就是你獲得"知"的前提條件,"知"在古文中同"智","智"的第一階段就是要了解自己、放下自己,也是常言所說的"知人為智,知己為明"的原始理論基礎!"知"的原意是真性的話說出口,就會像箭一樣致遠和穿透!因此"虛一而靜,格物致知"大致含義是:如果你能虛化自我,抱元守一,就能靜心悟我,最大程度的靠近"道",打破原有認知,才是你凝聚智慧的修為標準!
所學淺薄!敬請批評指正!
作為拋磚引玉,喜歡嘩眾取寵。
格物,可能就是分析事物的手段,方法,標準。比如易經用陰陽分析事物的演化,我用人類的好壞,善惡,利害,標準來衡量,這就是某種格物。當然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自然每個人的格物也不同,於是導引出見識,心理投射也不同。
但是我覺得有人說實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有些道理。
我們不管基於什麼價格觀,看事物都應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客觀的看,要出離自身的立場,觀點,角度,利益,超越自我,或者人類的視角看。才能比較全面的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才有可能掌控它,分解組合使用。
很多時候我們願意放大我們想放大的部分,縮小想縮小的本份,扭曲了事物本來面目。這就是某種人性。
比如,但凡人說話,都帶有主觀色彩或者某個目的,無論主觀色彩是左還是右,無論目的是好還是壞,都會有色彩和目的;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所有話,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目的;再透過我們的心,又會變成什麼?
人生最大的杯具就是當你想好好研究古人學問的時候,竟然發現古人當年的話沒有一句流傳下來。都是旁人記錄然後各朝代篡改最後的譯文,即便是古人的原話,而古人的境界又有太多語言無法描述的,除非心靈感應才會懂。也許是我們智力太差了,也許是古人就是故弄玄虛,不想讓我們明白。
話說高人和普通人說話應該知道普通人的資質,用他們能聽懂的化表達也是某種智慧的體現,也許他們以為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教化,需要等待某個有悟性的高徒,自然見了明心見性。然而各種自認自己是高徒的人層出不窮,各自發表著自己的高見,到處招搖撞騙,當然其中不乏高徒高見,只是我們老百姓很難分辨。於是歷史變得魚龍混雜,高深莫測,套路無窮,撲朔迷離,江湖險惡。哈哈
難道真是如此嗎?
懇請高人分解一二,給我們這等愚魯資質的朋友普渡一下。謝謝
格物致知成為教科書的不解之謎,大概就是因為朱熹大師的一句話吧?忘了他是在講大學還是中庸時說的了。這就像教科書誤解了孫子兵法的好多處一樣,因為大軍事家曹操的(故意)誤導。前後兩人智商難分伯仲,曹操有故意誤解孫子的嫌疑因為他跟孫武就差幾百年,誤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比如,剛聽了個頭條視頻,對「掠鄉分眾廓地分利」的解讀與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差不多,去讀下十一家注孫子,不可思議卻符合曹操的性格和人品。
當然,對格物致知的誤解或不解不是沒有誠實的理由,推測主要的原因之一應該是誰也說不清那個知到底是什麼?長話短說,歸根到底是道家老子的「不對」,他老人家偏偏沒有直說什麼是天道?如果他直說了,也就不太可能有後來的天理和宋明理學,也不會有王陽明格出來的心學。當然,還有一個主因就是歷來的文人學士錯誤地把道家和儒家的哲學分隔和對立起來,這可能得怪莊子了?實際上,細心的讀者應該讀得出莊子其實想積極入世做孔子,他嘲笑孔子因為他又想瀟洒出世做老子,如此心理糾結溢於言表。
歷史梳理和心理分析完畢,格物致知的知指的就是老子之道、自然之道,無為。格物致知的直解就是觀察、研究天地自然直到認知自然之道、天地所為,即無為,並將(老子孔子的)無為、不爭、禮讓、(孫子的)不戰用於社交倫理,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道德。很簡單,不是嗎?
可見,華夏文化的道德價值觀來自自然,是真的,而不是來自超自然的鬼神,這也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區別所在。
通俗的講,《大學》的「三綱八目」代表了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和倫理要求,最終要達到「修己立人」的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所要遵循的內在要求即「三綱八目」。姑且談一談我自己的理解吧。
一、人類體會認識事物不可能脫離現實本義,並且隨著體會認識的深入,事物的意義會發生根本變化,真理隨之產生。好比你進入一所房子,一開始只能看到個大概,慢慢到處走走能看到房子的裝修細節、布局等,而房子還是那個房子。所謂真理,只不過是在你進入房子開始到看懂整個房子這之間的所有的境界集合。站在認識事物,體察天理的角度,這中間包含的境界缺一不可,都很重要,因為這是從無到有實踐得來的寶貴經驗。比如「三綱八目」,缺一不可,並且脫離現實本義去看毫無意義,因為畢竟是實踐的功夫,實踐,才能出真知。
二、說說「格物致知」吧,在「三綱八目」這一整套的行為範式當中,「格物致知」屬於「次第順序」中的最底層。為什麼說它簡單,大概說的是它在實踐工夫的最底層,是最容易上手的功夫。為什麼說它最難,以至於引起「心學」和「理學」兩種發展脈絡。個人認為人類有其精神和肉體兩個方面,現實當中很多事情難就難在「知行」二字,脫離現實本義去看待事物難免淪為「理」的奴役,變得「於事事物物上窮究其理」,好比如剛進房子就拿房子設計圖來看,看完覺得房子就是這個樣子。而從人類體驗現實本義的實際來說,最容易上手的還是親身經歷,自己去看房子,掌握房子的主體結構,最終完全熟悉這所房子。在這個過程中,觀者的境界心境會發生明顯變化,格物致知最主要的還是「知行合一」。當然不同的人賦予不同的意義,並沒有一家之言,實踐起來卻有天壤之別。
三、想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還需要自己勇敢邁出踏進房子的第一步,看山是山之後,隨著體會認識的深入,往往就看山不是山。是「於事事物物窮其理,以致乎其極」還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將普遍存在於事物中的道理內化為內心的道德意識和是非判斷」,需要你自己勇敢走出去。
不要猜了,這是個簡單的哲學道理。今天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仍然在以這句話的哲學道理為核心指導思想,那就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去促進人類社會文明的良性健康發展!這也是老祖宗傳承給咱的中國千年古文化精髓所在。這句話本意是: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物質的(和有客觀運動規律的),世界的物質性和規律性是可以認識的,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才是有根據的和正確的,用辯證的方法論去修正唯物主義意識形態才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才能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辯證的處理好人類獲取權力和履行義務當擔責任的辯證關係,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文化信仰體系,國家的繁榮富強就是來源於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社會公平正義秩序的長治久安,國家的強大和人民的富足,是世界人類社會文明得以進步的基礎!老祖宗的智慧是偉大而睿智的,咱從來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不敬,咱從來都是心存敬畏的細細研讀,仰視!
格物致知,來源於五經四書之四書之《大學》。是我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在儒家學說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大學》原文:「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一般可理解為:「格」即推究;「物」指客觀事物;「致」即求得,「知」即知識、智慧或道理。格物致知即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格物與格心
據王陽明的《年譜》記載,他二十一歲時「一日思先儒謂『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沈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嚴復在《救亡決論》中也講到:「前明姚江王伯安,儒者之最有功業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
這個故事大意是說,王陽明想通過格竹來弄明白竹子的道理,從而獲得關於竹子的生長規律等知識。正好在所住的書院里,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於是就坐在竹林前靜靜地看著竹子。就這樣過了一天、二天,到了第七天的時候,他終於病倒了。
王陽明之所以要格竹,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立志要做聖人。於是就根據朱熹所講的格物致知的道理。認為一草一木,皆含至理,只要把這一草一木所有的理都格懂了,就能修成聖人了。但是,王陽明一連格了七天,什麼都沒有格出來,實踐沒有檢驗出真理來,反而自己病倒了,什麼也沒有格出來。
自此之後,王陽明就提出了「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的以「致良知」「知行合一」為主要內容的陽明心學。這樣就產生了朱熹「格物」思想和王陽明「格物」便是「格心」的心學思想。「格物」與「格心」就成為了兩種學說,成為了歷史公案。然而,細究其中,既各執一詞,卻又殊途同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