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疼孩子真的是無私的嗎?


謝謝誠邀!我只能說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父母疼孩子真的是無私的!

就像我的父母,我覺得對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真的特別無私!我哥嫂其實對我爸媽並不怎麼太好,可是我爸媽對他們從不計較,仍然無私付出!從來沒因為我哥嫂對他們不好,而去抱怨什麼的!想想真是委屈了父母!以前大姐家出了一點變故,我爸媽硬是自己省下錢去幫助他們!過後我大姐家還他們錢,我父母硬是不要!真是苦了父母!

這些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父母真的特別不容易,他們對子女不計回報的愛也是這世上最無私的!所以為人子女一定要善待父母!孝順一定要及時!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回答這個問題,真的挺難。而且說出一些真相,有的人聽了肯定不高興。

首先要說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相當多的父母疼愛孩子,是無私的,是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的。他們疼愛孩子,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是孩子的父母,我要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我不能讓孩子受任何委屈。

再比如,許多父母對孩子的疼愛,是出於父親或者母親的本能。我們曾經看到過許多這樣的報道:在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父母親會本能地解救孩子逃離危險,這也是一種無私的愛。成年人對孩子的疼愛,不少都出於本能的無私的愛。

但是,你不得不承認,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疼孩子,常常也是有目的的,是出於某種私心的,甚至純粹是為了自己好。比如,有的父母對孩子好,是希望將來自己老了,孩子會好好地照顧他。比如,有的父母給孩子買貴重的玩具,不是為了讓孩子喜歡 ,而是為了讓自己在同事或朋友面前更有面子。再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可能只是為了讓孩子完成自己當年沒有完成的心愿。還有,小時候沒有得到大人關愛的成年人,一旦有了孩子,對孩子可能超乎尋常地好。隱藏在其背後的,是一種補償心理。

人是很複雜的。人們所呈現出來的是一回事,但是,其真正的動機或隱秘的目的是別一回事,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人不是機器,是有過去、有歷史的,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們的行為與其過去,與其人際關係等,都有一定的關聯,這些關聯,可能正是父母做出某種行為選擇的原因。

這並沒有什麼對與錯,這只是一種客觀存在,我們需要了解這一存在。當這種存在影響到親子關係或家庭關係時,我們可以找到某種辦法修復它、糾正它,如此而已。


這個不敢完全的父母對孩子就是百分百的付出就是無私奉獻的。這個還是跟人性有關,這個應該跟每個人的為人處事有關!跟客觀條件和思維方式有關。如果父母疼愛孩子都是無私的那就不會出現那麼多被遺棄,被虐待的小孩了。所以這裡面真的不好說父母的無私。人性太複雜。沒有一個人能研究好人性這個課題。我們只能在自己的自我認知下做到。如果我的孩子我會為他負責人照顧他長大成人。幫助他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但是無私太大了這個給人的定義太高尚了。目前我覺得應該沒有誰敢說自己可以無私的奉獻!當然也許真的有無條件疼愛自己的家長。但是我在想,這樣的無私會不會最後變成了溺愛!


那要看你怎麼定義無私這個詞,如果你所指的無私是不記付出,全情投入在孩子身上,那的確大多數父母都是這樣的。

有了孩子之後,自己的愛好都可以不要,就為了給孩子更多的時間,更多的金錢,為了孩子,很多父母可以連自己性命都不要,就為了孩子能夠繼續活下去。(比如地震里,很多時間有父母在絕境面前也會第一時間想到自己的孩子)

但大多數父母在付出愛的時候,還是有所期待的,比如期待孩子能夠對自己好,或者期待孩子將來能夠時不時來看看自己,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所決定,所以父母的愛很難做到完全不計回報的無私。


不是,不管你的 ,要不是無心沒能力管 ,要不根本就不想管你,她和他自己的事情最重要。有的管的多是為自己爭面子也為孩子前途,這是比較無私為孩子的。有的沒能力給孩子帶來什麼,但是人家是真的很疼愛自己的孩子,一直期望自己孩子在外面打拚過得好吃飽喝的足住的好些,沒有煩惱天天開心。這個不知道咋說。父母對孩子不好的有,孩子不孝順的也有。過好自己的吧,自己個人是要打拚的,父母給了你生命要回報 ,養育你長大也要回報的。你以後是要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啊。還糾結什麼無私和不無私嗎。自力更生,啥也不害怕,找個好老婆好老公出去過日子去啊。你自己怎麼長這麼大了你不知道,還害怕什麼啊。經歷多有啥能壓住你能讓你傷神的能讓你害怕的。逍遙自在多開心,心態要平穩,世間萬物難道都有父母養育嗎?孫悟空可是石頭裡面蹦出來的,開開心心無憂無慮的。


不是的,我父母對我就很自私,在我打工的時候把我打工掙得錢辛辛苦苦掙的錢全部拿走,一分也不給我,還嫌少,我父母就希望我多掙錢,然後把我掙的錢全部拿走,拿去給自己減輕負擔,減輕自己為兒子讀書的負擔還有讓自己過好日子,從來都不會去想一下我掙錢有多辛苦,我又有多可憐!其實我爸早就知道我未來可能會可憐!可他仍然對我這麼自私,就只想他自己!想想我真是命苦,在這麼現實殘酷的世界裡別人至少還有自己的父母是真心對自己的,我父母別說對我無私了,他們能做到不自私,我就阿彌陀佛了!


不確定性的問題,看是什麼樣子的父母了,看父母的心是否善良,看父母的感情如何看父母的家教如何,看做父母的為人處事方式和對老人孩子的善養等等,人品好與壞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因為孩子是父母的延續,至於別人是否無私我不知道,但我會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會給我們的孩子。


如果把情感的滿足也作為一種目的,那麼父母養育子女必然是出於自私的目的,為了養老、為了自己的快樂、為了實現自己沒能實現的理想、為了傳宗接代、為了寄託自己的精神等等,我們幾乎找不到一個沒有任何目的父母。

即使在疼愛的過程中,他們也是出於自私的目的,通過疼愛孩子實現孩子的健康成長,從而讓他們自己獲得內心情感的滿足。

但自私卻未必是壞事情,只要孩子和父母利益一致,就會出現雙贏的局面。比如如果父母的目的是通過養孩子實現自己愛心的滿足,於是他們在認真負責的養孩子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而他的孩子也能獲得很好的成長環境,這樣就是雙贏。如果父母養孩子的目的是實現自己兒時未能實現的夢想,那麼他們大都對孩子要求苛刻,很難提供健康的環境,對孩子來說就不太好。

而絕對的無私應該是不存在的,很難想像一個養孩子的母親連最基本的情感的滿足都不追求。


推薦閱讀:

TAG:倫理 | 育兒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