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為什麼要探索火星?著名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曾在一份報告中列舉了探測火星的理由:

1、火星是地球上人類可以探索的距離較近的行星之一;

2、大約40億年以前,火星與地球氣候相似,也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還有海洋,未知的原因使得火星變成今天這個模樣。探索使火星的氣候變化的原因, 對保護地球的氣候條件具有重大意義;

3、火星有一個巨大的臭氧洞,太陽紫外線沒遮攔地照射到火星上。可能這就是海盜1號、海盜2號未能找到有機分子的原因。火星研究有助於了解地球臭氧層一旦消失對地球的極端後果;

4、在火星上尋找歷史上曾經有過的生命的化石, 這是行星探測中最激動人心的目的之一,如果找到,就意味著只要條件許可生命就能在宇宙中行星上崛起;

5、查明今日火星上有無綠洲,綠洲上有無生命以及生命存在的形式類型;

6、火星探測是許多新技術的試驗場地, 這些技術包括大氣制動利用火星資源產生氧化劑和燃料返程用遙控自動儀和取樣遠程通訊等;

7、雖然南極隕石提供了火星上少數未知地域的樣本,但只有空間探測才能窺其全貌;

8、從長期來看, 火星是一個可供人們移居的星球;

9、由於歷史的原因,公眾對火星探測的支持和共鳴是任何其它空間探測對象難以相比的火星探測是進行國際合作的理想項目。

這些理由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全世界科學家的一致認可。近年來,各國科學家更是逐漸達成共識,火星確實是離地球最近也最可能適合生命形態的另一個世界。

除了這些理由外,還有一個可行性的問題不容忽視。簡單點說,就是探索火星在工程更容易實現。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曾介紹,基於人類現有的航天能力,火星的可達性更強,航天器飛行8-10個月的時間可從地球到達火星,任務周期比較合適。對人類而言,火星也具有環境可適應性——火星具有與地球最接近的環境,讓機器人或人類生活在火星成為可能。

實際上,火星探測作為中國深空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為公眾所關注。作為深空探測中的「重磅」任務,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將在2020年發射,並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


美國不斷的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這是因為——火星是繼月球之後的人類的又一塊新大陸。

開發新大陸,要經過幾代人嚴苛的幾個步驟。

在21世紀前後,美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探測器探索,接下來是載人火星飛行,少數宇航員未來將親臨火星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然後是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火星基地,這不是不可能的事,要知道在如此先進的世界,建造適宜人類生活和工作的局部環境;最後則是將的「火星地球化」,將整個火星的環境改造成人類的又一個新家園。

人類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其實是有很現實的原因:

火星有很多特徵與地球相似,和地球一樣有著一年四季的變化;它自轉一周比地球多半個多小時,為24小時37分22秒。

火星大氣遠比地球的稀薄,它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佔95%,氮佔3%,還有數量極少的氧與水份。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

火星大氣中的水份極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大致都呈飽和狀態,只要氣溫稍一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就會凝結。

科學家估計,倘若把火星上的水冰全部融化成水,也只能在火星表面形成一個10米深的大海。

美國航天局和火星協會的研究小組目前正在向位於加拿大北極地區的德文島派出探險隊,以練習求生技巧和勘探技術,因為德文島與火星上寒冷乾燥的荒原相似。


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這顆紅色行星一直吸引著人類的目光。那麼,火星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首先,火星距離地球較近,而且它的軌道靠近太陽系的宜居帶。雖然如今的火星是一顆貧瘠、寒冷、乾燥的星球,但根據火星探測器的觀測數據,這顆行星在40多億年前非常的溫暖和濕潤,那時的火星上可能存在海洋,甚至還可能出現了生命。然而,不久後,火星環境劇變,大氣逐漸消失,液態水也隨之蒸發殆盡,最終演變成如今荒涼的樣子。因此,探測火星有助於我們保護好地球。

迄今為止,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然而,地球的過往歷史表明,生命無法保證能在這顆藍色星球上永存下去,恐龍就是最好的例子。這種史前爬行動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億多年,但如今它們只剩下了化石。在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悉數滅絕。正所謂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人類也需要尋找第二個家園,成為多星球物種。

鑒於此,火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火星上的一天大概是24.6小時,接近一個地球日。但由於火星距離太陽較遠,公轉周期也較長,大約是地球的兩倍。此外,火星的自轉軸傾斜25.19°,也是非常接近於地球,所以火星上也有像地球一樣的四季變化。現有的觀測表明,火星的兩極存在大量的固態水,並且火星的表面還有季節性的液態水。未來人類可以在火星上建造殖民地,甚至可以把火星改造成宜居的星球,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通過對火星的探測,人類能夠積累更多的宇航技術,為將來的深空探測奠定技術基礎。


1、最重要的原因:近。

仔細看下人類探索太陽系各個天體的歷史,最早是從探索月球開始的,1957年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蘇聯的斯普特尼克1號發射成功,緊接著1958年先驅者0號就開始往月球送了(當然是失敗了啦),7次失敗之後1959年蘇聯的月球1號和美國的前驅者4號就已經(部分)成功地飛掠月球,月球2號就成功著陸月球了!這麼密集的投入和這麼迅速地發展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月球資源多麼豐富探測價值多麼大, 僅僅就是因為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到了1990s第二輪深空探測浪潮開始的時候,不管是歐盟、日本、中國還是印度,也都是先從月球探測開始的,因為從探測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到探測離我們第二近的天體,其中的技術鴻溝是巨大的,所需要的技術積累也是每個國家必須要經歷,不可逾越的。

所以很顯然,人類第二個探測的天體是距地球第二近的金星,但金星實在是條件太惡劣了,溫度高大氣層稠密還酸性有毒,軌道器幾乎無法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著陸器基本上去活不了幾個小時,蘇聯奮戰了十幾年之後大家一看性價比這麼低都不肯去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距地球第三近,卻是第二「可探測」的天體當然就是火星了。當人類對月球探測的各種技術和知識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要邁出下一步,必然是邁向火星,這也是全世界所有展開深空探測的國家必選的方案,也是月球探測熱潮減弱之後,近幾年火星探測大熱的原因。

2、第二重要的原因:行星

前面說了,火星是距地球第三近,第二「可探測」的天體,但火星有一個「最」,那就是火星是「可探測」的天體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我們知道,雖然月球也和地球一樣,有岩質的殼層,有殼幔核的內部分層,有火山有地震,但月球畢竟是一顆衛星,無論是形成還是演化,衛星和行星畢竟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深入了解火星,比月球更能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人類探索火星是1975年美國向火星發射」海盜1號」和」海盜2號」飛船,其軌道器和著陸分別從空間到地面對火星99%的面積開展了多項勘測,採集土攘標本進行化驗。研究表明,火星表面環境極端惡劣,連生命力極強的微生物也未能發現,更沒有什麼火星人!

之後人們收集到12塊火星隕石,其中1984年美國學者在南極洲發現一塊重1.9Kg的火星隕石(ALHS.4001),發現其上有原始細胞化石,碳氫化合物及碳酸鹽,類似於地球原始生命活動產物,一時又將火星生命探索推向高潮。

半世紀以來,美國、前蘇聯、歐洲、日本等陸續向火星發射三十八艘探測裝置,其中二十一艘失敗,十七艘成功,五個著陸器先後登陸,獲空間,地面照片二十多萬張,數據三萬多份。

2003年發射,2004年1月3日登陸的,」勇氣號」火星探測車(高智能機器人)。經定點勘測,證實火星上存在一定數量的(冰),看到了火星遠古海洋和洪水泛濫的殘跡,科學界認為火星過去曾是一個溫暖濕的世界。

水是生命之先決條件,以上探測成果為解答火星生命之謎提供了線索,為地球人類未來對火星之改造、開發和利用開闢了前景。

有報道美國2020年發射火星通訊衛星,通過國際合作一2030年建造火星軌道空間站,爭取本世紀中實現地球人類之火星旅遊及下世紀之火星移民。

至於原因我想則是為長遠發展,地球總有一天會老的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

放眼太空,如果人類想要找到類生命體,或是類地球資源的星球,探索離我們最近的火星,是人類實現走出地球,探索宇宙可能性最大的初步目標。

那麼人類探索火星有什麼意義呢?

意義一:尋找生命存在的原始痕迹,也是人類尋找宇宙生命的第一步。

意義二:探研火星表面水資源消失之謎,火星地表以下是否有水存在的證據。

意義三:研究火星本底磁場的長期演變,為何由強變弱?局部地區磁場卻仍然很強。來證明上古時期火星應有很強的本底磁場。

意義四:從地球上觀測火星,火星上有明顯的季節變化,經常有持續數月的時間,刮著難以想像的大風。因此,火星大氣和氣候研究也是探測火星的主要目標之一。

意義五:探測火星岩石元素的成分。

隨著地球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劣,以及地球資源的持續性銳減,因此,人類不可能永遠的生活在地球上,人類為了自身不再重蹈恐龍滅絕的悲劇重演,於是探索火星,最終實現移民火星才是人類為了達到的終極目的!這是人類文明的層級性成長,是文明整體性複製的必然!

未來,我相信!人類文明必然是遍布銀河系的文明!而移民火星,只是人類文明奏響起開始走進廣闊無垠宇宙的一段前置美妙的序曲樂章!


著名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曾經解釋過人類探索火星的原因,在他看來,火星是人類可以探索的行星距離最近的,其次,大約40億年以前,火星與地球氣候相似,有河流,有湖泊,甚至海洋,未知的原因使得火星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探索火星氣候變化的原因意義重大,甚至涉及到地球多少年後的氣候變化


答案很簡單,火星是可以移民的星球,未來只要科學水平發展更高,火星的環境是可以改變的


推薦閱讀:

TAG:火星 | 天文 | 火星探測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