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字為什麼這麼寫?
一碗「粥」,為什麼是「左右開弓」呢?
因為這是古、今漢字演變過程出現的【訛變】現象。
「粥」是「鬻」字的省文,「省文」就是「簡體字」。
也就是說「粥」和「鬻」最開始是一個字。
先看《說文》怎麼說的:
《說文》:「鬻,?也。從??,米聲。
「?」就是古文「糜粥」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字由「??」和「米」構成,而不是「粥」和「鬲」,
這個字「??」放大一點,不然不清楚:
《說文》:鬲,?也。古文亦鬲字。象孰飪五味,氣上出也。
解釋得很清楚,這個字就是:
古代的炊具「鬲」在烹飪食物的時候,蒸汽上騰的樣子:
在沸騰的炊具上加米,自然是表示煮的粥:
篆文等古文字演變成隸書的時候,最大的特點就是「隨體詰詘」變成了「橫平豎直」。
這樣可以提高書寫速度,那麼這個「蒸汽形」就寫成了「弓」形:
「蒸汽」的筆畫恰好與「弓箭」之「弓」同形。
「畫其成物」的象形字,也就變成了看不出字理何在的「抽象符號」,以致讓今天的我們感到疑惑,為何粥字是左【左右開弓】:
在漢代的時候,為了進一步提高書寫速度,乾脆將「鬲」也省去,也就變成了「粥」字:
「訛變」這種現象在古、今漢字演變,也即【隸變】的過程中,是非常常見的。
「粥」和「弱」、「弔」都有「弓」這個部,但分別的來源不同:
例子太多了,我只舉「月」這個部件:
「月」在「明」中的字源是「月亮」
「月」在「前」中的字源是「舟」,
「月」在「朋」中的字源是「貝」
因為漢字是個開放的、約定俗成的符號體系,不是某個中心化組織造出來的,而是千百萬人,甚至是社會階層很低的「刀筆小吏、勞動人民」,覺得怎麼樣寫省事,就怎麼寫,根本就就沒有想到「文化、字理」。
我們的一些秀逗委員,你拍電影就TM拍電影,一定跟著港台人一樣說繁體字「有文化、嚴謹」,你不是有病嗎?
越這種「繁字體有文化,不能丟」,恰恰是不懂漢字的表現。
他要「文化」,「愛要有心,鄉下有郎」,我說【閹割起碼要有J*B和刀】,合理吧?
我就把甲骨文中表示「閹割」的字送給他,滿足他的【文化】:
漢字最大簡化是隸變產生隸書,也就是繁體字的前身,都是幾千年前的泥腿子造的字,字理丟失得很嚴重,可以說是「最沒文化、最俗」的字,貴族皇帝也一樣用。
真的,你越了解,你就會發現,偷懶的泥腿子是驅動漢字演變的主要人群。
我最討厭就是一些京油子多作怪,總是微博上陰陽怪氣,比貝勒王爺譜還大。
人,要懷疑一下自己「你可能沒那麼正確」。要相信術業有專攻,跨行評極度謹慎。
茅於軾老先生如此博學,跨行評論,也不是鬧笑話?
---------------------------------------------------------------------------------
這個【蒸汽】變【弓】,網上很多討論,但是卻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什麼「鬻」幾種不同的發音和意思,它們是什麼關係?
1、按照《說文》的「米聲」,它應該讀作「糜粥」之「糜」,
2、「賣官鬻爵」,古楚人領袖【鬻熊】,讀若【育】。
3、簡體「粥」讀為「周」
讀若「糜」的聲音,可以假借為「買賣」的「賣」,但其他的音變關係,無論古音、今音它們的很難說通,看古籍的解釋:
孫詒讓《墨子閑詁》:「《說文·貝部》:『賣,讀若育。』今經典通以鬻為之。
」《字彙·鬲部》:「鬻,養也。
《說文通訓定聲》:「鬻,假借為育。
憑我很有限的音韻學和歷史語言學的知識,我是解釋不了。
我看了一下網路上新浪博客有位博主唐善純(南京理工大學)注意到這件事,並為此寫了一篇博文:
他認為和古代的楚語方言和中原方言不同導致不同的發音,我個人覺得有參考價值,引用過來:
羋」還是來自楚人始祖「鬻熊」。《說文》釋「鬻」:「從鬲,米聲。」一些人對此讀音視而不見。
《爾雅·釋言》:「鬻,糜(mí)也。」
《釋名·釋飲食》:「糜,煮米使糜爛也。」這是本音,也是本義。但有些地方的人將它讀為粥(zhōu)或煮(zhǔ)。
《字彙·鬲部》:「鬻,煮也。」也是本義。
這樣一來,鬻就有了3個讀音。
粥的上古音為tjieuk,這個讀音與糶的上古音tiauk接近, 於是「鬻」獲得了「糶」的含義。《廣雅·釋詁》:「糶,賣也。」後來tjieuk/tiauk失去了首音,讀yu,則是語音變化的結果。
孫詒讓《墨子閑詁》:「《說文·貝部》:『賣,讀若育。』今經典通以鬻為之。
」《字彙·鬲部》:「鬻,養也。」
《說文通訓定聲》:「鬻,假借為育。」
於是鬻就有了煮米、煮米使爛、出賣、養育等一系列含義。無論讀音怎麼變,含義如何不同,它們的基礎都是「從鬲,米聲」。
所以,楚人羋姓之「羋」、讀米聲的「鬻」,皆應為「蠻」(即苗)的音變。現在人們將「鬻熊」中的「鬻」硬讀作yu,是毫無道理的。
(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d2af5e0102wzgy.html)
因為,國際音標打不了,我只憑我的理解,簡單的說一下,知道大致意思就可以:
「鬻熊」應該從《說文》讀為的「羋(迷)熊」,「羋」跟「苗、蠻」通假,反應了楚人母系跟南方蠻族的通婚融合。
「古無舌上音」,另一個發音「粥」上古音有點類似「挑」,這個音與「糶米」的「糶」一樣,二者通假,所以獲得了「賣」的意思。
魏晉以後,前面舌頭音T丟失了,y的發音留下來了,於是,這個發音跟【育】非常近似。
那麼,「賣官鬻爵」,應該讀古音「糶」,而不是讀【育】。
我稍有不同意見是,我覺得【鬻】有【育】的發音,以及和「養育」的意思,應該是假借獲得得,不是意義引申的結果。
【鬻】的一些古字,有從【賣】,從【育(毓)】的:
(字形:傳抄古文字編(綫裝書局),冊上,頁278)
可能這些字太繁瑣了,都併入到了「鬻」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