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子講「以德報怨」,而孔子講「以直報怨」?


謝邀。

老子的做法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這一句,

老子說的是:

自以為可以用「善」來抵消之前所積的「不善」,並認為這樣就是「善」,這其實是不合道的,也是不可能消除「怨」的。

積善成德,積不善成怨。

怨是因為積不善而來,如果已經有積怨了,再以不善之善去試圖和解積怨,雖自鳴為善,實則是更加不善。

刻意為德,其非德;刻意為善,其非善。

德無形,善無跡。

無形而勝萬物之有形,是以為善;

有形而與萬物相傷而不勝,是以為積不善為怨。

既已不善,豈能以去此不善而自鳴為善?

因此,老子並沒有說需要「以德報怨」。

那麼老子的態度在哪裡?

就在下一句: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人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虛以應物,不爭善勝,勝而不傷,如此方可積善不積怨。

孔子的做法

《論語·憲問》: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什麼是」直「?

最早的甲骨文字形從目,目上一直筆表示正面直視。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從「十」、「目」和 分別表示:數量多,眼睛以及隱蔽的意思。

(戰國時期,文字「目」形似田)

「直」的本意也就是眾目所視,無所隱蔽遁逃。

所以「直」引申有「公正合理」的意思。

孔子這裡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和老子在《道德經》里的「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一句背後的含義是一致的。

孔子是說,如果已經有了積怨,那麼就要正視它,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以合道的言行來積善成德。

如此,才是消除積怨的根本方法。


首先問題是有疑問的。現存不同版本版老子在這句話是有矛盾記載的。目前有兩種,一個是79章,一個是63章。

老子79章,說的是報怨以德,而非以德報怨。

整句話是這樣的:"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這是一句反問句,如果報怨以德,那善良怎麼維持。後面是解答。

而如果是63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是不論大小,面對怨恨,都要以德對之。

老子的德,不是我們現代漢語的恩德。而是自我的德,是一種世界觀的認知。是道家基本思想,不爭的一種體現。

因此這句話就是,不管別人怎麼對我,都要保持自己的理性思考,以平靜面對,而非後世人理解的以德報怨是別人對我不好我反而要對別人好。

老子和孔子在核心思想有明確不同,這是導致兩人在接近的問題有不同反應的根源。

老子作為道家思想開拓者,他的核心概念是清靜無為,控制自我,不爭而勝。因此面對這個問題,他的解讀是以自我的冷靜為中心,不要因為別人的態度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判斷。

先秦的孔子之儒,是很激烈的。強調復禮,也強調法律的懲戒和武力。夫子對於這個問題的解讀就是,誰對我講理,我就對人更講理。對我不講理攻擊我,那就打他Y的……


謝謝!很高興有一個機會在這裡根大家做過交流,請大家多多指教!

1、我們知道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這兩家學派都有各自不同的主張,自古以來也是爭論不休。

2、其實這兩位都是在講《易經》,只是他們的分工不同而已。孔子是有教無類,開啟了平民國學,也就是學在民間,他是專門給那些大多數中等智慧的人來解釋《易經》,主要講的是人道部分;而老子呢,他是專門給有高等智慧的人講《易經》,主要講的是天道的部分。

3、老子說「以德報怨」,是告訴我們要做好事先防範。為了不引起任何的怨恨,於是就要先通過施行道德來把怨恨去掉。如果一旦結下了怨恨就不能繼續使用以德報怨了,這個時候孔子的「以直報怨」就發揮作用了。

4、孔子說「以直報怨」,是告訴我們結怨之後應該如何處理,這個時候就不能再以德報怨了。我們中國人經常講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其實是一個道理。

5、我們再來讀讀《論語》: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人問孔子:「對待壞人壞事,用咱們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去羞辱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說:「你用這個態度對待壞人壞事,讓好人好事情何以堪?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對壞人壞事,只需要按規矩辦就行了。」

看看當年日本投降,我們對日本多好,不要它的賠款,以德報怨,但是後來日本某些人不懂感恩,這個時候我們還要以德報怨嗎?肯定不可以的,這時候就要以直報怨。所以孔子的「以直報怨」態度或許更符合現代精神。「直」就是一種尺度,在現代社會當然就是「法律的尺度」。但是請大家注意,這是在事件發生以後才能用的,我們中國人還是希望做到老子的「以德報怨」,將一切不必要的恩恩怨怨全部化解於無形,這才是長遠大計!這才是人類之福!這也是我們今天的人應該努力的方向!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淺見!歡迎大家留言,多多交流!

謝謝!


道家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行不言之教。儒家的教育是大眾教育,有教無類。

想成為道家弟子。第一條,必須學富五車。第二條,必須智商100以上。第三條,必須悟性高。

若成為儒家弟子,智商高低無所謂,只要不低於阿甘就可以。有無悟性均可。不識字的文盲也可以,從識字開始教。

所以,老子所言的以德報怨,是針對精英、真人的。孔子所言的以直報怨,是應對所有人的。


很多人看到這個,會覺得暈乎乎的,不管老子、孔子。都是歷史上極具文化代表性的人物,但他們說的怎麼會不一樣?其實,他們說的並不矛盾,只是我們在讀經典的時候,只限於字面。

概括的說,老子說的「以德報怨」,指的是事前態度,也就是一個人就算知道這樣做會得到「抱怨」,也要秉承「德」去處世。

孔子說的是事後態度,也就是一個人秉承著德,卻得到抱怨,就應該「以直報怨」。

他們兩個人說的看似不同,是因為時位不同,承前啟後相呼應。如覺得解釋有所幫助,麻煩動動手指點個贊,或者下面留言互動,感謝閱讀!


沒有從道德經中讀出有「以德報怨」這四個字呀?問題牽強附會了些。《道德經》里是有句,「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語出《道德經》六十三章。不過不是「以直報怨」這種思維法。更何來以德報怨?

其一、《道德經》七十九章:「和大怨 ,必有餘怨 ,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據說這句里的「報怨以德」是後來陳鼓應等學者們加進去的。認為「報怨以德」在六十三章不合理不合章法。當然,「抱怨以德」至於到底是在六十三章,還是在七十九章。暫都不論。且聽慢慢道來:

其二、是以,當然,關鍵要看「德」如何理解,如何定義。如果「德」解釋成一般而言的道德品德,這個「德」就是個名詞了,大家共同遵循的認為的好品質、善心地就是德。這個德是有立場的,社會之德。每個地方每個邦國的風俗人情習慣不同,則「德」亦不盡相同。時代不同也會不同,遠的不說,譬如,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善,百善孝為先。這是美德。但現代社會,沒有特別情況,男士你總是留個大清朝的頭髮辮子,關二爺的美髯,人家可能懷疑你作古封建甚或神經病呢。譬如,女士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是古之婦德,放到現代社會遍地都是大腳丫子的姑娘,看來是都世風日下有傷風化嗎?

因此,名詞道德品質的「德」要看你站哪個立場怎麼理解,怎麼定義了,但是,吾認為不論怎麼定義的「德」,只要是教條的道德,那麼,道理上說,都是很難說通「抱怨以德」的。當然,單向誘導權威需要而定義,報怨以德就是美德。那自有它的暫且需要而已。此不論。

是以,德,若是個概念的道德名詞,以德報怨,則姑息養奸。慈悲為懷的佛家有慈眉菩薩,還有怒目金剛呢。

其三、若是「德」解釋成知識,所謂知識即是美德,那麼,用知識智慧解決化解恩怨,基本上說的通點。但是,細想也牽強。而,孔子的「以直報怨」就有一層這樣的意思了。當然以直報怨,也要看「直」怎麼理解。解釋成是非曲直的意思,那麼也就是有用智慧知識化解恩怨矛盾的意思了。不過,李逵的力氣在某些方面有時比吳用的知識管用,直截了當,快刀斬亂麻,幾板斧就行了。

若是「直」解釋成直來直去,針鋒相對,那麼認為自己是正義的,當然,以直報怨就成了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德報德,怨抱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當然,對待大是大非上,這是合理的。但不能一概而論,奉為圭臬信條。比如,雞毛蒜皮的吱吱呀呀,也直起來性子對著干,睚眥必報,不夠浪費感情精力嘛?不若放過自己,放過些無聊小怨小氣。否則,得不償失,小事扯成大事。於人於己皆不利。畢竟誰無過錯呢。

其四、若是「德」是得道之得的意思。那麼,這樣解釋就OK了。得道了,何來恩怨?沒有怨何來恩,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對對錯錯,皆是對立一體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無風不起浪。所以,《道經》提出個核心思想,取天下無事,則無不治,無為無不為。《道德經》高深用意是指導你要超出是非對錯恩怨情仇的。不染恩怨,連恩怨的概念都沒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以,「報怨以德」這四個字在《老子》六十三章與這幾句話放在一起還是十分合理的:「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而後來陳鼓應的摘出來放到七十九章雖有道理,顯然斷章取義,大失深意!

說的很明了嘛,直著翻譯的話還是文字遊戲而已,理解老子不能執著於文字,是謂,開篇就重點提醒讀者,道可道,非常道。而上面六十三章的那個整體意思,顯然已經超越好壞恩怨美醜,就不存在恩怨概念了。告訴你,哪有什麼好事壞事、美味臭味,那些難解決的恩怨是非對錯情仇,都是呀,妄為,不按事物規律不悟大道莽撞行事而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呀,量變到質變,要懂得防微杜漸,從最簡單最起初就消弭跡象,清靜無為,不刻意胡來,把握大道規律來行事可謂是為無為,是得道,得者,德也,得道既是德道。整段的意思才是說的通的,摘出來以德報怨,報怨以德,只是盲人摸象而已。再簡單點說就是老子是超脫恩怨是非之外,辯證統一給你道明恩怨、德怨這個關係的,至於怎麼個關係你明白了,無為的主旨你也就不會丟嘍,呵呵,至於,一般人而言包括孔子的都是有為的,立功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打打殺殺,你爭我搶,涉入恩怨是非說恩怨。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高下立見啊!

其五、畫蛇添足贅言兩句,所以據不斷考古出土的文物看,有人說,《道德經》最早是分成《道經》與《德經》兩部分,且《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應該叫《德道經》。無疑是十分有道理的。如此看,則《德道經》不存在以德報怨的道德教條說法。當是後來人以所謂的「人道」的解讀加進去的一家之言而已。而老子之言「道」更多是他所謂的「天道」角度而言的。是謂,「天之道損有餘以奉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神話些的意思說就是呀,老子都住到三十三重離恨天,不關人間俗世了嘍,孔子是大成至聖文王廟裡掛職,專管人間道德學說哩!以德報怨和以直報怨可以說都是孔子的話未為不可喔。哈哈。

以德報怨在《老子》原文中很辯證統一的。大部分人理解的以德報怨以直報怨與老子的顯然不是一個思維層次與角度。


「以德報怨出於儒家四書之一的論語」。首先讓我拆穿一個千古的謊言:孔子從來沒認同以德報怨。另外老子的道德經也沒說過「以德報怨」!必須承認,斷章取義是不少國人的不良習性。論語憲問中的全話對答是這樣的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白話意思是……有學生問孔子說:用善行回應惡行,老師怎樣看?孔子說:如果這樣,那用什麼來回報善行呢?非常明顯,孔夫子的儒家是堅定反對所謂的以德報怨的,缺德者,甚至違法者都應受到相應的懲罰,若不那還需要做好人好事么?之所以人要做好人好事,就是這種的人一定會受到德的回報,因此我們要做好人好事呢!這才是論語的真正思想。此外道德經並沒有提過「以德報恐」。


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德,什麼是直?

德的先導是善,善的本質是不惡,不損人,不害人。德呢,基礎來源於善,更往上走一步,就是成就他人明白正理,從而有一個高一點的精神層次,對以後的生活對生命的理解更接近於道。

直呢,就是用比較直觀的方式,讓對方明白道理,同樣達到日後精神層次的提升。直有直述自己的見解,甚至以牙還牙。

為了達到讓對方明白道理,用什麼方式都可以,所以,德就是直,直就是德。沒有區別。

《中庸》開篇有一句話,「天命之謂性」。

老子和莊子的重點在於「天」,是指那些悟道到了一定層次的人,如何更快更好地更接近天。

孔子及儒家的重點在於「命」,主要是幫助擁有生命的人如何修身養性,發現自己也有「天」,所以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通過人世間的各種坎坷,困難,不斷比較,反觀,感悟,終於在五十歲知道了「天」和「命」的關係,並且知道了命來源於天,命只是一個工具,最終是回到天。

釋家的重點在於「性」,已經超越了「天」和「命」的關係,主要是為那些明心見性的菩薩指出了方向,也為那些有善根的人指出了方向,哪怕你一個字都不認識,只要你信,去做,你就會覺悟到天的性,從而……不可思議。

儒釋道三家殊途同歸,但是層次不同,自然對一句話,一個字,每個人的理解千差萬別,不足為奇。但是,活在世界上的每個人,有一些問題是大家共同的,那就是

生命從哪裡來?為什麼都是命,卻都不相同?生命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老子》第六十三章中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老子無為而治,這種智慧在古代雖然沒有被統治者作為治國之本,但是其學說的先進性在於,遵循自然規律,不爭不吵不鬧,順其自然。

老子認為,如果別人對你不好,那麼不要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要用自己的道德去感化他,讓他羞愧,讓他無地自容,從而讓他的道德水平有所上升。這種完全靠自覺的理論,在孔子那裡是說不通的。

孔子在《論語.憲問》中說:「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意思就是說,有人問孔子,如果我被人欺負了,該咋辦呢?我應該以德報怨嗎?

孔子反手就是一個耳光,說「以德報怨」?那麼拿什麼報德呢?!用直率的性格去報怨,用德去報德,才能做到均衡。孔子和老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聖人,他們的學說都有各自的先進性和道理,對後世都有很高的指導意義。


推薦閱讀:

TAG:孔子 | 老子 | 國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