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名貴的茶葉是大紅袍嗎?
大紅袍、老班章普洱茶、西湖龍井、鐵觀音、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信陽毛尖、黃山毛峰到底誰才是中國最貴的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小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最後的結果還是很吃驚的,一方面是因為價格真的高,調查完了再看看自己的錢包,連一口茶都不一定喝的起。另外一方面是我是做普洱茶的,我一直覺得的老班章普洱茶這麼貴應該是它了吧,結果調查以後發現老班章弱爆了,茶葉價格就像這世間的高手一樣,一山還有一山高。
茶葉價格有一種是拍賣價格,一種是市場銷售價格。拍賣價格肯定是貴的,因為是特殊情況有很強的收藏品,金融屬性賣的不是茶,所以拍賣價格要分開單獨討論。有拍賣最貴的茶,有市場價格最貴的茶。
今天我們把拍賣價格和市場價格分開討論,因為雲太吉小魯覺得拍賣價格太特殊了,和市場價格混在一起討論實在是不合適。
天價茶葉永遠出現在最新一期的拍賣會上
關於茶葉的拍賣價格,有一種很強的形式意義,不能代表茶葉本身的價值,代表的是相關組織的重視程度,幾百萬,幾千萬一公斤的價格,更多的是一種象徵,和市場接受不接受沒有關係,下面列舉一些茶葉的拍賣價格,可以說都是天價的。
武夷山母樹大紅袍(拍賣價格)20克20.8萬元,2005年第7屆武夷山茶文化節
現存6棵母樹大紅袍,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2006年政府已禁采。
西湖龍井御前八棵(拍賣價格)10萬/公斤以上
安徽太平猴魁(拍賣價格)100克20萬元
在2009年5月份的濟南「國禮茶安徽太平猴魁名茶拍賣會」上,
安徽六安瓜片(拍賣價格)4.6萬元一兩
安徽黃山毛峰(拍賣價格)50克8.5萬元 2007年6月
河南信陽毛尖(拍賣價格)74.5萬元/斤
安溪鐵觀音(拍賣價格)6.7萬元/100克
貴州都勻毛尖(拍賣價格)150克10萬元
最貴的普洱茶是,35萬元/100克錦繡茶王香竹箐。(拍賣價格)
名氣最大的普洱茶,金瓜貢茶是國家二級文物,一直在故宮收藏。2007年回歸普洱。
小魯(joaylu)最後總結出來就是只要是茶葉拍賣活動,而且是有一定的規模的,一般茶葉都會拍出天價,而且經常被刷新。如果拿拍賣價格最貴來說什麼茶最貴的話,請每年關注最新的一期茶葉節,因為一定出現在最新的茶葉節上。
市場價格最貴的茶是什麼?
市場價格也就是真正平時能買到的價格,為了做這個調查我採用了比較懶的辦法,直接上網站搜索銷售價格。
普洱茶老班章,3~4萬一公斤
西湖龍井400g,3.5萬元
大紅袍,48克4.8萬
太平猴魁,300克 1.9萬
六安瓜片,200克 1萬
信陽毛尖,500克 1.6萬
鐵觀音,500克 4.9萬
經過對市場價的抽樣調查,我發現就算是市場價格也大量的都是有價無市,銷量基本為零,或者有銷量也只有幾單,很難說真的有消費者購買了。茶做為了一種日常消費品,還是要在一個合適的價格區間的,太貴的茶,比如上萬元一斤的普洱生茶,就邊我這做開茶葉公司的都不可能買來喝的。
雲太吉小魯
最後問一個問題,你喝過最貴的茶葉是什麼?
我先回答,拋磚引玉,我喝過最貴的是茶王王霞的一款熟茶,據說100克16.8萬元,當然是在茶葉展上拍賣的價格。正常的銷售市場上是不會這麼貴的。
最名貴的茶葉是什麼?這個要放在不同的環境當中來看,才能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從古到今,最名貴的茶葉不一而足,即便是在今天,六大茶類中也有各自的名貴的茶葉,不能一概而論,每種茶類當中都有最名貴的品種或品級,不同的茶類的名貴又不能放在一起來比較。
已經禁採的大紅袍母樹,堪稱極品。
毫無疑問,大紅袍,如果特指是九龍窠懸崖峭壁上的六棵大紅袍母樹上采出的茶的話,那一定是非常名貴的,不過,那六棵大紅袍母樹,自2007年起就已經禁止採摘了,所以現在母樹大紅袍雖然名貴,卻已經一茶難求了。
儘管如此,在武夷岩茶(代稱為大紅袍)這個品類當中,確實也有很多非常名貴的品類或品種:比如這些年炒的異常火爆的「牛肉」(牛欄坑肉桂的簡稱)、「馬肉」( 馬頭岩肉桂的簡稱),也已經炒到了接近天價。
其他茶類中也不乏名貴的品種:
比如始創於2005年新茶類「金駿眉」,原產自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內的頂級紅茶,只採單芽製作的紅茶金駿眉單價過萬元是極其正常的,堪稱是最名貴的茶葉之一。
6.8萬一餅的88青餅,堪稱天價代表。
普洱茶自從興起之後,陳年老茶、千年老樹也是備受市場追捧,其中88青餅也已經被炒到了6.8萬一餅,而備受市場追捧的單株古樹茶,最貴的已經炒到了超過30萬元/公斤,這些都稱得上名貴。
龍冠龍井的極品頭春頭采「玉蓮心」
綠茶當中,也不乏中國最名貴的代表,西湖龍井當中御茶園的18棵茶樹的茶也炒到幾萬元一斤,而能在市場上流通的龍冠頭春的龍井茶可以賣到3萬元/斤,並且供不應求,與其他茶類有價無市的炒作不同,綠茶的價格卻是貨真價實的價格,是真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產品,這與龍井茶、其他綠茶先天的時令優勢是密不可分的。
綜上所述,其實沒有什麼中國最名貴,最貴的記錄或許每年都會被刷新,而名貴的品類當中,也也有高性比的經濟之選,就喝茶來講,茶無貴賤,適口為珍,適合自己口味的才是最好的,也沒有必要為了去追求名貴、最貴,而去附庸風雅、弄虛作假,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你說呢?評論說說你的看法吧!
朋友,中國茶中之王大紅袍產於福建武夷山的崖峭壁之中,為了採集它極危險,價格極昂貴,決不是大多數消費者所能接受的。大紅袍屬於烏龍茶,品質優異。中國特種極名貴茶葉。其外形條索緊結,色目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韻明顯。有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是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殀功效。大紅袍很耐沖泡,沖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嘗到岩荼之顛的禪茶韻味。注重活,甘,清,香。名稱大紅袍別稱武夷山奈,主要原料是茶葉,主要成份是茶多酚,茶多糖,芙氨酸。主要功效,提神醒腦,健胃消食,明日羞思等。儲藏方法,陰涼通風。產地,福建武夷山。所屬類別,烏龍茶。價格,極其昂貴。(朋友,矛盾的小說(子夜)里說的主人翁資本家品嘗的大紅袍,是大紅袍里的極品,每克茶葉與黃金,白銀的價錢差不多,說的是從山崖峭壁里採集的。現在它的售價是每斤20多萬元人民幣。只圖下六顆茶樹是大紅袍中的極品,為野生,生在在山崖峭壁之上,開採極難,很危險,每年的產量只有1斤)。
母樹大紅袍、普洱印級老茶、雲南山頭古樹茶、宋種、雲南鳳慶錦繡茶祖茶、西湖龍井名前茶、論道竹葉青、正山金駿眉、錦繡中國紅、雪域藏紅藏雪…中國好茶及地方名優茶太多了說不完,當然除了那些故意定高價博眼球的茶。名貴名貴要有名氣價格呢相對普通大眾來說金貴即是了!
茶是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這邊龍井一萬一斤,那邊坑茶几萬塊,這邊普洱老茶一百多萬...有意思嗎?
名貴的茶很多,大紅袍是其中一種,但如果是最名貴,誰也不服誰。你說你貴,四川的處女笑了,處女用嘴採茶藏其胸口,採茶費都不比茶貴多了,處女的體香氤氳茶中,不賣你天價你都不好意思。什麼,你問多少錢一斤?請問你有多少錢,那就是多少錢一斤。問君茶葉有多貴,無人知是多少錢。
我覺得在當前消費為主的今天茶行業,還討論這個意義不大,非要比出高低的話都只是市場茶,真正的小量的高端茶鮮有流通市場的,出名又貴的永遠都不會是最高端的茶。
所以,茶是自己喜歡的那杯好。
提起最名貴的茶葉,當然要數龍井。龍井茶產於杭州西子湖畔的西南丘陵。那裡氣候溫暖、濕潤,土壤酸性,為龍井茶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龍井茶栽培歷史悠久,自元代時開始出名。這裡的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就以種茶為主,在他們的辛勤培育和精心加工下,龍井茶才久負盛名,立於不衰之地。龍井茶所以珍貴,一是因為它的產地非常局限,只在西湖的西南丘陵一帶。二是製造龍井的茶葉采自茶樹頂端為數不多的幾個尚未開放的幼葉。據說炒制一斤「特級龍井」,採茶人竟要採摘三萬多個幼嫩的芽頭!怪不得泡開的龍井茶形為雀舌,色澤翠綠,香氣濃郁,味甘爽口。 我國種茶歷史悠久,自然名茶很多,太湖的碧螺春也是其中之一。碧螺春是珍貴的高級綠茶,蜚聲海內外。用碧螺春泡的茶碧綠清爽,香氣四溢,經久不散。碧螺春產於江蘇無錫太湖中的東、西洞庭山。特級的碧螺春,是在茶樹上的嫩芽剛剛伸展出第一片葉時採制的。時間僅僅在穀雨前的三、四天。因此,乾的碧螺春,茶尖呈螺旋狀,邊緣上有一層均勻的細絨毛,碧螺春的美名即由此而來。如把它泡在杯中,不久,就會舒展成一芽一葉。我國的茶類琳琅滿目,豐富多采。除了龍井和碧螺春之外,還有南京的雨花茶,「松蘿香氣蓋龍井」的安徽休寧的松蘿茶,黃山的毛峰茶,「色香幽細比蘭花」的廬山雲霧茶,不勝枚舉。阿里山烏龍茶,又名凍頂老茶王烏龍茶,是台灣茶葉里最為珍貴的。其又可分四 種級別,頂級阿里山烏龍茶WL-SW-S,特級阿里山烏龍茶WL-SW-G,優級阿里山烏 龍茶WL-SW-H和普通阿里山烏龍茶WL-SW-M,頂級阿里山烏龍茶由於價格昂貴,現 中國市場較少,一般是要定貨,直接由台灣發貨。被譽為「茶葉之王」的福建武夷山名茶「大紅袍」20克母樹「大紅袍」茶葉曾被一商家以18萬元拍走
錯!中國最貴的茶是婚禮上媳婦給公公婆婆敬的茶!一碗最少兩千!
我不知道最名貴是不是大紅袍?如果真是的話,我手裡這盒大清宮廷百年大紅袍應該價值幾何?請教業內高手!!!
武夷山其實還有許多優秀的名叢品種,但在大紅袍面前,則不是那麼被大家所過多關注和熟知。因為信息的不對稱,造成外界對岩茶、對大紅袍的誤解,也是問題之一。亂象也遠遠不止這些,如果做茶的人,賣茶的人,能夠將自己的茶說清楚,相信茶客們也會接受。畢竟誰也不願意稀里糊塗的被當傻子。
那天在回武夷山的高鐵上,聽見鄰座兩人在聊武夷山的茶,其中一人說「大紅袍就只有在景區的那幾棵樹,外面賣的都是假的,忽悠人的東西。」
當時我正看著窗外,雖然類似的評價已經不是一次兩次聽到,但話從耳邊傳來還真有些讓人百感交集。大紅袍給人留下的這種印象其實一直都存在喝茶人之間,裡頭的爭議是眾說紛紜。是的,太亂了。
大紅袍到底是什麼?
我們熟知的那六顆母樹大紅袍,分別有三個品種(奇丹、雀舌、北斗),在2006年就被要求停止採摘,現在已成為景點供遊客觀賞。然而關於母樹的品種問題,也是各有各說法,這裡僅僅只是講我知道的。
有據載,大紅袍原栽於九龍窠及北斗峰、竹窠等處。武夷山的老書記趙大炎先生曾在某個專訪中講過,「真正的大紅袍還在九龍窠內,但誰也說不清,誰也沒看見過。」(原話)
那六顆母樹,經省農科院專家們鑒定,三個品種的香型,口感基本一致,武夷山政府為了更好的推廣武夷岩茶,因而統一命名「大紅袍」。
後來這三個品種經武夷山茶科所進行無性繁殖研究成功,正式推向市場,同時號召茶農們廣泛種植,以純種大紅袍命名,才有了今天市場上的所謂「純種大紅袍」。而今武夷山已經普遍公認「奇丹就是大紅袍」的說法。
這裡我想藉此說句,武夷岩茶四大名叢是不包括大紅袍的,也沒有什麼五大名叢。四大名叢只有「鐵羅漢、半天妖、水金龜、白雞冠」。
嚴格意義上講,我個人並不認同「純種大紅袍」這概念,前面已有說明,真正的大紅袍,到現在誰也不知道其是什麼品種,誰也沒見過。為何要把名字強加於它們身上?既然這三個品種都有自己的名字,就應該稱其原名。把三個品種都算作「大紅袍」,未免有些荒唐。而「奇丹即大紅袍」的說法也說不過去。至於這其中的原因或者利益糾葛,就不深究了。
另外,幾顆母樹到底有沒有坊間流傳三百多年,以及那些「狀元歸來致謝為茶樹披紅袍」、「給皇后治病」、「猴子採摘」等故事,也只能當故事來看。
說完母樹大紅袍、純種大紅袍,接下來不得不提及另一個概念——「拼配大紅袍」。它同樣是為了推廣武夷岩茶應運而生,即不同品種的岩茶,取長補短拼配出來的茶品,在市場上也被稱作「商品大紅袍」,因拼配而實現商品化。拼配大紅袍的出現,更是進一步的推動著武夷岩茶,或者說「大紅袍」的發展。
比如香氣好的茶與茶湯口感好的茶各取所需 ,聽起來是簡單,但不是隨便拿兩種或幾種不同的茶混在一起就能叫作拼配。拼配師傅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茶葉審評能力,在原料上嚴格把控,原料火功要一致,香要融合,水要兼容,按一定比例調和,把茶葉價值最大化,拼配出的茶喝起來才會讓人覺得自然。各家拼配的大紅袍都會不同,喝的時候最好不要追著人家問裡面拼了什麼品種,問了也是白問,多數人是不願意告訴的,算是各家的秘密,但還不到玄乎程度。
在市場化運作下,大紅袍如今已經演變成為武夷岩茶的代名詞。也正因這一系列的「概念」,才讓很多人渾淆,把世人整暈。
市面上的大紅袍有多亂?
不可否認,「大紅袍」的宣傳推廣是成功的,所以才有現在的茶界地位,讓大家能夠耳熟能詳。以至於有人只知大紅袍,知道大紅袍來自福建武夷山,知道它的傳說故事,卻不知道武夷岩茶,甚至也沒聽過水仙與肉桂這兩大當家品種。
如果你仔細留意,應該就會發現市面上多數的岩茶包裝,都是直接標著「大紅袍」三個字,行業人稱其為通用包裝。由於是通用包裝,每家茶店所包裝的茶葉自然是不一樣,這就容易造成同一款包裝,你在A茶店買的可能是水仙,在B茶店可能買到的是肉桂,C茶店或許是其他品種岩茶。而且價格還不同。
所以我常能遇到一種情況,有茶友跑來跟我說他在某處喝到一款大紅袍,很好喝很喜歡,把喝茶感受描述一番後,發來一張通用包裝的照片或茶湯照片,問問我這有沒有類似的茶,品質如何,多少錢等等。每次我會都用「沒喝到不好評價」之類的回答來婉拒,不然呢?。
有人肯定要疑問了,為什麼不直接使用帶各品種名稱字樣的包裝?這不是掛羊頭賣狗肉嘛?。其實茶店也是無奈,主要還是因為「大紅袍」名氣太大,把水仙裝在水仙的包裝袋上無人識,裝在大紅袍的袋子上效果就不一樣了。舉個實際例子:在家家戶戶喝茶的潮汕地區,大部分茶客的認知里,水仙是比大紅袍低一級的茶葉,換個意思講就是水仙是便宜茶,大紅袍則是相對比較好的。不信的話,若你在潮汕,走進任何一家茶店,看看是不是「大紅袍」的包裝最多。
相比之下,品牌包裝的大紅袍則會規範些,一般都是以拼配大紅袍為主,不會出現同個包裝,賣幾個品種的混亂事。雖然品牌茶包裝規範,產品信息都有標註按國標生產,生產地址也是在武夷山,但每家茶企情況不同,亂象一樣存在,有的茶企雖然生產地址是寫武夷山,實際上他們的真實生產製造地址卻不在武夷山。也有茶企生產地址在武夷山,公司的一些產品使用的茶葉原料不一定是武夷山產區的茶,多來自周邊地區,俗稱外山茶。
如果我跟你說近幾年市面出現了「安溪大紅袍」,你一定會詫異。當年金駿眉大受追捧,掀起了全國茶產地「一片紅」,安溪出了個紅茶叫觀音紅,也有把「觀音紅」當「正山小種」銷售的情況,要麼就乾脆做成「金駿眉」的外形當金駿眉賣。而現在除了紅茶,安溪很多人在做用鐵觀音茶青製成的「大紅袍」,由於岩茶行情連年上漲,鐵觀音市場行情一路下滑,茶農們為謀出路,於是就開始了這種「創新」。做出來的「大紅袍」成本價格低,傍大紅袍之名銷售,能賣個好價錢,普通茶客又不易辨別出區別,在利益驅使下,自然有人願意這樣干。除了鐵觀音,福建漳州平和縣的白芽奇蘭也有仿製大紅袍的情況。
更有意思的是,曾經鐵觀音行情好的時候,也有人從外地製作「鐵觀音」拉到安溪銷售。現在這事出現在武夷山,仿製大紅袍卻是來自曾經一樣被仿製過的鐵觀音。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
嘗試工藝創新,制出新茶品,完全是可以並值得支持的。但做出來的紅茶就叫正山小種,做出條形茶就叫大紅袍,這就不對了。
武夷山其實還有許多優秀的名叢品種,但在大紅袍面前,則不是那麼被大家所過多關注和熟知。因為信息的不對稱,造成外界對岩茶、對大紅袍的誤解,也是問題之一。亂象也遠遠不止這些,如果做茶的人,賣茶的人,能夠將自己的茶說清楚,相信茶客們也會接受。畢竟誰也不願意稀里糊塗的被當傻子。
最後借用一位前輩的話「真愛武夷岩茶,是不會只停留於「大紅袍」這三個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