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大堡礁為什麼會白化?
去過澳大利亞大堡礁的遊客,幾乎都會被它的美景所折服——除了獨一無二的夢幻景緻,這裡還有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大堡礁究竟有多珍貴?澳大利亞一個保護團體曾算過一筆賬:大堡礁價值560億澳元——超過12座悉尼歌劇院。不過,如此珍貴的大堡礁正長期遭受白化問題的困擾。
最近幾年,全球珊瑚礁都在遭遇大規模白化,有專家將此歸因於全球氣候變暖及厄爾尼諾現象。水溫上升導致珊瑚變白並且易於感染疾病。研究顯示,珊瑚白化重災區都是水溫最高且高溫持續時間最長的區域,大堡礁就是其中之一。研究進一步顯示,海水升溫會導致藻類產生過量的有毒化學物質,名為活性氧,這對珊瑚和與之共生的藻類都有危害,珊瑚會排出這些藻類,並最終因失去營養供給而死,出現鈣化變白的現象。
目前,白化現象似乎有所蔓延,去年曾有媒體報道,由於海水溫度持續偏高,珊瑚白化現象從澳大利亞大堡礁向南蔓延,不屬於熱帶的悉尼海域首次出現珊瑚白化,45%的珊瑚受影響。
如今,大堡礁白化現象已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中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對這一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狀況的評估報告草案中警告,氣候變化仍然是大堡礁面臨的最大威脅,而澳大利亞改善大堡礁水質的工作進展緩慢,可能無法實現《大堡礁2050長期可持續計劃》設定的中長期目標。
在解決大堡礁白化問題的方案中,遮蓋珊瑚以降溫是選項之一。不過,這一方法需要大量準備工作而且只限於小範圍實施。
此外,也有學者提出,任何能夠減少外界傷害和壓力的方式都能提高珊瑚的生存機會,從而緩解大堡礁白化現象。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D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有將近3000個珊瑚礁島,珊瑚礁種類400多種。
16年的時候大堡礁北部區域的有過一次非常嚴重的珊瑚白化事件,當時據統計昆士蘭以北的蜥蜴島珊瑚死亡率達到了90%。17年大堡礁中部又有很多珊瑚白化,只有大堡礁南部的珊瑚礁沒有受到珊瑚白化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的珊瑚礁
↑出現白化的珊瑚礁
之前大堡礁在1998年和2002年也出現過珊瑚白化現象,但都不如16-17年的珊瑚白化嚴重。
當時有研究人員表示,眼下的珊瑚白化危機「史無前例」。
珊瑚白化,其實就是說平時色彩斑斕的珊瑚變白了。珊瑚礁其實是一個生態系統,主要由珊瑚蟲、藻類共生構成。珊瑚之所以有各種顏色,是因為和它共生的一種叫做「蟲黃藻」的小海藻會為珊瑚提供食物,也讓珊瑚有各種色彩。
很美麗,但也很脆弱。
如果珊瑚表面不適合蟲黃藻棲息,這些海藻就會被驅逐開,珊瑚就會露出透明組織層下的白色骨骼,也就是白化現象了。白化現象如果持續,珊瑚離開了為它提供食物的蟲黃藻,也會慢慢死去的。導致珊瑚白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主要的兩條:
氣候變化目前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擺在眼前的事實,海水的溫度在過去100多年裡也上升了0.68℃,雖然好像是很小的變化,但是升高的海溫會讓珊瑚和藻類放棄共生關係,出現白化。
沒有經過處理的城市垃圾,港口的沉積物,以及作物施肥之後留下的氮、磷等元素,各種各樣的原因污染水體,這些被污染的水流入海洋,或者是海上船舶石油泄漏造成海水污染,都是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
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局(National Ocean Service)的圖片簡單明了的解釋珊瑚白化的過程:珊瑚組織內擁有大量的共生藻類來為它們提供食物和顏色,當這些藻類因為外界壓力而離開珊瑚組織,珊瑚便會失去顏色和食物來源。
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的Chris Jones堅稱旅遊活動並沒有對野生環境產生破壞:「實際上,這個行業通過提交數據和戰略性的除掉有害的刺冠海星(以珊瑚為食)來支持珊瑚。空談不如實踐,當你到達那個每天有300人訪問的地方,你卻找不到一點損壞」
其實,人類向大氣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導致海水溫度上升才是導致珊瑚白化和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你真的愛大堡礁,就從身邊小事做起,注意環保、低碳出行,當全球氣候變暖被抑制的時候,大堡礁就有救了。
的確在一些區域,比如道格拉斯港北部地區,67%的珊瑚已經死亡。而在中部區域,也就是凱恩斯所在的主要旅遊區域,情況遠沒有那麼糟糕,Mackay以南的區域,珊瑚礁的狀況則非常健康。調查顯示,在道格拉斯港以南,包括了凱恩斯和聖靈群島的主要旅遊區域,珊瑚的健康已經出現了顯著的改善和康復的跡象。
白化意味著珊瑚蟲死了,珊瑚礁也就停止生長了,在海浪的侵蝕下,珊瑚礁會慢慢消退。
白化原因是珊瑚礁的生態平衡被破壞了。比如海星天敵大減,海星數量大增,吃光了珊瑚蟲,珊瑚礁變成了海底沙漠,另外魚類減少,排泄物也少了,海水缺營養化,藻類也減少了,珊瑚蟲餓死了……這與陸地上沙漠形成原因相似,如水量減少,樹木草皮被破壞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