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如何理解這句話?


這句話描摹的是一種心境,意思是,活在當下,不對未來有過高預期,也不一味地沉溺過往。

我們大抵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就悔不當初,真希望這世界上能有後悔葯,或者是有一台時光機,能讓我們回到過去,改變現狀。

我們的身邊總不乏有這樣的話:「真希望能回到學生時代,我一定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要是當時我去做什麼什麼工作,說不定也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我認為這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每當錯失良機,我們總是自怨自艾,後悔當初沒有怎樣怎樣。這毫無意義,甚至就在你沉溺過去時,下一個機會也在悄悄溜走。

有人說,活在當下是一種消極的心態,我覺得恰恰相反,我們只有珍惜現在,把握當下,才能更好地決定未來。當錯誤已經發生了,就不要後悔,盡量努力彌補,而不是自怨自艾,等待下次再犯。

「未來不迎」也是同樣,我們常說:「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其實不無道理。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動機的強弱與學習效率呈倒U形曲線的關係,中等水平的動機,最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升。所以,對未來也不要有過高期望,保持平常心,做好當下事。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這句話在今天看來,仍然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只有靜下心來,集中精力完成當下的事情,才是最好的心理狀態。


這句話如佛家的當下若鏡,這面鏡子照著你下一個當下(未來),也是你上一個當下(過去),這個當下過不好,未來也一樣,我們的人生看似不是一層層的壘起來的,其實就是,人的慣性很大,所以只有把眼前的這個當下過好了,不管是未來,還是過往,都會是好的。


推薦閱讀:

TAG:曾國藩 | 教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