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開始裁員了嗎?


開網約車不掉隊,百萬網約車都在關注微信公眾號:用車內參——你還不來?網約車友,趕緊來加入車友的自媒體吧!

2017年1月5日,據36氪援引多個信息源報道,稱滴滴出行可能正在進行成立4年多以來最大的一次裁員。與Uber中國合併後,滴滴目前有員工7000人左右,如果消息屬實,就代表有3000名滴滴員工將失去工作。

1月5日13:42,滴滴出行營銷副總裁@liminx在其微博中迅速回應這次滴滴又雙叒「被裁員」事件,並再次澄清「純屬無稽之談」。他表示,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有正常的人員調整和員工離職。

截圖來源:新浪微博

過去兩年 滴滴多次「被裁員」

事實上,對於滴滴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裁員」了。

2016年11月份,就有消息稱滴滴即將裁員1000人,快車業務部門是重災區。傳言始於和Uber中國的合併,在合併前滴滴的員工有6000人左右,Uber中國有接近1000人。因此,即便沒有資金壓力,兩家公司的合併也會產生很多重複崗位。雖然傳言很快被滴滴發聲否認,不過據滴滴內部員工稱,公司系統里的員工數字確實有一定幅度的減少。

在過去的兩年中,滴滴已經至少傳出過3次裁員的消息。

2015年初,滴滴、快的宣布合併。當時外界便有傳言稱,因為快的打車與滴滴打車業務高度類似,春節後新公司可能會出現裁員。不過,當時將出任滴滴快的新公司董事的徐傳陞很快便否認了這個消息,並表示,快的打車與滴滴打車雙方原本預計2015年春節後分別要招聘500、600人。

2015年底,隨著網約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出台,關於網約車寒冬、裁員的消息也不脛而走。有消息稱,滴滴計程車事業部出現裁員,同時幾個地方站點被裁撤。不過,滴滴出行當日晚間便回應稱,裁員的消息為無稽之談,個別城市僅是線下到線上運營的正常調整。

2016年底,滴滴擬裁員千人的消息成了重磅。當時,專車和快車是滴滴勢頭最猛的兩塊業務,而滴滴與優步的合併,加之網約車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臨著巨大的轉型考驗,因此謠言也應聲而起。對此,滴滴出行公關部人士也是迅速給予了回應,表示裁員說法純屬無稽之談,並否認了此前招人太多、市場競爭減弱後進行結構調整的說法。

為什麼滴滴總是「被裁員」呢?

據新京報報道,業內人士認為,滴滴屢次被傳裁員不排除同行抹黑的情況,但也確實反映出在人們的潛意識裡滴滴是很有可能進行大幅裁員的。原因在於在滴滴不停地合併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業務、崗位上的重疊,而目前滴滴業務發展的速度也逐漸放緩,不再需要大規模的人力資源。正如36氪援引滴滴內部人士的話——「之前與Uber打仗的時候,為了爭奪市場份額,滴滴曾在今年大規模擴張人頭,現在沒有競爭了,還要那麼多人幹嗎?」並稱,快速擴張時期很多人的工作效率確實不太高。

的確,對於很多互聯網企業來說,剛剛過去的2016年很難熬。要活過2017年,是此刻多數中小創業者最現實的心愿,裁員則成了首選方式。明星公司也不例外,以下就是一份網上流傳的2016年底裁員企業名單:

「被裁員」背後的真問題

頻繁傳出的「被裁員」,無論是滴滴裁員是主動行為還是被動行為,都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滴滴出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滴滴出行的「共享經濟」是個偽命題?據《品途商業評論》的分析,滴滴從一開始就打著「共享經濟」的招牌,但實際上並未解決出行中車輛成本、燃油費用和司機工資中的任何一環——絕大多數司機看中了滴滴的補貼和平台活躍度,辭掉工作,買車當全職滴滴司機——這樣一來,「滴滴就是一個不正規的計程車公司」的言論也並非錯誤。在質疑的聲音中,更多的人認為,只有順風車才算是共享經濟——它不具備刻意的動機,屬於順帶拉人的行為。從這個標準出發,滴滴顯然已不是共享經濟。

其次,變相漲價問題。在滴滴和Uber中國走向合併的那天起,滴滴是否會漲價就成為了人們的擔心。果不其然,幾天後,有乘客發現滴滴調高了價格。雖然這是必然會發生的商業行為,但是突然的漲價,讓人產生了「壟斷」的恐懼,進而把這種情緒轉移到抗議滴滴調價的行為上來。不光是乘客,很多司機也表示,「補貼越來越少,不太想做了。」辭職去做滴滴司機的風光日子徹底過去了,滴滴調價想盈利的算盤沒打成,反而經歷了幾波規模性的司機流失。

去年冬天,在滴滴「被裁員」事件的官方回應以外,還有一個聲音——這次裁員但如果真的成為行動,更像是一種輕裝簡行好過冬吧!

說到過冬,程維2017年的策略顯然已經開始實踐他曾經提出的「主場比賽結束、客場比賽開始」理論,在國際化市場上布局。

2017年1月4日,滴滴出行宣布,旗下境外租車業務正式上線。

截圖來源:新浪微博

1月5日,滴滴又宣布與巴西最大的本地移動出行服務商99(原名99Taxis)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加入99的董事會。除了資本層面外,滴滴還將提供技術、產品等全方位的戰略支持,助力99在拉美市場推進積極地擴張戰略。

很明顯,在國內專車法規出台、市場格局基本已定的大環境下,滴滴開始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

有媒體分析,滴滴很有可能將與Left的合作模式複製到海外市場。去年10月,柳青在美國加州拉古納海灘舉行的WSJDLive全球科技行業大會上也有同樣表示:「滴滴著眼於全球布局,國際化是我們的重要使命。」

滴滴如此高調進行海外布局,可見其野心之大。在這野心背後,外界也開始關注滴滴業務的未來轉型之路,因為這關係到整個市場乃至政府管理思路和模式的進化,乃至於技術的更迭換代。程維曾在去年3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程維發表主題演講時如此描繪未來的出行,「今天滴滴所代表的用車方式的改變還僅僅是整個汽車行業的第二次革命,把城市交通由現在的1.0向未來的2.0發展這樣大的浪潮,今天用車方式的改變,還只是這個大浪潮裡面的第一朵小浪花。很快,第二波是智能汽車,第三波是無人駕駛,他們會更加深刻的改變我們出行的方式,改變整個城市的交通。」

程維還提及,無人駕駛的到來會讓用車成本進一步降低60%,十年後人們買一輛車,就像今天買一匹馬一樣奇怪。據他判斷,無人駕駛時代到來還有6年時間,前3年是技術的演進,後3年是實現商業化。

技術的每一次更迭換代,都會對整個社會的市場需求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對於滴滴而言,它的每一次動作,是否真的能夠令出行這個行業的生態得到改善,最終破解那些亟待解決的難題?這是目前外界所期待的。

開網約車不掉隊,百萬網約車都在關注微信公眾號:用車內參——你還不來?網約車友,趕緊來加入車友的自媒體吧!


滴滴這幫玩意兒。玩兒人不眨眼。我是第一批滴滴司機原來整的還行。但是一直當兼職干。一般就是下班接幾單順路的。有就拉沒有就空著回家。後來滴滴不明不白的給我永久封禁了。我問客服客服這幫sb只會跟你陪不是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後來去北京滴滴車主俱樂部查看我的封禁原因。他們丫挺的說我有治安違法行為。我還納悶呢我一良民。後來輾轉來到分局查詢我有無犯罪記錄。派出所的說沒有問問從哪查的我說滴滴說是公安網查的。人家警察說丫這破逼公司竟他媽扯淡。後來我又找到我滴滴把事情都說了。我說這破逼活我可以不干你們丫得陪我榮譽權吧?咱不能平白無故的往人頭上安罪名吧?麻痹的。他們丫後來我又改口了,說我是服務分的什麼逼事兒。我也不想跟這幫傻逼折騰了。浪費功夫。最後我在滴滴公司送了他們丫挺的一句話:祝你們早日倒閉趕緊滾蛋。一幫臭傻逼。


滴滴公司太坑人了,今天從早上九點到晚上十一點半拉了23單,從下午7點半就23單了,到晚上十一點半還是23單,幾個小時不派一單,你說滴滴公司坑不坑人。簡直給我們這些司機氣死。


大家常說滴滴坑司機,那是你心態不好,總想靠滴滴掙多少錢,幸苦十幾個小時能跑五,六百,天天如此你這點錢不夠你今後治病。玩滴滴,現在滴滴沒有多少獎勵,早高峰四單三十元,早上七點半在家上線開始玩,單來了出車,保證第四單到家,流水加獎勵幾十,百吧塊錢,輕鬆愉快,用時一兩小時,基本上兩塊一公里。不能給滴滴當雷鋒,要學會玩滴滴。


別聽他們亂說,我敢說他們現在個個都在跑滴滴,我實話告訴你們,我也是跑滴滴的,每天平均七`八百元左右,在這我也奉獻大家,做人要知道感恩。如果沒有滴滴的話你們可能現在在踩自行車,更加不會有輕輕鬆鬆開著車還有不錯的收入。多謝滴滴公司!感恩滴滴公司!希望大家頂起!


一個名存實亡的平台,有什麼裁員一說?請問你有員工嗎?如果你有,請問簽勞動合同了嗎?員工有什麼福利待遇?我註冊此平台是用來上下班接一單順風車或順路乘客,其它時間不碰滴滴,當然有時候閑的蛋疼,會打開滴滴耍耍,就是這樣的心態下,我也覺得滴滴派單不智能,大部分空駛時間太長,最可悲的是密集區司機長時間沒有單接,乘客打不到車,平台的管理水平真心濫。導致司乘流失,平台裁員的說法只是一塊遮羞布!


好像很高大上的樣子,皮包公司也宣稱可以有員可裁?誰和滴滴簽合同了?被騙入坑的自營車?別這裡丟人現眼,發那麼多消息不就是想搏眼球拉關注。名聲太臭,自己悄悄把自己埋了吧,還想借屍還魂,利益太大不甘心?發出來招罵真心怪不得廣大人民群眾。


外部不一定就是內部的反應,但是如果內部有問題外部也必然受影響。膨脹會使人墮落,也會使公司出現問題。從我個人來說:滴滴給我的體驗感是很不好的。做好一個公司不容易啊。但是滴滴客服和處理問題的機制真的需要改善。


推薦閱讀:

TAG:滴滴打車 | 移動互聯網 | 互聯網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