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喝茶時第一杯要倒掉?


茶葉在最近的幾百年發展的歷史以來,除了曾經帶動一時的經濟文化發展以外,更是涵蓋了我國這段時間的人文記憶。形成了獨特的茶葉文化,我們也開始習慣將茶葉的第一遍茶水倒掉,即便那是整壺茶中最精華的部分,倒掉的第一道茶在《中國茶葉大詞典》說法是:既洗去了散茶表面的雜質,稱之為「洗茶」,常常誤以為古人將第一遍水倒掉是,因為茶葉不潔。甚至很多茶人也是這麼解釋的,實則不然「洗茶」古法裡面有除塵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醒茶、潤茶的功效,洗茶在古法中更重要的是精神意義,而現如今確是有更實際的意義

茶藝六君子

為什麼要把第一遍水倒掉呢?

  1. 高溫潮濕等氣候易發病蟲災害,因此為了確保茶葉的品質與數量,農藥開始登上歷史的舞台,不但茶農開始將農藥視為必要之惡,洗茶洗到可能會有的有害物質-安全的原因。

  2. 茶葉的吸附性很強,內含多種「親水性」物質,在製作、存放、打包、運輸的過程中很難保證茶葉表面沒有吸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衛生原因。

  3. 通過洗茶時候的熱水澆淋,可以去除茶葉中的濕氣、冷氣。另外洗茶還能誘導茶葉的香氣和滋味來,是中國五千年飲食文化和文明禮儀的於茶飲時的一個體現,蘊含著中國茶道的精神內含,文化底蘊和高雅深沉的審美情趣-精神原因。

洗茶有什麼方法呢?

  • 古時候每在烹茶時都要:先用上品泉水洗滌,務必保證器皿整潔,然後在用熱水洗滌茶葉(就是我們的洗茶)洗茶的用水不可太滾,不然會衝掉茶的滋味。

  • 洗茶的時間一遍最好不要超過15秒,過度洗茶會使茶葉中的茶多酚,氫基酸有益成分流失,這些物質對身體有好處,而且還會是茶品茗起來更有味道。

  • 第一遍水沖泡茶葉時,先將適量的茶葉投入茶器具中,一次性將開水注滿茶器具,這時候會有豐富的泡沫產生,漂浮在在表面,然後只需要輕輕的把漂浮掛掉,這樣既可以洗滌心靈,又不會有太多的營養流失。


泡茶的第一泡叫做洗茶,目的就是為了讓茶葉舒展開,並且能洗掉茶葉上面附著的各種雜質,第一泡茶是不好喝的,口感並不是十分醇和,所以一般茶喝茶喝第二杯是最有口感的。

至於初學者怎麼去泡茶怎麼去培養自己的品茶功底,一般是建議從花茶開始泡起,泡花茶的話對於品茶要求並不是很高,但是在視覺享受上卻能達到一個極致體驗,學會泡花茶煮花茶之後,泡功夫茶也會很快入門了。

上面這壺茶叫做金龍吐珠,泡茶的過程可以享受到花朵盛開的景象。


很多人認為在喝茶時要將第一杯茶到掉,是「洗」茶。而我個人觀點認為茶葉不用洗,僅需「醒」。

首先,茶聖陸羽在《茶經》中,並未提到過洗茶的問題。

其次,古人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洗茶。清代大美食家袁枚《隨園食單》里描寫的喝茶場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袁枚並沒有洗茶,而是連飲三杯,杯杯精彩且意猶未盡。

現在以西湖龍井、碧螺春、毛峰、六安瓜片為例,這些新茶均采自嫩芽,鮮葉從茶樹上採摘下來以後經過初制、精製,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篩揀等,不僅獲得茶葉品級,而且達到衛生標準。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對人體健康有益,而且盡顯茶的美味。根據有關實驗,茶的香味和有益人體的成分在第一泡後3 秒即開始浸出,若超過3 秒鐘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會大量損失。

即便在沖泡普洱茶、涇渭茯茶等緊壓茶時,會將第一泡的水倒掉,那也是「醒」而非「洗」。熱水讓茶葉舒展,促進香氣和茶氨酸,茶多酚等內含物質溶出,茶香四溢、聞香賞茶。


一般情況下來說,第一杯端到你面前的茶就可以喝了。你的意思應該是說洗茶的那一道不能喝。個人觀點,我覺得並不是所有的茶都需要洗,也不是所有的擦洗一遍就行。

1,一般而言頂級的綠茶白茶黃茶的芽茶是不洗茶的,洗茶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滌塵,二是舒展茶葉,對於芽茶來說,幾乎沒有這兩方面的必要,另外,芽茶細嫩,內含物浸出快,洗茶很可能將一部分營養洗掉。

2,不是所有的茶洗一遍就能喝。像一些陳放時間長的茶葉來說,有時候不止洗一遍,如果洗一遍後茶湯仍然渾濁,有雜味,建議多洗一兩遍。


一般人喝茶都會把第一杯水倒掉,但不能用開水燙太久,太久會把茶葉營養成份浪費掉,而且茶葉中渣子雜質是洗不幹凈的,因為茶葉從整片平葉到卷葉細片是一個很長過程,包在裡面雜物是一下燙不了的,特別是手工茶是用手慢慢地把茶葉磨卷的,順便還會把手上部分汗水也會卷進去,所以很多人認為第一壺水可以把雜物去掉,其實也是自以為是的,我認為只要水夠開是可以把茶葉里細菌殺滅的,沒有必要把第一壺水白白倒掉啊,我從小就做過很多茶葉,所以知道其中很多細節。


你們的茶不幹凈,我不喝

筆者在考國家級評茶師時,筆者的老師——首批國家級非物質

文化遺產

武夷岩茶

大紅袍

)製作技藝傳承人王順明先生,曾經講了一個故事。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王順明去日本交流茶文化時,拿出自己親手製作的大紅袍,一邊講一邊沖泡,先洗茶再出湯,給日本茶葉界朋友奉茶,沒想到,日本朋友一擺手,對翻譯說:「你們的茶不幹凈,我不喝。」王順明先生解釋到,這茶是絕對衛生的。日本人說,你們要洗茶,就說明這茶不幹凈。王順明先生反應也快,說去拿去化驗。日本人較真,真的拿去化驗,所有項目都合格後才品嘗,品完後豎起大拇指。王順明回國後,一直倡導,茶藝中不要再叫洗茶了,要改為醒茶。

洗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國飲茶方法的演變可歸為七個字:唐煮、宋點、明清泡。唐宋時流行的是團茶和餅茶,飲用時需將茶餅放到火上烤,再搗碾成末、去除粗糙茶骨後,唐人將茶末放進鍋里烹煮,然後盛至碗中飲用。而宋人則直接將茶末置於碗中、然後向茶碗注入開水攪拌,稱為點茶。明清時開始飲用現在的散茶,直接沖泡茶葉即可。據筆者考證,明代許次紓所著《茶疏》中,首次提到洗茶,「山多浮沙……著於葉中……烹時不洗去沙土,最能敗茶。」

《中國茶葉大詞典》對洗茶的定義是「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雜質,且可誘發茶香、茶味。」就這一解釋,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洗去散茶表面雜質,二是誘發茶的香味。

明清時代,加工工藝原始,散茶中難免有沙土、雜質,故要洗去,後來又發現,通過洗茶,沸水還能激發茶葉的香氣散發。所以就這麼流傳開了。

茶到底需不需要洗茶或醒茶?

講到這裡,很多朋友肯定按捺不住了。一會兒說茶葉乾淨,不需要洗,需要醒,一會兒又說,要洗去散茶表面雜質。就直接說,茶到底需不需要洗茶或醒茶?啰嗦那麼多幹啥呀。

好吧,從現在的加工工藝看,不需要洗茶,有的茶需要醒茶,有的茶不需要醒茶。

哪些茶需要醒茶呢?這就涉及到茶的分類了。

著名茶葉學家陳椽先生,總結了歷史上以及國內外科研經驗,1979年撰寫了《茶葉分類

理論與實踐

》一文,以茶葉變色理論為基礎,提出了新的分類法,系統地把茶葉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紅茶六大基礎茶類。這種新的分類法,既體現了茶葉製法的系統性,又體現了

茶葉品質

的.系統性,以上六類茶類的排列次序,實際上就是各類茶葉葉綠素破壞程度及黃烷醇類變化程度的順序,因此也體現了茶葉主要內含物變化的系統性。這一科學分類法的建立與應用,不僅對我國的茶葉教育、科研及生產流通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迅速傳播到國外,得到了國外學者的高度評價。

依據六大基礎茶類的劃分,是茶葉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的基礎。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現在茶葉標準化生產體系基本健全,按照國家標準、

地方標準

、企業標準生產出的茶葉,是合格的產品,散茶中不會再有沙土雜質了,所以洗茶第一層含義——洗去雜質,已經不需要了。

但是,誘發茶的香味的醒茶,在沖泡一些茶時,還需要保留。如黑茶、白茶、青茶(烏龍茶),還需要醒茶。名優的綠茶、黃茶、紅茶則不需要醒茶了。


在潮汕地方有一句俗話叫「頭過洗腳惜,二過食茶葉」,意思就一說第一遍洗掉腳氣第二遍才喝到茶葉,因為我們潮汕的茶葉以前沒有機器的時候 有一道工序要用腳去弄,所以才形成這句俗語。現代的人生活講究衛生,所以第一遍衝掉茶葉裡面的髒東西, :歡迎大家來潮汕食茶


喝我的茶第一遍不需要倒,父母種的,一年產量沒多少,品質好,山裡生活水平不高,茶葉賣的錢夠父母花了就可以了,不廢話上圖


在下八旬一般茶人,泡茶喝茶沒很多規矩,持實用主義。在下認為泡茶不一定都要洗茶,洗茶倒掉了第泡水必然要損失茶香和一些茶的養分。如果是遠離污染源的茶山採制的早春茶,因早春溫度不高,蟲子還未萌動,茶農不會打農藥,環境揚塵也少,沖泡這樣的茶大可不必洗茶。如果是春末夏初及以後採制的茶,因氣溫升高蟲子萌動,茶農有可能打農藥了,也會有點揚塵污染,這樣的茶沖泡時洗茶有必要;乘車外出時看見有的茶山離公路不遠,來往汽車造成的揚塵讓茶葉樹看上去一片灰黃,尾氣排放也嚴重污染了這些茶樹,買到這類地點產的茶葉就倒大霉了,洗也洗不幹凈……所以在下盡量買5月中之前出的新茶,但那些被炒成天價的名茶,我們普通茶人當然只能敬而遠之了。


如果是沒有香精,色素的茶,自然不用所謂的洗茶。茶葉沖泡是一門技巧,同一包的茶葉也會因人對茶的了解,感悟。對水溫的敏感,水質的理解而效果不同,茶葉分兩種,發酵茶和綠茶。發酵茶以紅茶為代表,經過採摘,圍料,揉捻,發酵,干制而成,基本以八十度水溫浸泡,每次浸泡不超五秒鐘,根據各人口味增加次數,入口純和,舌齒留香,空氣中迷漫香的香氣為上品,湯色也是因人而宜出現黃,紅兩種顏色。天然功效,清腸,暖胃,降三高的藥效功能,成品久放更有益,放久的紅茶可以適當用溫水清洗,除雜味,留藥效

綠茶經採摘,殺青,揉捻,烘培而成。綠茶適合九十度以上的水溫沖,浸和泡的技法。湯色綠色,久放湯色發黃,口感香純,有提神,去火消食的功效,成品會自然發酵而出現湯色橙黃。


推薦閱讀:

TAG:工夫茶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