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能說清楚何為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是國學中的最高境界境界之一。其實也是不可思議的。
一,中,就是時中。是易經的核心之一。時,就是當時發生的事的總稱。中,就是正好。無過無不及。包括事情的發展狀態和人的行為兩個方面。這個標準不也很難嗎?庸,就是常。就是常規和常識。就是按常規去處理。處理事情不違背常識。常識其實就是規律。這也是非常難。
二,是一種內修的狀態。中,就是虛,就是保持內心的虛無,就是保持內心的無我。庸,就是日常,就是日常的一切。庸,也是用的意思。中庸,就是無我而用常(就是日常)的意思。萊布尼茨有句話,對此也是很好的解釋:「用一,從無,可生萬物」
謝邀。中庸;中不偏,庸不易。中庸之道是老百姓居家過日子的哲學。
記得小時候每當寒來暑往,季節交替之時,媽媽總忘不了叮囑一聲"春捂秋凍";說的是春秋氣候變化過渡的時候,衣服既不要脫得太快,也不要添得過多。順因天時,才能少一些疾病。
自己有了孩子,老人又會對你說,"如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講的是給小孩吃飯,一次不要吃的太飽;小孩好動,衣服也不要穿的太對。
有了工作,爸爸常常對我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心與心之間,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
再後來,娶了媳婦,小兩口難免磕磕碰碰,彼此往往向家長訴苦告狀。爺爺常常講起古人的故事,有一首詩終生難忘,"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奶奶沒有讀過多少書,不會引經據典,她的道理更簡單,"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兩口吵架不記仇;白天吃的一鍋飯,晚上睡的一個枕頭。"
人到中年,總想著出人頭地,事業有成,光宗耀祖,不過往往事與願違,日子過得越來越平庸,毫無起色,心灰意冷。晚上時常會夢見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在耳邊說,"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為天下先"。不為天下先,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其實,人要看輕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
到了五十,能夠知天命?六十能不能耳順?到了七十,才能活明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恪守中庸之道,無過而不及,這就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凡事不走極端,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個人理解的中庸之道就是某種與時俱進,因地制宜,隨機應變的適合之道。
舉個例子吧。為啥地球才有了千姿百態的生命?正是因為地球自身能量場和宇宙生態系統互動的結果,不偏不倚,剛剛好,正是這種生態關係才成就了,孕育地球生命的種種條件,才有了生命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再比如我們每個人的出生入死,起承轉合,都是基於我們自身能量和其他人群的能量場,社會,國家,時代,地理多方能量場的加持,疊加效應,才成就了我們不同的生命體驗,適合我們的就是某種中庸之道。
比如我們要去某個地方,你會根據自身的認知,自身的情況,外部的交通情況,氣候,季節,輕重緩急,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交通路線,交通時間,交通成本,這裡的中庸之道有自己處世為人的中庸之道,同樣社會各自規則的制定同樣也有中庸之道,比如各個時段的班車,交通路況,交通路口紅綠燈,限行,如此等等,沒有最快,最短,而是最合適,這是多方能量場或者利益方加持互動疊加效應。同樣,天時地利方面,也沒有最好或者最壞的,適合你情況的就是某種中庸之道。
所以我們每個人的中庸之道應該是不同的,就比如我們選擇開車去。應該會根據出行日期,地點,路況,導航選擇不同的路線,上路後再根據自身的駕駛習慣,路況,車況,車流量,隨時變化不同合適的車速,車道,車距,這就是某種中庸之道。
所以我們每個人的做人做事都是基於自身價值觀,當下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適合對方,目標人事的中庸之道,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只是每個人認知的不同,就有了高低,左右,好壞。
當然我們每個人因為對人事掌控能力的不同,情緒的應急反應,實際情況可以千差萬別,所以有時力不從心,好事辦成壞事。
比如很多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選擇不同的創業之路,如果超越了自身的能力,錯過了時機,錯估了市場,就像我們開車錯過了許多接點,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車禍或者事故,堵車,繞行,誤點,費錢,費力,還不討好。
所以中庸之道就是某種量力而行,知己知彼,實事求是。中庸之道不是讓你跟別人一樣的,也不是讓你跟別人不一樣的,它不以一樣不一樣為判斷,它是讓你立足自身的條件,以自身的條件可能為判斷。
中庸之道就是提示你,不要拘於經驗、教條,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的,是無漏的。話說是人就會有錯,但你至少有了這種意識,比起唯經驗唯教條就少出點錯。啥叫命運呢?除了不可抗拒的外力之外,剩下的不就是多出點錯與少出點錯的區別嘛。
什麼叫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基於中國自身情況,時代趨勢,國家市場需求的某種中庸之道,不求一步到位,只求可持續發展……
當然這只是我以為的某種中庸之道。期待大家分享自己的中庸之道,互相學習,提高。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湧現出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學術家`兵家…等,稱為諸子百家。其中,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創立了「儒家"學說。其追隨者 有孟子`荀子等傑出人物。儒家的重要經典著作有《論語》《孟子》等。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中庸"。//「中庸"被儒家當作最高的道德標準,並作為處理事物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它是儒家的思想結晶,是儒家的哲理智慧。自古至今,受到歷代聖賢的推崇。自古至今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 體現在政治方面,是 :主張 仁愛`仁政`德政,民貴君輕,為政以德。政寬則民慢,政猛則民殘,為政之道 在於寬猛適中。用仁義禮智信教化民眾。追求天下大同。主張「和而不同"。//「中庸之道"體現在個人修身養性方面,主張:慎獨,忠恕,寬容,盡性,至誠,性情「中和"(心態平靜淡然叫「中",喜怒哀樂符合常理表現出來,不會迢量,有節度,叫「和",達到「中和"之度,利於自己健康,也利於他人的感受)//儒家學說的「中庸",「中"含有「中和",「不偏不倚"等多種含義。「庸"含「用" ,「平常",「常道",「常規常態"等多種含義。認為:「不偏之" 謂「中",「不易之" 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家學說 認為: 中庸之道的根基是「天人合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為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參天地之化育。//儒家學說的「中庸",並不是靜止事物(例如一把尺子)的中間,也不是我們常說的「東南西北中"的正中央!「中庸"是指「正道",或說「規律"!「中庸"也是對事物變化「最和諧度"的『把握" !或說「把握"了變化過程的「最佳狀態",達到「不偏不倚" 「恰好合適而符合常規"。//為此,中庸對事物的處理方法和原則主要有下列三方面 : 1)致中和。讓複雜事物各得其所、符合常理、協調和諧。共同發展。2)執兩和中。事物兩個極端是「過"與「不及"。中庸之道是力求做事情恰到好處:不會「不及",又不會「超過"。堅持「中"、戒其「過"、勉其「不及"。儘力做到「無過`無不及"。3)和而不同。致力於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多樣事物和諧相處,互補共進,兼容並蓄,彼此之間互相寬容包納。//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含有折中調和的思想,但其本意是積極意義的「調和",是「理順"不合正道的紊亂、達到調和,並不是毫無原則的折衷調和。中庸之道的智慧在於觀察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一切事物的不斷變化發展,其不斷的「均衡調和" 始終處於常態,所佔的時間較長,紊亂競鬥的時間在歷史長河中極短。中庸之道的「執兩和中" 並不是機械的簡單化的「平均折中"。執兩和中的「中",是指事物變化的「最佳狀態",它是在不同時空、不同環境中「與時俱進"隨時保持穩當的「最佳狀態"。//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之道"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處於主流地位。曾在短暫的歷史時段中,受人曲解。中庸被視為:平庸,妥協,保守,不求上進,忽視鬥爭,忽視法治。中庸之道被歧解為 : 折中主義,平均主義,保守主義…等等。//我們繼承祖國的傳統文化,取「百家精華" 「棄其糟粕",重新認識儒家思想某些有益的智慧,為復興中華民族,具有現實意義。我以為。
首先,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方法論,孔子認為,仁、禮樂等人文原則要能夠很好地實施和運用,需要一個正確的準則和方法,這個正確的準則和方法就是中庸。其次,中庸二字分開來看,中有兩層含義,一是中正,簡稱為中,即要求做任何事都要把握那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才能把事情做好。把握好了這個中,事情就會幹得漂亮,甚至會產生類似藍球比賽投中三分球或庖丁解牛那樣藝術化的審美價值;二是中和,簡稱為和,即要求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原則、策略、手段、途徑等等,加以妥善調和或整合,使它們相輔相承,亦此亦彼,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發揮出絕佳的綜合性的整體效應。我們現在常說的系統工程、配套改革、統籌兼顧、綜合治理等等,其實都是中庸里中和原則的具體體現。再次,我們來看庸字,庸基本有兩個含義,一是用,即有作用,可以被運用;二是常,即常道,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普遍規律。合起來解釋,所謂中庸,就就是將中正與中和原則當作普遍規律來加以運用。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堅持非此非彼的中正和亦此亦彼的中和,是君子之強及使道義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最後再澄清一些對中庸的常見誤解。其一,中庸不是折衷主義。折衷主義是無條件調和,是不講原則的,而中庸是主張堅持原則的,凡事必須符合仁、義、禮等人文原則而不能違背。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最鄙視的就是搞折衷主義的「鄉愿」,故說「鄉愿,德之賊也!」(《孟子-盡心下》)因此,中庸既反對摺衷主義也反對一味地妥協退讓。其二,中庸不是僵化保守。因為中庸的中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隨著條件變化而變化的,所以要在動態中去把握當時的中,因此孔子說:「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禮記-中庸》)耍把握當時的中庸,必須把仁、禮等一般原則與當時的條件結合起來,即將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所以真正的中庸一定是「時中」,「時中」也就是與時俱進的精神。總之,中庸不僅不是中國文化中的糟粕,而恰恰是中國文化中的精華和獨特智慧。
哪位能說清楚何為中庸之道?悟空對我的邀請是精彩答案助你上首頁。其實我並非為這個而來,來這裡只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我對這個問題見解的正確與否。因為我不敢妄言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定會很精彩。
所謂中庸之道,我的理解是為人處事都有一種平和的心態。即為人不張揚不心浮氣躁;處事冷靜思考張弛有度。當然真正能做到這些也並非常人所能及,它需要博大的胸懷、深厚的學識和豐富的生話閱歷作為鋪墊。否則難得糊塗也未必能解圍。中庸也就是介於高尚與庸俗之間,能迎上亦能附下,但決不會出格。所以行中庸之道者必是大智若愚之人。
謝謝!不知說到點子上沒有?
謝邀,所謂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庸之道,意為不偏不斜,取中性而和諧處之。為人處事,又以誠相待而得德,有德之人誰無信乎?德可感人,諸事則成。
謝邀!中庸之道是古人樸素的宇宙觀、理想的人生觀。教導君子修心養性以近天道,勸導君王行中正之道以治國理政,勸戒百姓治生產業以平和不過不偏為生活準則。此非三言兩語能說清楚,建議詳讀原文,其義深遠,受益無窮。並再讀龍樹菩薩之中觀論頌則悟道亦不為難也!
中庸之道,就是平常,平淡的意思,做人,做事不要太高調。
邀問命題有點大。
「中庸之道」概括說就是「中正」,即「不偏不倚」。也就是自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中正」處世之態度;在對外處理事務過程中,「中和」不走極端之原則,以和為美。
「中庸之道」,是哲學的命題,但也是如何做人之命題。其實就是如何堅持「原則」的問題,此「原則」包括遵循自然規律之原則和為人處世之原則。一年四季之更替,雷電、風暴、颳風下雨、風和日麗等等,是不為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寒來取暖,暑至納涼,躲風暴雷電,享自然之風景,是人類必然要遵循的自然規律。只要保持這一敬重和敬畏自然之心,就得以生存。
生存如此,我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也是要堅持「原則」。工作需要平和之心去團結他人,需要中正之心去努力做事;學習需要端正之心堅定一個目標;生活需要遵禮之心敬人敬己。只有保持正確之心態,就得以遊刃有餘。
謝邀,供參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