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寫為什麼豎排右往左?
這與中國的歷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首先講下由右自左的問題,這是中國習俗問題。尊卑思想:上為君,為父母;下為臣,為子女。右為大,左為小。但是並非所有是自上而下的,比如崖刻,牌匾。
古代君王,自命天子,自上而下統治,認為自上而下是順應天命。
- 另一個角度,就是與中國的宗教文字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上為天,下為地。諸神自天而治,自上而啟。
- 首先,從文字起源是最有科考依據的。
- 在最早的祭祀器具中, 以宗教上應天意,自上而啟,銘文就由上而下。
- 到竹簡時代,竹簡以縱柵排列,單片先寫,後裝成冊,而人的視力可及由上而下更應順理。
- 到紙張的發展時代,而毛筆卻是主導地位,也無法適應視力可及,還是從上而下。
- 到民國時代,由於硬筆的推廣仍無法可及,同時對文化領域的重視不足,依舊按舊制。
- 直到1909年,劉世恩提出西化思想,才出現第一本橫版書。直到1955年才真正進行改革。
中國人一直習慣從上往下,從右往左寫字、讀書,不過在近代,西方從左往右橫著寫的方法也傳入了中國,很多人就迷茫了。
有一種說法,解放前重慶北碚博物館展出的貓熊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著「貓熊」兩字。大家按照以前的習慣,就讀成了「熊貓」。
但這個說法未必正確。因為北碚自然博物館創立於1930年,而最早關於「熊貓」的公開報道,至少可以追溯到1922年11月25日的《申報》。當時上海舉行的「西人籃球會」。其中一支參賽隊是「上海公學美國學校及青年會之『熊貓隊』」。
1869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Armand David)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兩年後,動物學家進一步考查,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
但1922年之後,「熊貓」這個名稱就在報紙上大行其道,「貓熊」反而少見。其中的誤會,可能就是那次比賽肇始——外國人搞不清漢字的書寫順序,把中國記者帶溝里了,記者把觀眾也帶溝里了。
寫字這事兒愛橫寫、豎寫、繞圈寫都行,你別說,這三種寫法還真都有,只不過隨著世界人民大團結,大部分文字排版都改成了左起橫排。
可是要老司機突然改開車靠左都容易出事兒,把文字排序狠擰一圈帶來的麻煩可想而知。
關於不同文字書寫方向原因的解釋很多,但不少歷史問題就是這樣,沒法把幾千年前的老祖宗請出來當面問清楚,大部分時候我們只能一本正經地推測。
大部分歐洲文字的源頭都是希臘字母,希臘字母的基礎是腓尼基人的文字,而腓尼基人學了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在追溯到大猩猩的手語之前,我們先在這一步打住。約四千年前,楔形文字固定為從左到右的書寫方向,這一點被大多數受其影響的後世語言保留,我們熟悉的英文也不例外。
從左至右的理由可以推測為避免書寫時擋住前面的文字,而橫排的理由更明了——不同於表意的象形文字系統(如中文),表音的字母文字(如英文)只能橫排,縱排則會給閱讀帶來極大不便。
▲感受一下英文豎排,幾乎可以算一種加密方式了
對於漢字的傳統書寫方向為什麼是右起豎寫,我們也可以推測一下,比如很可能是因為——方便。早期書寫工具以竹簡木簡為主,長長的竹簡自然是豎著拿比較省勁,看看你手頭256G的7 plus就知道了;閱讀的時候左手邊堆放成卷的竹簡木簡、右手拉開閱讀或書寫,也更順手。
加之「 以右為尊」、「上為天」等觀念的影響,從右往左豎寫的習慣即使在紙張普及後也被保留了下來,祖宗之法變不得。你說從右往左會弄髒袖子?提腕儂曉得伐?很優雅的。
橫豎混排,讀起來脖子不累嗎?
如果當年的大清扛住了堅船利炮,今天這篇文章搞不好就是右起豎排的了。但事實就是大清在快藥丸的時候,有識之士發奮師夷長技以制夷,這個「技」主要說的是西方軍事工業,而西方軍事工業的核心是數學,數學嘛,就一定有數字有公式。
不心疼紙墨的可以豎排漢字橫排公式,頁面大片空白;心疼印刷費的用「甲乙丙丁」「〇一二三」代替阿拉伯數字,豎著排也能看,但面對「arctanx-1/2ln(x-1)」這種玩意兒的時候就會相當無力。
怎麼辦?擰一圈!
1907年左右出版的《電學測算》開了先河,遇到公式的時候保留原文,直接順時針90度大轉。
▲清末數學教科書《中等平面幾何學階梯》,擰轉公式和橫豎兼排兩種方式都有
英文也如此,能翻譯的翻譯,不能或不想翻譯的就擰一圈,不想擰的可以照原樣放,不過中文自右向左、英文自左向右,讀起來絕對不和諧。
▲1884年,上海點石齋石印的《無師自通英語錄》
總之,想要穿越到清末民初的人,最好有個靈活的脖子。
轉向先鋒:漢字橫著走才能走向國際混亂的排版,不僅處女座和做PPT的廣告狗看不下去,民國時期的精英也陷入沉思。
最先忍不住的是大思想家錢玄同,他給陳獨秀寫的公開信里說,西文是橫著的,單個字的書寫方向是橫著的,人的眼睛是橫著長的,魂斗羅是橫著打的(劃掉),咱把字兒也橫著寫橫著排,不是更省勁更先進嗎?
這封信刊登在《新青年》上引起了大討論,人們樂此不疲,搞了個實驗:同一個人讀同樣的文字,一個橫排一個豎排,讀完橫排版用了35秒,而讀豎排版用了50秒,掰指一算,按照這速度讀橫排的《水滸》要十一天七小時,豎排的得用兩周零兩天零七小時,「若照這麼想來,吾們天天看報章讀書籍,只因為排印不得法,不知空費了吾們多少光陰!」
相當震撼人心。
涉及到變祖宗制的問題,自然會有反對者出來。有人說看橫排文字頭左搖右晃,就是在說「NO NO NO」,而看咱豎排的字頭一仰一俯點頭稱讚,這才是看書看報該有的態度,橫排的文章只配叫「蟹行文字」,實在大逆不道。彼時小學生寫作以蟹比喻列強,文中寫道「蟹又叫做『無腸公子』……叫英文『蟹行文字』……野蠻人不講理,大家都橫行不法。」
精英階層忙著你說橫有理、我說豎有理,民眾表示很暈,不乏瞎念圖樂的事兒,比如「中國鋼鐵」成了「鐵鋼國中(初中)」,「國立武漢大學」被叫成「學大漢,武立國」。
▲漢武帝:誰要學我?
事實上民國時期還是豎排居多,橫排鳳毛麟角,只在自然科學、工業技術等領域較為常見。截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民眾識字率也沒有超過20%,大部分人根本不關心字兒該橫著寫還是豎著寫,胡適也說橫寫豎寫不過「自是小節」。
這事兒算拉倒了。
一場打包的文字革命建國後不僅要車同軌,還要書同文,人民當家做主得識字,要有拼音、要有簡體字,還要有最先進的橫排字,由文字改革委員會打包負責。
1955年元旦,拿到《光明日報》的讀者有點傻眼,以前豎排的文字全橫了起來。更傻眼的還是報社員工。當時《光明日報》員工回憶,「特別不習慣由豎排改成橫排,車間里20多個年輕人,經常排著排著又排成豎的了,自嘲笑完了又改成橫的,一個星期之後才漸漸適應過來。」犯難的還有記者,交上去的稿子還是豎著寫,為了強制改變書寫習慣,報社給發的稿紙一律打橫格。
▲上:1949年10月1日《光明日報》 下:1955年1月1日《光明日報》
反對聲最高的還是詩人和書法家,在給報社的信件中吐槽,「看著現在的報紙,感覺就好像把一副山水畫倒著放了,怎麼看怎麼彆扭。」寫一氣呵成草書的書法家表示,我們不會橫著寫啊!
▲不說別的,按傳統上下兩字相連的草書確實沒法橫寫,對這樣的情況中央表示不強求
當然這些暫時的不便帶來的好處是長遠的,隨著《人民日報》等重量級報刊一律改橫排,以及累計發行50億冊的橫排《毛主席語錄》的客觀推廣作用,豎版印刷幾乎只在古籍出版中還有存在感。
除了方便跨文化交流外,橫排的經濟效益也被人證實。人民出版社提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直排需要80頁,橫排少用7頁,節省10%的紙張對於建國初期虛弱的造紙業誘惑力確實不小,相應降低了書價,客觀上確實有利於掃盲。
必須承認漢字橫排的改革十分徹底,以至於每年來北京吃「德聚全」的遊人絡繹不絕。今天我們面對使用豎排文字的人,很可能會像百年前高傲的老頑固一樣說一句:
「哼,裝x!」
參考資料:
《論「新文化運動」對漢字版式及書籍生產的影響》,潘望舒,中國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中國書刊文字排式的演變》,張志強,《編輯學刊》,1997年第2期
《清末中學數學教科書發展及其特點》,代欽,《課程·教材·教法》,2015年第1期
關注是最好的支持,拉到頂部關注視知TV
視知TV(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健康、電影、男裝、寵物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知識看得見。
文:悲催的鉈寶寶
古裝劇里,一位翩翩佳公子左手握著竹簡,右手緩緩將其展開,目光上下移動,微帶著頭也有意無意地輕點,偶爾遇到難句,蹙眉小聲反覆誦讀,終在臉上看到豁然神色……
是橫是豎,載體使然這還得從文字的出生和載體說起。當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現的時候,簡牘、獸骨、器皿是文字的主要載體。人們最早在竹簡上開始寫文字時是這樣子的:
注意到上圖中的小人握筆執卷的姿勢了嗎?這種彷彿「記仇」表情包的書寫方式下,註定了每一片簡牘的長度不能太長,否者難以用力。當所需記錄的文字量增多時,為了不弄錯順序,理所當然地把簡牘串連在一起了。怎麼串呢?橫向串:
這樣串連之後,簡牘可以橫向展開,導致在閱讀的時候,需要不斷整理已經閱讀完的簡牘。有學者認為,大部分人的右手更加靈活,所以文字從右往左排列,看完的部分,用右手卷好更為方便。整份簡牘就彷彿傳送帶一樣在運作。
也有人認為,古人以右為尊,自然要從右開始行文。久而久之,這種文字排版方式成為了習慣。
載體改變,習慣難改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後,使得紙的成本大大降低,加上它有輕便、易書寫的特點。紙作為文字載體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它開始逐漸代替繁重且昂貴的簡帛。
但是,在竹簡上豎排、從右向左排列文字的習慣依然保留了下來,甚至在紙上畫了豎線模擬每一片簡牘,橫線模擬編簡牘的繩線(可見古人對傳統習俗的執念啊!執念!)。
有人要問了,印象里古代的服裝都是寬袍大袖的,從右往左寫字,不會把字都蹭糊掉嗎?
早在商州時期,服裝以窄袖為主,且竹簡可以分開寫完後再串連,那時候的人大概就沒想過蹭糊字這件事。到了後代,這個習慣一直被沿用。雖然他們寫字時手腕不擱在桌上,但由於袖子漸漸寬大,它們不得不拽著袖子寫字:
既然豎排文字有著這麼深厚的文化淵源,且人們都習慣了這樣的方式,為什麼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都統一「卧倒」:橫向排列,並且從左到右展開呢?
原來, 19、20世紀,西方的知識開始傳入中國,由於那些運算、公式都是橫排、從左至右文字,和我們的傳統習慣有了衝突。
一開始,人們嘗試著依舊採用豎排文字,只有出現了不得不橫向、從左至右書寫的外文名、公式等,才採用橫式。但是這樣亂糟糟的排版讀起來實在太費神了。於是又出現了正文全部橫排,但是版權頁等其他部分採用橫排的「中西合璧」式書籍。
橫豎交夾的排列,看起來很費神。
後來發現,橫式排版更能節省紙張,並且能提高閱讀速度,橫向排版的優勢漸漸體現出來。到了1954年12月,出版總署規定了全國出版刊物統一橫排,至此,全書橫向、從左至右排版的習慣逐漸取代了原來的習慣。
如今,隨著復古的流行,有些書特意做成了豎排、從右到左的排版。偶爾嘗試一下讀書時需要隨著文字走向,不住地「點頭」,甚是有趣。
PS:有沒有覺得復古的豎排版中,標點符號十分彆扭,不知 「?」該直接這樣打,還是應該讓它順指針90°卧倒?
這是因為古人的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只有句讀(dòu)作為停頓符號。而疑問、感嘆的功能,都是由語氣詞承擔的。如今我們沿用的這套標點符號,從十九世紀才開始興起,自然和豎排文字「格格不入」啦。
1、古人之所以右往左豎著寫,是因為在造紙術發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簡牘上寫字的。而竹木簡牘都是窄長的竹木片,用繩串起來可捲成冊。「冊」字就是簡牘的象形字。而打開卷冊自然是右手執端,左手展開方便。所以,書寫也就是自上而下,從右往左了。 其次,從漢字的特點和人的生理習慣來看,因為是右手寫字,左手執冊,一個字的筆順自然是從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如果從右往左寫,寫左半部時,毛筆勢必擋住右半字形,不便於安排結構,影響結字的美觀。而每個漢字的末筆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寫完上一字的末筆緊接著寫下一字的起筆,豎式書寫比橫式書寫更方便,更便於筆勢的連貫。 第三,漢字書寫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為君,為父母;下為臣,為子女。右為大,左為小。「無出其右」就是沒有超過的意思。竹簡的書寫,是一片片單片寫好後再裝訂的,不存在書寫之前展開的問題,倒是有書寫之後(竹簡順序)排列的問題。一般是左手持簡,右手寫字,寫好後自然由左手放下,既然是由左手排列的,向左排開比較順。2、現在的寫法:從左到右。是從西洋傳入的,西方人用鵝毛筆寫,寫字橫著寫,現代人的書寫方式源於西方,這與他們攥著蘸水筆和羊皮紙進行書寫有關;從左至右寫是為了不蹭臟未乾的墨跡。
還是從《實用》角度分析比較符合實際。一是中國字單個筆劃,都是從左往右寫。二是絕大多數人,用右手寫,極個別的《左撒子》可以忽略計數。三是左手扶紙扶案,右手寫字。四是光線側光照射,右手寫,往下走,往左排,不擋影。五是右為上等等,都是後來衍生的說法,也不無道理。
中國歷史,錯綜複雜,分久有合,合久有分,中國文化也是如此,有時右往左,有時左往右,有時上往下,有時下往上,有時還轉著讀,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古人想不到。所以研究古字,古印,古代竹簡,古代甲骨文好玩極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