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美麗中國?
建設生態文明是千年大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人人嚮往。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是習主席的經典語錄,句句深入人心。加快生態文明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是十九大提出的路線圖,全國人民都很期待,因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但是,美麗中國到底離我們有多遠?我們不能光靠喊口號,發微信,貼標語就能實現,口號靠不住,「二傳手」「微信群」指揮更是要不得。「鍵對鍵」雖然方便,但他永遠不能取代「面對面」,每項改革,每項措施必須一項一項查去落實,必須付出實際行動。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重中之重,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這是對人民的承諾,不是口號,一諾值千金。 老百姓期待天空一天比一天藍,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也在不斷攀升。但「藍天幸福感」不能光靠喊話,需要大家共同創造。企業要對社會負責,要有社會責任感,對污染環境的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對洋垃圾說「NO」。老百姓也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不做破壞自然的事,要在生存和環保之間做好平衡,從自我做起,保護生態,愛護生態,不破壞生態。建設美麗中國是大家的事,人民的事,國家的事。建設生態文明,絕不是改變自然、征服自然,征服老天爺,而是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只有觀念改變了、認識提高了,人人響應國家的號召,人人動手,美麗中國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近年來,全國各地將生態保護、環境治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黨中央更是將污染防治列為打好決勝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重新組建了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明確了職責。相繼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國家顏值」越來越高,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藍天保衛戰」、「清水進行時」、「凈土在行動」三大行動,經過幾年的努力都有顯著成效。與過去相比,空氣質量有所好轉,系統推進水環境治理,推行河長制,水污染取得積極進展,實行退耕還林等措施,土壤污染有所控制,還人民群眾一方凈土。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空氣、水、土地的質量直接關係到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只有我們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才能讓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越來越強,才能讓人民群眾敢喝水,還國土自然以自在,給生命以生機。持之以恆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等,人與自然才能的和諧。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的關注點也從衣食住行轉移到了生活環境質量。PM2.5、霧霾、沙城暴、水體污染、土壤毒瘤等專用術語早已成了大家口頭禪,甚至談霾色變。環境警鐘日日驚心,生態保護時不可待,治理污染不能等風靠雨,而要主動出擊,打贏「藍天保衛戰」就是消除「心肺之患」,下大決心推動綠色發展。
近年來,我們看到的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提高,看到了久違的藍天白雲,人民幸福感大大提高。但是,水污染、土壤污染這些更複雜、更難解決的生態問題,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我們的任務還很艱巨。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一定要算總賬,算長遠帳,算整體帳,算綜合帳,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
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人人都是受益者。作為一名公民,生態保護人人有責,如果我們每個人每天節約一滴水、一度電、少產生1克垃圾,做好垃圾分類,提倡綠色出行,這些「小事」幾乎無成本,但匯總起來卻可以極大的減輕環境污染的壓力。所以,美麗中國離我們有多遠,讓我說,就在眼前,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我們的天就會更藍、水會更清,我們的家園也越來越美好。
如何理解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和落腳點。在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只有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重要的位置,重尊自然、順應自然,保護好我們的美好家園,才能確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給子孫後代留在綠水青山。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構築良好的國土開發、利用和保護空間格局,提高生產空間的利用效率,建設疏密有致的宜居生活空間,保護好生態空間,如森林、海洋、湖泊、濕地、草原等大的自然生態系統。要提高城市人居環境,避免劈山填海等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要把山水融入城市的建設中,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要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改變過去的粗放的生產方式,走綠色發展、內涵式發展道理,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提倡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節能減排,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確保藍天碧水常態化。
建設美麗中國我們每個人都是踐行者,要從我做起,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形成人人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好習慣。要杜絕各種浪費和不健康消費行為。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消費,減少垃圾排放,形成節約用水、用電等好習慣,提倡綠色出行,盡量少開一天車,為美麗中國添磚加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