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爭的性格是中庸的體現嘛?


不爭,人生至境。

生活告訴你: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很多時候,人生真的需要這樣一份寂寥的不爭和高貴的不屑。

不爭,以平和的心態享受生活,用閑暇的時光豐富內心,這是人生的大智慧。水能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總是默默流向低處,遇石繞石,遇山繞山.......驀然回首間,水已將萬事萬物包容在胸中。

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計較。爭的最高境界其實是不爭。不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爭得最厲害的人,往往是死的最快的;而懂得收斂鋒芒的人,才能活的更久。

佛曰:「心外無物,是舍是求,只在於一念之間。」急於追求某些東西,只會把你弄得身心疲憊;攻於心計只會把你變得世俗平庸。何妨閑看花開,淡看雲卷,於生命處,寵辱不驚。

英國詩人蘭德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不抱怨,努力做,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不用去迎合,也不用去爭,世界自會給你想要的一切。

不爭,終有你的世界。


不爭的性格是中庸的體現嘛……


《中庸》表主張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中和」為「用」。「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即天賦本性與後天學習、修養相互結合,「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發而皆中節」,才是「中庸之道」。說白了,「中庸之道」就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這個道離不開人的先天本能和後天的學習與修養。不爭與爭是人的先天屬性和共性,但「爭」要取決於後天的認識與態度;爭與不爭同時也是人性的弱點,「爭」與「不爭」都要做到符合時宜,恰到好處,不偏不倚,要貫徹聖賢的「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不爭的性格則似乎更像是道家思想的某些體現。「上善若水」——老子以水的天然屬性,一柔善、二甘處卑下之地、三潤萬物而不與爭,比喻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極盡所能、任勞任怨去幫助別人、貢獻社會,而不與爭名爭利,即「善利萬物而不爭」。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


在老子眼天地萬物,水的品格最接於道。為人處事的最高原則,即是「不爭」。同樣是水,孔子所看到的卻是水的另一個方面——


「遍與諸而無為也」,是水的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是水的義;洸洸之水,是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荀子-宥坐》)


水在孔子眼裡就是集德、義、道、勇、法、正、察、善化、志於一身的,具有崇高人格的道德君子的形象。這與道家的觀點雖有某些相似之處,但區別很明顯。道家是「不爭」,儒家的「不爭」是有時宜、原則和底線的。這個原則底線就是「中庸」。「不爭」是有原則的妥協和讓步,「爭」是有理、有利、有節積極的探索和進取,從而形成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浮淺之見,不爭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庸之道」,不爭的性格不是「中庸的體現」。


謝謝邀請!歡迎喜歡的朋友批評、探討。



是的,無為不爭是道家老子的效法自然之道所為,也是儒家中庸之道繼承道家哲學的一部分。當然,道家出世而零社交保證絕對不出錯、儒家入世鼓勵社交修齊治平而中庸,換言之,儒家哲學的另一部分就是爭,以論語為證: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當然,孔子只列舉了一個簡單不出錯的案例,體育比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家後人的義利之辯精彩地體現了爭而取利不爭而讓利的中庸平衡。如何在複雜的現代社會正確做到何時該爭何時該不爭?那就是中庸之道的大學問。除了自己學習經典、實踐社會、自省琢磨,我們應該多問父母和請教比我們年長的智者,如在單位學會找對朋友和師父。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什麼是「不爭」!

《道德經》裡面有一句講的比較通透——「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或許很多人會覺得不爭就是「不敢為天下先」的智慧,這樣說也是對的。我個人也有所補充,最美好的品德就像水一樣,它順從應化萬物而不與之對立,它生養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恃。我對於「不爭」的理解是不對立!不與天地人事物對立就不會有自我束縛,也不會激化矛盾。因時而動、順勢而為,不刻意爭和為,故天下莫能與之相爭而可以無所不為、為而自成。

其次,我們必須明白什麼是「中庸」!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在沒有產生喜怒哀樂等這些情感的時候,心中沒有受到外物的侵擾,是平和自然的,這樣的狀態就是"中"。在處理各類事務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產生反映,發生各種各樣的情緒變化,並且在表情、行動、語言等方面表現出來。如果表現出來的情緒恰到好處,既不過分,也無不足,而且還符合當事人的身份、不違背情理、適時適度、切合場合,這樣就達到了"和"的境界。

如果說不爭的性格是中庸的體現,這樣也無可厚非。畢竟儒道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可以互通互參的。但如果以嚴謹的辯證來講,不爭是道家學說,中庸是儒家學說,換句話應該更能說的通,比如——中庸之道是不爭的體現。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道為本、儒為表。中庸是外在的體現,而不爭所體現的並不是不去爭取和淡泊名利,而是更加深厚的智慧,一種知強守弱、貴柔無為的思想。

在下寡學獻醜,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權作拋磚引玉之說,諸位見笑了!


不爭,不搶,不浮躁,感覺是只有那些六根清凈,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所為,而這樣的人,一般就只有傳說中的已經出了家的人才能做的出來的吧。有時候,試著去爭一把,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不爭,不向外爭而已,不戰而屈人之兵而已。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在哪裡?本只在內心。老子、孔子,所說一切,都只為本立道生。中庸,本立道生之後,歷盡世間千姿百態、萬種風情後,在人世間,隨緣顯現出來的具足、圓滿外相而已!即,道為體,中庸為用!


推薦閱讀:

TAG:中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