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到底指的是什麼?


中庸是中國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現實中似乎這個不是什麼好詞,但這只是人們望文生義的結果,中庸在古代指的其實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經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終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不是和稀泥,不是差不多,而是非常嚴格,舉個例子0到99之間那個是中庸,或者哪幾個是中庸呢?答案非常明白,只有50這一個數才能叫中庸,換句話說,只有在最中間的才叫中庸,其他的中間值根本不能被稱作中庸。

中庸絕對不是差不多的意思,孔子最痛恨的就是這種,似是而非,差不多的人,也就是孔子口中所說的鄉愿,所以孔子才說,鄉愿,德之賊也。

古人曾說,上刀山下火海都容易達到,就是中庸不容易達到,足見中庸是一種多麼高明的境界,絕不是我們平時理解的差不多,老好人的意思。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李月恩: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庸」一詞是被人們誤讀的。在那個非「左」即「右」、且只有「左」才代表積極的、革命的、政治正確的年代,「中」就是中間派,「庸」就是平庸,再加上一個庸庸碌碌的貶義詞,中庸成為平庸、妥協、保守、不求上進的代名詞。

真的如此嗎?

讓我們來看看中庸的原始含義吧。據說第一個把「中庸」二字聯起來使用的是孔子,孔子之前,中是中,庸是庸。「中」者,不偏不倚、不前不後,最恰當的那個位置謂之「中」(它不必是正中間,卻一定是最恰當的那個位置,比如美術上的黃金分割線)。另外,「中」還好,有「好」「行」「不錯」的肯定意思(在我國中原一些地區,這種用法還在延續使用);而庸,古時通「用」,庸者用也。「中庸」,合起來可以說是「以中為用的理念與方法。」如同我們說馬克思主義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那麼,我們也可以說「中庸」對儒家學派來說,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天啊,問題大了,此處省略5萬字。)

說到「中庸」,不能不提的兩個概念,一個是「過猶不及」,一個是「執兩用中」。「過猶不及」可以理解為儒者的世界觀,是從理論上說一件事做得過份了,超出了原有的界限,和事情做得不到位,效果是一樣的,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和目標。而「執兩用中」是從實際操作中說,做任何事都不能偏左或是偏右,而是把握住左右兩端,選擇一條中間的適合大多數人道路來走,或者說兼顧大多數人的利益,採納最優方案,用最適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就是方法論。

這樣看來,「中庸」完全正確,沒有一點問題啊!它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作為後輩我們必須把握其精髓,發揚光大!

歷史的經驗一再證明:無論是左還是右,凡是偏離了中庸之道,就會影響社會的正常運轉,給人民帶來傷害與困苦。

就是我們個人在處理問題、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能夠中而庸之也會受益無窮的。


首先來談「中」。

「中」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追求。《周易》裡面就講了很多「中」,繫辭中還形成了「位中」「適中」等概念;儒家講「中庸」,簡單說來,「中」是不偏不倚,「庸」是「常」,也可以當「用」講;道家講「中和」,即調和萬物之道;法家表面上不去闡述「中」,但也要求中規中矩,重視「循繩墨而不破」,做事要合乎規則。

由此可見,「中」的含義非常複雜,從詞義上歸納著說:一個是中間、中等、兩者之間——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裡的「中」是「上、中、下」的「中」。二是指內心和內在,是人的感情和內在精神,比如「秀外慧中」的「中」就是指人的內在精神。三是作動詞講,比如「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這個「中」具有中聽、中用的意味。

而中庸之「中」,作為一種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為的準則,是中國文化追求的極致。

現在一提及「中庸」,很多人容易理解為平庸、折中、調和,其實,這是對「中庸」的誤解。有人曾問孔子,說有這樣一個人,大家都說他好,這個人好不好?孔子說不好,一個人大家都說他是好人,不能說他就是好人,只有好人說他好,壞人說他壞,這個人才是好人。從這裡就能看出,中庸之「中」是有原則的,但這個原則不至於太硬,基本上剛剛好,讓人很難感覺它的存在,這就是其微妙之處。

《尚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它歷來被各朝帝王奉為治國心術。為什麼這麼說呢?「人心惟危」,塵俗之中,人心難測,莊子也說過「人心險于山川」,人心比山川還兇險:「道心惟微」,微是微妙,道心是非常細微、非常微妙的地方,我們要想駕馭人心,把握人心,就要從道的層面來體悟人心:帝王如果想行王道、治理老百姓,就需要掌握人心的精妙之處,再用適合人心微妙的統治之術來統一它們,其根本法則是「允執厥(jué)中」,最精微的那一點即是帝王治國的最高心法。這個原則在現在也非常適用,如果一個管理者能把握住員工複雜的心態,抓住其最微妙的地方,再引導人心合於道心,利用人善的一面,遮蔽惡的一面,哪裡還能有治理不好的事情呢?

老子講「惟上知與下愚不移」,中間階層是最容易改變的。而中國幾千年治國的根本,即在於抓住士人階層,也就是知識分子。他們大多處於社會中層,其掌握了文化,掌握了修養,掌握了治國的本領,就可以成為官吏去治理國家,而國家的正常運轉,依靠的正是各級官吏。所以,各朝代的統治者,都努力維持士階層的穩定,「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就好比抓東西,握住中間才是最穩當的。現在的社會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個社會或是富豪太多,或是貧民太多,呈啞鈴形,是極易導致動亂的,而只有社會變成紡錘結構,上下之人都以中間點為度,才是最平衡的。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喜怒哀樂,當我們將其放在內心不表達出來的時候,是未發的狀態,你想什麼都還是可以的;但一旦表達出來後,就必須「中節」。「節」是什麼?合乎規矩。當一個人做事總是能將內心的想法和外部的社會融合到一起,又不會違反仁、義、禮、智、信,這就是「中和」。有一個詞叫「一團和氣」,很多時候大家拿它來表示貶義,這是把它的意思歪曲了。這裡面的「和」,回到本源講就是「發而中節」,人和人相互交往做事,都按照一定的節度來,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每個人心裡都十分清楚,絕不越位而行。這就是儒家理想中的狀態。所以說,「至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天下萬事萬物都處於自己應該處的位置上,萬事萬物才能順著天性生長發育。

最後再結合「一個中庸的人,必定心術光明篤實,容貌正大老成」理解:

「心術光明篤實」,人內心要非常光明,跟所有的人能保持和諧的狀態,但又不會輕易地被他人改變,更不會同流合污;當有紛爭之時,也能堅持中立,不依靠任何一方,在和氣中保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

「容貌正大老成」,要有威嚴不可侵犯的氣度,不怒自威,話雖不多,但句句中的,極具老成之感,沉穩之感,巍然而不可侵犯。這樣的人,才是真正能成就大事業的人。


中庸是什麼?小編認為,妥協只是中庸一個小應用的分支,就像點和面,術和道的關係。事實上,《中庸》主要是指不偏不倚,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思想;核心是秉承至誠之心、成己達人的理念。具體舉個例子,來說明《中庸》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用吧。

狂人、低能?不,《中庸》告訴你如何做一個高明的智者

四獸的新軸心時代 2017-09-14 09:46

《論語》國學經典:過猶不及

在地鐵上,有個因一點小摩擦就揮舞拳頭、罵罵咧咧的粗魯傢伙,小編的第一反應是敬而遠之、趕緊走開;旁邊那個一臉煞白、唯唯諾諾的傢伙,人們對他除了同情之外,還有一份怒其不爭的搖頭和無奈……前者「過分」,後者「不及」,正如孔子所說:「過猶不及」。

既然兩種方式都不可取,前者暴戾無底線,過了頭;後者懦弱沒原則、差火候,那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智慧的人呢?在這裡《中庸》有一套很實用的心法和大家分享。

縱觀《中庸》通篇就講了一點:人們如何達到不偏不倚、中庸的最高境界,其核心在於「天地至誠」;其本質就是老百姓認識和處理外部世界的最高標準:致廣大而至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下面分四點說明。

第一、「過」與「不及」是一種人生常態,和人的能力和功利心有關

《中庸》首言在現實生活中,作為智者的中庸之道難以實現,進而分析無法達到的主客觀原因:

一方面是一般民眾因為思想和能力所限,客觀上無法達到中庸至聖的高境界;另一方面人們為了追求名利,好讓「後世有述」、所以也「不甘遁世」,因此會刻意尋求標新立異,進而背離了中庸。

與此相對,《中庸》以古代先賢堯舜為例,說明他們在了解事物的兩端之後、能取中庸而用於他人及日常生活的大智慧;顏回因內心純正,也能在一點一滴的生活中領悟和執行中庸之道。

堯舜 《中庸》之道 :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 國學

第二、智者的中庸實現路徑:始於夫婦,達於天地

既然上面說了,相對於堯舜、顏回,一般老百姓很難達到中庸的至高境界,多數人事在「過與不及」的兩種狀態間徘徊,那麼有沒有成為一個智者的可能呢?

當然有,《中庸》強調人達到中庸最高境界時,可以昭著天地;同時難能可貴地指出:中庸是從普通人所知道的淺顯道理開始的,只要不斷地修身,就有可能達到中庸的最高境界。

這也是儒家經典的顯著特點之一,即,始終以入世和處理現實的問題,作為其思考的出發點和實踐的終極目標。

第三、智者內修的關鍵所在:至誠為物之終始

《中庸》的核心是天地至誠,那麼智者首先要是一個誠者,也就是說智者不僅要自己成就自己,還要成就他人、成就外物,正所謂「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所謂唯天下至誠,終可以成天地之道。因為「至誠無息」,可以實現高明與博厚的境:高明配天、可以覆萬物;博厚配地,可以載萬物。也就是說,《中庸》將人性天賦的發揮、萬物於化的贊助,歸結於真誠的至高境界。由此,從至誠的人道,升華到萬物生養的天道。

孔子獨愛顏回:不遷怒、不貳過;至誠無息 / 國學

第四、中庸之道的應用與局限:受時代影響、不可避免的各安其位

同其他國學經典一樣,《中庸》首先強調原有社會的等級及倫理關係,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和庸——不偏不易。於是,在《中庸》中,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乃至鬼神都各安其位,一切中庸皆以個人所處社會地位為準繩。這就會限制人的創造力,以及社會發展的動力,這是需要我們加以注意的地方。

而不論如何,從知仁勇的修身,到天下國家之九經,智者都是以中庸為最高境界。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上,上至舜、下至文王、武王,從治國到祭祀的各方面和層面也都體現了中庸的至高境界,即,天下至聖乃可以配天。

所以,《中庸》里不偏不倚、天地至誠、成己成人等思考方式,都是成為現代智者有效途徑和方法,進而達到至誠無息、鳶飛戾天、魚躍於淵的智者境界。


中庸就老子說的道,那麼,道又是什麼呢?道是用廣義陰陽,狹義陰陽,個體陰陽組合起來分清楚一個人在天地萬物中的功名利祿。任何一個人的功名利祿都有好的和壞的,好的叫份內福報,壞的叫份外福報。追求份外的福報就是追求災難,無論如何,是不會有善終的。例如:有一個二十五歲的男子,一九九六開始做鋼材生意。十年時間資產過億。二00二年,有個肓派中庸高手勸他趕快離開鋼材這個行業,因為所有的金屬都是他的份外福報。此人不聽,結果在二0一0年因癌症逝世。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就把中庸就清楚了。請看:」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譯文:因此,堅持放棄份外福報,即使是巨大的唾手可得功名利祿,也要象瞎子一樣看不到,一點都不能謀取。這叫」無為」。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微」,譯文:堅持追求和謀取份內福報,即使是微小的難以獲得的功名利祿,也要努力去爭取,一點都不能放棄」,這就是「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幸福人生準則,簡稱為道,即中庸。想想看,道家的思想境界是多麼的高,不要說去貪污受賄,即使是通過勞動所得的都要分個份內和份外的,這就是」故君子必慎其獨也」的根本保證。因此,中庸就是指」無為而無不為」這個人文科學終級學問,這個學問是十六個聖人前仆後繼共完成的,深奧抽象無比。老子說:」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意思是:能夠幫助一個人制訂」無為而無不為」這個幸福人生準則的道家天下少有。中庸就是指《道德經》中的道。誰掌握中庸,誰就掌握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制高點。


一,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中就是不偏激,不極端;庸就是事物不可改變的自然規律。這是中庸的本意。

二,中庸之道是個人修行的要求,為人處世要保持「無過無不及」,自我完善,自我監督,知行合一,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致中和」的境界。

三,中庸之道是對所有人的要求,包括當時的統治者。但在歷史過程中,中庸成為統治者的工具。

四,現代漢語中,中有中間,普通的意思,庸有平庸,平凡的意思,中庸成為貶義。

五,所以,中庸應當是一種世界觀,是說人應該堅持立場,尊重規律,實現人與人,與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圓滑世故,折中妥協,隨波逐流。

這是我個人對中庸的理解,謝謝!


中庸之道可以讓我們變得通達、包容、平和、淡定,中庸可以讓我們的生命充實而有光輝,讓我們在發揮人生的作用時,是那麼的雍容自在。萃辰天心書院印竹、印安老師《如是我說》,關於中庸是這樣說的:

印安說:

平庸和中庸有本質區別。平庸近乎於庸俗,總是和功利、淺薄、狹隘連在一起;中庸則是中正之道,總是和通達、包容、平和連在一起。

印竹說:

庸乃用。人生之用非常道,諸行無常,平庸是在無常面前束手無策,被無常左右;而中庸是在無常面前領悟常道,行於中道,一字之差,相去遠矣!

古人只用「平庸」和「中庸」兩個這麼簡短的詞,便把人生是有用還是無用、是有意義還是無意義,已經說得透徹極了。古代經典,語言就是那麼精鍊、就是那麼耐人尋味,尤其這兩個詞,只一字之差,但對人生意義的解釋便一覽無餘,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平庸的人也不是懶惰的人,他們也在發揮作用。他們也不可謂不忙碌,但他們的忙碌被叫做庸庸碌碌,每天不知道忙的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常常是機會主義者。機會主義者,非左即右,有的時候會是左傾,有的時候會是右傾。他們會隨著外境的變化而隨時變化,沒有自己的主心骨,沒有內心的定力。好像哪有機會就往哪裡跑,哪有利益就往哪裡鑽。受到挫折和失敗就變得保守,開始偏向左邊;遇到了誘惑就會去冒險,就會跑到右邊。人生就是這樣,在左左右右間不斷的徘徊、奔忙,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到老以後,便會感嘆人生也沒有什麼意義。

而中庸便完全不同了。《禮記》中有說過孔子的這樣一段話:「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這裡,為我們揭示了什麼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人生——中庸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人生,為什麼這樣說呢?孔子說:中庸的人生是「尊德性而道問學」的。這裡的「德性」講的是我們本自具足的那內在的覺性,是老子所說的尚德之德,是我們的性格。首先,我們要找到這個德性,尊崇這個德性,一切以這個德性為目標。因為我們累生累世的在無常中造作,我們在無常中非左即右的奔忙著,讓我們離德性越來越遠,那麼能夠回歸到這個德性就必須修德養性

如何修德養性呢?孔子為我們提出了一條有效的途徑,便是「道問學」。要想走上這一條人生的正道,那麼,問鼎於古聖先賢的智慧、學習他們的智慧,是一條捷徑。如何學習古聖先賢的智慧呢?便是「致廣大而盡精微」。我們既要志向高遠,博學廣聞,又要惟精惟一,求得甚解。如果說「尊德性」是我們的人生目標,那麼「道問學」就是我們通往目標的一條捷徑。「尊德性」就如同那個月亮,而「道問學」就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讓我們知道走哪一條路。這一條路便是中庸之路、便是中道。

中庸,說的是我們走在中道上的所發揮的作用。這種作用是極高明的,是致廣大盡精微的。如何才能把這種極高明的人生作用、人生意義發揮出來呢?後面,孔子還有兩句話:「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我們一定要懂得向過去的得道者的經驗學習,我們只有了解聖賢的智慧,才能知道面對我們今天的路如何與時俱進的去學、去修、去行。人生無常是我們難以改變的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在這無常中找到規律,找到正確的方向,而不是被動的被無常所左右。

平庸與中庸的區別就在於被動和主動之間。在生命面前,我們永遠不能做一個被動者,被動的被事情、被周遭的一切牽著鼻子走,一會向左,一會向右,盲目而無助。只要我們是主動的,我們內心是清明的,生命就把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這種主動,古人說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可以讓我們變得通達、包容、平和、淡定,中庸可以讓我們的生命充實而有光輝,讓我們在發揮人生的作用時,是那麼的雍容自在。

親愛的同修們,聽了今天的分享,你對人生的意義有沒有了一點更深刻的認識呢?人生的意義全在我們的一念之間。一念左右搖擺,我們便會陷入平庸,平庸的人生當然無意義可言。而如果我們一念中證,我們便可以達到中庸的境界,中庸之道可以讓我們實現生命的超越!

萃辰天心書院,願國學智慧走進千家萬戶……

《如是我說》是萃辰天心書院兩位極具智慧的老師的對談,從中能讓我們學習更多人生智慧,豐富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關注萃辰天心書院官方訂閱號「萃辰天心國學傳播」(cctxgxcb),收聽完整圖文、音頻哦~


「不偏為之中,不易為之庸」,這就是「中庸」的基本概念。與妥協、和稀泥沒有任何關糸。中好理解,不偏不倚謂之中,不左不右,不前不後都是中。只是庸不好理解,「不易謂庸」,易指變化。變化是宇宙間的普遍規律,不變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物理學中,臨界點是中,超過或低於臨界點都會發生物理變化。水超過臨界會由液態變氣態,低於臨界點會由液態變固態。哲理中的庸則指變化的幅度越小越好。因為「否終而泰」本身就是」易」的核心內容和做人做事的告誡。何況」中庸」中本身就包含有「合適」、「剛好」的意思。這是古時一種做人做事的原則,也是古代哲人的一種處世智慧。


妥協不是中庸,妥協和中庸只有異,沒有同。

在親屬關係中,孔子強調「孝悌」。在一般關係中,孔子推崇「忠恕」,並且提出了「恭寬信敏惠」等具體的道德條目。

無論是「孝悌」「忠恕」還是「恭寬信敏惠」,這當中都存在一個如何把握度的問題。於是孔子又拈出了「中庸」的觀念,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恭、慎、勇、直都是很好的道德,可是如果沒有禮的節制,過度了,就會產生各種不好的效果來。孔子還說過類似的話:「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言不好學,是就原因言,言無禮,是就結果言。兩者其實是一個意思。這都是講好的品質也不能過度,要學,要知禮,用禮來節制自己的行為,使得自己的行為不過度。

類似的例子還有:「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思而後行,是好的。三三思就過了,所以孔子說「再,斯可矣」。

好的品質過度了不行,那麼「不及」會不會比過度好些呢。也不是。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一個過,一個不及,哪個更好些呢?半斤八兩,都一樣。「過猶不及」,都不行。

所以「中庸」就是既不過,也不是不及。而是最恰當,最合適的度。譬如吃飯,吃多少呢?整天山吃海喝,那肯定是過了,不行。每天只吃兩片菜葉,那就是不及,也不行。對你最恰當,最健康的量,那就是中庸。而所謂的「妥協」,一般要算「不及」的,和中庸是沒有半點相同點的。

人們往往會有種極端化思考的傾向,動不動就要分出高下,然後拋棄掉那個不重要的一方。譬如你經常能看見有人問格律和意境哪個重要。內功和外功誰更厲害。孔子早就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兩者皆不可或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就是中庸的思考方式。

中庸就是一個行為最恰當,最合適的度。這是所有人都應該追求的一切行為的標準。因此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實際上中庸不止孔子提出來過。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曾提出過「中庸」的思想。「中庸」思想意味著人們不再單純遵從僵化的準則,而在這些準則中加入了合適的「度」的思考。這是一種思維的進步。


看了這麼多回答,我認為只有馴服黑夜講的最靠譜。不過我還想用現代的觀點補充理解一下。

所謂中庸,就是把握好人生的「度」。《中庸》是對孔子思想的闡發。孔子講:「執其兩端取其中」、「過猶不及」。就是說,做什麼事都要把握好度,過頭或不及都不好。那麼,程頤的解釋「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就是對中庸最恰當的註解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們做事時,首先要明白最差的情況和最理想的情況是什麼,也就是說先了解所面對事物的整體是什麼樣的。其次要了解即將的行為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在了解整體狀況之和根本目的後,找到自己的位置,看看能做到什麼程度,如何才能按照根本目的行為。這就叫「執其兩端取其中」,就叫「中不偏」。找到這個「中」,接著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堅持做下去,並隨時反思自己有沒有偏離根本目的,若偏離了,就要即使調整回來。用現在的話說叫「不忘初心」。這就叫「庸不易」。

這樣講有些抽象,下面我們舉個例子:下象棋。象棋中由32顆棋子組成千變萬化的關係結構。在下棋的過程中,需要始終堅持一個目標:將死對方老將。若只知道吃對方的棋子,或抱住自己的子不被吃,都只能是臭棋簍。所以,吃子甚至被吃都是為了贏棋。抓住這個本質,就叫「中」;而堅持這個本質,既不入對方陷阱,又不圖一時之快,始終以贏棋為目標,就叫「庸」。

中庸教導我們,在我們的人生中,應該始終堅持本性、堅持崇高的社會理想,而不被金錢、權利、地位或物質享受異化和奴役。君子這樣做,就形成了一種示範效應,影響他人。而若人人都這樣做,社會就會更加和諧,就會實現大同社會的理想。這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就是「中不偏,庸不易」,這就是中庸的智慧!


推薦閱讀:

TAG:中庸 | 文化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