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三顧茅廬,為何卻很少有人提起隆中對?


首先感謝邀請。

對於「很多人都知道三顧茅廬,為何卻很少有人提起隆中對?」這個設問,我覺得還是有失偏頗的,在三國歷史上,劉備三顧茅廬,眾人皆知;而《隆中對》作為劉備與諸葛亮二者之間的「小秘密」,連關羽張飛都拒之門外,況且《隆中對》是講目前發展走勢,決定蜀國未來國運的,自然不可能人盡皆知,如果人人知道,那豈不是永遠不會出現魏蜀吳三分天下,「三國鼎立」了。

那麼,問題來了,《隆中對》不可能人盡皆知,但真的是無人知曉,無人提起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隨著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接下來蜀漢的發展,基本都是按著《隆中對》這個劇本在演的,甚至也影響到了吳國的命運。所以,你說《隆中對》無人提起顯然是錯誤的,其實蜀漢的早期發展就是對大名鼎鼎的《隆中對》最好的旁白。

《隆中對》既然這麼厲害,為什麼最後劉備沒有稱霸天下,恢復漢室江山呢?

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非人力之所及~~)

諸葛亮,號「卧龍」,但卧龍非神人,更不是神仙,《隆中對》雖然能將三國未來發展表現出來,但畢竟是預測,很多非智力所能控制的,「劉琮突然降曹」,「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隕落五丈原」等等一系列的變故,非諸葛亮一人之過也。

二、人算不如天算(人心難測╮(╯▽╰)╭)

《隆中對》的戰略先機,是佔領荊,益2州,等到中原有變,就兩路出兵。一路從荊州向河南一帶出兵;第二路從四川向關中,定鼎中原。但是,因為荊州的劉表突然逝世,新繼任的劉琮又突然降曹,這是諸葛亮始料未及的,更沒有想到它來的那麼快那麼突然,以劉備當時的幾千殘兵,定無法與曹操抗衡,仁慈的劉備又不肯放棄百姓,才有了後來的「長坂坡張飛一聲吼」。這已經使得《隆中對》喪失了先機,也丟掉了戰略縱深。(本來諸葛亮勸說劉備取而代之,劉備過於仁德,不忍宗親相殘,沒有採納,如果採納了,也許歷史將發生巨變)

三、關羽大意失荊州(一招損,滿盤皆輸/(ㄒoㄒ)/~~)

荊州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由文武雙全的五虎上將之首關羽鎮守,再合適不過,關羽只需要一邊保持與東吳的聯姻之勢,另一邊北伐曹魏,給到曹魏足夠大的壓力,維持這一現狀即可,奈何關羽太過於自大,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徹底決裂了孫劉聯盟,也留下了千古之遺憾,也許關羽在敗走麥城的時候,也有過一絲的悔意吧。關羽大意失荊州,對於《隆中對》戰略布局可以說是致命性打擊,沒有了荊州,就沒有了荊州的人傑地靈和富饒物產,等於讓蜀國變成了沒有牙的老虎,《隆中對》戰略到這裡,已經基本名存實亡了。

四、夷陵之戰慘敗(敗的又豈止是劉備一人......)

劉備剛拿下漢中不久,關羽就丟了荊州,更丟了性命,以劉備的個性,又豈能善罷甘休,此時的《隆中對》不過是一張白紙,劉備眼中,心裡都是仇恨,怒火,一衝動就帶了舉國之兵,全力圍剿東吳,最後,被陸遜一把大火火燒連營,蜀國百萬雄兵毀於一旦,損失了七十萬軍隊不說,蜀國多年培養的二,三代將領,以及軍資資源,都被大火所湮滅,隨著劉備白帝城託孤,關羽,張飛,黃忠,劉備的相繼逝世,讓蜀國元氣大傷,徹底淪為三國中最弱的一國,這才有了「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隆中對》最後一點火苗,也熄滅了。

五、諸葛亮隕落五丈原(用生命詮釋了什麼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_^*))

《隆中對》由諸葛亮發起,隨著諸葛亮的逝世......講到這裡,相信我已無需多言。

謝謝!


如果這個問題成立的話,就得分析一下,三顧茅廬和隆中對的區別。

老闆親自上門高薪禮聘,我還裝逼不願去,搖頭晃腦,仰天長嘯,打工到此地步夫復何求?這無疑是任何懷才不遇者的最美麗的夢,彷彿傲嬌的公主等待傻逼王子千辛萬苦來相救!

而所謂隆中對,是人才的本事,話說誰還沒有點小秘密?不是有人說,就這個,魯肅甘寧都說過不稀奇!你老闆都下了這麼大的注了,我放個屁,老闆也得說果然與眾不同,大才深不可測呀!

說起來不稀奇,買來的不如別人送來的有面子,我雖然想嫁給你,你不求我我怎麼捨得嫁你?

所以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給人才面子,自己才有里子


冦准背靴訪帥,三顧茅廬都有一個共同點:求賢。拿當今話說就是導找人才。在當時劉備為了想有一片自己的天地四處尋找人才,受徐庶推薦諸葛亮。而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就地當時天下作71詳細分析。並作出書分析:那就是隆中對。

為什麼三顧茅廬的知明度要大於隆中對呢?

其主要因素:諸葛亮當時是名師之徒(司馬微:號稱水鏡先生)但卻實諸葛亮有真才實學的,但也處於英雄旡用武之地的前景。而是先有諸葛亮後才引出的隆中對。

再則劉備訪賢的主要目的是要有一個治國安民奇才,最合適的人選就諸葛亮。同時也表現出劉備的決心和毅力。也等於程門立雪!

而隆中對是諸葛亮對當時天下形勢的分析一手稿。所以它永遠是沒有雙重內容三顧之大。

但隆中對的治國之道和文學價值是非常高的!


不是這樣子的,知道三顧茅廬的人,都知道有隆中對的,是你不知而想當然地認為別人不知。


看看上世紀70年代的南陽人民是怎麼說的。

現在的南陽人為了旅遊經濟謊話連篇!卻被。自己的老祖宗啪啪打臉??

譚老是誰就不用我說了吧


隆中是諸葛亮青年時期生活和學習的地方,也是劉備三顧茅廬和《隆中對》的發生地。河南省南陽市郊有一個卧龍崗,傳說也是諸葛亮青年時期的隱居之地。為什麼會出現兩個隱居之地呢?原來建興五年(227)諸葛亮在北伐前上表劉禪的《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後人以為「南陽」,即指今河南南陽。殊不知今南陽卧龍崗這一稱呼是從隋代以後才有的。從隋代以後才將宛改為南陽縣,因此就在南陽郊外出現所謂「卧龍崗」,出現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以及和隆中一樣的所謂「十景」(即武侯祠、三顧堂、草廬、野雲庵、抱膝亭、躬耕田、小虹橋、老龍洞、梁父岩、半月溪)。由於出現兩個隱居地,因此從宋以後直到現在,南陽和襄舊兩地就有所謂「躬耕地望」之爭。從必須具有確鑿的史實來說,隱居地、躬耕地在襄陽隆中是無疑的。主要理由有下面五點:

  第一,所謂「躬耕於南陽」中的「南陽」二字是指南陽郡,兩漢時期人們稱呼地名,習慣用郡的名稱。這裡的「南陽」,並非指今天的南陽。今日之南陽,兩漢時稱為「宛」。雖宛時為南陽郡的治所,但稱「南陽」非稱「宛」,同樣稱「宛」非指稱「南陽」。陳壽在《三國志》中將「宛」與「南陽」二者區別得很清楚,它們是兩個不同的地域概念。如《三國志·武帝紀》曰:「張濟自關中走南陽。濟死,從子綉領其眾。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張綉降,既而悔之,復反。」 諸葛亮自稱的「南陽」,究竟是指哪裡呢?劉宋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在「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後引用習鑿齒《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習鑿齒是東晉時期著名地方史學家,又是襄陽的「鄉豪」 。他撰寫的《漢晉春秋》約在公元362年,離諸葛亮去世只相距128年,加之他又在東晉荊州刺史桓溫手下擔任過從事、西曹主簿、治中、別駕等職,生活年代離三國不遠,他對家鄉襄陽以及鄰縣包括整個荊州的歷史是了解得很清楚的,因此他這條記載是可信的。

  另外,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沔水注》曰:「沔水又東逕隆中,歷孔明舊宅北,亮語禪雲『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這不是很明確記載隆中是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的地方嗎!

  其二,荊州刺史管轄六郡一國,即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國。其中南陽郡和南郡是相鄰的兩個郡,如何來區分這兩個郡的分線呢?人們都知道:山南水北為陽。山是指萬山,水即指漢水。一般來說,漢水以北為南陽郡,漢水以南為南郡,漢水是兩郡間的天然分界線;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萬山也是兩郡的分界線。該書卷21「山南道襄陽縣」記載曰:「萬山,一名漢皋山,在縣西十一里,與南陽郡鄧縣分界處,古諺曰:『襄陽無西』言其界促近。」又曰:「襄陽縣,本漢舊縣也,屬南郡。」 漢時的鄧縣,在東漢時屬南陽郡,晉時屬義陽郡,唐代改為鄧城縣,屬襄陽郡。《元和郡縣圖志》不稱「襄陽鄧城縣」,也不說「義陽鄧縣」,卻稱「南陽郡鄧縣」。可見「萬山……與南陽郡鄧縣分界處」一語,不是指唐代,也不是指魏晉,而是指東漢時期。這就是說,萬山以西屬南陽郡鄧縣;萬山以東屬南郡。隆中在萬山以西,自然屬於南陽郡鄧縣,所以習鑿齒將隆中歸屬於南陽郡鄧縣管轄是有道理的。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郡鄧縣之隆中,在襄陽城西二十里。北周省鄧縣,此後隆中遂屬襄陽。」 而南陽縣的記載就不同。《元和郡縣圖志》卷21「山南道南陽縣」記載曰:「南陽縣,本周之申國也,漢置宛縣,屬南陽郡。更始即帝位,世祖納陰後,並於宛城。魏代荊州都督所理。至隋改為南陽縣,屬鄧州。」 可見隆中屬南陽郡鄧縣管轄無可置疑。諸葛亮離開隆中後,有一個姓董的人住在隆中諸葛亮原住處,後因董家人相繼死去,此後就再沒有人敢住在這裡了

  其三,從《隆中對》本身內容來看,諸葛亮提出統一天下的部署是:先佔據荊益二州,然後遇到天下有變,便分別從兩路北伐中原:一路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其中的「向」字表明:宛、洛是曹操敵占區,所以要去攻打,也表明諸葛亮當時在宛的南邊向劉備提出統一大計,這就證明諸葛亮不是在宛躬耕,而是在襄陽躬耕隴畝。這樣去理解才符合地理方位。如果諸葛亮身在宛城,又在宛躬耕,那他向劉備提出統一大計時,就不會提出另派一上將將荊州之軍攻向宛、洛了,就會直接提出由宛北上攻打洛陽就行了。另外,從《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魚豢《魏略》得知:亮好友孟公威因思念家鄉汝南,「欲北歸」。從地理方位來看,汝南在宛的正東,襄陽的東北。由宛去汝南,應是「東歸」,而不是「北歸」。只有從襄陽出發去汝南,才是「北歸」。該書又記載說:「劉備屯於樊城……亮乃北行見備。」「北行」,是指由南至北,才為「北行」。如果由宛至樊城,那就是「南行」。從這兩則材料可知,生活在曹魏中葉任郎中的魚豢也確知諸葛亮是居住在襄陽,而不是寓居在宛城。

  其四,從當時諸葛亮的人際關係來看:其好友孟公威、石廣元、徐庶等三人都居住在襄陽城西的檀溪一帶,好友龐統住在襄陽白沙洲,老師龐德公和司馬徽都居住在襄陽城東魚梁洲,諸葛亮的這些好友都居住襄陽城及其附近,正如《晉書·習鑿齒傳》記載習鑿齒任職期滿回老家襄陽時在給好友桓秘的信中所說:「吾以去五月三日來達襄陽……每定省家舅,從北門入,西望隆中,想卧龍之吟;東眺白沙,思鳳雛之聲;北臨樊城,存鄧老之高;南眷城邑,懷羊公之風;縱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魚梁,追二德之遠,未嘗不徘徊移日,惆悵極多,撫乘躊躇,慨爾而泣……。」從此信中便可知諸葛亮、龐統、龐德公、司馬徽、崔州平、徐庶等人的居住地址,而無一人居住在宛城及其附近。

  諸葛亮的夫人也是襄陽名士黃承彥的女兒。《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曰:「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由此可知,諸葛亮迎娶的是一位襄陽的女子。諸葛亮的岳母是荊州牧劉表的後妻蔡氏的親姐妹。他的兩個姐姐出嫁的對象也都是襄陽本地大族的男子。

  其五,襄陽距宛城約120公里,在古代往返於兩地一次需五、六天,加之在公元197至207這十年間宛、穰一帶為曹操統治區域,這時正頻繁發生戰亂,社會極不穩定又不安全,試想,一心想恢復漢室,視曹操為國賊的諸葛亮會寓居在宛城嗎?原與曹操為敵的劉備,會去曹占區三顧茅廬找諸葛亮尋求統一天下大計嗎?回答是否定的。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王隱《蜀記》記載:「晉永興(304─305)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此則材料表明隆中是諸葛亮故居,而且當時還有房屋,此時距諸葛亮去世才七十多年。可見該材料具有可靠性和權威性。

  晉廢帝太和五年(370),東晉著名史學家習鑿齒來到隆中,並撰寫了《諸葛武侯宅銘》,曰:

  達人有作,振此頹風。雕薄蔚采,鴟闌惟豐。

  義范蒼生,道格時雄。自昔爰止,於焉盤桓。

  躬耕西畝,永嘯東巒。跡逸中林,神凝岩端。

  罔窺其奧,誰測斯歡。堂堂偉匠,婉翮揚朝。

  傾岩搜寶,高羅九霄。慶雲集矣,鸞駕亦招。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李景遜到隆中,撰寫了一篇碑文。碑的正面是無名氏書寫的楷書「蜀丞相武鄉侯武侯諸葛公碑」,碑陰刻著孫樵書寫的碑文。

  上述從西晉至宋的史籍中都明確記載隆中是諸葛亮年輕時期的寓居之地。

  此外,從當時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人朝夕相處的關係來說,也只有諸葛亮住在隆中才有可能實現,如果諸葛亮棲息於宛城西郊,離襄陽二百四十多里地之外,加上交通條件和社會環境的限制,要如此頻繁交往是根本不可能的。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自言:「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是就當時的郡名來說的。東漢末年人們有一種習慣,講籍貫只說是某郡,如潁川徐元直、汝南孟公威。「潁川」、「汝南」都是郡名。諸葛亮是在益州成都上表劉禪,當然應該說:「躬耕於南陽」,如果說:「躬耕於南陽鄧縣之隆中」,這文字既冗長,又不符合東漢末年「清峻」的文風,還不符合人們習慣的說法。由此可知,所謂「南陽」是指「南陽郡」,而不是指今南陽市。所謂「現在的南陽就是當年諸葛亮躬耕的『南陽』」, 很明顯這種說法是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南陽卧龍崗,最早見於《明史·地理志》。該書記載曰:「卧龍崗在南陽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綿亘數百里,至此截然而止,迴旋為巢然。草廬在其內,時人以孔明為卧龍,因號其崗雲。」在明代以前的史籍中無卧龍崗的記載。唐代詩人多好題詠名勝古迹,但從未見有關於南陽卧龍崗諸葛廬的題詠。《宋會要》記載地方廟宇寺觀最多,也沒有南陽卧龍崗武侯祠的記載。至於南陽武侯祠內岳飛書寫的《前後出師表》的石刻,那不是岳飛的真跡。著名史學家鄧拓先生在《由張飛的書畫談起》一文中說:「歷來相傳的岳飛字跡,如《還我山河》、《前後出師表》等,現在已經證明並非岳飛真跡。」「近來上海文管會收集到的南宋拓本《風墅帖》上刊載有岳飛的信札,他的字體非常接近於蘇東坡。」 石刻《跋》語中說,岳飛於紹興八年(1138)八月中秋前夕,「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詞內,更渾秉燭,細觀壁間昔賢贊先生文詞詩賦及祠前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這是後人的傳說,史籍全無岳飛來南陽武侯祠題詞的記載。

  據南陽武侯祠所藏《卧龍崗忠武侯志》記載:元代至大二年(1309)崗上開始創建諸葛書院。明嘉靖元年(1522)以後,崗上建築群才初具規模,但歷時不過百年左右,又毀於明末兵燹之中。直到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才由南陽郡守朱璘重建卧龍崗武侯祠。這部書的記載是較為可信的。

  關於諸葛亮躬耕地問題,在明清以前是沒有爭議的。從明代南陽出現諸葛草廬後直到清代,襄陽和南陽兩地的文人學士就有關諸葛亮的寓居地點和躬耕地問題進行了長期的爭辯,打起了糾纏不清的筆墨官司,成了一樁曠日持久的、無人判決的歷史「公案」。到清末,南陽知府顧嘉衡(襄陽人)在卧龍崗武侯祠內寫了一幅對聯:

  心在朝廷,原無分先主後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這幅對聯顯然是迴避矛盾,不辨是非。但當時顧嘉衡也是有難言之隱,他明知諸葛亮是寓居襄舊隆中,但是這個襄陽人在南陽做官,不敢得罪當地豪紳,但又不願說卧龍崗是真的,怕家鄉人罵他出賣桑梓,最後只好折中調和,雙方都不得罪,算是不了了之。

  南陽卧龍崗武侯祠的出現,如同長江西陵峽中的黃陵廟、巫峽中臨江絕壁上的《孔明碑》、奉節長江邊上的《八陣圖》一樣,都是後人根據諸葛亮的歷史活動加以附會、傳說而成為勝跡的,這些勝跡表達了人民對諸葛亮深厚的景仰之情,它給後代以人傑地靈的自豪感。作為紀念性的建築和勞動人民休憩遊覽的場所,這些勝跡是完全應該存在的,並且還要建設得更好。

  隆中作為諸葛亮留下來的遺蹤勝跡,現在經過全面整修,一改過去荒涼景象,面貌煥然一新。這裡現在是樹木參天,綠樹成蔭;百花爭艷,鳥語花香;亭台水榭,比比皆是。三顧堂、卧龍深處、草廬、老龍洞等具有民族風格的漢代建築,掩映在一片翠柏竹林之中。到處顯現生機盎然、清雅秀麗。隆中日益成為廣大勞動人民憑弔、遊覽和休息的好地方。隨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隆中勝跡將永葆青春,萬古長存!

  這裡,筆者還需補充說明一點是,劉備獲取諸葛亮隆中對策以後,他們二人是如何去實踐的呢?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嗎?郭沫若認為「劉備從四處奔走寄人籬下,發展到割據一方,與曹操、孫權鼎足而三,基本上就是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策進行的。」 薛國中認為諸葛亮「輔助劉備貫徹《隆中對》路線,取得了許多重大的勝利,直到以益州為根據地,建立穩定的蜀國。」 總之,《隆中對》後,劉備、諸葛亮都是認真實踐隆中決策的。史實是否如此呢?誰都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唯,現在我們就來查閱一下他們走出隆中以後的具體行動吧。筆者通過反覆閱讀《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史籍發現:從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策到劉備白帝城託孤這段時間內,劉備並未實行隆中對策,諸葛亮也並未按隆中對策積極主動去輔助劉備貫徹實行。筆者曾撰寫《隆中對策實踐質疑》一文在《歷史教學問題》1989年第5期上發表。筆者舉出了五件史例作為論據進行分析。這五件史實是:一,劉表病逝後,諸葛亮提出攻取荊州,劉備不予採納;二,曹操南下取荊州時,劉備準備去投靠蒼梧太守吳巨,最先提出孫吳聯盟抗曹的是孫吳的魯肅,而不是諸葛亮;三,劉備進取益州的行動是龐統向劉備提出的;四,最先提出攻取漢中的是法正,也不是諸葛亮;五,對劉備為關羽報仇而攻吳提出進諫的是趙雲,由於劉備不聽取,造成夷陵之戰慘敗。為什麼劉備和諸葛亮採取如此的態度呢?這是因為,在劉備看來,諸葛亮年數不大(比劉備小二十歲),政治經驗不足,缺乏實際的指揮作戰本領,所以在重大決策問題,劉備得有主見,不是唯隆中對策是從。從諸葛亮來說,作為政治家、軍事家有一個成長過程。以上五例說明諸葛亮政治上還不夠成熟,對某些問題還認識不清,對當時風雲變幻的形勢分析不夠所造成的。筆者認為,隆中對策真正全面實行是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獨掌蜀漢軍政大權時才得以全面實行。我的這個觀點得到很多史學家的贊成和支持。北京大學田餘慶先生撰寫的《<隆中對>再認識》(載《歷史研究》1989年第5期)一文就說:「劉備對諸葛亮,始而有魚水之喻,終而有白帝託孤之詞,而諸葛亮後來也是鞠躬儘力以輔劉禪。這些情況,使歷代史家多認為劉備最賞識《隆中對》並始終不渝地為實現《隆中對》而奮鬥,戎機大政悉以《隆中對》為依據,委諸葛亮行事。其實,情況並非如此。……總之,自從草廬作對以後以至劉備死前,劉備並未以《隆中對》的方略為念,孜孜以求其實現,當然也沒有把諸葛亮放在運籌帷幄的地位,大事向他諮詢。劉備死後,諸葛亮得其託孤之言,始獲特殊地位。此後治蜀、北伐諸事,諸葛亮才得以按照《隆中對》的謀劃,擇其可行者逐步推行。也許可以這樣認為,劉備死後,諸葛亮始得真正盡其才用。」


因為襄樊的隆中是假的,真正的前隆中南陽卧龍崗,卧龍崗只有茅廬。在諸葛亮去世一百多年的晉時,被襄陽人習鑿齒以大概,可能,聽說之名指給阿頭山。現在襄陽又將泥嘴鎮改為卧龍鎮意欲為何,不言自明,千百年後,誰還能說的清。說此南陽非彼南陽就是強詞奪理,胡攪蠻纏。偽造歷史可恥,顛倒黑白可笑。


這就是喜好對接!觀眾發自內心,所崇尚的俠肝義膽、好事多磨的思想決定了三顧茅廬的美名!做一件事情有多難?難不過人心!人性!劉備正是做到了這一點,超越自己,降低身段,才求得諸葛亮奇才捨命相助!這就是人為什麼會為朋友兩肋插刀!就是講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敬我一丈!我會捨命相助!人世間!來這一世!為朋友!為家人!忠肝義膽!做好人!行善事!積廣德!


看了幾家回答,大家都認為《三顧茅廬》是真的,可除《出師表》諸葛有三顧之說,並無其它佐證。而這個"顧「就有多種解辭。多數人依演義"凡三往乃見"。即一見鍾情理解。個人卻認為是劉備以縣長之尊,屈就連孝廉都不是的平民孔明家,連談三次而已。隆中對就更無從考證,當時沒有錄音,沒有影視,蜀不設史官,劉備、諸葛沒有回憶錄。陳壽憑什麼在四十年後,寫出當時僅是縣級幹部與平民的對話。個人認為"隆中對」僅是陳壽根據三國歷史發展進程,以事實結果,略加編纂的故事,藉以推高諸葛的聲望和地位,是《三國志》添足不實之筆,可信度不高


推薦閱讀:

TAG:隆中對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