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必要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教育條件嗎?


這個提法太絕對,需要拆開來分別研究。

在力所能及情況下,盡量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條件,是為人父母對孩子愛的最有力體現。因為優越的條件對孩子成長的促進作用,大家都能體會到。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孩子的教育也如此。很多家長把孩子成才和家庭躍遷或保住階層的希望,加諸在孩身上,不遺余力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教育條件。如賣掉大房子換成破舊窄小的學區房;辭職帶孩子全世界遊學;四處借貸供孩子國外留學等等。儘管初衷令人感動,但事情一旦過了度,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

在逼仄的老舊學區房裡,生活環境和條件的下降,家人心情的壓抑憋悶,會變成巨大的壓力,令孩子緊張焦慮,最寶貴的童年都要在這樣惡劣環境和氣氛中度過,想想都覺得煎熬。

辭了職,帶孩子遊玩之後呢?如果沒有雄厚的家業和過人的能力接盤,後面的日子還過不過了?要是遊玩就能成才,旅行社老闆家的孩子都會成為比爾蓋茨嘍!

出國留學未必就能換來學業有成的結果。很多孩子到了異國他鄉嚴重不適應,反而一無所成,有的被引誘吸毒,群居,濫交,更有甚者魂斷他鄉。即使孩子學得不錯,那大筆的借款如何還,會不會壓垮全家?

萬事有度,過猶不及。

對孩子來講,只要父母關愛孩子,對孩子的教育有規劃,有方法,有能力,讓孩子活得溫暖快樂動力十足就夠了。物質和硬體再高大上,如果父母缺乏陪伴,不善溝通,無法滿足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成為父母雙全的孤兒,也照樣成不了才。

最好的學區房是家裡的書房;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和榜樣;

最美的風景是親子之間手拉手的散步;

最動聽的教育箴言是「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爸爸媽媽永遠和你在一起!」


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後於他人,甚至願意為了子女付出一切,也不惜一切代價為子女創造最好的教育條件,只盼子女可以成才。

但是仔細想想,真的有必要不惜一切代價為子女創造最好的教育條件嗎?如果是一個富裕家庭,家中不差錢,那麼他們為子女創造最好的教育條件所付出的經濟成本對於家庭而言就不是那麼沉重,是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但是對於一個普通工薪家庭而言,如果在這子女教育方面投入太多,甚至這筆支付已經嚴重超出自己家庭的承擔能力,那麼無疑是一種經濟負擔,也會大大降低生活質量水平,也就沒有必要這樣做。

同時,如果每個家長都願意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教育條件,但是因為現實中家長們認為的優質教育資源也就那麼多,肯定是供不應求,家長們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可以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那麼家長們都會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一些學校和老師也會趁機斂財,家長們的這種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助長學校老師的腐敗之分,不利於良好校風學風的形成,也不利於學生健康觀念的形成。

換個角度為自己的孩子想想,家長已經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那麼無形中對子女也是一種壓力,因為孩子知道父母付出那麼多,是希望自己可以用優異成績來回報父母,不要讓父母失望。這樣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長期下去,只會讓他疲憊不堪。一旦遇到挫折或者不如意,極易產生厭學的想法,甚至產生輕生念頭。這種結果必定不是家長所想要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願意為子女付出一切,但是也要量力而行,要結合自己家庭實力、子女實際情況去做決定,做決定之前也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


很多父母覺得,養育一個孩子太難了,這個社會,要麼有錢有么有才。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於別人,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付出了無數努力

養育一個孩子物質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對於孩子的教育。你給予了你的孩子所有好的一切,他若連感恩都沒學會,那又有什麼用處。

很多多人都覺得,如果孩子上不了一個好學校,孩子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孩子只有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長大之後才會優秀。

家長還不如給孩子一個好的性格,如果家長一直為了生活不安和忙碌,會影響到孩子的為人處世和性格的養成。還不如家長放下這份負能量,灌輸給孩子滿滿的正能量。我們可以給孩子們幸福感和豐富的生活啊。

—孩子最需要的是你的陪伴。

周末的時候,放下手機,帶著孩子出去玩一下,體會一下大自然,看看美好的自然、藍天白雲。

或者帶著孩子去冒險,去挑戰從前從未做過的事情,讓孩子學會挑戰精神。再或者帶著孩子去圖書館,安靜的陪他一整天,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我們把最好的給予孩子,這就足夠了。

別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孩子會對你說出真心話,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提出你的看法和意見。

盡你的可能,給孩子營造一個孩子所能接觸到的最大的世界,孩子的內心豐富,自我的格局也會變大,孩子未來的天空也會越來越廣闊。


可憐天下父母心,希望孩子比自己強,是父母最本能最樸素的願望,所以,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存和教育環境,是很多父母的心愿,按通常意義來說,更好的教育條件,比如學區房、學校、課外班等教育資源,往往直接和經濟條件掛鉤。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幾個看法:

父母的焦慮來自於盲目攀比

父母為教育而焦慮,是當下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大家都在不自覺中進行著攀比。而我認為,有多少錢就該過多少錢的生活,名副其實才是正常狀態。要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收入水平來合理安排孩子的讀書學習,可以踮腳夠一夠,不妨一試,但是不惜一切代價,未必能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因為那些代價所換取的資源,最終都會變成你對孩子的殷殷期待,而這期待,對孩子無疑是沉重的負擔。

追求文憑,以成績為導向,會導致教育的偏頗

進入好的學校就一定能把書讀好,並不是一個絕對的邏輯。教育是個系統工程,是家庭生活環境、學校教育環境和孩子個人努力三者之間的互動。片面注重成績而忽視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以為考上一流學校就是幸福人生的保證,這是家長最大的誤區。好學校的畢業文憑只有在找第一份工作的確會有一定的幫助,它只是個敲門磚,並不能保證孩子在職業發展道路上能一帆風順。所以,應該從小讓孩子明白,人生是個大課堂,學習是一生的事情,不被成績綁死,鼓勵孩子多方面發展,才是更恰當的教育。

不如給孩子最好的父母

家庭的生活和教育環境,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和今後的成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現實中,往往很多父母缺乏對自身素養提高方面的認識。以為直接把小孩送進好的學校就一定能出人投地,這其實是很缺乏責任心的表現。所以,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家長能在孩子面前能以身作則,啟發和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未來和人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意義。對孩子來說,一個願意和他共同成長的家長,才是最可靠而優質的教育資源。

【有養,首個專註於父母教育的內容平台】


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好的教育條件對孩子的發展肯定有利,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得到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盡量要提供好的條件 ,不惜一切代價,我認為也不必要。

另外,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條件?名校名師,對吧。但這畢竟是有限的。有時是你竭盡了全力也不能做到的。

比如名校吧,現在學生上學都是按家庭住址來劃分校區的,你不在那個校區你怎麼能夠竭盡全力去做到。

再來看看名師。名師所帶的班級也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把一個學校所有的班級都叫那個名師來上吧。

所以說有的事情並不是你不惜一切代價就能做到的。

再來看看。所謂的名校名師,是不是每個學生都是那麼優秀呢?是不是每個學生都考進了清華北大呢?答案是顯而易見。並不是。

孩子的學習是一個自主的吸收的過程。真正起作用的是孩子自己。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起作用。再好的老師,自己不學 都不行。

每個學校的老師只要他是正規的大學畢業的,只要他通過了教師資格考試,只要是通過正規的渠道上崗的,都有能力教好。

儘力為孩子創造好的條件是對的 ,但不惜一切代價,我不敢苟同。


我要回答是的,有必要。你是不是認為我很極端,可是你問得就很極端啊!

不惜一切代價是什麼概念,是傾其所有,還是打算傾家蕩產?是滿足教育還是滿足孩子?什麼又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家庭教育,首要的是有個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這個古人有最好的例子。那就是孟母三遷。三字經有云: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不僅僅是口頭重視,也不是金錢堆積。要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做愛教育的好家長,找愛學習的好玩伴,進愛學生的好學校(雖然好多地方不支持擇校,但選擇一個好的學校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好的教育也不靠金錢堆積,不是說花的錢越多,孩子的成績越好,這兩天不是有現成的例子嗎,家長為孩子補課花了三萬多,高考卻只有200多分。

孩子沒有學習的意識和動力,花再多的錢也是徒勞。所以,前面說了,培養一個愛學習的孩子是重中之重,這是內因,其他的物質條件是外因。不能顛倒過來。

第三,不惜一切代價,是為了滿足教育,不是為了滿足孩子,盡自己所能,給孩子做好後勤保障,但也要看米下鍋。做到有的放矢,哪裡不會補哪裡,而不能讓孩子牽著鼻子走(滿足他的不合理要求),更不能受到課外輔導機構的干擾和蠱惑,只要堅持下來,孩子會有好的未來的。


身為父母確實有必要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教育條件,但如果不惜一切代價的話,則很可能是在挖坑或是豪賭,風險相當的大。

孩子的發展好不好取決於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的相互作用,天賦再好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就好比把一顆優良的種子,埋在貧瘠的甚至污染的土地裡面,雖然也可能出苗、長大,但不可能長得壯、長得好,更無法結出豐碩的果實。

然而教育需要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可以說只有相對更好的教育條件,沒有最好的教育條件,因為現實和未來之間總是有我們難以把握的東西,沒有人能夠準確地預知十年、二十年以後社會發展的每個細節。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在現實條件下獲得更好的發展,不僅僅是學文化、學知識、學本領,而必須是身心智全面的、更好的、均衡的發展,孩子自身足夠強大就能夠適應未來的各種變化。

創造好的教育條件自然是有代價的,其中絕不僅是投入金錢,更需要父母投入精力、花費時間,首先要用心發現孩子的特質和需要——每個孩子都不同;其次要積極尋找和創造適合孩子的教育資源——資源跟孩子的需要得匹配;同時更要親身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用愛和情感、知識和經驗、陪伴和幫助支持孩子的每一步成長。

但是,如果不惜一切代價,就非常可能失衡,試想一下,背負沉重的負擔、完全失去自我、渴望著豐收的父母,自己會有多大壓力,又會傳導給孩子多重的背負,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孩子能夠順利的快樂的成長嗎?

美國和英國分別有專家學者研究分析過教育投入的效益,早期教育的回報是17倍……大學教育的回報是1.5倍,所以教育要趁早,更要做好,而且越是早期父母越能發揮作用。

(圖片來自網路)


我覺得這個問題首先要看最好的教育條件指的是什麼。如果是說最好的外部條件、硬體設施、師資力量等等只能由家長選擇而不能決定的,那就量力而行吧。

但如果值得是家庭教育、父母榜樣等這些父母可以自己決定的,那肯定要不惜代價給提供最好的教育條件。

但恰恰很多父母並沒有這樣的意識,情願花錢買教育也不願意從自己做起,給孩子樹立正確的的榜樣。例如,有些家長自己一邊看電視玩手機卻催促孩子去學習,那孩子能靜下心來嗎?最好的做法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不是守在孩子身邊看著孩子學,而且自己學習自己的。

所以,我完全同意在這方面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不惜一切代價。


從一個媽媽的角度來回答。

什麼事最好的教育條件?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我認為,物質上的條件不必太過強求,但要在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千萬不要出現「家裡為了你,生活質量都這樣么差了」這種情況,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給孩子極大的心理壓力。

但是,精神上的條件必須想盡辦法。應對考試失敗的沮喪,坦然成績優秀的驕傲,這是我們需要為孩子加持的最好的教育條件。不只求學階段,即使就業,也可以受益。


奇幻科學城昨天播出的節目就有相關的解答,下面我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

本次一共有六位家長,三個同意單個反對。我覺得以下這位家長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來闡述,我覺得可行,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位家長的觀點。

何尚觀點:為孩子力所能及以及盡其所能的創造好的教育條件,但不贊成犧牲家庭、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創造最好教育條件。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