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自殺和曹操有關係嗎?
荀彧的死和曹操當然是有關係的。
荀彧後期已經成為曹操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了,曹操為了自己地位的更加穩固和更進一步的削弱漢獻帝的權利和威望,必須要除掉荀彧,雖然他們曾經是親密無間的戰友,但隨著時勢的發展,政治抱負和理想的不同,最終只能分道揚鑣。
他們倆人年輕的時候,都是大漢帝國有名的青年才俊,而且都想著掃滅天下割據的地方勢力,中興漢室,做一名中興之臣,青史留名,不枉此生。可是隨著時局的發展,曹操越來越背離初衷了,因為他肩負著曹氏和夏侯氏兩大家族的命運,他的一舉一動不但關乎著個人的成敗,更關乎著兩大家族的榮辱,曾經曹操說過,如果有一點他放棄了權利,那麼漢獻帝劉協,一定會對其進行政治清算,他曹操必將遭到滅族之禍。
曹操沒有選擇的餘地,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往前走,直到生命終止的那一刻,而荀彧則是初衷不改,一直都是忠心於漢室的,而且他和劉協的君臣關係還相當的不錯,荀彧也深知曹操的難處,可在劉協和曹操之間這種不可調和的矛盾面前,荀彧所做的努力似乎又那麼的微不足道,因為劉協和曹操之間的博弈是大勢所趨,是天下最大權利公器的爭奪,非人力所能改變的。
荀彧無論是在軍中和地方還是朝中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可以說整個曹魏集團,曹操第一,荀彧說自己第三,沒人敢說自己第二,所以對於荀彧的處置,曹操也是非常糾結的,首先不能公開問罪,其次不能像對待孔融一樣找人誣陷,而又不能讓其繼續的活下去,所以只能讓荀彧選擇默默的毫無聲息的死去,然後對外公布說是病逝,這樣無論是對荀氏家族,還是對衰微的漢室和整個曹魏集團都有一個交代。
謝邀,荀彧自殺和曹操關係很大,也可以說荀彧自殺就是曹操直接促成的。
荀彧和曹操在東漢末年,曾是君臣密切合作的典範代表,荀彧是曹操的智囊和後放大總管,類似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但不同之處在於,劉備與諸葛亮的政治志向是一致的,曹操和荀彧的政治志向卻不一致。荀彧內心裡是想做漢室忠臣,只是當時天下紛紛擾擾,軍閥割據,並沒有一個足以依靠的。相對來說,曹操曾經表現的熱血勇敢,又是能用人、善用兵、有胸襟的明主,所以荀彧投靠曹操,幫助他掃平群雄,虎踞天下。其心中,想的是曹操能做霍光這樣的大臣,哪怕大權在握,但至少維護住漢朝面子上的尊嚴,維護漢朝形式上的延續,也就夠了。
然而荀彧這個目的,眼看著也要難以實現了。196年曹操把漢獻帝搬遷到許都之後,君臣矛盾就開始逐漸起來,並越來越激化。公元199年,漢獻帝下衣帶詔,200年曹操殺董承,殺董貴妃,可以說此時君臣矛盾已經是公然對立。荀彧夾在其中,非常痛苦。再往後,曹操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平定河北、佔領荊州、擊敗馬超,勢力一步一步擴張,雖然在赤壁之戰受了挫折,但整體來說,已經是勢不可擋。而曹操的權位也在不斷增加,竟然要以魏公受九錫。以漢朝歷史上而言,王莽就是以安漢公而受九錫,最終篡位。曹操若是進這個爵位,那麼漢朝江山估計長久不了。
荀彧為了扶持漢朝,才跟隨曹操,如今他效忠的主公卻要埋葬他心中期望延續的王朝。這種矛盾,使得荀彧除了一死明志,已經沒有任何別的選擇了。於是他只能自殺,用自己的生命,提前為漢朝殉葬。這也算是他以死向漢室謝罪的意思。
至於說,按照演義的說法,是曹操逼死的荀彧,這個倒真未必。荀彧自己已經有了死意,他並不害怕曹操殺死自己。他的死,純粹是絕望的解脫。
首先荀彧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正直不阿的人,所謂的漢就是正統,這種思想根深蒂固,最初和曹操在一起希望他能忠於漢,當聽到曹操要自立時,有違荀彧的初衷,讀書人最重的就是名節,講究從一而終,他處於進退兩難:繼續跟曹吧有違初衷,又不能投奔他人。只有選擇自殺
當然有關係了,荀彧乃曹操勢力的奠基人之一,「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荀彧提出來的。然,荀彧終究是漢室舊臣,希望的是一個中興漢室的曹操,而不是取代漢室的曹操。從衣袋詔案起,荀彧就對曹操徹底失望了!古人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曹操要做的是亂世之雄主,荀彧要做的是亂世之忠臣。為此,從曹操討荊州開始,荀彧就幾乎緘口不言了,曹操也只有聽之任之,漸漸疏而遠之,荀彧不願擔助紂為虐奸臣的罵名,只有一死,以全名節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