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角度分析東漢末年到晉初這段歷史?


如果您一定要求從這一角度考慮這一段歷史。那很遺憾,我只能說幾句話。東漢中後期,地方勢力強勢。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幾乎取代分散自耕農經濟。這導致地方分離勢力大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中央政府無力統領全國,更無力進行國防動員。於是,全國受地理形態影響,分為三大經濟區。中原、四川和江南(具體學術術語請查詢學術作品)。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魏、漢、吳三國。在三世紀前中期,魏國加強對地方控制,有進行全國動員的能力。加之漢、吳二國經濟總量遠不能與中原相抗衡(第一次南遷還在半個多世紀以後)。於是,中原王朝依靠不先進,但總量巨大的經濟能力兼并漢與吳。這就是280年晉的統一。

這一階段墓葬壁畫;政治制度(如九品中正;侍中等);豪族經濟;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問題比您提到的這二者之間關係更為引人注目。


之前書上告訴我們,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有什麼樣的生產關係,新的經驗告訴我們,有什麼樣的生產力不一樣有什麼樣的生產關係,一定的生產關係與一定的生產力有關係,但不是絕對相關,相似的生產力,生產關係不一定一樣,相似的生產關係,生產力也有差別。問題的關鍵,還不在於這裡表現著的一般與個別,普遍與特殊的關係。不能在生產關係具體演化史中,發現生產力因素以外的東西,就不能正確解釋至今的歷史運動。這個生產力因素以外的隱蔽的東西,是人的「歷史屬性」,深層本質上是矛盾的內在邏輯關係。在生產力與人的歷史屬性兩個方面理解生產關係演化與社會形態變遷,將是今天正確認識歷史發展與趨勢的邏輯起點。


推薦閱讀:

TAG:馬克思主義 | 三國 | 教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