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中最近幾年為啥不翻拍金庸小說了?
誰說沒有啊,在09年之後還拍過《碧血劍》和《書劍恩仇錄》兩部金庸劇,只不過不再像之前那樣有很大的話題度了。至於為什麼沒有那麼大的話題度了,那就得詳細說了。
張紀中這人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影視人。他監製的電視劇基本上分為三個類型:
1)以普通人生活為主,結合歷史變遷,偏向抒情的時代劇,如《民工》,《激情燃燒的歲月》,《青衣》。不過這些不是他的主要興趣所在。
2)從古典文學名著或者歷史事實改編過來的歷史劇,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3)還有就是從武俠小說改編過來的武俠劇,比如他的所有金庸劇,《大唐遊俠傳》,《永樂兒女英雄》。這是他的興趣所在。
實際上他的看家本領是歷史劇。他參與了央視版本《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拍攝,是主要製片之一。現在這兩部片子已經成為了無可置疑的經典,他的貢獻也是很大的。
眾所周知,央視拍四大名著本身不是為了贏利,而是政治任務。所以其拍攝不計成本,力求精良,特別在還原歷史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對於張紀中來說,這是非常難的經歷,畢竟沒有幾個機構能像央視一樣集中這麼大的資源為其所用。正是在這段經歷中,張紀中形成了獨特的拍攝風格。
不論後來張紀中如何,我們都不能否認,他在央視拍攝的頭兩部金庸劇《射鵰英雄傳》和《笑傲江湖》,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之前大家都看慣了港台劇小家子氣的拍攝條件,也沒覺得什麼。張紀中用拍攝《水滸傳》的標準拍攝金庸劇,一方面演技和武打水平不下降,另一方面氣質與港台版大相徑庭,拍出了歷史正劇的氣魄。對於這幾部電視劇,港台的同行是服氣的,而張紀中也藉此聲名鵲起。
但在2006年左右,張紀中離開央視開始獨立拍片,事情就開始變化。現在,他得給投資方負責,得賺錢。於是,贏利壓力有了,投入不能像在央視那樣不計成本了,拍攝時間也得嚴格控制了,演員選擇也得考慮市場口味了。所以06年的《神鵰俠侶》,質量就大不如從前。此後,張紀中的作品越來越差,他也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可以說,張紀中這個人,成也央視,敗也央視。
金大俠辭世已有三日,但是網路里的緬懷之聲沒有斷絕。作為武俠小說的鼻祖,金大俠的武俠作品已經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武俠作者,把「俠義」精神提升到「為國為民」的大境界,也唯金大俠一人而已。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生前寫就的十四部武俠經典,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拿出來翻拍,暫且不說翻拍次數多、比較熱門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天龍八部》等作品,就是翻拍比較冷門的《雪山飛狐》等作品先後也有五個版本了。
在翻拍金庸先生的作品方面,張紀中導演是繞不開的一個人物。金大俠十四部經典作品,張紀中導演已經翻拍了七部。分別是鄧超版《倚天屠龍記》,黃曉明劉亦菲版《神鵰俠侶》,胡軍版《天龍八部》,李亞鵬版《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劉亦菲版《天龍八部》,黃聖依版《碧血劍》,張嘉倪版《俠客行》。
在去年的時候,就有消息說張紀中導演要翻拍第八部金庸作品——《飛狐外傳》。這也是張紀中導演因為個人問題,事業停頓,重新出山後第一部作品。
《飛狐外傳》作為《雪山飛狐》的番外篇,主要是講胡斐的成長經歷。既有胡斐追殺鳳天南的驚險過程,也有胡斐與袁紫衣、程靈素的情感糾纏,也有幾大門派的利益衝突與爭鬥。因為原著線索的繁雜,給劇本改編帶來一定的難度,所以張導說,花費了兩年時間打磨劇本。
為什麼現在假武俠那麼多,還越吐越起勁:
1.做特效的比武術指導吃香,成本低。
2.上了年紀的人都在吐槽。
3.年輕演員不費勁都來錢快,何必收那種罪。
4.有一群人叫水軍,專門吐;有一群人叫粉絲,專門捧。一來二去,關注度升高,身價隨之水漲船高。
5.估計是某總局的意思,玄幻愛情隨你拍,只要別拍那些含沙射影,挑動群眾情緒的東西就行。
被罵怕了,人都是要臉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