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歷史是怎樣的?
太極拳分家支流眾多,以明末的陳王廷(1600年—1680年)創立的陳式太極拳為最早。他集長拳大洪拳紅拳等技法,以明初著名道人張三丰「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後發制人,辨位於尺寸毫釐,制敵於擒撲封閉」的內家拳理引導,創立了太極拳的固定拳法套路,並奉張三丰為祖師。
清朝建立後,陳氏太極高手不願與滿清當局合作,隱居豫北溫縣陳家溝,父子兄弟傳承武計,避世數百年。
直到1825年,一代宗師楊露禪三下陳家溝,前後歷時18年,拜師陳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長興,學成太極拳獨得之秘。
電視劇《太極宗師》:楊露禪(劇中名:楊昱乾)
楊露禪回到家鄉直隸廣平府後,廣授門徒,將太極拳事業深入推廣,發揚光大,開創楊氏太極拳一派。所以當時武林中人有「誰料豫北陳家拳,卻賴冀南楊家傳」的句子,以記述此事。
【註:另一派趙堡太極拳則一直認為,陳王廷傳給弟子的是陳氏家族的山西洪洞通背纏拳,以及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的三十二式長拳。
真正的太極拳是趙堡鎮從明朝王宗岳所創,一直傳給陳清平,陳清平又和陳王廷的後人陳正興切磋,陳家溝才學到太極拳,之後傳給了楊露禪,將太極拳發揚光大。】
楊露禪是廣平府人,開創楊式太極之後,傳下了北京、廣平兩支。兩支雖然都是正宗的楊式太極,但區別非常明顯。廣平府楊式太極講究剛柔相濟,強調實戰,重視中架、小架的練習;北京的楊式太極則一味講究「松」、「柔」,圈子放大了許多,動作也舒緩了許多,養生有餘,實戰不足,其中緣由也不難猜測。
正因為北京拜師的太極拳弟子,許多是滿清的王公大臣,貝勒貴族,平素養尊處優,不耐艱苦,楊露禪才將太極拳的高難度功法套路盡數簡化,形成了「柔和緩慢、舒展大方,速度緩勻,剛柔內含、深藏不露、輕沉兼有」的特點,因此風靡京津地區一時,也就是現代人通常最熟悉的、公園老大爺們練習的那種健身太極拳。
楊露禪大師號稱有教無類,但按照武林規矩,最多親傳幾個得意大弟子,其餘的門徒,通常有大弟子代傳。而楊門第二代大弟子,正是楊露禪的次子楊班侯先生,他內心深處對滿清非常痛恨。當時一群八旗子弟跟風拜在楊式太極門下,由楊班侯先生負責傳授,於是楊班侯在傳授時故意把架勢改大,讓這些旗人弟子學不到真功夫,同時在推手時毫不留情,動輒將旗人弟子摔得頭破血流。
楊班侯
小半年下來,幾百旗人弟子紛紛受不了,不來了,只有一個叫全佑的傢伙還不死心,仍是天天跑來挨打。最後楊露禪老爺子自己實在過意不去,總算破例教了這個全佑真功夫。這個挨打挨成正果的全佑,因為「事師最孝,學習篤誠」,深受楊露禪寵愛,兼得楊家父子之長,一時稱著京城。
烏佳哈拉·全佑(吳全佑)
全佑本姓烏佳哈拉氏,又稱吳福氏,在辛亥革命,滿清滅亡後,滿人紛紛改了漢姓,全佑的兒子鑒泉則改姓為吳。這位吳鑒泉先生就是「吳氏太極拳」的開山祖師。
此外,楊露禪的弟子武禹襄,又得趙堡太極拳傳人陳清平的真傳,融合楊、陳兩派,創造了「武式太極拳」。楊露禪的另一弟子李瑞東創造了「李式太極拳」。
因此,陳、楊、武、孫、吳,便成為太極拳的五大主要流派。
(本文部分內容,為筆者好友【最後的浪人】 原創撰文 | 授權【狐狸晨曦】重新整理髮布)
首先聲明一下,太極拳的發展一直都與太極無關,從陳家溝(河南省溫縣)的第一代傳人(陳氏第九代)陳王廷,到陳氏第十四代的陳長興都沒提過太極,都是打他們的鄉下拳。太極拳裡面可能應用了張三丰的觀念,但其實的套路卻並不是由張三丰所創。陳家太極拳是個非常好的拳種,它是當年戚繼光打仗訓練士兵用的三十二勢長拳,而這套拳是由少林的大小洪拳、通臂拳演化出來,而大小洪拳和通臂拳則是由宋太祖練兵用的長拳演變而成。所以說陳家溝所練的拳源流非常好,只因後來沒有打仗,士兵唯有回到鄉下打,陳王廷都是這樣,並且他有時會看看《黃庭經》。
人說陳王廷開創了陳式太極拳,其實他沒有創,只是戚繼光的功夫流傳到陳家溝,他在改編一小部分。陳王廷把這套拳傳給陳長興,陳長興又把它教給楊露禪,而楊露蟬在1852年又拾到武禹襄的一本《太極拳論》,從此以後才開始用太極拳這個名,而不再用陳家炮錘。
太極拳有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趙堡、武當等多種流派。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從學於河南焦作陳家溝陳長興(陳式太極拳傳人),並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甫等人在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髮展了「楊式太極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楊露禪從河南焦作陳家溝返鄉後,深愛其術,從學楊於陳式老架太極拳,後又從陳清平學趙堡架,經過修改,創造了「武式太極拳」。河北完縣人(今河北保定順平縣)孫祿堂,從師李魁垣學形意拳,繼而學於李魁垣的師傅郭雲深,又從師於程廷華學八卦掌。後又從師郝為真學太極拳,之後 武當太極拳參合八卦、形意、太極三家拳術的精義,融合一體而創「孫式太極拳」,所謂「太極腰、八卦步、形意勁」即此。隨著歷史的發展,武術逐漸從戰場搏殺轉為體育健身,太極拳正是如此。
溝溝人及其門徒、弟子、粉絲們該閉嘴了!自唐豪、顧留馨等為了一己私利編造的溝溝是太極拳發源地的謊言也該終結了!大家看看清史稿里是如何記述的,陳家溝及其門徒、粉絲們也該好好看看歷史了,別整日夢幻在唐豪、顧留馨等徒犬編造謊言夢境里!
太極最早成於戰國,只有七勢。唐時發展到二十二式,宋時發展到三十二式。至此太極天固定套路,練法每個單式架亦為單樁,待單式學完後自己隨意連接變換。各式都可是起始與結束。故無頭無尾形如長江大河,所以外人皆稱長拳。道門內稱先天法,大、小九天法等。因是修鍊先天法的故名。宋末張三丰先後從多名前輩學習先天法。自己總結規納出《太極拳》。但此太極是三套學合起才能稱太極的。一套五行拳、二套八卦,三套十三式。每套只含太極部分內容,各修習五行、八卦、陰陽,傳時分開來傳,後人要學全就得相互交流。但這三套拳經後人發揚光大後,成了三大拳系。俗人學全的只孫祿堂一人。但道門學全的大有人在。太極史上有重大影響的兩人。張三丰將道門密練傳於俗間,打破一人最多只傳兩人的限制,傳了多人,特別是傳給凡人。使凡人也會了先天法。二是楊露禪將拳傳入王宮,以及看不起武功的文人,而且是最上層的文人。使此拳學發揚光大,惠及人民大眾。三豐的舉動影響了道門內部,現起源於山西、河南、河北的拳法,均是明末抗清道人傳出,因他們出於綿山,故傳拳時均說綿拳(不是北京那些望文生意說的方法)。同武當拳、太合拳、少林拳命名一樣的。現校獨立的流派溫縣一脈(不管叫趙堡架還是陳架)。永年一脈(顧式)上海一脈(綿拳)山西一脈(傅山、子午、王式)。從武當傳出:有浙江松溪一脈。甘氏一脈。江西嶽氏一脈。北京一脈(尤龍太極)從清城山傳出:有北京白雲觀一脈。從東北閭山傳出:有河北一脈(李瑞東)、福建一脈(張式三豐)。從華山傳出有陝西孟家一脈。現各處傳統道山內部還在傳習。另:傳入凡間拳法也有多種名稱:先天拳、綿拳、長拳、太極拳、鋼架子等等。現河南溫縣拳內部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女人拳,這要修習內功並慬圓後才能明白這個名稱的意思。所以陳家創拳說是陳家後人在罵先人,罵他們不懂陰陽,罵陳王廷先師白讀黃庭經了。
據中央電視台的某檔案類節目介紹,太極拳是楊露蟬在北京以綿拳打了七十二場擂台賽(類似於摔跤)出名後,準備開館授徒,覺得綿拳太普通,得想個新的名字,花了二十枚銀元請兩個私塾先生臨時起的。確實,在此之前也沒有什麼太極拳的說法,除了後人偽造的書籍。
「太極拳的歷史是怎樣的?…",關於這個話題,其起源於陳家溝陳王庭這是主流的說法和認定。但這其中也有源自武當張三丰之說。我認為中國少林等武術源源流長,是太極拳生髮之根,或亦可為太極拳之母。我以為當太極陰陽五行這些古老哲學思想,以及中醫理論引入武術後便產生了太極拳。由於武術引入了太極中醫的理論,這種以前單純用於防衛格鬥的武術一太極拳蘊含更豐富了。一方面它的格鬥技術更加豐富,另一方面太極拳內函擴大了。這種內函便是強身健體。而此後太極拳,便以其為載體,以博斗和健身為主要內容發展著。而健身的成份越來越大了。
推薦閱讀:
TAG:太極拳 | 太極 | 格鬥教練打假中國武術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