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嗎?


人之初那有什麼性本惡,性夲壞,性夲臭。初心,善初,善心,善童,童心…統為人之初,性夲善,習相近,性相遠。

這是四書五經,三從四德,三綱五常所古詞的《三字徑》開頭。偉人說過,世上只有二種人沒有缺點。一是生下的幼兒,二是死人,這是哲理,死人善善而終,善終,善哉。人無完人,金無赤足,這是指有頭腦,懂思維的人,每個人難免有缺點,偶而發生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有點錯誤的人。但不包含壞人和惡人。

現各式各樣三字經都在文人墨客筆下編織,各有千秋,各人享受,我也有三字經,不過是大學的校園三字經,創於七十年代。是大學教授自述: 《男兒經》! 男兒經,仔細聽,早早起,扯爐門。燉牛奶,敬夫人,去買菜,要帶稱。進菜場,戴眼睛,仔細瞧,要細心。看中菜,找後門,不吃虧,不少稱…反正很長,各種三字連,各老師都有各種念經,真正早於台灣校園歌曲。那年月師生關係相當之好,下廠實習,我還給老師講楊家將,從楊繼業講到他爺楊滾,個個老師在地鋪草墊被子里笑翻了。

想往過去,難忘的過去,人之初,心夲善…。


私以為,人在本性上無所謂善惡之分。善惡的劃分是在後天經過家庭、社會的培養以及種種環境的熏陶而逐漸形成的。嬰兒剛一出生下來,只知道吃喝玩樂,並不懂什麼是善,什麼惡。就像佛教說的那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可以說人生而自私,這是求生的慾望,但不能說自私就是人性本惡。對於剛出生的嬰兒來說,他並沒有因為自私對家人或者社會做出違背善惡標準的事情,母親所做出的種種犧牲,也是因為愛孩子。這種愛,當然有為人母的天性,但也離不開社會的教化。

單純講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人本來就是一種很複雜的生物。後天接觸的東西越多,慾望越多,對於很多事情善惡的劃分就不會那麼明晰。社會有社會的道德,人亦有自我的道德標準。有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事情無愧自己的良心,但有可能就會違背社會的道德甚至法律。

在如今一個錯綜複雜的社會,成年人的善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但對於人的本性來說,非正非惡,一片空洞。人只有進入社會不斷成長,有了自己的思考與理解,才會對於善惡有更為深刻的認知。


人性善惡的觀點整體上來說,是以文化背景區分的。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傳統文化認為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有「七宗罪」,他們認為人性本惡。

在這兩種主流思想之中也有例外,中國歷史上也有人認為人性本惡(如法家,如荀子。);西方歷史上也有人認為人性本善。

但是無論認為人性本善還是認為人性本惡,它們都高度一致的要求對人性進行後天改造,對自我進行改造。中國傳統文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同時要求抓緊兒童的後天教育「苟不教,性乃遷。(如果不進行良好的教化,其善良的本性就會發生改變)」。西方傳統文化認為人人都有「七宗罪」,同時希望人們不斷的懺悔,不斷的感恩,不斷的祈禱,以減少那與生俱來的七種罪惡帶來的危害。不管後天做出什麼形式的努力,也只是生存技能層面上的干預,而不是在改變人性,人性沒有善惡,人性也不會被改變的。

實際上人性無所謂善惡,就如王陽明主張的:人性是中性的。就如我們不會認為一隻吃人的老虎是邪惡的,不會感到一隻撕咬羚羊的老虎是邪惡的,這是因為我們知道老虎本來就是食肉動物。那麼人如果在極端條件下,人會不會吃人呢?歷史上有沒有「易子而食」呢?我們只是哀嘆他們處境的悲慘,而不會認為他們的本性是邪惡的吧?!

人出生在什麼樣的環境,就會學會什麼樣的語言、習慣、觀念。社會越發達,人性越複雜,本性隱藏越深。人性的表露需要一定的外部環境條件。

有些人為了一點點利益就起紛爭,就大動干戈,就成了拚命三郎,這與人的本性無關,只關乎他們的後天教育。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很難再經歷歷史上的極端環境。自己不學無術,只想著不勞而獲,最後鋌而走險的人,不屬於身處極端環境,他們的行為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受到法律的制裁。

綜上所述,人性本無善惡,之所以後來千人千面,那是因為後天教育,後天環境的影響結果。


我們從小都學過,人之初性本善;然後到中學後知道人之初性本惡或是善是錯的,因為要一分為二,要相信人是一張白紙,無所謂善惡之分。

現在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小孩子還是有天性的,善惡是人來定的,而小孩子的天性是天生的,有動物性的一面,也有進化的一面,怎善惡兩字就能概括,不要亂戴帽子給我們的未來,不要給給複雜的社會學去下定義,那永遠都是不準確的,是自取其辱。


謝邀,人之初生嬰兒,如同一張白紙,什麼也沒有。用佛教的說法喻之,此時乃正宗」身無「時。

我們這有個老習慣,嬰兒出生後吃奶前,喂一匙中藥大黃煎的藥水,說可以清除嬰兒體內之污物。(此是老辦法,沒有科學依據,千萬不可模仿)大黃味苦如黃連,而此時嬰兒會喝得津津有味,一點也不知道苦。但是喝了媽媽的奶後,您再喂大黃水,嬰兒肯定吐出,不肯喝了。這說明,嬰兒出生時,連基本的味覺都沒有,純純是張白紙。三字經中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說法具有科學性,講的沒錯。

當然,人一出生補充體能的本能是存在的,飢餓之中苦甜不分,喂他什麼,他就喝什麼。由人的本能引申出來的,是本能的需求反映。從而形成求(哭)需;再到求奢需(哭加鬧);再到自私自利,哭、鬧、賴、逼迫別人來達己所欲。幼兒思想逐步形成,逐步地接觸外部環境後,形成了思維能力,雛形思想的啟蒙到形成。最後固化為小孩的行為指針。所以古人曰:」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道理的。教育要從幼嬰兒開始抓起,一步也不可放鬆。方可使自己的小孩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全人類有用的人。

親!您認為我說的對嗎?請指正。


謝約!人之初性本惡還是性本善一直都是爭論的話題,在這一點上古人觀點尚有分岐,孟子的觀點是人之初性本善、荀子的觀點又是人之初性本惡。從個人角度上看,更接受王陽明的「四句教」的說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的觀點。人之初心無善惡之分,而後來又有了善或惡的表現,那是「意之動」的反映、是心發生了變化使然。而認為「性本善」或「性本惡」的兩種不同觀點,也是「有善有惡意之動」的作用,這個善與惡是你的心發生了變化後加上去的、就是說你認為的「性本善」或「性本惡」。對於人之後來的善與惡的不同,那就是受客觀外界的影響有關,好的教育積極的引導,成為一個好人、善人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一個不好的成長環境,成為一個惡人的可能性也同樣大,成為什麼樣的人教育方式很重要。(純個人見解,不妥之處見諒!)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相傳《三字經》為南宋王應麟編寫的一部兒童勸學,勸教,道德教育啟蒙讀物。一經面世流傳廣泛,後來經各個.,儒學大家完善擴充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教育的經典。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為《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刊》。書中探討人性問題時說人初生時象一張白紙一樣,人與人之間性情都是一樣的。後來隨著生存環境,教育方法不同,人的性情就五花八門發生各種變化。有德才兼備的聖人,有品行高尚的君子,有鼠首兩端的小人。因為是生存環境和不同教育環境和背景造就了人的性格。孟子小的時候淘氣不愛學習,他的母親用刀砍斷機杼逼他學習。後來孟子和鄰居學了許多不良習慣。孟母為了給孟子創造好的學習生存環境,先後三次搬家終於培養出來一代亞聖孟子。所以,人的智商是先天賦預的,但是後天的培養教育更重要,孩子就象一棵小樹苗,要不斷澆水施肥理枝才能長成叄天大樹。


人之初,性本善,孔孓三字經說的,實際也是這樣,人小時候都是善良的,極個別頑劣孩子,要是會管理也會學好,性本惡是後天諸多原因造成的。


幾千年前古人就總結出來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現在有好多時候都在誤導讀者。值得深思!


推薦閱讀:

TAG:荀子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