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這麼喜歡櫻花?
日本人自古以來就喜歡櫻花,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在3月末4月初的櫻花季節舉家出行,在櫻花樹下飲酒作樂。
那麼說到日本人為何這麼喜歡櫻花,我覺得從精神上與實際上兩個原因來分析。
1. 櫻花的花期一般只有2-3周,4月的一場春雨就會把花瓣灑落在地,落英繽紛。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沒有永恆存在的美,也沒有一層不變的惡。櫻花的開與落也暗示著萬事無常,要珍惜眼前的人與事。櫻花飄落滿地的凄涼之感非常符合日本人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固有的審美觀與道德感。
2. 櫻花樹一般開得比梨花,桃花高大,花團錦簇,一齊開花時非常壯觀。而櫻花盛開的4月也是日本學生新學期入學,公司新人開始工作的迎新季節,所以實際上大家都以櫻花盛開為借口舉家團圓或者跟同學同事搞聚會。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日本人喜愛櫻花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的「櫻花祭」,也是觀賞櫻花的最佳時間。日本全國各地長滿了櫻花,櫻花是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徵。日本有句諺語:「花是櫻花美,人是武士好」。
那麼,櫻花是怎樣和武士聯繫在一起的呢?大家知道,武士階層曾在歷史上長期統治日本,武士精神也備受日本人推崇,當然,這裡的武士精神與軍國主義時期的武士道是截然不同的。日本人從櫻花身上看到了武士的特質。櫻花是野生的,自然生長的,在日本到處都有,它也是來自民間的。櫻花盛開時,如滿天的雲彩,榭落時如落雨繽紛,它體現了忠誠、整體性和對死亡的凜然態度上。日本是個島國,國土狹小,資源貧乏,人口密度大,自然環境惡劣,經常受到颱風和地震的威脅,每年僅地震就有1000多次,有時還有海嘯。遠古時,人們抵禦自然的能力差,所以人們經常面對死亡的威脅,這樣就養成了日本人危機意識和悲情意識。自古以來,上至貴族,下至武士、黎民百姓,男女老幼,都把櫻花看待自己的化身。
日本賞櫻的習俗由來已久,當漫山遍野的櫻花開放時,彷彿是神的召喚,她就被儀式化並伴有某種宗教色彩。人們都要穿上和服出去飲酒、歌舞、談笑風生,體會櫻花文化的深刻含義。貴族們還會在庭院開豪華的賞櫻宴會,在這種環境下,櫻花也成了權力與財富的象徵。
那麼,櫻花的魅力到底在哪兒,日本人又為什麼如此痴迷呢?櫻花雖不如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不及梅花那樣秀氣聰慧,但卻透著一股質樸低調的美,一朵櫻花並不顯眼,取一瓣櫻花也是毫無趣味的,她的個性完全沉浸在集體之中,就像一個單獨的日本人一般不會那麼張揚一樣,她不像中國的牡丹那樣傲視群芳,也不如鬱金香那樣熱情奔放、妖嬈撩人,但是櫻花的美在於花開花落時所表現的整體魅力,符合大和民族的集體主義精神。
日本人從櫻花還體會到了忠誠,因為她從來沒有辜負日本人對她的一片痴情,從南到北,每個地區都有固定的開放時間,毎到花開季節,她都如約而來,忠誠而至,從不爽約。日本人也當然非常珍視櫻花的這份真誠,他們對她總是翹首以待,以誠相待。櫻花也能一齊綻放,瞬間開滿山野和大街小巷,然後又在落英繽紛中瀟洒回歸,融入自然。日本人欣賞櫻花這份瀟洒和無牽無掛,而櫻花這種漫天飛舞、競相投奔大地的悲壯情景,也契合了日本人對生命的感悟。
日本人喜歡櫻花,是因為她很像日本人強調的整體美、綜合美和集體主義精神。日本是個很少出英雄的民族,更反對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並且極力維護他們固有的「和」理念為核心的文化觀念,即強調整體性和犧牲精神。日本人從櫻花身上體味到了視死如歸的精神,日本思想家新渡戶稻選在談到櫻花的特點時指出,櫻花能夠聽從自然的召喚,具有隨時願意放棄生命的特質。
正是櫻花飄落時那雪花般的飛舞和競相奔向大地的悲壯情景,引起了日本人對死的美感思考,他們認為死是美的,是崇高的,以為櫻花的飄落是她們凜然的歸去,於是,櫻花成了日本人對生死的思考和精神的寄託。
傳說以前的櫻花只有白色,英勇的武士會選擇在心愛的櫻花樹下切腹,因為武士像櫻花一樣,當他認為自己達到人生的輝煌時候,就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從此櫻花開出了紅色的花朵,日本人認為山是死者的歸宿,而漫山遍野的櫻花則成了日本人死而再生的宗教文化象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