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沒有棉花時,晚上睡覺蓋什麼保暖?


有書君曾經聽說過一個笑話:古代一戶人家,家貧如洗。有一天晚上兩夫妻睡覺,爭搶被子,丈夫扯一下被子,妻子也不示弱,也用力扯了一下,丈夫生氣地說:「再扯,我就用被子的角挫傷你」。

一鄰人聽去,便與村中人說:「這戶人家的被子也太有力度了,一個角就能挫傷人,不知是什麼東西做成的。」

村裡人好奇,來到他家探訪,一看,床上哪有被子,分明就是偏房的一塊門板。

顯然這是個笑話,用木板做被子確實難以置信,那麼中國古代沒有棉花時,晚上睡覺蓋什麼保暖呢?

有書君一直認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無窮無盡,戰勝大自然的寒冷那是綽綽有餘的。人類能鑽木取火,能用樹葉樹皮做衣服,能用茅草蓋房子,那麼他們在棉花的條件下,定能利用大自然的恩賜,好好為自己保暖,抵禦寒冬的。

一、用樹葉、樹皮做被褥保暖

人類處於萌昧時期便利用大大的樹葉、樹皮遮住身體,既保暖又遮羞,那麼樹葉、樹皮白天穿在身上能保暖,那麼晚上用樹葉樹皮蓋在身體上也一定能起到保暖的功效。

有書君學生時代學習歷史在教科書上看過元謀人就開始用樹葉作為禦寒的工具了,白天披在身上,晚上蓋在身上當被子。

也記得曾在一本書上看過古人住在山洞中,石床的地上鋪滿樹葉、樹皮,想必那便古人晚間禦寒的被褥了。

二、用茅草、稻草、棕櫚片編織成被子禦寒

在不少古裝電視劇中能看到古人的房舍里用稻草做草鞋,用茅草做各種小器具,用棕櫚片做成蓑衣,那麼這些茅草、稻草、棕櫚片也就成了古人禦寒的工具。

古人心靈手巧,把茅草、稻草、棕櫚片編織成長方體形狀的被子形狀,如若天氣越冷,被子便編織得更厚實,讓人們不至受寒。

有書君看《國寶尋理》,裡面用現代新科技復原古代人使用的衣物、被褥,便是用茅草、稻草、棕櫚片等植物編成如現代麻袋一樣的物件,圖案精美,可見古人心靈手巧,做成被子晚上用以抵抗寒冷。

三、用野獸皮毛做被子

古代人狩獵,一群人殺死一野獸,喝血吃肉之後,剩下的野獸的皮毛做成衣服穿在身上保暖,自然能把多張野獸皮毛縫製成被子為人們抵禦晚上的嚴寒。

我們現代人穿皮衣,古代人穿野獸皮毛,那麼晚上蓋上野獸的皮毛做成的被子也就不足為怪了。

這在遠古山頂洞人的遺址中發現的獸骨針,以及獸飾品可以知道那個時代用動物皮毛做成衣服,晚上蓋在身上,足以禦寒了。

四、當有了麻布,人們便在麻布里埋滿木棉、蘆葦花、柳絮干做被子

人類真不愧為發明家,有了布之後,沒有棉花,類似於棉花的木棉、蘆葦花、柳絮等晒乾了,放在布料裡面,做成被子,還真不亞於現代的被子呢。

只要時常拿到太陽底下晒乾,不受潮,這種被子抵禦冬天的寒冷是不難的。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記載:「深秋采蘆花,裝入布被中」。

可見在明朝時期便有采蘆葦花放入被中,做晚上抵禦寒冷的工具了。

五、錦衾是達官貴人的被子

《詩·唐風·葛生》:「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唐朝詩人岑參曾經寫過詩句「狐裘不暖錦衾薄」,這證實古代的人在發明了綢緞之後便用錦衾為被子了,這和現代的絲綿被有得一比了。

人類利用大自然的賜予,用聰明才智把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樹葉、樹皮、茅草、稻草、棕櫚片、野獸皮毛、木棉、蘆葦花、柳絮、錦衾等做成被子抵禦寒冷。

盡一切可能利用萬物征服自然,讓人類生生不息繁衍下去,所以人類才是大自然真正的主宰者。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唐代岑參)。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唐代岑杜甫。這些都是古人對天氣寒冷,被子太薄,凍得睡不著覺的表述。

很多人可能會問,難道他們沒有棉衣棉被,不能禦寒取暖嗎?

棉花何時傳入中國?

很多人認為棉花是中國原產,這是一個錯誤。

棉花如同番茄(西紅柿)、玉米、馬鈴薯(土豆)等作物一樣,原產於外國。南北朝時期,我國邊疆地區就有棉花種植,但並未成為主流,棉花在在宋末元初才大量傳入內地。

「宋元之間始傳其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宋末元初時,海南島黎族人已經廣泛種植棉花,並擁有棉紡織技術,黃道婆又大幅革新棉紡織技術,才使得棉花種植和紡織技術在廣大南方地區推廣開來,但此時北方仍未普及棉花種植,直到明初,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才使棉花在北方乃至全國普及開來。

棉花屬經濟作物,不能填飽肚子,主要用途是用於紡織,製作衣物,禦寒保暖。直至如今,棉衣棉被仍是我國人民禦寒保暖的主流衣物。

古人蓋什麼被子?

中國地大物博,特別是冬天寒冷,棉花在中國普及前,人們晚上睡覺蓋什麼保暖?

當然是被子,古人稱之為「衾」、「被」,是一個意思。

最早、最天然的被子是樹葉、樹皮、稻草等,但這些東西嚴格而言不算被子。

稍晚一些,人類利用動物皮毛來做被子覆蓋取暖,確實很暖和,但進入農耕社會後,人口大量增長,都使用動物皮毛做被子不現實,也太昂貴。

這個時候,我們的古人發揮聰明才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被子填充物。

被罩可以用麻、葛、布、氈,絹、綢、絲、緞、綢等布料製成,但這太單薄,根本不保暖,要在被罩里絮進東西,才能起到保暖作用,這些「絮進的東西」有很多種。

1,絲絮。古人把熟蠶絲製成絮狀的纖維,塞進被罩內,就可以起到保暖禦寒的作用,而且十分輕盈潔凈,但造價太高,只有王公貴族用得起,普通百姓不行。

2,紙絮。古人很早就掌握了造紙術,造出的好紙用於書寫印刷,粗糙低劣的草紙可以用於填充在被子里取暖,但保暖效果比較差。

3,蘆絮。蘆花大家都見過,就是長在水邊的蘆葦,夏秋季節,蘆花飛雪,比較貧窮的老百姓就把這些蘆花絮進被子取暖,便宜,實用,但保暖效果比較差,類似的還有蒲草絨。

4,絨毛。雞、鴨、鵝等禽類的絨毛,也可以絮入被罩取暖,就像如今的羽絨服一樣,保暖效果最佳,但成本相當高,只有王公貴族能用,普通百姓真心用不起。

5,棉絮。這裡的棉絮不是棉花的棉絮,而是木棉樹的棉絮。木棉樹是南方特有樹種,每到4、5月份,木棉樹就會飄棉絮,四處飛散,可以用於填充枕頭或被褥,只是數量不多。

除了上述幾種填充物,古人還使用麻絨(紡麻的下腳料)、絲綿(絲綢的下腳料)和其他植物纖維等,但都不如棉花最為經濟實用,所以我們要感謝黃道婆和朱元璋兩個偉大人物,讓我們普通百姓在冬天也能過上溫暖的日子。

我是專註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中國古代被描述成「漢服唐裝」,看上去與今天一樣「豐衣足食」,過得像神仙一樣的生活。其實,古代中國是相當原始的,不說「茹毛飲血」,但是相當艱辛的。我就舉二個例子吧!

一、孟子休妻:古代人穿衣蓋被,離不開三件東西,麻、絲、動物皮毛。孟子生活在春秋末期,他穿的是用麻做成的上衣下裳,裡面沒有內褲的,原因是麻是相當硬的,根本沒有辦法做成內褲,內褲是在南北朝時才開始出現。他的妻子與他一樣,也是上衣下裳,裡面沒有內褲。當時古代也沒有凳子可坐,一般都是席地而坐。有一次,孟子從外回來,走進內室看見自己的妻子叉開雙腿席地而坐,露下。孟子是儒家,他認為妻子失禮儀,就將妻子休回家去了。過了幾天突然又想自己的妻子,就問他母親怎麼辦?他母親回答:她(13-14歲)年紀那麼小,嫁過來沒有幾天,將這裡當自己的家,你從外面回來,她也不知道你的禮節,所以叉開雙腿坐著。你現在想她了,就將她要回來,不就沒事了。於是,孟子到丈人家,將他的妻子接回來。

二、高祖冠:我們不說漢高祖劉邦也是上衣下裳,裡面沒有內褲羞辱儒生的故事,就說說漢高祖劉邦的帽子。高祖冠,就是劉邦戴的帽子。在漢初,劉邦做了皇帝,他喜歡戴一頂帽子,帽子是用竹片做成的,由於帽子做得較高,所以稱為「冠」。由於劉邦喜歡戴這種高帽子,所以在整個漢代(西漢、東漢)不允許所有人戴這個帽子,這個帽子被稱為「高祖冠」。從這兩件事來看,古代是相當落後和原始的。

公元前5000年,棉花在印度河流域就栽培成功,兩漢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都有歷史記載棉花的故事,當時棉花種植不是用來紡棉織布的,而是作為「花??」來觀賞的。南宋時,開始有了棉紡織品,元朝設立了木棉提舉司,並徵收棉布稅,當時還是富人有棉紡織品的衣服。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貧苦百姓出身,深知冬天多麼難熬,決定強制推廣種植棉花。當時規定有地的農民必須至少拿出半畝土地種棉花,不種的輕則坐牢,重則流放。棉布取代了麻布,既可以做衣服,又可能做棉被,棉花開始普及,普通老百姓才真正的解決了冬天禦寒的問題。

在明朝以前,有錢人冬天禦寒穿的是動物的皮毛,各種皮裘,窮人穿的是羊皮、狗皮,還要窮的人用麻布禦寒。晚上睡覺,窮人下面用稻草,上面用木棉或麻布;富人睡覺下面有羊皮毯,上面有高檔的動物毛皮。再則,不管窮人或富人,家裡都有火坑和火爐。然而,一個冬天下來,總有許多窮人凍死。


根據歷史記載來看,棉花早在南北朝的時候就傳入了中國,只不過那個時候人們不怎麼用,到了宋末元初的時候,棉花大量進入中國,明朝的時候朱元璋更是強制在全國推行棉花,讓百姓必須種植。那麼有人要問了,在沒有棉花的時候,古人在晚上蓋什麼保暖呢?活人怎麼可能讓尿憋死呢?永遠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

在夏商西周的時候,人們在寒冬之前就會去深山老林里獵殺野獸,不僅是要準備食物,更是要拿下野獸的獸皮,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皮草,只不過沒有那麼精緻罷了,如今的皮草可都不便宜,現在的被子有羊絨的,鴨絨的等等,實際上這些東西古人早都用過了,古人早就發現這些東西是可以保暖的。

絲麻大家應該不陌生,麻不僅是紡織品,也是可以做成被褥和冬衣的,只不過這個保溫的效果非常一般。還有一種被子是用木棉做的,木棉是一種樹,木棉纖維短而細軟,人們也會用這個來做被子,當然這個一般使用的比較少。

值得一提的是,古時候冬天對窮苦人家是非常不友好的,因為有些人的確是窮的弄不上被子,屋子還都是漏風的,因為這個凍死的人也不在少數。有趣的是古時候那些富貴人家,晚上睡覺不僅有被子,男人還會叫上幾個妻子一起睡,這樣睡在一起比較熱。

有人在獵到動物之後,把動物的皮毛做成被褥,裡面可以填充一些柳絮等等,有人還會往裡面填充稻草,保暖效果有多差,可想而知。一直到人們發現棉花禦寒效果很好,人們才改用棉花,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動物的皮毛也是非常禦寒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現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天冷了我們有暖氣,有空調、羽絨被、棉花被。不管怎樣都不會凍著,但是在資源缺乏的古代你知道是如何在晚上天冷的時候禦寒嗎?

其實古代人也是很聰明的,那時候雖然沒有棉花,但是有替代棉花的物品。當時的有錢人會用動物的皮毛做成大衣取暖,再有比較富貴的人家,會拿動物的皮毛做成被褥,聽起來是不是很奢侈,竟用皮草當被子,這就是當時與現在的情況不同罷了。可這些都是有錢人的做法,那些老百姓是如何呢?

其實我們有所了解的人會知道,北方的古代人很會打獵,為了讓家人吃飽穿暖,男人們組織一起上山打獵,這樣就不用自己花錢,就能讓家人們過一個暖冬。除了用動物的皮毛外,不擅長打獵的人們還會選擇在麻布套間填充柳絮,稻草、蘆花等來取暖。雖然保暖性不能和動物皮毛相比,但也可以勉強過冬的。

相對發達的江南地區,很多地方盛產絲綢,他們會選擇用絲綢做被料,在裡面裝進鴨絨、鵝絨之類的細毛,這樣的被子蓋著輕薄,保暖性也很好。不過在古代能夠使用絲綢的都是富貴人家,對於他們來說絲綢是極珍貴的。

還有一些百姓晚上睡覺前,會炒一些黃沙,在睡覺時鋪在褥子下面,這樣就能依靠黃沙的熱量起到很好的禦寒效果。

以上就是中國古人在沒有棉花的情況下採取的保暖方式,你們是不是也覺得古人很聰明呢?在古代沒有棉被的時候,你認為還有哪些保暖辦法呢?


在這寒冷的冬天,沒有什麼比被窩更親切得了 。現在人都很習慣蓋被子,有的時候覺得夏天開著空調蓋被子是最爽的,那被子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

被子是「覆體之物」,它的出現是人類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提高的標誌之一。早在先秦時期,被子已是中國人普遍的睡眠用具。

《物原》稱「神農作被」。但這一說法並不十分可信,根據事實,作為「覆體」的被子,人們對其需求是十分必要的,應該與「遮體」的衣著出現時間差不多,甚至還要早些才對……

只是被子最一開始並不叫被子,而是被人稱為:「衾」、「裯」、「寢衣」

衾是那種冬天蓋的很厚的被子。

裯是單被,就是一層布的那種。

寢衣是一種沒有填充物或填充物很少的夾被。

那古代人的被子里填充什麼呢?

我們現在大部分的被子都是填充棉花的,有的有錢有人也填充羽絨。

但是我們都知道棉花時後來傳到我們國家的,並不是中國原本就有的,在中國的種植歷史也就是1000多年。

1,在夏商時期,人口數量稀少,大多數人蓋的都是獸皮什麼的。

2,後來人們逐漸在這個基礎上填充一些自然里能用的東西,像柳絮,蘆花、甘草。

3,再後來,有錢人家就逐漸的換長了貂裘,可以說是很奢侈的

4,也有的人家會用真絲的下腳料來填充被子。

5,後來出現了紙,還出現了紙做的被子,簡稱紙被。

6,也有的在絲綢織布中填充鴨絨、羊絨等保暖性特別好的動物毛一類的東西。可以說那個時候雖然沒有棉花,但是蓋的還是很好的。

那古人的被子和今天的一樣大嗎?

古人的被子都是量身定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大小的被子。被子的大小都是根據使用者的身高來做的。

我們就拿孔子來做個例子: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以漢尺來算,其身高約在2米22,即使以孔子生活時代的周尺來算,身高也在1米91。據此可知,孔子蓋的被子應比一般人的大許多,長或在3米3,短也有2米9。

古代的被子寬度一般都是有標準的,《漢書》中記載:「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

幅是古代的寬度單位,一「幅」相當於今天的半米多一點。

古代的兒童被一般都是一幅的寬度,成人被一般都是二幅,最大的被子也就是四幅。

古代的被子雖然大小可能和現在的被子有出入,但是形狀都是長方形的,可能是別的形狀的被子蓋起來不方便吧。

在古代做被子的費用是很高的,很多人家都做不起被子,到了冬天過的十分痛苦,也沒於現在的暖氣,不少的老人會因此凍死。

現在送溫暖最實在的就是錢了,也有送糧食的,但是在古代最實在的送溫暖的方式就是送衣服和被子了。

古代的很多被子都會做的很精巧,很多都會綉上寓意十分美好的圖案,比如鴛鴦什麼的,皇帝的可以綉龍,有的也綉牡丹什麼的。當然了這說的都是富貴人家,一般的人家是做不到的。


穿衣和吃飯是人類永恆的兩大命題。禦寒對於人類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禦寒手段的進步促進了人類自身的進化。

從類人猿開始,類人猿學會了將從外部得到的東西披在身體上取暖,比如樹葉、樹皮和動物的毛皮。有了保持身體體溫恆定的方法,人們不再需要厚厚的毛髮,人類身體上褪去了原來密密的毛髮,暴露出光滑的皮膚,才有了今天人類的樣子。

那麼,古代沒有棉花時,人類晚上睡覺都怎麼保暖呢?

在沒有可靠的取暖手段之前,人類的祖先只能生活在炎熱的非洲,局限在非洲大草原上生存。原始人穿上了各種衣服後,活動的範圍變大,尤其動物的毛皮最能幫助人類保持體溫。

人類白天穿著動物的毛皮活動,晚上蓋著動物的毛皮休息,一部分原始人遷徙到了寒冷的寒帶,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下生存下來,比如今天的愛斯基摩人,還有一部分人沿著白令海峽上的冰橋遷徙到了美洲,地球上除了南極洲外,到處都有了人類的蹤跡。

進入農業社會以後人類的保暖

進入農業社會後,人類學會了用植物來製造布料和綢緞,有了麻、葛等,不過,動物毛皮仍然是人類禦寒的首選。

這個時期,人類抗衡大自然的能力變強,大片森林變成了農田,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人們已經很難得到優質的禦寒毛皮,只有貴族才用得起優質的毛皮衣服,很多貧民只能穿著單薄的麻布和葛布衣服。

在《晏子春秋》記載中,有一年冬天連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齊景公穿著狐皮製成的大衣會見晏子。齊景公很奇怪,連續下了這麼久的雪,天怎麼不冷呢?晏子很生氣,質問齊景公,君主穿的這麼暖和,怎麼知道百姓的寒冷呢?

由此可見,古代人的取暖有了兩個極端,統治地位的人完全有戰勝冬天寒冷的能力,而貧困的普通百姓仍要在寒冷的天氣里經受著寒冷的折磨。

圖:上層社會有禦寒保暖的條件

除了動物的皮毛之外,人類還用什麼來保暖過?

棉花普及之前。人們曾經學著把蘆花、柳絮等植物填在衣服和棉被裡,從外形看,這樣的衣服和棉衣、棉被區別不大,但是取暖效果卻是雲泥之別。

中國古代有關孝的故事裡有這麼一例,孔子的高徒閔(min)損的親生母親過世,他的父親給他娶了一位後母,後母后來又給閔損生了兩個弟弟,後母對閔損非常不好,冬天的時候,閔損的兩個弟弟穿上了暖和的棉衣,後母卻給閔損穿上了用蘆花填塞的衣服。閔損的冬衣並不保暖,幹活的時候一直打顫,閔損的父親以為他在偷懶,用鞭子抽打閔損,結果從衣服里飛出了許多蘆花。

閔損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當時還沒有棉衣,可能這個故事就是生活在元代的作者故意編造的。不過,可能當時社會上卻是存在用蘆花填充的棉衣,給作者提供了編造故事的靈感。

另外,不靠毛皮蘆花柳絮之外,還有一種有效的取暖方法。那就是把衣服一層層的穿在身上。我們今天在日本的古裝劇中基本上看不到穿棉衣的日本人。在古代日本,棉花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廣泛的種植,日本也是一個冬天非常寒冷的國家。為了不被凍死,就要盡量多穿衣服,身上的衣服形成一定的厚度,同樣能夠取得棉衣的效果。

古代中國和古代日本來往密切,想必古代的中國人也會把麻布、葛布和絲綢儘可能多的加在身上,起到保暖的效果。

到了元代,棉花傳入了中國。起初中國人不懂得高效織造棉衣的方法,黃道婆將棉布紡織技術推廣到漢地,古代窮人終於有了一種廉價的取暖方法,白天穿棉衣,晚上用棉被。正因為有了棉花這種廉價高效的取暖方法,軍人穿上了既保暖又能禦寒的棉甲,漢人建立的明朝才把勢力範圍拓展到遼東以北,在關外的土地上建立了建州三衛。


參考文獻:

【1】洪用斌,《元代的棉花生產和棉紡業》

【2】李莉莉,《木棉的古代文獻記載與紡織應用》


在沒有棉花時,古代人蓋被離不開五樣東西:麻、絮、絲、動物皮毛和稻草。

記得小時候父母帶著我去農村走親戚,那時候山區窮,去了後我們睡得是稻草編織的床墊,枕頭是稻殼填充的。

不過蓋的被子是厚棉被,被子漿洗很乾凈帶著陽光的味道,每個被子裡面還給我們塞了一個暖爐。

暖爐是宋朝就有的保暖用具,那時候叫做「湯婆子」,又稱「錫夫人」、「湯媼」、「腳婆」,類似於熱水袋。

一直到現在,湯婆子依然是老百姓家的「取暖神器」,不過老百姓家使用的暖爐多用陶土、鐵製作。

在夏商朝代,人們使用各種動物的皮毛取暖,後期,人們學會了在布套間填充柳絮,稻草、蘆花等來取暖。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閔損生母早死,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季的一天,閔損為父親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

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閔損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春秋時候古人就知道往衣物里填充東西來保暖了。

古書中有記載:「古無木綿,以絮納袷中,謂之裝褚,曰袍。」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南北方所用的絮也不一樣,南方多用木棉。北方多用蘆葦絮和柳絮。

秦朝時,皇族和貴族都已經開始用壁爐和火牆取暖。壁爐主要是用燒炭來禦寒,並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

火牆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內側,與灶相連通,已經具備了火炕、暖氣的雛形。

考古學家曾在咸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三座壁爐,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的做法。

在間宮林藏《東韃紀行》中記載:「屋內四周壘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於兩端之近門處從上鑿孔修灶。

故炊煙不外溢, 均經炕洞達屋之四周後, 從屋外之木煙筒中冒出。因此,嚴冬積雪季節,屋內亦感溫暖,不穴居亦可過冬。」

火炕歷史悠久,在北方家庭比較普遍,也是北方居民建築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土炕是老百姓簡樸的取暖辦法,直到現在,北方農村依然在使用著這種取暖方式。

在秦漢時,冬天一般貴族家庭都有可以調節室內溫度的房間,皇家當然更不例外。

東漢科學家張衡《西京賦》里「朝堂承東,溫調延北」一語中的「溫調」,說的就是這種溫調房。不過普通百姓可享受不起,就在家裡置一些簡易的火炕。

棉花進入中原非常早,漢墓就出土過棉布,在兩漢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都有歷史記載棉花的故事。

不過當時棉花種植不是用來紡棉織布的,那時還是被當做名貴花草來觀賞的。

棉花一直到宋元時代才開始大面積種植,南宋時開始出現了棉紡織業。

明朝時,苦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下令,強制全國種棉花,棉布、棉花才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感謝朱元璋,讓普通老百姓終於過上了蓋著棉被過冬的日子。


眾所周知,棉花傳入中國之前,古人是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的,而「棉花」一詞也是在《宋書》中才開始提到,那時候只有「綿」花,據歷史考證,棉花在中國普及是在宋末元初,當時第一批使用棉花的還是關陝閩廣地區,從這些地區通過海路和陸路傳入到中國各地,但是真正使用棉花還得是在明朝朱元璋強制推廣,也就是說,在明朝之前古人是沒有使用棉花的。

既然如此,那古人在晚上睡覺時又蓋什麼來取暖?蠶絲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關於各種被子的實驗,得出最輕且最暖和的被子,參與競爭的有蠶絲被、鴨絨被、十孔被、棉被、太空被,最後實驗證明,排名並列第一的是蠶絲被和棉被。

也就是說古代雖然沒有棉被,但是蠶絲被的確也是古人用來取暖的被子之一,而且還只是達官顯貴才能用得起,普通百姓別說蠶絲被,就連聽到「蠶絲」二字可能掉頭就走,因為根本買不起。

我們現代人總是驚嘆古人的智慧,人是活的,自然會創造出許多百姓也用得起的被子。

獸皮、獸毛

在天為被、地為床的時期,古人們雖說用樹葉遮擋其身體,但是到了冬季,為了禦寒,他們會選擇用獸皮作為被子或者衣物。到了後來,人們有了布匹,開始想到在布匹內填充其他保暖之物,這樣就解決了許多百姓冬季寒冷的問題。

那麼他們又會用什麼作為填充物?畢竟沒有棉花蘆花

顧名思義,植物蘆葦的花,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有白色柔毛,即蘆花,蘆花很多人都見過,通常是夏秋季節盛開,現在很多民間藝人還是用蘆葦的杆子做掃帚,所以羽評郡主猜想,古人認為蘆花有保暖的效果。

作為填充物蘆花是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因為蘆花不需要加工,可以直接作為填充物,製作成被子,而且輕盈保暖、如果要舒適就必須用好的布匹,防止蘆花漏出,這樣就不會因為皮膚不適。我看見有人說用柳絮,其實柳絮在古代製作成被子的並不多見,只有少數,其製作過程比蘆花更加繁瑣,最主要的是柳絮更加容易造成皮膚不適。

稻草

稻草作為填充物應該還是經歷時期比較長的,畢竟許多百姓連蘆花製作成的被子都用不起,只能以稻草+布匹,再在床板上鋪上稻草,這樣也能勉強度日,有人說稻草有堅硬的部分,而古人都是用細稻草,經過拍打,最後才加入。

事實上,直到七八十年代,很多老人雖然沒有用這種被子,但是床板上鋪墊的依然是稻草,極為保暖。

鴨絨

既然上面提到了鴨絨被,其實在古代,人們也早就意識到鴨毛保暖,他們見寒冷的冬季,鴨子在水中嬉戲,自然萌生出這樣的想法,況且家禽許多百姓都養得起,所以市集上鴨毛製成的被子也非常多,到了後期逐漸取代蘆花被,因為鴨毛也非常輕盈,無論是製作過程還是舒適程度、保暖程度皆不亞於蘆花。

絲、麻製品

南方有「葛」,北方有苧麻、大麻,這些都是可以用作纖維的植物,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人通過絲、麻製品當作填充物,用來禦寒。

神錦衾

一聽就是非常上檔次的被子,唐代大軫國所獻的一種精美衾被,據說是冰蠶絲製作而成,先是將蠶絲弄亂,之後填充到綉有龍鳳圖案的高檔布匹內,古人稱之為「絲衾」,這種被子怕是只有皇族才能享用吧。

除此之外,古人還用什麼作為被子的?歡迎評論區留言。

【文/羽評郡主,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TAG:棉花 | 歷史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