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成祖打的片甲不留的蒙古人為何不到30年又能在土木堡以少勝多?


首先要明確一點,在土木堡圍殲明軍的是瓦剌部蒙古人。下面回答你的提問,第一,他們的生活環境,草原是練兵的絕佳舞台,嚴酷的生存環境與兇猛的野獸使他們很快恢復了原有的野性。第二,朱棣對北方實行政策是打倒忽必烈家族而扶持年輕的發展中的瓦剌勢力;第三,此時的大明朝已經失去了剛開始的那股活力。

1449年,北方的瓦剌部開始強大起來。他們的首領也先派使者到北京進貢馬匹,索要賞金。這種進貢與賞賜關係實際上是一種貿易關係。當屬國強大,而中原衰弱時,就成為強買強賣的勒索手段。明朝發現也先謊報了人數,而且還減少了進貢馬匹的數量,就削減了賞金。也先為他的兒子向明朝求婚,也被拒絕了。也先被激怒,他就以此為借口,率領騎兵進攻大同。大同的明將出兵抵抗,被也先的軍隊打得潰不成軍。

明英宗接到邊境告急,不知所措,忙向王振問計。王振便主張英宗御駕親征。大臣們都認為朝廷準備不足,不宜親征。明英宗沒有主見,惟王振是聽,於是,不顧大臣勸諫決定親征。7月,明英宗命他弟弟朱祁鈺和于謙留守北京,親自帶領50萬大軍從北京出發,開往大同。

明軍前鋒剛到大同城邊就被也先的軍隊打得全軍覆沒,繼之,各路明軍也被打得大敗。8月14日,明軍潰退到土木堡,次日,明軍遭到了襲擊,被殺和被亂兵踩死的明軍,不計其數,最後,連明英宗都被俘了。


一首先感謝邀請。

這個問題很好,藉此可以聊聊教科書級別的: 小陣以一敵五,中陣以一敵十,大陣一敵二十的意義

1449年發生的土木堡之變,是蒙古瓦剌與大明的戰爭,起因是發生在2月的朝貢,瓦刺嫌棄明朝,給的賞賜少,馬價壓低,不按慣例,而引發的;

注意,張麻子提示 慣例2個字,大家知道瓦剌與明英宗是明朝歷代朝貢最多,關係最好的時候;

29年的時間裡朝貢達50餘次,其間一年最多達5次。

在土木之變前,瓦剌也先連年向明朝派出貢使,並且突破朝廷對貢使人數限額的規定,「利朝廷爵賞,歲增至二千餘人」。(註:《明史》卷328《瓦剌傳》。)

「查得脫脫不花王使臣四百七十一名,止有四百一十四名;也先使臣二千二百五十七名,止有一千三百五十八名;買賣回回八百七十名,止有七百五十二名;共二千五百二十四名,比原來數通少一千七十四名」。(註:《明英宗實錄》卷173,正統十三年十二月庚申條。)

因為朝貢意味著買賣利益,慣例上,明朝有時是一眼睜一眼閉的,但這次明英宗,公事公辦,揭露也先虛報的事實,將價錢給少了。

所以《明史》說:「瓦剌使來,更增至三千人,復虛其數以冒廩餼。禮部按實予之,所請又僅得五之一,也先大愧怒。」

也先感到 大愧怒,於是帶親兄弟的部隊來武裝搶劫了;等於是以戰逼賞,討回面子。

好,那麼明朝這邊對待瓦剌的進攻有如下記錄:

七月,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於貓兒庄。明遣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兵萬人禦敵。

看到這裡就明白了。什麼遼東,張掖,那都相隔千里,純屬扯淡,虛張聲勢罷了

關鍵的蒙古軍隊只有有2個,也先和他弟弟賽刊王2支騎兵團;一支是走大同,一支是走宣府,部隊總人數絕對不會超過5萬;

1449年7月的軍報,傳來,只是說大同總兵出戰不利。實際只是城外碉堡被攻破,如果堅守,也先這幾萬人根本打不進來;從後來的北京保衛戰看,瓦剌總兵力應是2+3=5萬人,對一個較為正常的邊患情報,然而這次明朝卻決定發20萬大軍討伐,而且是御駕親征!

從現在的史料來看,也先的部隊,是一直在大同附近,而他弟弟賽刊王的部隊,則是先從宣府附近突破外長城,他們打打想解氣,哪裡知道皇帝自己帶隊來了;

1449年7月16日,明英宗盡準備了不到十天,就帶大批王公大臣與太監們御駕出征了,號稱20萬大軍,其中包含5萬騎兵,浩浩蕩蕩出嘉峪關;在這麼一隻龐大的軍隊面前,賽刊王躲都躲來不及,不可能主動來挑戰;因此明英宗就過宣府,沒有發現任何敵軍,就這樣一路向西開住大同。也先的3萬人馬也不笨,當然馬上向北撤兵,以避大軍鋒芒。

1449年8月1日,明英宗在大同實在找不到瓦剌部隊;估計大同守軍為了表功,向御林軍們誇張描述了蒙古騎兵的兇悍,而讓皇帝和高級官員突然莫名的恐懼起來,然後這些沒有打過邊防站的將軍和士兵,也都把也先和蒙古瓦剌妖魔化,整個部隊上下幾乎都被傳染了;

皇帝決定還是回京城安全,問題來了,居然產生了路線規劃之爭,而且還堂而皇之的寫到史冊裡面;向南走紫荊關回北京,還是向東走居庸關回北京,這居然還被一些歷史學者認為是失敗的主因;

呵呵,張麻子幾個老牙都要笑掉了

20萬人,隨便橫著豎著走,快走慢走,只要不分兵,只要步騎協同作戰,一路都是明軍堡壘,情報也比入侵者強啊,這可是自己國土,不是遠征境外;

更搞笑的在後面開始:

8月3日,20萬大軍從大同一開拔,這麼大動靜,也先兩兄弟能不知道嗎?大軍一走,也先 就繼續攻打大同,大同是邊防軍,也先兩兄弟,一直到死,從頭到尾就沒攻下過。騎兵攻城,本來就沒什麼優勢,堅壁清野,也先打不下大同;但明朝君臣聽說也先又開始攻大同,不但不敢分一些步兵去協助守城,而且跑的更快,此時瓦剌軍在宣府一帶,位於明大軍的東北方向。

8月12日部隊來到雷家寨,這時候明軍已是位於瓦剌騎兵的西北方向了,也就是說,瓦剌這時候出擊的是大軍的殿後部隊,這是由吳克忠(蒙古族人)帶領少量明朝騎兵,由於被瓦剌2萬騎埋伏圍攻,應該瞬間被滅;

《明史》(卷156):「土木之變,克忠與其弟都督克勤子瑾為後拒。寇突至,驟戰不勝。敵兵據山上,飛矢石如雨,官軍死傷略盡。克忠下馬射,矢竭,猶殺數人,與克勤俱歿於陣。

騎兵部隊已經在宣府附近發現賽刊王的瓦剌騎兵,並交戰,人家2萬,當然是一戰擊潰明軍,但實際賽刊王還是不敢出戰,躲在山谷隘口後面,這時候明朝居然決定派成國公 朱勇 率領 薛綬帶4萬騎兵去救援,這朱勇是皇親宗室,完全沒有領兵經驗,這些好了,明朝的騎兵4萬主力與賽刊王瓦剌的2萬部隊相遇於鷂兒嶺(今河北涿鹿西北)。

太監劉僧,在大軍沒有集結到位前,為敵所誘就率本部騎兵先入隘口,瓦刺兵本就據有利地形,先殲此部,朱勇擔心監軍出事,於是也帶主力往救,朱勇本身就不善打仗,這下明朝騎兵主力全部是進入了瓦剌軍事先設下的埋伏圈,大敗,朱勇戰死;可憐唯一能指揮騎兵的薛綬,看到監軍,王爺都陷入重圍,又不敢不救,於是力戰至死,史載:其軍敗,弦斷矢盡,猶持空弓擊敵。敵怒,支解之。既而知其本蒙古人也,曰:「此吾同類,宜勇健若此。」相與哭之。

薛綬 算是本次戰鬥中,唯一讓敵人佩服的明朝對手了;

騎兵全體被殲的消息回來,只剩下16萬缺少騎兵保護的步兵了,他們的心理陰影更大了,

瓦剌斥候發現明軍已經沒有騎兵部隊了,於是賽刊王派出小股部隊,尾隨試探明軍,他的主力則就地休整,同時他將方位通知了也先來合圍;

8月13日,大軍來到土木堡,建戰壕工事準備防禦瓦剌騎兵,打算堅守待援

8月14日,兵部尚書鄺埜感覺到瓦剌主力快來了,知道沒有騎兵,那些什麼三大營,御林軍都是扯淡,建議明英宗應立刻快馬疾馳起駕入關,以重兵殿後,掩護皇帝先走

這本來是一個好辦法,但23歲的明英宗沒同意,到了巳時,以被合圍了。

以上與李賢之《天順日錄》基本吻合:「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

8月15日,賽刊王部隊休整完畢,也先的先頭部隊也從大同趕到了,瓦刺對土木堡己完成合圍後,於是就派出使者,到明軍中,持書議和。明英宗命令曹 鼐同意其議和條件,還派遣二人送瓦剌使臣。

明朝君臣居然不等也先撤軍,就領著部隊走出挖好的壕溝,完全放鬆警惕,暴露在騎兵團的面前。

大家就知道,陣前對攻,騎兵對步兵,小陣一敵五,中陣一敵十,大陳一敵二十。2萬以上的騎兵是絕對大陣,能1抵過20;理論上要有40萬步兵而且是嚴格布陣才能抵禦,而13萬既無章法,又無鬥志,都想回北京找媽媽的明朝步兵,必然就是潰敗,投降,被俘;

史料證明,最後俘虜明英宗的也就是也先之弟賽刊王,而且是關押了數天後,英宗才見到也先本人;

總結一下,野戰爭鋒,騎兵團隊是最重要的,古人終結,寧要一萬騎,不要百萬兵;也先部隊總共有5萬騎兵,如果僅靠步兵,需要100萬才能勉強抵禦,所以土木堡三大營的步兵,火槍隊等等全線崩潰,並不奇怪。

此戰的勝負手,是瓦剌的2萬騎兵,利用有利地形,誘敵深入,分三個階段 陸續殲滅了 明朝的主力騎兵軍團。

到此時,剩下的這步兵軍團如果分散,向大同,宜府,居庸關,紫荊關這四個方向撤離平原戰場依城而戰,則不至於全敗,此為上策。如果集合在土木堡固守等待救援 ,大同,宣府等地的騎兵雖不多,但應能及時趕到,只要步騎有效配合,雖不能勝,但也能憑優人數優勢,大量消耗敵人的騎兵力量,此為下策。

當年 劉邦的白登之圍和土木堡情況十分類似,白登山也在山西大同附近,也是被圍後和談,但漢軍是半夜持強弩,保持戰鬥隊形,向接應部隊方向撤退,匈奴依約未追擊,劉邦成功撤走。

但明英宗不知兵事,自古只有以戰逼和,實力相當,和約方成,人無鬥志,敵必辱之。瓦刺派遣人來和談,應不知軍中有皇帝,僅為試探情報,兼有引蛇出洞之意,明英宗信之,既未清楚敵軍動向,也未安排接應部隊,貿然指揮全軍向居庸關轉移,至此敗局己定。

重新審視土木之變,明英宗本人負有最大問題,從挑起事端,擴大戰爭,盲目分兵,構和畏戰,基本都是朱祁鎮的全責,太監只是按他的決定行事而己。朱勇丟失整個騎兵軍團 亦應負有重大責任。

土木堡明軍之敗,主要敗在指揮不行,非軍隊不行。

30年前的明成祖也怕蒙古,5次親征北元,最後死在軍旅,留下天子守國門的 遺訓,他從來也沒有把蒙古打到片甲不留!


首先,你說片甲不留就有問題。

明成祖總和六次北征,僅第一次親征阿魯台時,獲有相當戰果;首次丘福北征,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第二次親征瓦剌,殺傷相當。第三、四、五次親征均未見敵人,徒耗兵力及國家資財。所以,明成祖對韃靼或瓦剌的有生力量並沒有造成巨大創傷,蒙古面對當時強大的明軍採取了主動後撤,清野避戰的戰術,雖不能主動殲滅明軍,但是也可以在消極方面消耗明方實力。所以所謂的片甲不留之說應該是不正確的,蒙古實力尚在,只是忌憚成祖時代明軍強悍多採取避而不打的戰術罷了。


土木堡之戰是一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千古之謎,明英宗率領滿朝文武百官和五十萬大軍出征,在土木堡遭遇蒙古瓦剌也先所部攻擊。

五十萬大軍死傷大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虜,朝廷重權在握隨皇帝出征的六部九卿死絕。曾經威震安南的英國公張輔、泰寧伯陳瀛、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等一大批武臣陣亡。大明帝國最精銳部隊,擁有先進火器的京師三大營覆滅。

而做到這一切的僅僅是瓦剌也先部兩萬餘人?兩萬餘蒙古人怎麼可能在鷂兒嶺全殲成國公朱勇五萬餘人?據說這五十萬明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人心渙散身體孱弱戰鬥力不強。

還有說明軍實際人數並沒有五十萬,只有二、三十萬。既便如此也很難讓人想得通二、三十萬大軍是怎樣讓兩萬多人打敗,並且死傷大半的?這明軍是有多菜鳥???這瓦剌是有多兇悍呀!


說朱棣打得蒙古片甲不留是不對的。其四征蒙古,只有一次取得較大戰果,也至多能稱重創。其餘三次,基本是勞師遠征。這主要是朱棣篡建文後,急於取得對外作戰的勝利,證明其篡位的合理性和轉移朝內注意力有關。沒有找到合適的作戰時機和充分的準備有關。對蒙古作戰,取得重大戰果的是洪武朝的藍玉。


明軍戰敗的原因是指揮不當造成的。為了鼓舞士氣,太監王震攢的皇帝御駕親征。並且大張旗鼓的打著皇旗,瓦啦也先率軍直撲明朝皇帝的中軍,王震嚇得拉著皇帝就跑,明軍為了保護皇帝而陣腳大亂。在古代通信條件滯後的情況下,軍隊成員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最容易造成潰敗。隨著明軍的潰敗,皇帝也被蒙古也先俘虜了。為了斷絕也先利用皇帝挾持明朝,于謙力排眾議,讓皇帝的弟弟當了皇帝。這就是明軍的土木堡之敗。


30年對蒙古人來講足夠成長起兩代有戰鬥力的兵員了。要知道一直到準噶爾時期加上去了青海的和碩特的他們人口加一起也沒超過一百萬。

還有,那個,朱棣的北伐,嗯,戰果本身其實是有點拿不出手(殺傷數據相比漢、北魏、唐是確有不如的,也比不了徐達、傅友德、藍玉),沒找到蒙古主力,當然當時的蒙古以經沒有什麼主力了,倒是和瓦剌打了兩仗,但也沒傷筋動骨。但朱棣的北征很有意義,他幾乎告訴了我們,以北京為首都,漢族軍隊的極限,兵鋒極盛時的中原王朝,可以到達貝加爾湖、可以到唐努烏梁海、可以到斡難河畔,但還是難以有效控制蒙古,就像唐給出了以陝西為核心的王朝的極限,鹹海和遼河,再遠則難以形成足夠有效的壓制。而唐的衰落於起於東北幽燕的安史叛亂、明的國勢止於敦煌、河套一線終被瓦剌逆襲。所以明以後的清才會下死力氣 ,嫁了幾代的格格以控制蒙古,花三代時間讓蒙古人消失於天山南北。


由於明英宗一味信賴太監王振這個蠢貨,軍政是全權交給王振的,一路軍需根部供應不上!大軍退至土木堡的時候,幾天沒吃的軍隊紮營的時候已經是亂作一團!

還有,明英宗朱祁鎮根本不會打仗!不會打仗!不會打仗!嗯 順便再說一句,明朝自朱棣以後的皇帝都不會打仗!你看看明朝皇帝畫像 個個都是大胖子!萬曆特么還因為太胖不愛走 腿部肌肉萎縮,30年不上朝!

能贏就有鬼了!被瓦刺軍抓走 人家要殺你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有本事你殺回去啊?明朝皇帝對外分分鐘不行,對內殺人倒是好手,比如于謙 比如袁崇煥!跟朱元璋一個德行,殺殺殺!


這事情有點複雜,慢慢道來:

第一,朱棣對蒙古實行的分而治之的管理方法,誰強打誰。朱棣生前,效果不錯。朱棣一死,仁宗,宣宗,守成君主,一改朱棣擴張路線,休養生息。蒙古慢慢恢復實力。

第二,韃靼在朱棣的五征蒙古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瓦刺趁機雄起,統一了蒙古草原,實力大增,有跟明朝一戰的實力。而這時候的明朝恰恰是少年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當政時。王振把持朝政,烏煙瘴氣。

第三,英宗血氣方剛,銳意進取,親征蒙古。軍隊卻交給王振指揮,瞎胡鬧了,一敗塗地,60萬精銳全部敗亡,英宗被俘。


土木堡之變當時的皇帝和一些大臣要負很大的責任,這不是歷史的必然性,而且人為的偶然性,就如同現在的一個企業,經營還算良好,收入還算不錯,上層領導非要自己作死。

如果當時派一個統帥領一部分兵去打也絕對不會成這樣,除了開國皇帝,皇帝御駕親征一般很少見,但是明英宗就是自己作死,而且還要自己瞎指揮。


推薦閱讀:

TAG:明成祖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