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傷寒病?
傷寒分廣義傷寒和狹義傷寒,廣義傷寒包括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狹義傷寒是廣義傷寒之一的傷寒,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熱病。這裡所說的傷寒並非現代醫學所指的傷寒。
就診科室:中醫科
狹義傷寒: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熱病
常見癥狀
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嘔逆,陰陽俱緊。
傳病規律
傷寒主要是按六經辨證,六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三陽經中,太陽主表,陽明主里,少陽主半表半里;三陰經中,太陰主表,厥陰主里,少陰半表半里。三陽經的傳變多由太陽開始,或傳入少陽,或傳入陽明。在正虛邪盛機體的抵抗力不足時,也可以傳入三陰。三陰病多由太陰開始,然後傳入少陰、厥陰。
臨床表現
1.太陽病
表現為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又分中風和傷寒。中風的表現為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傷寒的表現為惡寒,體痛,嘔逆,陰陽俱緊。
2.陽明病
身熱,汗出,不惡寒,惡熱,脈大。有些患者有便秘,口渴,舌紅赤,苔厚。
3.少陽病
口苦,咽干,目眩。多伴脅肋脹滿,乾嘔,往來寒熱,脈弦。
4.太陰病
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脈象多為舌淡,脈弱。
5.少陰病
脈微細,但欲寐。
6.厥陰病
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辨證施治
太陽病屬中風者,可用桂枝湯;太陽病屬傷寒者可用麻黃湯。陽明病可用白虎湯。少陽病可用小柴胡湯。太陰病可用理中湯。少陰病可用四逆湯。厥陰病可用烏梅丸。另外,可根據患者的情況隨證治療。
預防保健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因此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抵抗外邪的首選。生活中要注意: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禁忌煙酒刺激之物,平衡膳食,飲食宜清淡。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悲傷憂慮。適時增減衣物,避風、避寒。保持室內空氣通透。
傷寒病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傷寒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但在目前的傳染病防治中,仍佔有重要的地位。我國的中醫學書刊中所稱的「傷寒」,指許多熱性疾病,在中醫學屬於「濕溫」病範疇,與現代醫學的傷寒與副傷寒,具有不同的含義。傷寒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並非只局限於腸道受損。傷寒的基本病理特徵是持續的菌血症與毒血症,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增生性反應,以迴腸下段淋巴組織為主的增生、腫脹、壞死與潰瘍形成等病變為顯著。
潛伏期為5~21天。潛伏期長短與感染菌量有關。
1.臨床表現 典型傷寒的自然病程約為4周,可分為4期。
(1)初期:相當於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緩慢。發熱是最早出現的癥狀,常伴全身不適,乏力,食慾減退,頭痛,腹部不適等。病情逐漸加重,體溫呈階梯形上升,可在5~7天內達到39~40℃。發熱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戰,出汗不多。於本期末常已能觸及腫大的脾臟與肝臟。
(2)極期: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傷寒的典型表現,腸出血與腸穿孔等併發症亦較多在本期發生。本期內疾病表現已充分顯示。
①高熱:稽留熱為典型的熱型,少數可呈弛張型或不規則熱型。高熱常持續2周左右,高峰可達39~40℃,亦有超過40℃者。
②消化道癥狀:食慾缺乏,腹脹,腹部不適或有隱痛,以右下腹為明顯,亦可有輕壓痛。多呈便秘,少數可有腹瀉表現。
③神經精神系統癥狀:一般與病情之輕重密切相關。患者虛弱、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獃滯、反應遲鈍、聽力減退。嚴重者可出現譫妄、昏迷。亦可呈現虛性腦膜炎表現。這些表現均與嚴重毒血癥狀有關,隨著體溫下降,病情亦逐步減輕與恢復。
④循環系統癥狀:常有相對緩脈(脈搏加快與體溫上升不相稱)或重脈。如並發心肌炎,則相對緩脈不明顯。
⑤肝脾腫大:本期常可觸及腫大的脾臟、質軟,有輕壓痛。亦可發現肝大、質軟,有壓痛。肝脾腫大通常為輕度,隨病情恢復逐漸回復正常。如並發明顯的中毒性肝炎時,可見黃疸,丙氨酸轉氨酶上升等肝功能異常。
⑥皮疹:病程第7~12天,部分患者出現皮膚淡紅色的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徑約為2~4mm,壓之退色,略略高出皮面。為數不多,一般在10個左右,分批出現,分布以胸腹部為多,亦可見於背部與四肢。大多維持2~4天後消退。此外,出汗較多的患者可見水晶型汗疹(白痱)。
(3)緩解期:病程第3~4周。體溫開始波動,並逐漸下降。患者仍覺虛弱,食慾開始恢復,腹脹減輕。腫大的脾臟回縮,壓痛減退。本期仍有可能出現各種併發症,包括腸出血、腸穿孔等嚴重併發症仍可發生。
(4)恢復期:病程第5周。體溫回復正常,食慾好轉,癥狀及體征均回復正常。通常需1個月左右才完全康復。
上述經過是典型傷寒的自然病程(圖1)。由於患者的免疫狀態、入侵菌株毒力、數量、治療措施是否及時與適當、併發症的發生,以及是否原有慢性疾患等因素影響,臨床表現輕重不一。
2.臨床類型 除典型過程外,本病又可有下列各型。
(1)輕型:發熱在38℃左右,全身毒血癥狀輕,病程短,1~3周即可恢復。癥狀不多,缺乏典型傷寒表現,易致誤診和漏診。兒童病例不少見,亦可見於病前曾接受過傷寒菌苗預防接種者,或發病早期已應用有效抗菌藥物治療者。
(2)暴髮型(重型):起病急,毒血癥狀嚴重,病情兇險,發展快。畏寒,高熱或過高熱,腹痛,腹瀉,休克,中毒性腦病,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鼓腸。亦可並發DIC等。如能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搶救,仍有可能治癒。
(3)遷延型:起病初始表現與普通型(典型)相同,由於機體免疫力低下,發熱持續不退,可達數月之久,弛張或間歇熱型,肝脾腫大亦較顯著。伴有慢性血吸蟲病的傷寒病者常有此型的表現。這種患者的抗菌藥物治療不甚滿意,有時需配合抗血吸蟲病治療才能控制病情。
(4)逍遙型:全身毒血癥狀輕,病人常照常生活、工作,不察覺患病。部分患者則可突然發生腸出血或腸穿孔而就醫。
(5)頓挫型:起病較急,近似典型傷寒表現,但在1周左右發熱等癥狀迅速消退而痊癒。
(6)小兒傷寒:小兒傷寒的臨床過程表現不典型,年齡越小越不典型;年齡越大,則越接近成人的疾病表現。嬰幼兒傷寒,起病急,病情重。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常見,常出現不規則高熱,伴驚厥,脈快。玫瑰疹較少見。外周血象白細胞數增高。常伴發支氣管炎或肺炎。學齡兒童則多屬輕型或頓挫型,與成人表現近似。病情較輕,病程較短,相對緩脈少見,白細胞數不減少。腸道病變亦較輕,腸出血與腸穿孔併發症也較少。
(7)老年傷寒:癥狀亦不典型,發熱不高,虛弱明顯。易並發支氣管肺炎與心功能不全。持續的胃腸功能紊亂,記憶力減退。病程遷延,恢復緩慢,病死率較高。
3.複發與再燃
(1)複發:本病易有複發,複發率一般為10%左右。早年應用氯黴素作為特效治療,複發率曾報告上升達20%。患者在熱退後1~3周,臨床癥狀再次出現,但常較輕(偶有較初發嚴重者),病程約1~3周,血培養可再獲陽性結果。複發多為1次,2次者少見,偶有複發3~4次或以上者。複發的原因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關,潛伏在體內病灶巨噬細胞內的傷寒桿菌重新繁殖,併入侵血循環,再次引起菌血症而致。複發多見於抗菌治療不充分的患者。
(2)再燃:在病程的2~3周左右,體溫開始波動下降的過程,尚未達正常,持續5~7天,發熱又回復上升。再燃時癥狀可稍明顯,血培養可再次陽性。再燃的機制與複發相似。
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typhi)是本病的病原體,1884年在德國由Gaffkey在病人的脾臟分離出來。屬於沙門菌屬的D群,呈短桿狀,革蘭染色陰性桿菌,周身鞭毛,有動力,無莢膜,不形成芽孢。長2~3μm,寬0.4~0.6μm。傷寒桿菌能在普通的培養基中生長,形成中等大小,無色半透明,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的菌落;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糖、蔗糖及鼠李糖,產酸不產氣。在含膽汁培養基中,傷寒桿菌更易生長。傷寒桿菌在自然環境中生命力較強,水中可存活2~3周,糞便中可達1~2個月。能耐低溫,冰凍環境中可維持數月。對於陽光、乾燥、熱力與消毒劑的抵抗力則較弱。日光直射數小時即被殺滅;加熱達60℃ 30min,或煮沸立即死亡;3%苯酚中,5min亦被殺滅;消毒余氯在0.2~0.4mg/L的水中可迅速致死。於食物(如牛奶)中可以生存,甚至能夠繁殖。傷寒桿菌只感染人類,自然條件下不感染動物。傷寒桿菌不產生外毒素,菌體裂解時,釋放內毒素,在本病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傷寒桿菌具有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等,感染人類後,可誘生相應的抗體。這幾種抗體都不是保護性抗體。「O」與「H」的抗原性較強,可以用傷寒血清凝集試驗(肥達反應),檢測血清標本中的「O」與「H」抗體,對本病的臨床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從傷寒患者新分離到的傷寒桿菌具有Vi抗原。Vi抗原能干擾血清中的殺菌效能與阻止吞噬,使細菌的侵襲力增強,是決定傷寒桿菌毒力的重要因素。由於Vi抗原的抗原性弱,它誘生Vi抗體的凝集效價低,持續時間亦較短,對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不大。病原體從人體中清除後,Vi抗體亦隨之消失;因而有助於傷寒桿菌帶菌者的檢測。含有Vi抗原的傷寒桿菌能被特異性的噬菌體裂解,藉此可把傷寒桿菌分為100多個噬菌體型。噬菌體分型有助於流行病學調查與追蹤傳染源。
傷寒的併發症複雜多樣,發生率不一。同一患者可同時或先後出現多種併發症。
1.腸出血 為常見的嚴重併發症,發生率約2.4%~15%,多見於病程第2~3周,從大便隱血至大量血便。少量出血可無癥狀或僅有輕度頭暈,脈快;大量出血時熱度驟降,脈搏細速,體溫與脈搏曲線呈交叉現象,並有頭暈、面色蒼白、煩躁、冷汗、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有腹瀉者並發腸出血機會較多。病程中活動過多,飲食成分不當,過於粗糙,過量飲食,排便時用力過度以及不適當的治療性灌腸等均可成為腸出血誘因。
2.腸穿孔 為最嚴重的併發症,發生率約1.4%~4%,多見於病程第2~3周。腸穿孔常發生於迴腸末段,但亦可見於結腸或其他腸段;穿孔數目大多為一個,少數為1~2個,也有報告多達13個者。腸穿孔的表現為突然右下腹劇痛,伴有噁心、嘔吐、冷汗、脈細速、呼吸促、體溫與血壓下降(休剋期),經1~2h後腹痛及其他癥狀暫緩解(平靜期)。不久體溫又迅速上升並出現腹膜炎徵象,表現為腹脹,持續性腹痛,腹壁緊張,廣泛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減弱至消失,腹腔內有遊離液體。X線檢查膈下有遊離氣體,白細胞數較原先增高伴核左移(腹膜炎期)。腸穿孔的誘因大致與腸出血相同,有的病例並發腸出血的同時發生腸穿孔。
3.中毒性心肌炎 發生率3.5%~5%,常見於病程第2~3周伴有嚴重毒血症者。臨床特徵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減弱,心律不齊,期前收縮,舒張期奔馬律,血壓偏低,心電圖顯示P-R間期延長、T波改變、S-T段偏移等。這些癥狀、體征及心電圖改變一般隨著病情好轉而恢復正常。
4.中毒性肝炎 發生率約10%~68.5%(多數在40%~50%),常見於病程第1~3周。主要特徵為肝大,可伴有壓痛,轉氨酶活性輕度升高,甚至出現輕度黃疸。臨床上容易與病毒性肝炎相混淆。隨著病情好轉,肝大及肝功能可較快恢復正常。僅偶爾可出現肝衰竭危及生命。
5.支氣管炎及肺炎 支氣管炎多見於發病初期;肺炎(支氣管肺炎或大葉性肺炎)則常發生於極期及病程後期,多為繼發感染,極少由傷寒桿菌引起。毒血症嚴重者可有呼吸急促、脈速及發紺,咳嗽卻不明顯,體檢可發現肺部啰音和(或)肺實變徵。
6.急型膽囊炎 約佔0.6%~3%。其特徵為發熱,右上腹痛及壓痛,常有嘔吐,可出現黃疸,白細胞數較原先增高。傷寒並發膽囊炎後有助於膽石形成,易導致帶菌狀態。亦有認為原有慢性膽囊炎、膽石症的患者易於產生傷寒帶菌狀態。
7.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征 國外報道的發病數有高達12.5%~13.9%,國內亦有本徵報道。一般見於病程第1~3周,約半數發生於第1周。主要表現為溶血性貧血和腎衰竭,並有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增加、血小板減少及紅細胞碎裂現象。此征可能由於傷寒桿菌內毒素誘使腎小球微血管內凝血所致。
8.溶血性貧血 傷寒可並發急性血管內溶血,表現為急進性貧血、網織紅細胞增多、白細胞數增高伴核左移,部分病例有血紅蛋白尿,少數出現黃疸,也可發生尿毒症。患者大都伴有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少數則合併血紅蛋白病,溶血的發生常與傷寒感染本身和(或)氯黴素應用有關。
9.DIC 國外報道一些傷寒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現血小板減少、凝血酶原減少及低纖維蛋白原血症,符合DIC的實驗室所見。隨著病情好轉,這些凝血障礙常可完全恢復正常。傷寒並發DIC偶可表現為嚴重全身廣泛出血,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10.精神神經系統疾病 大多見於發熱期,也可出現於發熱前或熱退後。有的患者表現為感染性精神病,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伴有錯覺、幻覺以及情緒、行為失常。有的則表現為中毒性腦病,除精神、意識障礙外,還伴有強直性痙攣、偏癱、腦神經麻痹、病理反射陽性及帕金森綜合征。個別可發生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炎、球後視神經炎等。傷寒並發虛性腦膜炎約佔傷寒病例的5%~8%,但傷寒桿菌腦膜炎則極少見(0.1%~0.2%)。傷寒並發精神神經疾病一般隨著傷寒病情好轉,常在短期內恢復。有報道傷寒可並發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發病原理可能與其他原因所致感染後腦炎相似。
感染傷寒桿菌後是否發病,與感染的細菌量、菌株的毒力、機體的免疫狀態等有密切關係。一般感染活菌量越大,發病的機會越大;具有Vi抗原的菌株毒力較大,同樣的感染量,發病率較高;機體的免疫防禦功能低下的情況,較容易感染髮病。
傷寒桿菌從口進入消化道,通常可被胃酸殺滅。但如入侵菌量較多,或者胃酸分泌、腸道正常菌群關係等防禦屏障功能受到破壞,傷寒桿菌就能進入小腸,入侵腸黏膜。
傷寒桿菌在小腸內增殖,穿過腸黏膜上皮細胞到達腸壁固有層。部分病原菌被巨噬細胞吞噬,並在其胞質內繁殖。部分經淋巴管進入迴腸集合淋巴結、孤立淋巴濾泡及腸系膜淋巴結中生長繁殖,然後經胸導管進入血流,引起短暫的菌血症,即原發性菌血症期。在攝入病菌後1~3天,進入血流的病原菌迅速被肝、脾、骨髓與淋巴結中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吞噬。原發性菌血症期持續時間短,患者尚無癥狀,處於臨床上的潛伏期。
傷寒桿菌被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後,仍在細胞內繁殖,然後再次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第二次嚴重的菌血症,持續數天至數周,患者陸續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傷寒桿菌向全身播散,侵入肝、膽、脾、腎、骨髓等器官組織,釋放內毒素,臨床上出現發熱、全身不適、明顯的毒血癥狀、肝脾腫大、皮膚玫瑰疹等表現。此時相當於病程第1~2周。血液及骨髓培養常可獲陽性結果。傷寒桿菌在膽道中大量繁殖,隨膽汁排到腸道,部分隨糞便排出體外,向外界散播病原菌,部分經腸黏膜再次入侵腸壁淋巴組織,使原先已經致敏的腸壁淋巴組織產生嚴重炎症反應,單核細胞浸潤。淋巴組織腫脹、壞死、脫落而形成潰瘍。如病變累及血管,則可引致腸出血,若侵及肌層與漿膜層,則可引起腸穿孔,均屬臨床嚴重併發症。這一病變過程,一般相當於病程的第2~3周。
傷寒桿菌釋出的內毒素,對傷寒的病理過程起重要作用,但研究認為傷寒患者的持續發熱、毒血癥狀等臨床現象,並不是由內毒素血症直接所致,實際原因遠較單純的內毒素血症複雜得多。內毒素增強局部病灶的炎症反應,激活單核-巨噬細胞與中性粒細胞,使之產生及釋放各種細胞因子,加上壞死組織產生的有毒物質,都可能與傷寒的臨床表現有密切關係。此外,傷寒桿菌內毒素也可誘發DIC或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征,後者是局限於腎臟的微血管內凝血所致的臨床綜合征。
病程進入第4周以後,人體各種免疫能力逐漸加強,尤其是細胞免疫作用,傷寒桿菌從血液與臟器中逐漸消失,腸壁潰瘍病變逐漸癒合,臨床表現逐漸恢復,疾病終於痊癒。少數患者可能因為免疫能力不足,潛伏病灶內未被消滅的病原菌,又可再度繁殖,侵入血循環引起複發。傷寒的主要病理特徵是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包括肝、脾、骨髓、淋巴組織等),單核-巨噬細胞的增生性反應,形成「傷寒結節」。病變部位以腸道,尤其迴腸末段最為顯著。病變過程包括增生、壞死、潰瘍形成、潰瘍癒合等四個階段。病程第1~2周,腸道淋巴組織增生腫脹,呈紐扣樣突起,以迴腸末段的集合淋巴結與孤立淋巴濾泡最顯著,腸系膜淋巴結亦顯著增生與腫大。其他部位的淋巴結、脾臟、骨髓、肝竇星形細胞亦有不同程度增生。腸道淋巴組織病變加劇,局部發生營養障礙而壞死,形成黃色結痂。病程第3周,結痂脫落形成潰瘍,潰瘍呈橢圓形或圓形,沿著腸道的長軸分布。壞死若波及血管可致出血,侵及肌層與漿膜層可致腸穿孔,因迴腸末段病變最嚴重,穿孔亦以這部位為多見。病程第4~5周,潰瘍癒合,不留瘢痕,也不引起腸道狹窄。光鏡檢查下,上述病變的顯著特徵是以巨噬細胞為主的炎症細胞浸潤,大量見於潰瘍的底部及周圍,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強,胞質內含有被吞噬的淋巴細胞、紅細胞、傷寒桿菌及壞死組織碎屑,故又稱為「傷寒細胞」,是本病較為特徵性的表現。此類細胞聚集成團,構成所謂傷寒肉芽腫或傷寒結節。腸道病變輕重不一定與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成正相關,尤其是嬰兒,伴有嚴重毒血症者,腸道病變可能不明顯。反之,毒血癥狀輕微或缺如的患者,卻可突然發生腸出血或腸穿孔。
在腸道外的臟器中,脾臟與肝臟的病變最為顯著。脾腫大,脾竇擴張充血,髓質明顯增生,巨噬細胞浸潤,並可見傷寒結節。肝臟明顯腫脹,肝細胞濁腫,變性,灶性壞死,血竇擴張,亦可見傷寒結節。膽囊呈輕度炎症。嚴重毒血症者,心肌與腎可呈混濁。玫瑰疹為皮膚表層毛細血管充血、擴張、單核細胞浸潤,可發現傷寒桿菌。呼吸系以支氣管炎較常見,亦可有繼發性支氣管肺炎或大葉性肺炎。偶爾可有腎、腦膜、骨髓、心包、肺、中耳等遷徙性化膿病變。
傷寒一症乃一切外感疾病統稱,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范指嚴冬季節的重感冒,甚則有廣泛的傳染性,雖然症見惡寒實則熱病,癥狀有似現代的傷寒病,高熱寒戰,傳染性強,非常危險,實質是由傷寒桿桿菌感染所致,又叫腸熱病,且診斷相當困難,一般只有作血培養才能明確診斷,可能百分九十的醫生都沒見過。由於也曾用藥治療,臨床癥狀極為不典型。而傷寒論所講的六經辨症,也除溫病的衛氣營血,四辨的一切外感病的發病進程與規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