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始終都在6.5%以下,為什麼還會發生心梗?
1、糖尿病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導致的以血中葡萄糖濃度長期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漸進性發展的代謝性疾病,目前還沒有發現可以根治的辦法,只能是以藥物干預為主要方法,將血中葡萄糖濃度控制在適當範圍內,達到延緩病情發展的目的,並儘可能的避免由於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升高所產生的不良併發症。糖化血紅蛋白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監測血糖的手段。但是到目前為止,對糖尿病所產生的各種併發症並沒有特異性的監測方法。
2、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映機體糖代謝活動的主要實驗室檢查指標,可以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標準,並且用來評估藥物控制血糖濃度的好壞,來指導治療。它可以反映檢測之前血中葡萄糖濃度的平均水平,它的參考範圍在3.0%-6.0%(不同實驗室的參考範圍會有差異),成人糖尿病的中國標準是大於6.3%,但這僅是一項監測糖尿病的靜態指標。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是隨著飲食結構和身體狀態的變化而處于波動狀態,不能表現出血管系統的潛在性損傷,並不能全面反映出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發展情況。
3、糖尿病最難纏的就是它所引起的併發症,主要涉及到神經、眼、心、血管等組織器官的慢性損傷,起病非常隱匿,儘管糖化血紅蛋白始終控制在6.5以下,但是並不能排除心梗的發生。
4、目前,公認的糖尿病人健康管理方法是以糖尿病教育、營養治療、運動治療、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為主綜合干預糖尿病。
作者:王澤
儘管糖化血紅蛋白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控制情況的「金標準」,但研究發現,即使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相同,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風險也不相同。如果存在血糖波動大,那麼發生慢性併發症的風險更大,說明血糖波動性對糖尿病併發症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2型糖尿病患者由於存在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等原因,導致血糖調節機制受損,再加上飲食控制不當、降糖藥物使用不合理以及治療依從性差等因素,導致血糖升高及血糖波動性增大,可表現為日內及日間血糖波動幅度明顯增大,分別是正常人群的3倍和2.5倍,餐後血糖過度升高並持續較長時間,多種因素引起低血糖等。
研究發現,血糖波動大可對胰島β細胞和血管造成損害,可通過引起血糖峰值變化、激活代謝途徑等方式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引起心肌梗塞等一系列嚴重後果。儘管平均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不高,但血糖波動幅度卻很大,也可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而且血糖波動性越大,慢性併發症的發生率越高、預後越差。
此外,心肌梗塞與血脂異常、高血壓、久坐少動、抽煙酗酒等因素相關,因此,糖尿病治療不僅要讓糖化血紅蛋白控制達標,而且還要保持血糖的穩定性,更加精細地調整血糖,控制血壓、血脂,戒煙限酒,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從而更好地預防和控制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髮展。
大血管病變和微血管病變發生時間不同,微血管病變一般是從確診糖尿病後開始的。而大血管病變則在糖耐量減低(糖尿病前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發病了。
雖然嚴格控制血糖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微血管病變,但卻不能有效預防大血管病變。
因為,血糖波動幅度過大才是大血管病變的主要因素,所以不光看糖化,還要看血糖波動幅度,每天血糖波動不超過1個mmol/L,一天內最好不超過3mmol/L。
這是英國糖尿病前瞻研究(UKPDS)幾十年的研究揭示的結果。
1、併發症的出現不僅和血糖有關,還和血壓、血脂關係密切。除了控制血糖之外,還要控制血壓、血脂等指標。
2、管住血壓、血脂
養成經常測血壓的習慣,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高血脂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誘發血栓堵塞血管;一定要定期測血脂,將血脂控制住。
總膽固醇<4.5
低密度脂蛋白<2.6
高密度脂蛋白>1.1
甘油三酯<1.7
3、定期體檢,以下項目每半年必查一次
心電圖+頸動脈,及早發現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尿微量蛋白,及早發現腎病;
視力和眼底,及早發現眼底病變;
足部及下肢功能檢查,及早發現糖足。
定期檢查可避免80%以上的併發症。
4、堅持運動
運動是藥物無法替代的一種治療方法,它不僅能降血糖、降血脂,還有助於穩定血壓、保持體重。這些都有助於改善糖尿病病情,預防併發症。
建議:每天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如快走、慢跑等。關鍵在堅持住!
5、戒煙戒酒
吸煙會讓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進入血管,加速動脈硬化和冠心病。喝酒不僅傷肝,還會造成熱量超標,引起血糖上升,不利於控制病情。在生命面前,別找理由了,從今天起戒煙戒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