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
回答這個問題前,也閱讀了前面大約一半的回答,發現推薦有些答案在反駁「有些則扯什麼重男輕女觀念」。仔細想想,還是不能同意這種觀點。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隻字不提李清照,很難說不是受孔孟之道影響,程朱理學遺害。
眾所周知,王國維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對文學和美學浸淫很深,對西方文學和美學有所涉獵的大學者;一個是對封建秩序和禮教極端維護,偏執到極點的傳統士大夫。傳統文化和封建禮教都重男輕女,兩個特點決定了他的立場。
有位老師列舉了李清照詞學理論的主要觀點和王國維對宋詞和宋詞作者的少量評論,感到受益匪淺。但是,要想以此證明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隻字不提李清照,是因為他們的觀點相左,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為這位老師同時說:著名詞人多半論述之,或褒或貶,唯獨沒有李清照,令人費解。說得對啊,觀點相同可以褒,觀點不同可以爭。事實上王國維也貶過觀點不同的人,對李清照推崇的周邦彥甚至破口大罵,又怎麼會隻字不提呢?
有人說,朱熹這個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還稱讚李清照」,「朱熹這個理學家豈不是應該更反感李清照?王國維比理學家朱熹更重視道德?這不是搞笑嗎?」殊不知朱熹根本就不反感李清照和一切女人。他一面欣賞女人,一面歧視女人。而王國維就是比朱熹更道德,也更重視道德一些。程朱理學是用來束縛人,欺騙人的;王國維正是被束縛,被欺騙的人。
通觀王國維相關論著,他確實並不怎麼關注女性文學家。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說:
古之所謂國家者,非徒政治之摳機,亦造化之摳機也。使天子、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禮以尊之、親之、賢之。明男女之別於上,而民風化於下。
王國維有留洋背景,他師承的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既是一個神經質的天才,又是一個極端歧視婦女的人。歧視女性的「名言」包括:
女人既愚蠢又淺顯,她們的思想介於成人和小孩之間。
女人不理性、互相仇視、事事陷入主觀。
受他影響的尼采甚至說「在女人面前,別忘了舉起你的鞭子。」
無論從王國維接受的傳統教育來看,還是從他推崇的叔本華的思想來看,男權思想都是根深蒂固的。這樣來看,《人間詞話》不提李清照簡直是順理成章的事。
這個問題,理論上「貌似」沒有正確的答案!
王先生非常看重詞人的「赤子之心」,單就此心而論,肯定有李清照的份。因為沒有赤子之心的人根本不可能在文學上取得太高的成就。再者,說到宋詞,無論怎麼談,都不可能繞過李清照,在《人間詞話》中,比李清照遜色太多的人都有所提及,偏偏就漏下了李清照,必有原因!
如果提及詞分南宋北宋,所以只好避開李清照,個人覺得覺得這個論據明顯不足,因為李清照正好是橫跨兩宋,北宋南宋她都有資格。所以這個南北宋之說,不可能成立,再說以王先生的傲氣,根本不會迴避這個問題。再者說,南宋詞和北宋詞的界限不是時間,而是風格和形式。
如果說王先生身為男人,所以「不肯昵昵作兒女語」也是不對的,第一,李清照的詞作不僅有兒女之語,更有人世之悲。第二,北宋期間,玩婉約詞的多了,寫艷詞的也不少,連他極為讚賞的神秀李後主的一些詞也偏於委婉,卻都或有所提及,怎麼可能就漏下李清照?
如果說王先生不喜歡口語入詞,但在增稿中肯定了柳永的詞作,比如《八聲甘州》,王先生給予了極高的讚譽。柳永多用俗語,甚至俚語(這一點連李清照都表示否定),王先生連俚語都能放過一馬,還會對口語化的李清照揪住不放么?何況李清照後期的詞也不全是口語化。不說詞,李清照還有典故滿滿的《金石錄後序》(這也說明李清照是故意口語入詞的),更何況東坡大叔的很多詞作,不也是直白清淺么?
有人說可能是王先生認為李清照的詞不好,王先生在書中論述了許多關於好詞的標準,比如要有真情實意、不隔,要有佳句、還要有格調,哪么以此為標準,哪怕隨便找一個高中生,都能從李清照的詞作找出好幾首一一對上這幾個標準,因此,這個理由始終不成立。王先生是一個君子,不可能做出這種欺人自欺之語。如果真是認為李清照詞寫得不好,依王先生的書生意氣,是完全可以批評的!要知道南宋各個詞人,王先生只贊了稼軒一人。其它可都看不上眼,也沒少提出批評,比如姜白石的詞屬於「有格而無情」,莫非以王先生的孤直性子,沒有勇氣批評李清照么?怎麼可能?
也有人說,王國維和李清照的觀點不同,因為李清照在她的《詞論》中把北宋詞壇諸雄批評個遍,而王先生是尊崇北宋的,如果在《人間詞話》中提及李清照,究竟要怎麼提呢?如果讚揚,豈不是和自己的觀點相違背?但這一點我個人認為同樣不成立,原因同上,學者述書,是完全可以批評別人的觀點。所以,這個觀點之說,個人認為是無稽之談!更重要的是,李清照的觀點僅僅是從「音律」出發,和王先生的「境界」一說不發生矛盾,又何來衝突之說?
王先生說「余作詞不喜長調」,可李清照長短皆精,這是誰也無法忽視的事實。而且王先生明確的是「余不喜」,並沒有說「長調不宜為詞」,何況他推崇的東坡和稼軒一樣精於長調。至於詞作很少更不是理由,李煜的詞作也不多(和李清照同為四十多首)。何況寫詩詞何時淪落到以數量取勝的地步了?所以,個人認為,數量之說,只是某些專家給為了自己的論點而強搶過來的說辭而已。至於什麼當時學術界評價之說更是薄弱如紙,王先生是學者,又不是小資青年,寫文學論評還要考慮到時代的學術偏好么?以為是現代的那些所謂專家教授么?
因此,貌似只剩下了一個原因,王國維深受傳統禮教的影響很重,儘管也曾接受過西方思想,但其本人的言行均屬於「滿清遺老」,這也是「殉清」說的最大依據,依然是骨子裡深受禮教影響,自然男尊女卑,對曾經改嫁的李清照持保否定觀點,但這種觀點無法成為批評其詞作的理由。既然不想讚美,又無法批評,所以就選擇了不置一辭。男尊女卑思想我認為可是成為理由,但改嫁不是,因為李清照的改嫁是為了保全趙明誠的心血,不得已為而之,本質屬於「為了一個理想而卑微地活著」。(這一點俗人不懂,但精通歷史的王先生如何不明白?)
貌似只有這個傳統禮教這一個原因了!
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
《人間詞話》真正的主旨是家國之悲!
身處亂世,外寇入侵,學者著書哪裡是著書!分明都是通過學術而抒發自己的憤怒或悲傷。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著作讓學術得以延續,讓文化得以流傳。隋唐以來,宋朝千家注杜,明末又來了一次千家注杜,不僅如此,還出了五大學者,而清末民國更是學者輩出。
亂世之中,像王先生那樣國學深厚的人,考證之餘卻潛心詞道,說來誰會相信?在《人間詞話》中,王先生喜北宋而不喜南宋,說到南宋,把白石批評得極狠,然後對稼軒讚歎有加,有一句很有意思「幼安之佳處,在有性情,有境界…寧後世齷齪小生所可擬耶?」南宋和當時有很多相似吧?外寇入侵,卻還有人醉生夢死,吟風弄月。
因此,除了王先生深受傳統禮教的影響之外,另一個原因就在這裡。因為《人間詞話》的真正核心是江山社稷。
而江山社稷,與一婦人何干?
所以,為什麼不寫李清照?
無它,憂國憂民也!
這也是我個人最傾向的答案!
順便對王先生自沉是因為「殉清」一說閑扯幾句,只能說他對溥儀是有私人感情,至於對滿清,純有些誇大了。王先生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三世裔孫。安化郡王就是王稟,王稟是靖康之時的抗金英雄,力戰殉城。另一種說法是「力戰,身中數十槍,抱太宗畫像自沉於汾河」。金朝,也就是後來的女真吧?也就是後來的大清帝國吧?忠列之後王先生能選擇殉清?真是醉了!
我看了一下底下的回答,有些則扯什麼重男輕女觀念?
先反駁一下,再回答,朱熹《朱子語類》認為「本朝婦人能文,只有李易安與魏夫人」,而且還稱讚李清照《詠史》詩「如此等語,豈女子所能」。朱熹這個理學家豈不是應該更加反感李清照嗎?王國維比理學家朱熹還重視道德?這不是搞笑嗎?
《人間詞話》里上到李白,下到納蘭性德,之間著名詞人多半論述之,或褒或貶,唯獨沒有李清照。這著實讓人費解。
我們看看著名學者林庚對於李清照的評價:
北宋的詞壇,雖然充滿了慢詞的勢力,卻依然以小令為主。而結束這北宋詞壇的一位作家,便是李清照。……中國女作家中,能夠在文學史上佔一席地的,這是唯一的一個人了。詞原是女性美的描寫,她正是能夠完成那自我表現的,她生活的時代雖在北宋南宋之間,而她的作風竟是完全北宋的。她不願意隨著當時一般的潮流,而專意於小令的吟詠,這在詞壇上更覺重要。她的名作象《醉花陰》(略),《如夢令》(略)。至於佳句象「翻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都是膾炙人口的。然而整個詞壇的趨勢,已完全走向慢調,小令此後正如絕句,只成為詩人們偶然的點綴。詩詞的命運,似乎不可避免的,都走上了同一的途徑。(林庚《中國文學史》)
影響力這麼大的李清照,怎麼會就在《人間詞話》里隻字不提呢?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覺得必須注意到一點,李清照對詞學有自己的一套理論,王國維也是如此。我們先看看李清照的詞學理論有哪些?李清照的詞學理論主要在她的《詞論》里,北宋詞人,除了周邦彥,基本上都被她批駁一番,因為,李清照覺得「詞別是一家」。
1.首先詩歌要協律,這樣蘇軾這樣以詩為詞,不協音律的,就不行了。
陸遊《老學庵筆記》:「則公(蘇軾)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
2.詞要高雅,不能像柳永一樣喜歡用俗詞(柳永自己喜歡用「念,恁,那堪」等詞,都是北宋當時的俗語)「詞語塵下」
3.詞需要渾成,不喜歡那種有句無篇的,比如宋祁,張先(張先寫得好的不就是三影嗎?)等人。「有妙語而破碎」
4.詞要鋪敘,鋪敘的話,小令基本上和鋪敘無緣了,晏幾道這樣只寫小令,沒有長調作品的就不行了。
5.主情致,後面還要說。
6.尚故實,不滿秦觀和黃庭堅。「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
7.詞需要重典
看看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
「嚴滄浪《詩話》謂:「盛唐諸公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余謂北宋以前之詞亦復如是。」
王國維推崇北宋之詞,而李清照把除了周邦彥的北宋詞人駁斥了遍。兩個人似乎根本就不對付。
「『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國維先生重視鍊字鍊句,這個和李清照的「有妙語而破碎」相符合,舉的例子,恰恰是李清照的反面典型「宋祁」,強調鍊字,有時候,容易有句無篇。
王國維喜歡蘇軾的曠達,而李清照則恰恰反感蘇軾以詩為詞,這不能不說是兩個人相抵觸的地方。
「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王國維自己的詞多是小令,按照李清照的觀點根本不可能看上眼,王國維不談李清照也是正常。
李清照詞作語言上的一大特點,是典雅中透露著情致。其詞清新淡雅、語淡情深。她習慣選取日常生活中的環境作為詞中的場景,眼見的實景在詞中栩栩如生。王國維愛什麼呢?李清照詞總是有個人情感在裡面,王國維推崇的李煜則是把個人情感上升到家國淪亡的情緒,這一點來看,李清照也確實不合乎王國維口味。而且,你要理解,王國維的情懷是士大夫的家國情懷,王國維面對的是積貧積弱的近代,後來,投湖未必不是感受到了文化的衰落,看見了家國任人宰割。而李清照固然也面對北宋覆滅,國破家亡,她並非沒有家國情懷,但是,這方面的作品多是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而非詞。這樣,似乎給人感覺李清照都是婉約姿態的詞,大的家國情懷缺失了。
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李清照強調的音韻,這個在宋代以後,詞譜遺失,重視音律基本上不可能了,只能按照格律去填詞,王國維有可能因為這一點,不談論李清照。
而且比較有趣的是,李清照自己保存下來的詞符合自己標準的也不多,即理論並沒有指導自己寫詞。而《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早年的作品,王國維先生很多評論都帶有自己的口味,有很強的主觀性。比如,把周邦彥比作娼妓,這放在今天就是「毒舌」,如果是今天在網上,一定會被一群人怒斥。
"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貴婦人與倡伎之別」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了,希望對這個問題有幫助。
1、王國維本人深受叔本華哲學和美學思想的影響,貫穿《人間詞話》文學評論和審美觀的核心理念均來自叔本華。叔本華一生的遭遇導致其對女性的厭惡甚至極度鄙視,這些都不能不潛移默化影響到王國維。
2、李清照對當時詞壇的評價是抑北的,幾乎對後世認為的那些北宋詞壇的牛人們一一進行貶抑評價。而恰恰相反的是,王國維是崇北貶南的,對北宋詞人推崇備至,對南宋詞人卻很不待見。南宋姜夔這樣的大家,王國維都不忘記黑他一把,對蔣捷這樣的詞人,王國維就直接無視了。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提李清照也是情理之中順理成章的個人審美選擇了。
3、王國維本人就是傳統文化和傳統觀念的衛道士,要說《人間詞話》不提千古第一的女詞人李清照一點也不牽涉數千年浸潤國人身心靈的男尊女卑觀念,打死我也是不信的。
《夏日絕句》
生當為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這是李清照很有名的一句詩。鬱悶是常情,但是對歷史完全無知,憑空把一個殺人屠夫,描寫成了人傑。實在是令人不齒。
項羽立的楚王,對項羽的評價是:「項羽為人,剽悍猾賊」。中文沐猴而冠就是為項羽發明的。隻字不提李清照,說明王國維有學問、有正氣。
是不是為了考據寫論文想多了?
《人間詞話》不是王國維著作的重頭戲,對戲劇包括詞學文化傳承的經典主要有兩部:一部是《宋元戲劇史》,對戲曲的考證,從先秦兩漢時期一直到宋元時期的源流演變;另一部是《宋元戲劇考》,它是在相關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對有關戲曲的產生和發展,戲曲的角色及作家等進行了詳實的考證,最終寫成了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古典文學研究著作。這兩部著作才是作者希望後人學習研究的,而並非光記住《人間詞話》里所倡導的一些精神,而是更往實際點再實際點,發掘出更大的創作熱情。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就詞而言,其《唐宋大麴考》對於詞的來源及調式內容的解讀,具有實踐指導作用。《人間詞話》,就掌握詞的內核要素和具體操作而言,它是屬於卡片式的集采心得,嚴格地說它是一種哲學式的思考。就其詞論,詳細論述程度和精彩賞評,遠遠不及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和況周頤《蕙風詞話》。如果談《人間詞話》對填詞的指導意義的,恰恰是被他刪掉的內容,如對「兩字同一母音者,謂之疊韻」論述,強調「凡字之同母音者,雖平仄有殊,皆疊韻也」。這麼有用,為何刪掉,揣測只是星點而已,與所選內容格調不諧,故捨不得而舍之。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作者擔心選入了這些星點內容,一些不願學習涉深的後人,在詞學上只顧這些星點之言,而會忘去他的大部頭著作。結果後人不尊遺囑,翻箱倒櫃找出了他沒有選上的隻言片語另附其中出版,結果正如所料: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至於《人間詞話》當時刊出包括未刊出的內容,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因為是選取了對宋詞產生髮展起過分水嶺作用,且彼有特點的詞人詞作加以分析說明,其他詞人詞作特點,前面他人所著詞話里均有大量的論述,再講也是贅述而已。所以不要過多解讀為什麼沒有隻字不提李清照了。這裡只是替王國維先生在這裡說明一下:書里取誰舍誰,與內容的綜合性考量有關,沒談及到的人多去了,與偏見無關,更與男尊女卑無關,是不是為了考據寫論文想多了呢?!
三上詞話_百度百科
首先以詞人李清照的知名度王國維肯定讀過她的詞。其次老王是個眼界很高的詞評家,《人間詞話》很多著名的詞人他都要批評,如吳文英,姜xie等,再次,李清照的詞老王並不喜歡,但鑒於她千百年來在文壇的影響力,老王不好說什麼,只有選擇忽略。最後,因為李清照的女性身份,老王即便是想批評,也要給自己積點口德,畢竟中國社會幾千年男不給女斗是傳統認知,否則被人扣上個不省事的名頭是很麻煩的…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不提李清照,是留給兒子作研究,王的次子王仲聞有《李清照集校注》,是研究李清照的權威注本。
或許叫留有餘地,給後人有飯吃。
王國維寫《人間詞話》時,怎麼想的,我認為沒有必要去追問為何不提李清照!
記得早幾年某當代作家作品選為中學《語文》課文,老師強解文意作為作家寫作背景時,卻被作家直說當初寫該文時,根本沒那麼去想。
所以這問,有添足之嫌。雖可從文化,或作者背景,或詞曲歷史中,勾勒出一個看似完美的答案,但真正的答案,只有本人才知。
既不知,何須語,文似雕龍筆驚風,細細閱來獨自思就行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