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了人類,藝術還有意義嗎?
藝術的意義是否建立在「人」之上?
是的,可是任何文化形式都是首先基於「人」的基礎的,沒有人,沒有藝術。可是為什麼呢?
舉個例子。
作為繼克萊門特·格林伯格之後最具有影響力之一的藝術批評家,羅莎琳·克勞斯(Rosalind Krauss)在她的著作《視覺無意識》(the optical Unconscious)中有這麼一段文字,涉及作品及其被觀看的瞬間:
我們問克萊門特·格林伯格,他自己是怎麼描述」觀看「的,即藝術所渴求的觀看,作為觀者與作品之間的交流媒介的觀看?他解釋道,觀看的時間非常重要,因為時間必須被消滅(it must be time annihilated),他斷言:「在看繪畫或雕塑的時候,你總是想一下子看到全部——將它們的巨大的尺幅或體積一下子裝入一瞬間的掃視中,但是如果你固定站在一幅畫面前凝視,並且凝視了太長時間,你最後會讓那張畫反過來凝視你。
這段話其實揭示了幾個方面,其一,藝術品是需要「被觀看」的,而觀看則是作品於觀者之間產生交流的媒介,你在觀看藝術時,藝術才被稱之為藝術;觀看的時間是重要的,任何對藝術品的「觀看」都基於時間;再,凝視是讓觀者客體化的一種方式,也就是格林伯格所說的,「你最後會讓那張畫反過來凝視你」,藝術成為主體。
約翰·伯格,《觀看之道》
之後克勞斯接著說道:
因此時間不能暫停……那麼觀者與繪畫之間的目光軌道就會沿著真實的時間和空間跑動,觀者會發現,他或她的身體在支持這種凝視……而那張畫也被具體化了,它所受的光線如此微弱,以至於畫框投射在畫表面的陰影分散了你的注意力,你發現畫框是如此光滑明亮,因為它表面上了太多的清漆。克萊門特所指的「一幅畫的』全部含義」——比如「審美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就被消解了,因為一切都太真實了。結果,這幅畫非但沒有表現出什麼「審美事實」, 而且現在被具體化了之後,便只是反過來看著你,僅僅只是「空洞」地看著你。
這兩段話首先說明了,觀看是必要的,觀看才能使觀者和藝術品之間的交流產生可能,而後,時間是重要的,任何觀看是隨著時間流動的,但隨著時間的不同,觀眾和藝術品之間的關係也會發生變化。有意思的是,討論「觀看」是西方藝術理論非常喜歡做的一件事情,比如上圖中所提到的約翰·伯格的《觀看之道》,再舉個例子:
pleasure of the imagination:connoisseurs, 1986, Karen Knorr
藝術家凱倫·克諾爾自己是這麼敘述的:
消費一幅繪畫時什麼意思?「風景」在這裡到底代表了什麼?一種局限於文化精英的,高尚的,特許的經歷?如果是這樣,又該如何解釋自然世界對於我們所有人是免費的和開放的?而在觀者與風景繪畫作品相遇的情形中,有多少是鑒賞家的專業評估,又有多少是投入到畫布上描繪的誘人世界中的一場白日夢?在畫廊里閑逛的參觀者覺得他自己與畫中閑逛的人物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反過來,我們覺得自己與那個位於克諾爾攝影作品正中間的參觀者以及被描繪的圖像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
分析觀看方式,藝術品和觀者關係的文章和藝術作品都有很多,但回到問題本身,這些分析和整個藝術文化的存在,毫無疑問,都是首先基於人的
動物有些多餘的行為可以歸為藝術,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地質可以歸為藝術,每一個生命的孕育可以歸為藝術。藝術的存在無可厚非。是「意義」來自於人心,藝術必然而意義不在。
更在於大自然的顏色真的是我們看到的顏色嗎?在很多動物的眼中,大自然是黑白的,大自然是黃綠的。人類眼中是山川,昆蟲眼中是石葉。脫離了人類自然是脫離人類的意義。
意義高於生活,死前人也在尋覓人生的意義,有了意義也感覺死有其所。藝術的意義就是在這意義上更裝飾了一番。六國以前中國歷史都還有大量的神話故事來記錄史事,長著活到130歲或者女性懷胎兩三年,這樣荒謬的事情都被作為神話的鋪墊,後也有老子云游,張三丰長睡。
藝術包括了人類的裝飾,除此之外的藝術裝飾了人類,便是藝術的意義。
這是主體性的問題,人與藝術的關係同人與書、人與音樂、人與語言之間的關係是一樣的,都是人類用來交流的方式,脫離了人類,還有啥?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把下面的五點中「我們」一詞,改成「豬」、「牛」或者「猴子」等,自然就清楚脫離了人類,藝術還有意義與否!
藝術是我們靈魂的表現,每個靈魂都有自己的靈魂;
反映了我們的希望、夢想、慾望和悲傷;
我們的不滿,我們的信仰和野心藝術可以給男人和女人一種自由,一種想像的自由,而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找到的;
藝術能以其美來滿足我們的靈魂,吸引一個完整的存在;
它可以把我們孤立起來,所以我們曾經的遺憾都能在在藝術家的筆下找到。
大家別笑,沒有主體,什麼還有意義呢?文章配圖來自法國藝術家愛德華·比森的作品寫的辛苦,看客們點個贊吧,三克油!更多相關內容歡迎關註:「畫畫資料庫」
藝術究竟是什麼?恐怕這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正如杜尚的這句話:「藝術不在於藝術本身,而在於我們給它帶來的關注。」這裡所提及的我們顯然是指人類,但如果跳出人類的角度看待整個宇宙,藝術是否還有意義呢?
一、宇宙的星辰排列在人類出現以前,宇宙中星辰的完美排列、豐富多彩的星雲等,這一切並不是人類出現以後才定義為藝術,但藝術一直以這樣狀態存在著,沒有人類的關注也仍然是藝術。
二、動物眼裡的藝術變色龍變色不是因為環境而是因為心情,只不過這種心情用顏色表現出來了;園丁鳥築巢用一些野花、石子、羽毛等裝飾,這也是一種藝術的表現。
三、結語藝術一直存在,只不過人類出現時遇到了藝術而已,換句話說人類也不過是藝術的產物,人體的比例與精確的構造難道不是藝術嗎?
配圖來自網路,一個畫畫的非專業的專業HR聊的不只是藝術。不僅藝術脫離了人類沒有意義,就連藝術「描述」的對象,包括自然和人的意識本身,離開了人類都沒有意義。
藝術的本質,與我們經常用到的語言(包括語音和文字)、數學、科學、哲學都是同樣的目的,就是人類通過自身對外界和自我本身感應到的信息做「再現」、「複製」、「傳播」,這種內驅動力和基因信息是一樣的。個體的人對感應信息在做「再現」、「複製」、「傳播」時,小範圍群體內就會產生交流和融合,共融的部分就會流傳下來。實際上,人類歷史上能夠保留到今天的觀念(包括基於觀念的概念)、經驗,都是各種群體融合的結果,是融合過程中主流群體意識強行傳播推進的結果。人類的認知,就是主流群體意識,現在基本上是主流群體的可結構化意識。
現代物理學和生物學等也在逐漸揭示人的意識產生的「現代科學上的作用機制」,基本認為是一種神經細胞內高分子物質多量子糾纏的結果。查爾默斯1994年對意識研究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分類,認為存在簡單問題和困難問題。簡單問題可結構化,困難問題不可結構化。可結構化就是能夠用語言或用數字表達,不可結構化就是不能用語言或數字表達。另外,物質的物理屬性一般都可結構化,而物質的現象屬性或內在屬性不可結構化。
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複製」、「傳播」是人類意識第一次覺醒,人類從無到有的建立了各種符號邏輯系統。從神學到哲學,再到數學、科學,這些都是可結構化意識再處理的產物。可結構化意識造就了特殊人群「知識分子」,符號體系仍然在今天是部分專家的專利,如廣義相對論、超弦理論,如同一萬年前的巫師那樣,掌握著文字和符號系統,如甲骨文和太極八卦等,形成了符號系統的神秘化。
而所有藝術最早都是不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這就會與可結構化意識有聯繫又有區別,在建立了觀念之後就會將這種不可結構化意識再現信息簡化抽象為可結構化意識再現。但是不可結構化意識再現仍然是一個很關鍵是問題,只是一直沒有打開。很有可能在在第二次智力覺醒來臨後,這一切會發生變化。未來如果能夠進入不可結構化意識的「再現」和複製,那對人類來說一定是一個天翻地覆般的變化。
事實上,藝術形式與思想認知的發展往往呈現一種對應關係。仔細研究歷史就會發現,在人類歷史上的某些思想大爆發的節點時間段中,思想大爆發期也是繪畫繁榮期。春秋戰國時期和後來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主要是以寫實為主,這或許是經驗認知爆發的需要,也意味著此時期的人類主流的群體性意識標誌。而二戰時期的繪畫則完全不同於那個時期,主流表現完全不是寫實,既不像中國的寫意畫、也不是歐洲的印象派,這時人類認知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完全顛覆表象經驗的時期,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等新的認知帶來了這種變化,畢加索、達達的藝術表現或許正是暗合了這種人類群體性認知意識。
人類和動物的區別,不是在於製造工具,而是製造意識工具。而藝術是所有意識工具的最早萌芽,也可以說是打開新意識工具的鑰匙。
藝術是一個人類特有的產物,是人類思想情感的記錄和表達,藝術的創造者是人,藝術的欣賞者還是人,離開了人,藝術就是死的一對廢物!
例如沒有人就沒有舞蹈,沒有人就沒有音樂,沒有人,就沒有繪畫,沒有人就沒有雕塑和建築,沒有人也就沒有戲劇和小說詩歌。
藝術不是獨立的物質而是人類賦予物質的思想和情感。
所以脫離了人類,藝術肯定沒有任何意義,而且,藝術的決定因素是人而不是藝術和物質。
有人會說,大自然不是傑出的藝術的嗎?離開了人,大自然的美麗會失去嗎?
這裡涉及美得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美學哲學問題。
大自然是不是美,這是客觀還是主觀?美學家爭論過這樣的問題。
但是,這樣的爭論是建立在欣賞大自然的主題是人的基本前提之下。如果沒有人,大自然怎麼會有欣賞者?欣賞者不存在,何來美感?
人之所以有客觀與主觀,僅僅是因為人自身對自己與自然有明確的界限。而這個界限往往容易被錯誤的認識論混淆,所以有主觀與客觀的區別。
但是,如果假設沒有人的感受,大自然是無所謂美不美的。
而對於大自然美麗的現實既有客觀的一面也有主觀感受的一面,這是人與物質世界交流的方式,與大自然沒有任何關係。例如,我們對泰山讚美了兩千多年了,泰山為我們微笑過一次嗎?
謝謝邀請。
脫離了人類藝術,當然不存在意義。
至於為什麼,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藝術的本質是人類意識形態領域活動所依附的物質表現。
簡單的來講,藝術就是人的意識與情感的表達。所以這樣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藝術是人類心理活動的結晶。
這樣的情況下藝術又怎麼能夠脫離人類本身呢?
所以說藝術本身就是人類的活動產物,藝術行為是人類特有的,而不是生物廣泛性擁有的能力。
歡迎關注,一起學習水彩畫藝術!
脫離了人類,藝術還有意義么?
這個問題,應該屬於教育家、美學家研討的範圍。既然有人邀請提問大家,我們不防也來摻和摻和。
對於人類來說,人類創造了藝術,藝術服務於人類。從藝術的范籌來說,有繪畫藝術、雕塑藝術、行為藝術等。:自從人類誕生,人們一直在追求藝術,創造藝術,各種藝術的形成,讓社會的表現形式變得多元化,讓生活環境變得五光十色豐富多彩,讓人們的視覺美不勝收充滿享受。讓人們從遲鈍中變得聰明,從疲勞里獲得興奮,從懶散中積極進取,從發現中獲得靈感,從而發揮藝術,創造藝術,使藝術成為激勵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變得越來越有意義。
通過觀察,大象、猩猩、猴類,同樣也有追求藝術,創造藝術的例證。大象、猩猩也可以繪畫,猴類有很多模仿人類藝術的行為,它們在我們認為的藝術創造中,一樣變得聰明,獲得興奮與享受,是否可以認為,藝術脫離了人類仍然存在意義呢?
脫離了人類,藝術毫無意義。
藝術的本質就是人的本性,它是人類獨有的精神活動的結果。
通俗地說,只有人類才會創作藝術品、欣賞藝術品,批評藝術品,這一過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意識和思想的活動,而動物則不會進行如此高級的思想活動。
我們發現,在動物世界裡螞蟻可以構造結構複雜、可堪稱藝術品的蟻穴;小鳥可以搭建精細的,巧奪天工的鳥窩。
看起來,這些都像是藝術品,但為什麼只能看作是動物生存本能的智慧,而不能稱之為藝術品呢?
其實,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類對藝術品有著欣賞與批評的過程,而動物則不會。
美國波士頓學院教授艾倫·維納(Ellen Winner)以研究藝術心理學著稱。她曾經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就是向4歲的小孩提問,什麼是藝術?結果是小孩基本不知道什麼是藝術。
這個實驗從一個角度也說明了藝術是人類進行了知識的學習之後,才會產生的高級別的精神活動。
實際上,也只有人類才擁有將藝術與哲學、心理學、甚至是神經學結合起來進行藝術審美的能力。
這也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我們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自然景觀,也可以說是藝術品,千萬年以來就矗立在自然界,躺在河床上,是因為有了人類的發現,品鑒,才讓這些自然界的藝術品變得有了價值。
所以說,也只有人的存在,藝術才有價值,脫離了人類,藝術就毫無意義了。
在文學上有這樣一句話:文學是人學。意思是說,文學是關於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門學問,若脫離了人類,文學根本沒有存在的意義。
同樣地,藝術也一樣跟人類的人文精神和文明歷程息息相關,藝術是一種高級產物,只有具備智慧和思想的高級生物——人類,才可以領略到藝術的獨特魅力。
杜尚《蒙娜麗莎》
我國有一個成語「對牛彈琴」,就很能說明藝術跟人類之間的裙帶關係。無論多麼悅耳動聽的琴聲和音樂,因為牛沒有藝術細胞,沒有感受藝術的能力,它是聽不懂的,分辨不出音樂的高雅或庸俗,想感化牛或跟牛一樣的低級生物更不可能。
德蘭作品
任何藝術,從產生到發展,都伴隨著人類的活動。像音樂,最早是原始人覺得自然界各種鳥類和獸類的叫聲很好聽,然後開始模仿,最終逐漸形成。繪畫是原始人為了記錄宗族重大活動而畫出的一些圖案,而逐漸發展而成。詩歌是原始人的一些號子發展而來。戲劇是早期人們覺得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非常有意思,然後把它們編排後進行表演,最終形成了戲劇。
達利作品
可以看出,任何藝術的形成,都少不了人類的參與,藝術在發展過程中,是人們對自身喜怒哀樂等精神領域各種滋味的集中展現。只因為藝術是通過某種形式來體現人類的精神活動,因此,藝術本身就具備了強烈的真實感,會在無形中引起感受者的共鳴。
畢加索《夢》
現當代藝術大師杜尚曾經說過:藝術的意義不在於其物體本身,而在於人們如何看待它。
實際上,這句話是針對藝術本質和規律而言的。因為藝術在發展過程中,人們給它加入了許多形而上的思考,有從哲學角度思考藝術,有從社會學角度思考藝術,有從人文學角度思考藝術,也有從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方方面面來思考藝術的發展方向。
杜尚《泉》
任何東西,只要給其加入藝術化處理方式,凝注哲學化的理念,能引發人類思考,它就能變成藝術或藝術品。杜尚恰恰就是用這種方式進行藝術創作的,如他創作於1917年的裝置藝術作品《泉》,就很能說明問題,它顛覆了人們對傳統藝術的認知,告訴人們,任何東西都可以是藝術,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是藝術,就看你用什麼樣的思維去審視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