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歧視乙肝患者的現象?有多少人會歧視乙肝患者呢?


作為傳染病醫生,我感覺所有傳染病感染者都會被歧視,從嚴重的艾滋病埃博拉,到輕微的流感或者感染性腹瀉,梅毒艾滋還會有些社會倫理成份的歧視。

之前討論過15名艾滋病學生上大學,本來以為是認知上的一個進步,結果發現大部分人都表示無法接受,說我的言論是雞湯文,其實我之所以支持感染者上大學,不是說我雞湯問了政治正確,我的觀點之所以支持,是因為現實中大學生中的感染者早就不僅僅是15人,150,1500也都有了,又何必在乎這15個,這15個是母嬰傳播,是孤兒,憑什麼被歧視,而那些本來有著健康體魄去讀書卻感染了艾滋病的,卻可以繼續讀書。這不是自欺欺人嘛?我不歧視任何感染者,但是那些歧視新生的人,想法圖樣圖森破了。

相比之下,乙肝受到的歧視小多了,還有很多劉德華這樣的明星攜帶者擔任乙肝防治大使,站出來呼籲正確認識乙肝,還有很多明星大方承認自己有乙肝,呼籲大家不要過度擔心。

感染艾滋病的明星敢出來呼籲的少多了。說明大家對乙肝包容的多,也是因為乙肝對大家的威脅小很多,所以終歸還是擔心自己安危才歧視感染者。

乙肝確實沒必要歧視,現在年輕人都是接種過疫苗的,絕大部分人有抗體,成年人即便沒有抗體,接觸了感染者而不幸感染乙肝,絕大部分人也可以自愈,不會成為慢性攜帶者,所以對於成人風險很小。而女性感染者,也可以母嬰阻斷,避免傳染下一代,新生兒統一接種疫苗,現在我國兒童乙肝攜帶率已經大大下降了,相信不遠的未來乙肝可以徹底被控制消滅。

有乙肝的人需要定期複查,不要諱疾忌醫不去查,以前很多人都是放任自流,等到了肝硬化,腹水了還以為自己是將軍肚啤酒肚,還有的人有乙肝不重視,還繼續大量飲酒熬夜,加重肝臟負擔,做為周圍朋友家人,應該勸阻。

即使慢性乙肝攜帶者,只要按時體檢,需要治療的及時抗病毒治療,也完全可以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不再發展為慢性肝炎患者,不會出現肝硬化和肝癌。

所以綜上,乙肝完全沒必要被歧視。


作為一名乙肝病毒攜帶者,這些年,可以說,飽受歧視,以至於我現在不敢跟別人說,我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在我懷我家老大的時候,產檢的時候,醫生異樣的眼神,我一輩子都記得,她說,你有乙肝啊,乙肝小三陽,你怎不早說啊。

在我意外懷孕,做無痛人流術之前,是需要抽血檢查的,結果查出來乙肝攜帶,傻乎乎的醫生竟然還跑去問我丈夫:「你老婆有乙肝病毒攜帶,乙肝小三陽,你知道嗎?」在我老公表示知道的情況下,那傻醫生還竟然要求我老公也去做個乙肝兩對半。

因為乙肝攜帶,我老公從來不和我親吻,結婚五年半,我倆之間,幾乎是無性婚姻,夫妻生活,十個手指頭能數出來。


小編感覺身邊還好,也許是因為國家規定不許單位組織查乙肝,而且就算查也必須是保密的,所以都不知道身邊有沒有乙肝患者,不過小編自己有乙肝抗體,感覺很安全,也不怕身邊有乙肝的人咧


中國是世界上感染乙肝病毒人數最多的國家(沒辦法,人口基數大),約有1.2億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其中乙肝患者3000萬。這數字如此龐大,娛樂圈自然也不能倖免。但鑒於社會的歧視和公眾的眼光,自願吐露病情的明星少之又少,但是天王卻對此坦然承認。

2006年,劉德華擔任乙肝防治宣傳大使,主動公布自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我是在農村出生的,然後很小的時候生病,送到城裡的醫院時,發現已經感染了。我今天到這裡,也是想告訴所有人,只要治療得當,這個病並不可怕。」

劉德華自己對於患有乙肝的事情很坦然。他還用自己的感受來教育公眾不要歧視乙肝病毒攜帶者:「我從沒覺得自己是個異類,見不得人。」

既然天王對自己的病情這麼坦然,那麼你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一下乙肝嗎?

乙肝的簡介: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機體後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嗜肝病毒,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內並損害肝細胞,引起肝細胞炎症、壞死、纖維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現不一,分為慢性乙肝攜帶者、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乙肝的傳播途徑:

1、血液傳播:經血液或血製品傳播乙肝病毒。

2、醫源性傳播:由醫療過程中各種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針頭等引起感染或拔牙用具及其它創傷性醫療器消毒不嚴格而導致感染。另外,吸毒者因共用污染的針頭和注射器也可能會導致感染。

3、母嬰傳播:患急性乙肝和攜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育齡婦女,通過妊娠和分娩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

4、性接觸傳播:個體在與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進行性接觸或生活密切接觸時可通過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陰道分泌物引起感染。

乙肝的臨床表現:

1.全身癥狀。肝臟會影響人體全身,因肝功能受損,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體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腫,容易疲勞,打不起精神,失眠、多夢等乙肝癥狀。少數人還會有類似感冒的乙肝癥狀。

2.消化道癥狀。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膽汁分泌減少,常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明顯的乙肝癥狀。

3.黃疸。肝臟是膽紅素代謝的中樞,乙肝患者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會出現黃疸,皮膚、小便發黃,小便呈濃茶色等乙肝癥狀。

4.肝區疼痛。肝臟一般不會感覺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覺神經分布,當乙肝惡化時,乙肝患者出現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等乙肝癥狀。

5.肝脾腫大。乙肝患者由於炎症、充血、水腫、膽汁淤積,常有肝臟腫大等乙肝癥狀。

6.手掌表現。不少乙肝患者會出現肝掌等乙肝癥狀。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會充血性發紅,兩手無名指第二指關節掌面有明顯的壓痛感等乙肝癥狀。

7.皮膚表現。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別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稱肝病面容,這可能是由於內分泌失調形成的乙肝癥狀。同時,乙肝患者皮膚上還會出現蜘蛛痣等。

要想護好肝,必須知道肝臟最想要的是什麼?

首先,食療。不太建議吃過多的西藥,對身體絕對是有害無益。食療補肝是目前最安全沒有副作用的方法,雖然見效會慢一點。多吃補肝食物,不懂的可以到網上搜,蛋白質能修復肝臟。雞蛋、豆腐、牛奶、魚、雞肉等「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另外有一些葯食兩用的食物,比如葛根,蕎麥米,枸杞,大豆等,養肝護肝效果要比吃肉好,很多人說單單吃葛根或者枸杞效果不好,可以嘗試喝它們的發酵液,通過益生菌的效果更加適合現代人的腸胃,從而提高人體吸收率,像仰甘發酵液,在網上一般熱門平台就能買到。

而保護肝臟,適合喝葯食兩用的有葛根、蕎麥米、枸杞,如:

葛根是葯食兩用的植物,被視為解毒劑的時間已超過100年。可以促進肝臟排毒,提高肝細胞活力,修復損傷的肝細胞。

枸杞中的有機鍺等物質能保護肝臟,抑制脂肪在肝臟中囤積,促進肝細胞的活化作用,修護受損的肝細胞。枸杞中所含的甜菜鹼有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同時可防止肝功能紊亂,故而構杞具有明確的保護肝臟、抗脂肪肝的功效。

蕎麥解毒養肝蕎麥含有的煙酸成分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解毒能力,而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器官,多吃蕎麥對肝臟排毒有幫助。

肝不好,百病叢生;肝好一切都好。年輕時拚命熬夜、拚命掙錢,讓心肝脾腎超負荷工作,難道真要等老了再拿錢去買命么......聰明的你,一定能找到平衡點!


人是自私的動物,人家都在歧視別人真正自己有了毛病就不說了,人們不光歧視乙肝人歧視的病多了艾滋病,癌症糖尿病,乙肝性病梅毒等等吧。

乙肝其實沒有人們說的那麼可怕難道醫院每天死的都是乙肝嗎?為什麼人歧視乙肝噴乙肝,這就是網路新聞廣告天天說乙肝忽悠乙肝噴乙肝讓人們關注乙肝怕乙肝。讓人們不理解乙肝讓乙肝人們過的不安生給他們送錢。天天說忽悠讓人們談肝色變這就是不良的醫院醫生所做的目的他們不會給你講實話,其實乙肝攜帶著是不用服用藥物不需要治療的,他們就會說乙肝三

步曲怎麼怎麼來說恐嚇這些不懂醫不了解這個病的人。只要肝功能正常不需要治療和亞健康沒有什麼兩樣,要是肝功能不正常可以服用葵花護肝片來調理,一般服用一段時間要服用兩三個月就正常了不要聽他們說抗什麼病毒。肝病要去濕健脾多運動健脾理氣不要喝酒刺激發物的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和高蛋白的食品來調理身體。有病咱不怕怕的就是不了解不理解這個病爛投醫爛服藥最後錢花完了,身體還沒有看

好傷身傷心呢!


其實乙肝很好治的,我老公是乙肝大三陽特別嚴重,全身發黃無力吃不下飯,在醫院治療一個星期無好轉,經朋友介紹找到一個專治肝病的老中醫,一貼葯和幾幅中藥一個月不到好了,到醫院檢查轉陰了。幾年了沒複發。後來好多身邊有病的親戚朋友都在那裡治好的。


世界上沒有人會歧視乙肝患者及攜帶者。表面說歧視的有兩種人:第一種,為了利益惡意造謠乙肝是傳染病的自稱醫生及小編。第二種,被惡人誤導,對乙肝缺乏真正的了解與認識,才會產生恐懼與假歧視。現實生活中,乙肝身邊的親人朋友都了解,知道沒有任何傳染性,就更不不存在歧視了。


謝邀,關於這個問題我是第三次受邀了,連現在也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合適,不管對不對,試著從兩個角度說說吧,一,患者,如果醫生已確診是乙肝,且正在傳染期,患者就應該按著醫生囑託,不觸動感染源,避免給家人和他人造成傳染。並積極配合醫療,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很快康復的。二,對待患者,大家應有一個積極科學的心態,了解乙肝的傳染途徑,不去觸動,如需探視患者,不要給病人造成被歧視的感覺,要知道,患者有時侯精神上很敏感的。和患者不密切接觸,或者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大家更不應該另眼看待,因為乙肝即是傳染期,傳染的途經也很少,乙肝病毒攜帶者,不傳染。比起其它傳染性病,乙肝們風險,少不知多少倍。說了這麼多,若不對,敬請斧正,先謝過。


上學的時候感染乙肝,可能是拔牙的時候感染的,中專畢業去實習查體直接被拒之門外,全班就我一個沒讓在那實習的!當時也沒覺得怎麼樣。大專畢業也是如此,面試通過都不敢去,怕查體!一直到現在一直在不需要查體的單位!咦……歧視!不就一種病嗎!


推薦閱讀:

TAG:乙肝 | 健康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