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的能力如何,為何那麼多人說他是三國第一謀士?


賈詡,與三國時代其餘大大小小的軍閥和謀臣都不同的是,其他的人物,無論其能力高低,多少都有自己效忠的對象或者理想,而賈詡的一生從來沒有立場和原則之說:勸西涼軍伐王允是因為他害怕覆巢之下沒有晚卵的自保;不接受西涼軍給予的高官厚祿是因為不願意出風頭被天下人仇恨;投奔張綉是因為張綉能夠對他恭順言聽計從,後來力勸張綉投奔曹操,賈詡又豈不知這種殺將奪子的血海深仇,豈有秋後不算賬的道理?但是他仍然這麼做,是因為他知道曹操能真正重用他,而完全不考慮張繡的死活。

(《三國機密》的賈詡)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利用呂布私通董卓的侍婢的後怕心理,一舉策反了呂布,誅殺了董卓——而這位歷史上不知名的侍婢因為被老百姓廣為傳頌,於是後來有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貂蟬。

(影視劇里的貂蟬)

當董卓的死訊傳到了他的西涼舊部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那裡,西涼軍人心惶惶,這些領頭的大將更是害怕禍及己身,準備解散了軍隊然後跑路。但是這個時候賈詡站了出來說:「如果諸位現在跑了,哪怕是一個小村長都能把你們抓起來獻給朝廷,倒不如以為董卓報酬清君側的名義,舉兵東向攻取長安,如果贏了,自然萬事大吉,如果輸了,再跑不遲」,正是這一番話說動了四大軍頭,他們點起兵馬,一路殺向了長安。不幾日,長安淪陷,王允被害,幾個軍頭都像模像樣的做起了大將軍,車騎將軍等職位,長安朝廷,一片烏煙瘴氣,群魔亂舞。

正是西涼兵的這次犯闕,無情的打破了剛剛由王允等漢朝元老辛苦建立起來的秩序,在實質上也剝奪了漢室最後復興的希望。賈詡字文和,但是因為他這一言亂天下,被戲稱為:文和亂武。

但是當李傕郭汜等軍頭要重賞賈詡的時候,按理說賈詡這已經死死的綁在了西涼兵的戰車上,還不應該盡心儘力的給他們出謀劃策?但是賈詡卻什麼高官顯爵也不要,反而暗地裡挖西涼軍頭們的牆角,離間少數民族的僱傭兵離開了李傕郭汜,並且還藉助西涼軍頭之間的內訌,幫助漢獻帝離開了西涼兵的控制,賈詡也跟著離開了洛陽。

後來因為和賈詡同路的段煨忌憚賈詡,屢屢不用賈詡的計謀,賈詡轉而投奔西涼軍頭張濟的後代——張綉。有人擔心段煨會害賈詡的家小,賈詡說:「段煨本來就顧忌我,我走了他肯定很高興,然後看到我投奔張綉,還指望我在外面為他拉來強援,只會更加善待我的家小」。後來的情形,果然一如賈詡所料。

張綉對賈詡言聽計從,事之如父。後來曹操征伐張綉,張綉請降,結果曹操一不小心沒有管住自己男人本能的一面,睡了張濟的嫂子鄒氏,張綉於是和賈詡合謀暴起發難,殺大將典韋,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均死於此役,曹操僅以身免。

但是到官渡之戰前夕,袁曹火拚在即,張綉在兩人之間游移不定的時候,賈詡又力勸張綉投曹。投曹之後,曹操表示既往不咎,賈詡立刻被封為執金吾,領冀州牧。而張綉則在官渡之戰後,被曹丕逼死。

赤壁之戰前,曹操定荊州之後,賈詡勸曹操不要伐吳,曹操不聽,後果自然眾所周知。後來因為立嗣的事情,當曹操在曹植和曹丕之間游移不定詢問賈詡的時候,賈詡卻出人意料的保持沉默,曹操繼續問,賈詡說:「我沒在想別的,就在想劉表和袁紹的事情。」(兩人均是因廢長立幼導致內部分裂)。

(《軍師聯盟》里的曹操, 挺好!)

也正是這句話堅定了曹操立曹丕的決心。當曹丕繼位當了皇帝之後,感念賈詡的功勞,封他為三公之一的太尉。賈詡依然謹慎謙恭,不和名門大族過多的深交聯姻,最終平平安安的度過了自己最後的歲月,死後倍極哀榮。

(李晨扮演的曹丕過於剛直,陽剛氣太重,完全不是心機BOY)

縱觀賈詡的一生,沒有一刻不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在歷史上,過於自私、完完全全從自己利益出發不考慮別人的人往往最後下場並不好,賈詡卻是個真實的反例。究其原因,有他的個人能力,有那個時代的特殊性,也有幾分也許是他的運氣。

經濟學中最基本的經濟人假設,也即是所有的人和公司都在最大化自己利益,正在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質疑,即便是經濟學家內部,實驗經濟學家們的實驗和行為經濟學家們的模型都表明,人們似乎並不是完全按照物質利益的指向去做事的。但是賈詡的存在確可以為經濟人假設張目,因為他一生的行為,確確實實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


靠譜寫歷史,輕鬆聊經濟。

拒絕粘貼複製,從不百度抄襲。

請關注經史通義,不負有深度的你。


刀叔導讀:東漢末年的內亂導致了三國時期的群雄割據,何進、董卓、王允、李儒和賈詡並稱為這次亂世的五大推手。賈詡在這些人中發揮的作用其實是最大的,最後也是唯一得善終的。

賈詡,生於147年,死於223年,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的謀士。曾是李傕、董卓、張綉等的部下,隨張綉依附曹操後,成為曹操「五大謀士」之一。

賈詡是個極其厲害人物,甚至說他是導致東漢滅亡的第一人,後世甚至說他是五胡亂華的罪魁禍首。

這一切都源自於他的一條毒計:那就是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等人因為朝廷不赦免他們都準備拋下部隊逃亡了,此時賈詡獻計說"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縛君矣。不若誘集陝人並本部軍馬,殺入長安與董卓報仇。事濟,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走亦未遲。"

正是賈詡的這條毒計,李傕、郭汜殺回長安趕跑了呂布,殺了王允,控制了東漢朝廷。在四個武夫的操控之下,從此以後大漢再也沒有機會了,政令不行於天下,天子和朝廷的威信蕩然無存,最終才導致了群雄割據。

說賈詡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一點也不為過,賈詡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就很聰慧。

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碰到叛亂的氐人,同行的十幾個人都被活捉了,這個時候賈詡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段供是當時西北有名的將領,賈詡是嚇唬他們,他根本不認識什麼段公。賈詡受到了很好的款待,臨走的時候還拿到了一些盤纏,而一行十幾人全部被殺了。

等先後成為李傕、董卓、張繡的部下後,這些所謂的主公死的時候,絲毫不影響賈詡的仕途。

賈詡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顆明星,他以時代所賦予他的性格和才華,在不自覺中摧毀了一個滿目創痍的王朝體制。舊的體制不摧毀,新的個人及個人精神便不可能誕生。我們是無法簡單地用道德的眼光來評價賈詡這個奇人的,他像一個在亂世中遊戲人生的人。

他追求權勢,但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他對哪個勢力都沒有真正的感情,冷眼看待天下的滄桑沉浮。他把施展才華看作一種樂趣,看著事件按照自己所預期的那樣發展。你可以說他無情,但在那個時代,賈詡有理由選擇做一個旁觀者和唯美主義的權謀遊戲者。

黃初四年(223年)三月,曹丕首征東吳,以失敗而告終。黃初四年(223年)六月甲申日,賈詡去世,終年77歲,謚肅侯,長子賈穆嗣。

亂世推手卻得善終結局,低調不張揚,賈詡不愧是三國第一奇人!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出品,全網15億次閱讀的優質原創自媒體)


賈詡善謀軍更擅謀身,審老闆更審大氣候。

賈詡謀軍,穩准深,注重時機,一招制勝。

賈詡審主強調跟對人注重誰是最後贏家。

賈詡用計點到為止話不多說。

賈詡不交際惟上是命。

賈詡可謂謀者、職業政客、智以存身且達。

老闆重賈詡,太深沉,腹內多乾坤。

賈詡之謀,謀人亦謀己,術有玄機

燒腦三國 看不懂賈詡,不能說看透了三國

賈詡是抓住機遇的第一好手,更在左右逢源、宣傳炒作自己方面獨佔鰲頭,他從小微做起,抓住一切機會,一步步借雞生蛋,借花獻佛,為一惡,補一善,在不斷穩定後院的同時,既贏得了舊主的認可和敬畏,還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終極選擇。為了讓終極老闆認可自己,他在終極老闆眼皮底下,以弱旅之師,兩次擊敗目標老闆,而後又兩次歸降,讓老闆徹底見識了他的能力。得到老闆認可後,他又雪藏自己,幽門不出,口無貳言,搞得曹操兩父子都既將其奉為上賓,又格外摸不著頭腦。可惜,歷史上人們並沒有充分挖掘他的智慧。

看歷史,重點在於給自己以啟發,盡量別跟在別人屁股後面,看別人怎麼分析的,自己就去學,這樣最多就是拾人牙慧。歷史就那些文字記載,如何能夠透過這點文字,形成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最終對自己有所啟發,這才是收貨,不然只能是撿垃圾,挖到筐里就是菜,別忘了,你有多少筐。筐里裝的都是別人的東西,那你不過是一個大筐而已,不是一個處理器。

一、呂布、王允合謀殺董卓,賈詡無作為?

賈詡,如果說智商極高的話,那麼王允和呂布合謀殺董卓這件事情,為什麼賈詡沒有提示董卓,是他沒有看穿還是故意不提示?我想,以他的智商,看不出苗頭才怪。因為,呂布的智商和反覆無常,那是業界公認的。作為謀士,尤其是高級謀士,他們的第一特徵就是感覺敏銳,第二特徵是情報收集能力強,第三特徵是善斷。王允巴結呂布,有點智商的人都知道,很可能是想讓呂布再次做炮彈,上演殺義父的大戲。畢竟此前呂布已經親手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王允此次不過是重演董卓當初巴結呂布的舊戲。當初董卓巴結呂布是為了讓他殺掉丁原,進而自己吞掉丁原的人馬,這次,王允盜版董卓的手法,其目的最可能的也是殺人吧?如果是因為呂布受寵,王允想讓呂布給自己說點好話,那他大可不必討好呂布,因為呂布嘴笨,再說跟董卓的關係也沒那麼鐵,何況董卓對呂布也是動輒發脾氣,甚至用手戟投擲呂布。討好呂布實在不如討好董卓的侍妾或者他的女婿牛輔效果更好。綜合以上,可以推測,賈詡沒有參合或者說破王允的計謀,應該是有意為之。如果提示董卓的話可能還要在董卓的陣營里越陷越深。而董卓自作孽不可活得罪天下,與他接觸越深越不好。所以這是賈詡在大方向上給自己定個方向。

二、賈詡為何讓李傕、郭汜等人進攻長安,實乃為己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等人要散夥回家,此時賈詡告誡他們回去是死路一條,不如殺向長安,就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如果成功了那自然好,如果失敗了,再回家也不遲。為了讓這些人乖乖聽話,賈詡還說謊:對手要殺盡涼州人,如果他們回去,單槍匹馬,一個小小的亭長都能將他們抓起來。被賈詡喝令進攻長安的事兒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他這人,因為他這一嗓子,結果搞得生靈塗炭,李傕、郭汜等人在長安大肆屠殺。但有一點賈詡為什麼要這麼做?他知道這兩個人,進了長安不是好事但是還要堅持勸他們這麼做?通過史書可以發現,賈詡在董卓手下,並沒得到太大的重用,或者說,董卓太自負,啥事都自己一手遮天,一言堂,還凈幹些缺德的事兒。跟董卓混沒啥好果子吃。現在董卓死了,一言堂倒了,只剩下一幫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滿身力氣的傢伙了。以賈詡的智商,忽悠這些人,讓他們乖乖聽話,並不是難事兒,畢竟他們也算戰友嘛?一旦佔領長安,這些無腦的人必然會奉他為謀主,同時也可以以朝廷的名義發聲,也就是說,可以佔據話語權。董卓死了,跟著這幫腦殘不是辦法,賈詡此時的知名度還不夠,要想找到好老闆,就需要不斷抬高身價。現在掌控了朝廷,掌握了話語權,天下誰還敢不知有我賈詡?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也是追求這個效果么?

以賈詡的智商,他應該知道,李傕、郭汜這些二貨干不出啥好事。所以,攻打長安,把控朝廷,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他需要話筒,需要熱度,需要機遇,需要光環,需要認可,需要為自己的將來鍍金。他錯失這個發生的機遇和平台,以後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在兩難之間,賈詡選擇了抓住機遇,雖然自私。這也從他進入長安後的行為中可以得到印證。為了跟李傕、郭汜別搞得太黏糊,以免讓天下人都知道他曾經是黑幫出身,所以賈詡拒絕了封侯,卻索要尚書的職位。因為尚書負責草擬和發布詔書,可以跟皇帝打交道。聖旨從他手中出,天下還有幾人不知道他呢?為了擴大知名度,也為了彌補所造的孽,或者說,為了達到鍍金的最大化效果。賈詡說服那些二貨,給關東的諸侯都封了官,這是多大的順水人情,多大的借花獻佛啊,一美遮百丑,賈詡此舉又將從顯貴豪強諸侯那裡收貨多少認可呢?為了把事兒做大,賈詡還設計讓獻帝離開了長安,拜託了李傕等人的控制。解救天子,這是多大的功勞啊,他似乎想讓天下人都知道,這些事是他乾的,他就有這種智謀。經過這件事兒,他想不一鳴驚人都難。可以說,賈詡以幫李傕、郭汜為名,實際上卻是在為自己掙名。他以幫李傕等人開始,結果卻讓李傕等人背上了純粹的惡名,而自己卻做盡了善事,不管是沽名釣譽也好,是火中取栗也罷,賈詡在這件事兒上,兩頭討好,實現了讓雙方都滿意的效果,更實現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高人不過如此,古今能有幾人?

三、走一路,穩一路,搞定路上的一切人

在製造自己的聲音的同時,賈詡也不忘保全家人。他的家人還都在老家武威。看到李傕等二貨,除了缺德,自相殘殺,幹不了啥別的,也在自己完成了預定目標之後,賈詡脫離了他們。去了自己的同鄉,當時佔據華陰地方的段煨,此人將其奉為上賓,對其敬畏有佳。賈詡知道這樣的敬畏,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沒多久就脫離了他。其實,賈詡到此,也有另外的解讀。第一,可以告訴世人,我賈詡所過之處,都是座上賓。同時,也可以試探一下段煨對自己的態度,敬畏最好,敬畏了就不會難為我的家人,還會幫我照顧一下我的家人。必須把涼州老家的家人打點好,因為如果任何一個軍閥對他的家人不敬的話,憑賈詡的智慧計謀,他可以調動任何一個軍閥討伐,這也是賈詡的聰明。我和你段煨既是同鄉,也算朋友,既然大家都有實力,不如搞個形式上的聯合嗎?在外界看來,至少我們都很有實力,至少有兵有智。另一方面,搞定段煨無形中為自己的知名度又添上了幾圈光環。

離開華陰的段煨,賈詡到了宛城的張綉那裡。張綉跟自己也是同事,原來都跟董卓混過。這也從另一個角度看得出來,賈詡喜歡殺熟,不喜歡從零開始。只不過他的手法高妙,當事人看不出來自己被搞了,比如李傕等人就沒發覺么?

到了宛城離曹操就近了,但曹操那邊已經有一群牛人了。如果要想被認可,那最好就是在他眼皮底下讓他見識見識自己的能耐。於是就有了賈詡設計第一回合斬殺曹操至親至交——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貼身護衛典韋,還險些生擒曹操。第二回合他料定曹操只會一次斷後,不會想到用兵不復,所以讓張綉二次衝殺,大獲全勝。應該說,這兩下子足以讓曹操見識了他的厲害。他料定的事情,不止這些,他深知曹操在創業階段,急於用人,因此會格外捐棄前嫌,因此他二次勸張綉歸降曹操,曹操得知這是賈詡之謀,更是喜不自禁: 「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賈詡以曹操親人和士兵的生命——兩次打敗曹操,證明了自己的才華,更證明了曹操的招賢若渴和真切,使曹操讚歎其手法的高妙。這一招既堵住了曹操的嘴,還討得曹操一片歡欣。想不贊其智商都難。目標達到後,賈詡便沉默寡言,也雪藏了很多,從不輕易顯示自己的能力,只是在必須的時候,才說點建議,而且還是宏觀的,比如,官渡之戰,曹操有點抗不出的時候,問他是否繼續堅持,賈詡說,扛。曹操想討伐孫權的時候,問賈詡的意見,他說,NO。為什麼賈詡這麼做么。因為,他知道,人無完人,人性都在安逸時候顯現。畢竟自己有過污點,容易被人抓把柄。戰場上的對手,袁紹、劉備、孫權等人也都不是白痴,一著不慎全玩完,不可不慎重。同時,曹操此時善待人才,不等於一直善待。曹操這麼做了,不等於太子黨也會善待。舊臣尚且有兔死狗烹之險,何況他這個半路入伙的呢。所以,多說不如少說,能宏觀地說,絕不微觀地說,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說。也許曹操太忙了,否則,他就會慢慢發現,為啥賈詡每次說話都很少,入了曹營之後,幾乎每次都寡言,也沒獻上奇計。只是涉及大事兒的時候,才發表一二,比如立誰為儲。其中的原因,也許是,賈詡比不得曹營其他謀士,他的高級幕僚之路,都是自己以舊主為跳板,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沒啥捷徑。比不了郭嘉,經由荀彧推薦,就可以空降。比不得荀攸,曹操頭號謀士荀彧的侄子。

在這一原則下,賈詡當朝寡言,退朝幽門不出,不與任何顯貴來往,以絕後患。一般人可能會想,賈詡幽門不出,是否影響了堵塞了他後人的晉陞之路呢?答案是,不完全是。

據《魏晉世語》,賈氏一族於晉惠帝時皆至大官,於晉初時尤為顯貴。

其實,賈詡這樣做還有一層原因,張綉尚在,他同時面臨新主舊主,其中當如何取捨,容易授人口實。與舊主張綉過密,顯然不合時宜。不聯繫,人家又會說冷血。於是,賈詡選擇了冷落所有人。他的擔心並不多餘,因為真正能做到不計前嫌的人,古往今來,能有幾人?不過都是權宜之計,在你有用的時候,暫不計較,留待日後一併找理由收拾?且看張綉,《魏略》記載:五官中郎將曹丕因曹昂戰死之事對張綉不滿,說:「你殺了我的兄長,還有什麼臉面見人呢!」張綉心不自安,自殺。有人說,這一記載矛盾。那再看看張繡的兒子。張綉兒子張泉襲爵,封長樂衛尉。可是後來卻卷進了魏諷的謀反事件,被視為同黨誅戮。

賈詡的高明,就在於,他往往打著為主的旗號,其實,收穫最大最穩定卻是他自己。即使做了惡事,也要用借花獻佛的手法,堵住輿論。他是明哲保身的,但手法太高,讓人一般看不出其為一己私利的一面。


最早給予賈詡高度評價的人,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他不僅把賈詡與荀彧、荀攸合傳,更是稱他為「良、平之亞」,陳平、張良都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的開國功臣,陳壽如此評價賈詡,可以說是相當高了。

不過陳壽的評價卻被裴松之懟了,裴松之甚至認為:如果說荀攸是夜明珠的話,賈詡只不過是一個蠟燭而已。裴松之還認為,只有荀彧荀攸二人,才能夠勉強和張良陳平相比。

那麼賈詡的真實能如何,配得上這樣的評價嗎?

下面,請聽小奔為你細細講解賈詡傳奇而充滿謀略智慧的一生。

一、局勢危急時,他能果斷找出求生之路

公元147年,漢恆帝建和元年,賈詡出生。公元184年,董卓征討韓遂,賈詡投入董卓軍中,成為其幕僚。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聯合呂布殺死董卓,並且打算清算董卓部署,群龍無首的涼州軍團張皇失措,準備解散回鄉。

賈詡再次面臨20年前的生死存亡關頭,關鍵時刻,賈詡再次獻計,阻止了李傕、郭汜等人。賈詡說:「長安城中打算斬盡殺絕涼州人,諸位丟棄部隊逃跑,一個普通的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假如幸運地成功,可以逃脫一死,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

最後,涼州兵團十萬人攻入長安,王允等公卿百官及普通民眾上萬人被屠殺,至此以後,東漢朝廷作為中央的權威徹底喪失。

假如不是賈詡,或許涼州兵團就此土崩瓦解,東漢中央的威信得到恢復,漢獻帝也不至於顛沛流離,最後落得投靠曹操的境界。

不能不說,賈詡的奇謀,在某種程度上扭轉了歷史的走向。

二、局勢混亂之時,他能慧眼看出天下大勢

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後,北方中國處于軍閥混戰的狀態,比較大的有袁紹、劉表、曹操等人。在這樣的情況下,眼力就顯得極端重要了。

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為劉備謀劃未來,魯肅也為孫權指明東吳的發展路線。事實證明,賈詡也是這樣的人才。

當時,賈詡投靠董卓部下張濟的侄子張綉,由於賈詡的計策救活了涼州軍隊。張綉非常倚重賈詡的智慧,事事都要聽賈的意見。

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派使者聯絡張綉,賈詡勸誡張綉道,「袁紹和袁術兩人,自家兄弟尚且不能相容,怎麼能容得下其他人?」他又力勸張綉投奔曹操,理由是:袁紹實力強於曹操,現在歸順曹操,如同炒股抄到底部,正是最好的時機。

此外,賈詡對張綉分析劉表,認為「劉表在盛世中可以為三公,但是人多疑而且沒有決斷,這樣的性格,深處亂世,註定不會有大作為。」

官渡之戰後,曹操繳獲了大批許都官員暗自向袁紹表忠心的信件。可見,在當時,很多人只是迷惑於表面,根本無法辨識天下大勢。

賈詡的智謀,無疑證明他確實高人一籌。

三、兩軍對壘時,他能屢出奇謀打勝仗

三國中,曹操戎馬一生,帶兵打仗的本領排名NO1。但就是曹操,連續多次在戰場上被賈詡所打敗。第一次,賈詡勸說張綉偷襲曹操,大將典韋陣亡,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陣亡,即便曹操本人也差點被活捉。

慘敗程度毫不遜色赤壁之戰。

官渡之戰時,賈詡和荀攸獻計曹操奇襲袁紹糧倉,曹操頓悟,偷襲烏巢,焚燒糧倉,果然一舉成功,徹底擊敗袁紹。

建安十六年,賈詡65歲,跟隨曹操進軍關中,討伐馬超、韓遂。兩軍相持之際,賈詡獻離間計於曹操,曹操先是假裝在陣前與韓遂竊竊私語,其實啥也沒說。在馬超已經暗生疑心的時候,曹操又假裝寫了一封塗改多處的信給韓遂,於是馬超更加懷疑韓遂。

不久,曹操乘二人貌合神離,不能齊心的時候,突然進軍,馬超韓遂果然大敗。

至此,關中遂盡為曹操所有。

曹丕篡漢之後,拜賈詡為太尉,四年後,賈詡病死。

三國時,無數英雄豪傑死於非命,賈詡在這樣的世道里,多次化險為夷,一路走到最後,不能不不讓人點贊。

因此,賈詡能智、能愚、能言、能為,被稱為三國第一謀士,實在是恰如其分。


賈詡可謂三國第一謀士。這是從兩層意義上講的,一是其所謀之奇之准,其所謀影響之巨,無愧於第一謀士之稱;二是因為他是最典型意義、最純粹意義上的謀士,不像諸葛亮身擔丞相之職,重在治國安邦(荀?轡死啵戇矗罡鵒裂?孽一樣謀士的形象,是三國演義的文學誇張,真實的諸葛亮是一個有一定大局觀、謹慎的丞相,而不是一個天才的謀士),也不像周瑜承荷將帥之任,長於領兵作戰。郭嘉與賈詡可以同列一流謀士,但郭嘉短命,短命一方面有客觀命運的因素,也可以說其為自身之謀未臻完善。也因為短命,而沒有更多的表現機會,所以在謀之成就上,郭嘉遜色於賈詡。

賈詡無意於成為擁兵自重、稱霸一方的軍閥,他的身份永遠在幕後,他不斷地從某個將軍深厚的帷幕後閃身而出,表面上是獻計,實際上卻往往收到替將軍作主的效果。如果我們認可曹操是千古一梟雄的話,在三國時代,真正在謀略上讓曹操本人都佩服的人,就是賈詡了。

賈詡給人的感覺是,他像一個把謀略本身當作一種美,只追求謀略才華之展示的唯美主義者:只要自己的計謀有用武之地,他並不在乎血流成河、江山變色。在一般人看來,下面這一點幾乎是無法理解的——他先後投靠的段煨、劉表和張綉,竟然都是自己內心頗為鄙視的人。他為李?唷⒐岢鮒饕猓簿霾皇且嫘母ㄗ羲恰<眾賈栽詵置骺闖穌判迕揮性洞笄巴鏡那疤嵯攏砸閎晃磧謖判逭氏攏黿鍪且蛭判迥芄歡運蘊?計從,能使他的謀略得以展示。

當年陳壽撰《三國志》時,曾將賈詡與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④髫┎⒘辛⒋?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滿。裴松之云:攸、詡之為人,其猶夜光之與蒸燭乎!其照雖均,質則異焉。今荀、賈之評,共同一稱,尤失區別之宜也。現代學者周澤雄先生更認為,是賈詡挑動李?唷⒐岱瓷銑ぐ病⒂旨浣擁賈呂睢⒐?人在長安城外自相殘殺,而隨著李?唷⒐岬姆錘暌換鰨涸僖裁揮寫?氣來,由此認為賈詡犯下滔天奇罪,為東漢元惡之一。

賈詡真的是時代的罪人嗎?我認為對人物的理解要回到他的時代,要看到他的地域文化背景的影響。

東漢末年,禮教已無法維繫人心,喊著忠義的人往往是舉著忠義的旗號,追求自己的目的。個人在道德失范的同時,又要面對風雨飄搖的亂世。在這個亂世,個體生命沒有任何保障,軍閥混戰、外族劫掠、強盜橫行、天災不斷,在這樣一個黃天變色的時代,所有的道德都要讓位於生存的需要。而這些矛盾在賈詡的出生地——武威,又是尤其得尖銳突出。僻處西涼的武威,仁義禮教的道德規範本來就淡薄,與游牧民族鬥爭與雜處的生活體驗、嚴峻的生存環境的考驗,使賈詡不會去在意那些已經變得虛偽的道德,他的謀略只是關注生存,以他和他周邊的人的生存為最高目的。正因為沒有來自禮教和道德的精神束縛,他可以縱橫馳騁地展現自己的謀略才華。正是在這種精神自由中,他的謀略達到了「權變」的極至。

賈詡並不是歷史的罪人,他是歷史的一顆棋子,他以時代所賦予他的性格和才華,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完成了對一個舊王朝體制的摧毀。舊的體制不摧毀,新的個人及個人精神便不可能誕生。

我們是無法簡單地用道德的眼光來評價賈詡這個奇人的。他像一個在亂世中遊戲人生的人。他不追求權勢,但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他對哪個勢力都沒有真正的感情,冷眼看待天下的滄桑沉浮;他把施展才華看作一種樂趣,笑盈盈地看著事件按照自己所預期的那樣發展;你可以說他無情,但在那個時代,當太多的有情只是虛偽的面具,賈詡有理由選擇做一個旁觀者和唯美主義的遊戲者。

需要指出的是,陳壽由於距離三國亂世時代較近,能夠感受和理解那個時代非道德化的時代精神,對那個時代的英雄主義和唯美主義(兩者在精神內涵上是一致的)能夠以一種讚許的眼光看待。而後來南朝裴松之因感受於他的時代由於與北方異族政權的對抗而重新興起的道德主義,所以無法認可賈詡的非道德化行為,並對荀?熱俗鞽鱟約核銜牡賴祿饈汀E崴芍薹ɡ斫獾氖牽眾急救蘇?是由於擺脫了道德的束縛,才獲得了精神自由,並成為三國第一謀士。

在擺脫禮教和道德束縛這一層面上講,賈詡和曹操是一類人,只是由於相隔遙遠和不同的生平際遇,而未能從一開始就走在一起,但當他們相遇之後,我想他們各自的心中,一定是心有戚戚焉的。也正因為此,曹操選中賈詡作為自己世子最重要的謀臣,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是把最重要的事情託付給賈詡。而賈詡在前半生雖然輔佐過無數的主人,但跟定曹操之後,就再也沒有變更過。賈詡對曹操,並非是一般人想像的那種「忠誠」,而恰是一種「終於找到了那個對的人」的感覺。賈詡在曹魏政權中,最後官至太尉,為三公之一,可以說是人臣至極,且得以善終並蔭福後人,這也正是賈詡為自己選定的目標,而且他也完美地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易中天說: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賈詡和曹操這兩個靈魂,都是那個時代最早、最敏感地把握到時代的風潮變化(禮教崩壞,個性解放)的人,他們以自己的天賦氣質,完成了自身才華的釋放,並成為那個時代耀眼的存在。他們並不追求青史的美名和後人的讚頌,也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他們為自己而活,也為他們自己心中所感受到的「天命」而活,他們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不同於漢朝禮教道德,而是讓自身氣質生命盡情揮灑的時代,正是在這種氣質的引導下,才有了魏晉風骨,才有了中國詩歌、繪畫、書法等方面耀眼的光芒。


賈詡才能一流但排不到第一,品德有缺。曹操有五大謀士,其中最突出三位,郭嘉、荀彧、賈詡,剩荀攸、程昱次點。郭嘉可為第一是張良,荀彧是蕭何,賈詡是陳平。

賈詡過於圓滑,知人心善弄權,會明哲保身。初在西涼軍,奸臣西涼統帥董卓身死,賈詡告訴李傕郭汜反殺長安,可憐天子剛離虎穴又進狼窩,王允雖濫殺但對國事忠心,李傕等禍亂朝綱,天下動蕩,主要原因賈詡擔心禍加己身。

後隨張綉屢獻奇計大敗曹操,兩次追擊曹軍非常經典,我也深感佩服!後來賈詡勸張綉投降曹操,但曹操泡了張綉大嬸,張綉大怒欲殺曹操!這就看賈詡水平了,這事有挽回餘地,只要曉之以理勸說張綉順便再周旋曹操,曹操心胸開闊為了得人心做出讓步是沒問題。但賈詡沒這麼做,你要打曹操,好,我教你怎麼打,先偷典韋武器,暗自調兵,晚上偷襲...可見賈詡沒有人情觀。

賈詡識人能看出曹操是英雄,再勸張綉投降曹操,跟隨曹操後行事低調,從不主動發言,和郭嘉意氣風發、滔滔不絕形成鮮明對比,但曹操也知道賈詡水平,在關鍵時刻總要徵詢一下他的意見。

官渡之戰相持階段曹軍艱苦不堪,軍無存糧。曹操實在擔心堅持不住就問賈詡,賈詡告訴他兩軍相持不下,不止曹軍困難,袁軍亦如此,兩軍已成僵勢,正是用兵出奇制勝之時。後來曹操找到了突破口袁軍糧倉烏巢!

官渡之戰後,曹丕痛恨張綉殺兄長曹昂,一次怒罵張綉,張綉大驚害怕竟然死了。曹操沒有詢問,也沒處罰曹丕,對張綉殺子還有痛恨。身為張綉故交賈詡選擇一直沉默,沒有質問曹操和曹丕,也沒用在張綉墳前大哭一場!

賈詡在曹軍對馬超西涼軍決戰上獻出反間計攻心,大敗馬超韓遂,心理戰賈詡爐火純青。曹操最重要立嗣問題在大臣中搖擺不定,還是問了賈詡,賈詡間接告訴曹操不能學袁紹劉表,曹丕立定。

賈詡為人低調,城府極深,謀略我認為不及郭嘉,篇幅太大我也不解釋了,但沒有忠義存心,他沒有生死朋友,假如曹操兵敗袁紹,我想他應該就跟袁紹去了,他心中生存高於一切...


賈詡一直深諳處世之道,東漢時期有載在編的人口有5000多萬,到了三國時期結束的時候,魏蜀吳一共只有700多萬的人口。

在這樣的亂世中,賈詡在各個諸侯之間輾轉,最後位列曹魏三公之一的太尉。

賈詡比起其他的三國謀臣來說,更像是一個謀士。

不像荀彧一樣被稱為王佐之才,在政治上的建樹獨樹一幟。

不像荀攸一樣被稱為謀主,擅長靈活多變的戰術。

不像郭嘉一樣擅長奇策,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不像周瑜一樣可以獨立帶兵衝鋒陷陣

不像諸葛亮一樣可以獨攬大權,軍政全能。

謀士有五大境界,謀己,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

謀己:

賈詡曾經被舉孝廉,之後因病辭官回家,路上遇到氐人叛亂,賈詡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

某人:

賈詡是曹丕能夠上位的重要推手之一,一方面曹丕自己爭氣,一方面也有賈詡的謀劃。

《軍師聯盟》中有一段講:曹操出征,曹丕和曹植送行,曹植才高八斗,當場賦詩一首,曹丕自然沒有這樣的才華,司馬懿出主意說:「你哭吧」!果然曹操對曹丕的喜愛加深了。

其實這個主意是賈詡出的。

謀兵:

曹操有一場打敗,折損了大將典韋、長子曹昂等等,張綉水平一般,在賈詡的謀划下竟然能夠將曹老闆打的如此狼狽,其能力絕對不可小覷。

謀國:

曹丕即位,黃初四年(223年)三月,曹丕第一次東征吳國,以失敗告終!

當初,曹丕便問計於賈詡:「我想統一天下,吳、蜀應先征討哪個?」

賈詡建議攘外必先安內,首先應該提升自己的國力,但是曹丕沒有接納。伐吳之戰以失敗告終。

謀天下

小年以為三國中,還沒有哪個能夠達到謀天下的層次!「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樣的人,或許不應該叫謀士了!

大家覺得有哪些人可以達到謀天下的程度呢?


謀士水平的高低,可分為幾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認識利害,對形勢有準確的分析,不會因誤判形勢而打敗仗。

第二個層次是趨利避害,只認清眼前的形勢還不行,還要對未來有預判性,提前規避危險。

第三個層次是運用利害,有時自身處於劣勢、危勢,正常手段無法擺脫危局,那就要將有害因素逆轉為有利因素了。

三國謀士能做到第一點的比較多,能做到第二點的就少多了,可以稱為一流謀士,而能做到第三點的大概只有幾個人,可稱為頂尖謀士,賈詡是其中之一。

賈翊究竟有哪些出色表現,可參閱本人剛剛出版的《三國全史》(上下)一書,噹噹網暢銷新書,長期佔據噹噹網歷史類新書暢銷榜前三名。


賈詡在三國演義裡面稱得上是一個厲害的謀士,可以排前三。

賈詡一出場就是幫李傕郭汜兩人反攻長安,使得天下大亂,朝廷百姓毀於兵災,以至於被人稱作「毒士」。

然後就是幫組張綉兩次擊敗曹操,甚至差點殺了曹操,雖沒成功,但是殺了曹操的兒子和大將典韋。接著審時度勢勸張綉投降曹操保全性命。 赤壁之戰前,賈詡認為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曹丕曹植世子之爭也是因為賈詡提點曹丕,才讓曹丕壓住才高八斗的曹植當上世子。

漢末亂世雖是黃巾軍引發的,但是漢朝朝廷遭遇戰亂是由賈詡一手造成的,那時候開始朝廷大臣猶如羔羊一般,每換個執政者都要殺上一遍,賈詡從不輕易表態,但每次獻策都是一針見血,也從不站隊,但所有人都不敢忽視他。

個人總結認為:賈詡此人機警、圓滑、睿智、懂人心、知進退。

純手打,希望你們喜歡


謝邀

賈詡,曹魏的開國功臣,這麼跟你說吧!

張秀用賈詡的計謀曾經兩次打敗曹操!

曹操的官渡之戰,賈詡力主決戰!

赤壁之戰賈詡力主安撫百姓為主,而不應興師動眾伐吳!

渭南之戰,曹操和關中聯軍久戰無果,賈詡獻計瓦解馬超韓遂!讓曹操能一舉平定關中

曹丕問賈詡,我先伐蜀還是伐吳,賈詡說:你應該先治理好國家,曹丕不聽,結果大敗而歸後大病一場而死!

賈詡著有:《鈔孫子兵法》並校注《吳起兵法》!

易中天老師說過:賈詡是三國裡面貨的時間最長,也保全了自己的家人!說明賈詡會在混亂之世審時度勢!這是大智慧,可能是三國最聰明的人了!

白居易評價賈詡:天下論智計並歸賈氏也


推薦閱讀:

TAG:賈詡 | 三國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