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葉問、黃飛鴻,誰最稱得上近代中國的武林宗師?
無論生前的影響力還是後世意義而言,霍元甲都當之無愧是三人中的第一。
先說葉問。這些年霍元甲和黃飛鴻已較少出現在銀幕上了,取而代之的是詠春葉問。不過戲說的英雄不一定就是現實里的宗師,這當然並沒有否定葉問的意思,只是強調電影畢竟是演義。了解真實的葉問,甄子丹版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可以參考的是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梁朝偉版的葉問,除了愛情那條線,基本還是遵循事實的。葉問是世家子弟,出身富貴,所以前半生基本上處於衣食無憂但也沒什麼大作為的狀態。1950年,葉問到了香港,在港九飯店職工總會傳授拳術,這才成就他真正的宗師地位。他的意義在於將詠春原本秘而不傳的教授方式調整為簡單通俗、顯淺明了的教授方式,開宗立派,成為一系名拳,並將這一地方拳種開枝散葉,由香港傳遍世界,成為最為世界認識的中華武術。
再來看看黃飛鴻。徐克和李連杰聯手把黃飛鴻打造成了瀟洒俠客的形象,但事實上黃飛鴻並沒有那麼奪目的風采。早年時,他一度以賣武為生,後來當過工人、水師、民團的教練,沒有特別出眾的成績,跟著劉永福去台灣抗過日,也不是什麼以一當十的大軍官。寶芝林是的確開了的,不過醫術沒有多麼高明,主要治治跌打損傷之類的外傷。黃飛鴻最擅長也最喜歡的就是舞獅,50多歲時還上樁耍弄。回到拳術上說,他對洪拳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理,也留下了鐵線拳、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等革新改良過的拳術。不過,真正把這些功夫發揚光大的是其弟子林世榮——就是電影里的豬肉榮。林世榮從二十年代開始就到香港開門收徒了,一生弟子超過萬人,還開創了廣東拳師公開刊印拳譜、武術套路寫作的先河,他的弟子和拳譜將傳襲自黃飛鴻的洪拳推向了海外。
最後說說霍元甲。霍元甲是天津人,是這三人中唯一的北方武術家。30歲左右,霍元甲結識了商人農勁蓀,這是他建立功業、成為宗師的轉折點。農勁蓀不是一般的商人,他留學過日本,認識孫中山、陳其美等人,幫革命黨做過不少事。他的革命理念影響了霍元甲,他的人脈也助力了霍元甲日後的事業。清末民初,武術逐步被上升為國術,一方面為了在民眾中弘揚尚武精神,強種強國,另一方面也藉助武術塑造民族意識。1910年,在農勁蓀等人協助下,霍元甲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也就是後來的精武體育會。事實上,精武體育會背後最大的支持者是陳其美,除了上述的兩種原因,陳其美支持霍元甲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藉由精武體育會這麼一塊牌子,網羅革命義士、策劃革命行動。這樣的組織不只精武會,《一代宗師》里宮寶森提到的中華武士會就是和精武會齊名的一個。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精武會為什麼能得到孫中山題寫的「尚武精神」了。順便多說一句,民國時期武術組織和習武者與政治的聯繫很多,《一代宗師》里趙本山飾演的丁連山殺了張作霖放出的日本武士,張震飾演的一線天是軍統的特務殺手,都不是憑空虛構出來的。
台詞中的李任潮即李濟深
「共和」二字
精武會兼收並蓄南北武術流派,並在霍元甲過世後仍不斷壯大,分會開遍海內外,將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不過這不是精武會最大的成就,其最了不起也最獨特的是將武術從意識上變為一種現代體育,並且賦予其"體、智、德"和"乃武乃文"的全新理念。所謂精武精神強調的不是精研拳術,也不是民間的、傳統的行俠仗義,而是愛國、修身、正義。可以說,正是通過精武會的改造,傳統武術才獲得了現代性,獲得了文化價值。
在這點上,霍元甲顯然是更當得起宗師之名的那一位。
個人認為是霍元甲,當然只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給大家介紹一下霍元甲吧。霍元甲,天津人,迷蹤拳第七代傳人。他創辦了精武體育會,可以說為中國的武術及其精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霍元甲的經歷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聞名中外的武術高手小時候卻被其父勒令不許習武,只因他從小身體不好。不過霍元甲並不甘心,他總是偷偷的跟著兄弟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之後的一場比試中贏了,自此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武功特別厲害。
霍元甲的死因霍元甲去世的時候正當壯年,那他怎麼去世的呢?大概可以確定的是因為咯血症。不過呢,坊間盛傳他可能不是因為咯血症,有人說他是被毒死的,也有人說他是病死的。
不管怎麼樣,這位武術大家一直在大家心中,他的武術造詣一直被認可著。
從歷史或電影上都知道南少林十虎,人們熟知的便是洪熙官、方世玉這兩位。
十虎中有位叫陸阿彩的,他徒弟就叫黃麒英,這裡就引入了廣東十虎(王隱林、黃澄可、蘇黑虎、黃麒英、周泰、譚濟筠、黎仁超、陳鐵志、蘇燦、梁坤)
大名鼎鼎的黃飛鴻師承梁坤、黃麒英,徒弟有林世榮、梁寬。
以上便是我們熟知近代比較出名人。
葉問:在上個世紀50年代在香港教詠春,由於《葉問》系列電影的播出,葉問詠春的名氣逐漸變大。
霍元甲:上世紀20年代左右的人。當時在天津的時候以迷蹤拳聞名。
陳真:霍元甲徒弟,但真實身份沒有證據來證明,但在人們口中頗有名氣,也有可能是影視作品中虛構的。
總的來說,我在這裡的觀點是黃飛鴻是最厲害的。
推薦閱讀: